一個案例:創業公司的開發團隊考核新方法探索

2 評論 11683 瀏覽 26 收藏 7 分鐘

之前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了一篇關于開發團隊考核的想法 《思考:在創業公司,該如何解決技術開發團隊的考核問題?》,沒想到大家的反饋很積極,有一些也發來了疑問,那么我想可能寫一個實際的操作案例可以了解的更加清楚。所以,這兩天抽時間寫了一個,希望可以對大家的疑問有一些解釋;同時,也希望通過這個案例來改進和發現一些問題,使得我們在實際的管理中可以有更加進一步的探索和成果。

一個案例

我管理的開發團隊差不多有9個人,1個產品經理、1個前端、2個測試、5個開發人員,從開始實踐新的考核方法已經經歷了3個項目,目前正在進行的一個開發任務是第4個,我就以目前的這個為例,來說明一下整個的過程吧。

1、基本定義

在整個操作中會有一些基本的名詞定義需要約定和說明。

效率比: 指完成一個項目的時效比。

比如: 認定的完成期望是20天,實際操作中用了16天就完成了,那么效率比就是:16/20=0.8,即這個項目的效率比就是0.8。

2、基礎數據

就是為了執行我們的這個新考核方法需要收集和統計一些基礎參數,說明如下:

開發效率比。以之前經歷過的3個項目為樣本數據,計算每一個人員平均值(如下圖)

3、項目評定

雖然已經經過了3個項目的鍛煉,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依然遇到了不少問題,畢竟要讓開發人員像產品經理一樣去思考需求還是有點困難的,不過這個還是要做的,此次的溝通和前期準備差不多用了1周的時間。以開發人員的評價情況為例:

通過以上的打分,可以計算得到每個開發的平均值,當然為了使得團隊每個人參與性較高,功能模塊是自發認領的,并且在準備的這1周時間內,需要對全部的需求都有了解,然后在評定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的建議,由其他人根據初步認領結果和評定的情況,對人和功能進行打分評價。

4、項目評定調整

我挑選了3個團隊人員(選取的標準還是看在團隊中對于業務、需求和能力較強的)作為候選評定方案的擬定人,他們要做的事情分別是:

(1)根據以上的平均值,通過效率比進行調整核算,按照以上的平均值,我們重新計算后結果如下:

在以上計算中,我發現效率比可以進行參數調整,比如:開發1計算的效率比為0.89,但是直接拿這個值計算,對于開發的壓力就比較大,那么為了推進和緩和,我們可以打個折扣,80%,計算為 1-(1-0.89)*0.8,為 0.91,當然如果任務壓力大,可以提高這個值,甚至就像銷售指標一樣,超額提高一樣;

(2)發現調整值差距較大,9.28 和 14.17,分別為最低和最高值,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發揮擬定人的想象力了,需要重新調整原先的認定值,在這里各位肯定要問,這不又回到原先主觀判斷的老路上了嗎?我想還是有點差別的,首先認定值本身調整的依據比原來項目經理自己拍腦袋想要靠譜(畢竟是大家自己打分出來的),其次每次項目的擬定人會變化,通過人員權利的傳遞克服一個人主觀判斷的問題。

在實際操作中,有一位擬定人的打分結果并不理想,直接忽略,而兩個擬定人比較之后,確認的調整結果如下:

其中,開發1的去掉了0.5天,開發2去掉了1天,開發4去掉4*1.7=6.8天,開發5增加8.3天,然后最終計算后,就是上面的結果,跟我們的目標比較接近,差不多整體在10天左右完成,所以整體項目的開發時間為10天。

至此,完成了開發人員的工作量評定,那么測試人員的工作量是多少呢?

我的計算方式如下:

開發人員調整值合計*測試人員評定系數/測試人員數量

58.33*0.5/2 = 14.58

另外,產品經理的工作如何恒定呢?我是通過小量工作合計的方式進行計算的,例如需求是一個功能或者一個模塊來確認的,所以一個模塊,我分給產品經理3天,如果可以2天完成,那么這個小項目就是3-2的關系,最后將所有的小項目合計就可以了。

寫在最后

目前來說,這個項目還在進行中,等到項目完成之后,可以將結果作為一個單獨案例與大家一同分享。整個過程中我希望能夠體現的點:

  1. 將計算透明化,激發開發人員以及整個團隊人員的工作熱情。
  2. 將權利下放和轉移,激發整個團隊的管理意識,同時克服一個人主觀判斷。

當然,存在的問題還有不少,希望通過分享可以改善技術人員的管理現狀,讓開發人員和我們團隊領導者都可以滿意!

 

本文由 @加減乘除?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請問表格里的認定值是如何得到的

    來自浙江 回復
    1. 認定值是由擬稿人給出的,我們采用輪流擬稿的方式,上面敘述的各項打分情況,效率比,都是客觀其他人的評價結果,而作為擬稿人因為本身考慮角度不同,比如打折比例,比如項目調整等,所以會有一個認定過程,而認定過程就是其思考之后的結果,作為團隊負責人,我的角色是觀察和指導,認定的過程如果合理那么我會接受,如果有缺失或者偏薄我也會指出,可以改進,這樣可能過程有點長,但是透明度,參與性以及客觀性要比之前完全拍腦袋想要好很多,而且借助這個過程,所有人除了自己的工作對其他人的也會了解和熟悉,對于整個項目開發有正面作用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