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業者開始逃離SaaS
在過去,大量資金的涌入有效地助推了SaaS創業潮的涌起,然而,國內SaaS的增長似乎并沒有達到市場預期,有些創業者后來也選擇投入了其他行業。那么隨著SaaS創業者逃離SaaS行業,其他人是否可以從中看到機會?
一、為什么“中國不需要SaaS”會火
不久前,一位SaaS創業者的朋友圈截圖《中國不需要SaaS》突然火了。
雖然因為其觀點略為極端,引得SaaS從業者們紛紛反駁。
然而,為什么區區一篇短文能引起廣大讀者的強烈共鳴,進而引發SaaS全行業的聲討呢?
這說明文中提到的問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觀存在的。
比如,中國SaaS的增長,確實就沒有達到市場預期。
以剛提交上市申請的聚水潭為例,其2022年收入同比增長了僅20%,但代價卻是占收入比高達60.1%的銷售與營銷開支,以及占收入比高達96.9%的年內虧損。
當然了,聚水潭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國SaaS公司,但是作為電商ERP的龍頭企業,這樣的數據表現,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SaaS存在的問題。
曾經,我們對中國SaaS有著很高的預期,資本市場也紛紛看好,大量資金涌入,助推了SaaS創業潮。
然而有意思的是,事實證明,資金并沒有促進行業的發展。
反而,資金的拔苗助長激化了SaaS行業的惡性競爭,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國SaaS今天的低谷。
正所謂,當初捧得有多高,現在摔得就有多狠。
二、資本的副作用
2020年12月14日,中國SaaS廠商明源云總市值突破1000億港幣。
毫無疑問,這是中國SaaS的一個歷史性時刻,代表了資本對中國SaaS的瘋狂追捧。
幾個月后,我和SaaS高管群的幾個創業者聚在一起聊天。
一位剛融資了幾千萬美金的創業者,勸另一位創業者抓緊融資,因為“現在時機很好”。
不過,拿錢是有代價的。
風險投資的邏輯是“百倍回報”:創業公司IPO或者被大公司收購的比例很低,大部分投資血本無本,風險投資要想賺錢,就必須投注于那些能帶來百倍回報的創業公司。
因此,巨額融資的副作用就在于:你必須給投資人交付超預期的增長。
這就導致了中國SaaS的一系列亂象。
比如,跳過產品的打磨階段,直接燒錢搶占市場。
不考慮產品的差異化,通過重復、低質量的產品線擴充來擴大營收規模。
甚至與渠道聯手作假:把10萬塊的產品100萬賣給渠道,再返利90萬。
真正的收入還是只有10萬,但賬面收入卻變成了100萬。
有一次,我和SaaS高管群的一位投資人見面聊天,說到SaaS公司造假問題,我們相視一笑。
由此可見,數據造假已經不是個別現象。
更可怕的是,資本助推下的惡性競爭,帶著很強的傳染效應。
當你的競爭對手在虧本拿單,你要不要跟進呢?
不跟進就沒有增長,沒有增長就意味著沒有資本的注入,你就會成為第一批被淘汰的選手。
但是跟進呢?那就意味著巨額虧損。
所以,不是SaaS不能盈利。
而是在資本的助推下,市場涌入了太多急功近利的玩家。
大家不靠產品和服務競爭,而是靠低價競爭。
其結果就是劣幣驅逐良幣,以及行業的整體性虧損。
當然,只要資本不停注入,這種低質量的增長就還能持續。
但是,如果遭遇資本寒冬呢?
三、SaaS無法速勝
“燒錢搶占市場,快速規?;瘡亩鴮崿F盈利”。
這樣的邏輯,已經證明不適合SaaS行業。
因為SaaS的產品很重,在完成產品和服務打磨前,燒錢搶占的市場根本留不住,更別提什么規?;?。
SaaS無法速勝。
即便是在歐美市場,也是同樣的規律。
何況在中國,SaaS公司面臨的是一片更加蠻荒的市場。
然而,這并非意味著著“中國不需要SaaS”。
SaaS的三個特征:云端部署、極致體驗的標準化產品和訂閱制付費,意味著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也代表著B端軟件未來的發展方向。
只不過,對于大部分國企來說,他們追求的并不是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加上已投入巨資建立的IT資產,SaaS的優勢無法得到施展。
那些最喜歡SaaS的企業,往往是民營企業,特別是科技創新型民營企業。
云端部署——意味著更低的購置成本和運維成本。
極致體驗的標準化產品——意味著更高的使用效率,以及更低的使用成本。
訂閱制付費——意味著更少的現金流支出。
專業化分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代表著更先進的生產力,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經濟也必然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所以,不是中國不需要SaaS,而是中國的未來走向哪里?
民營經濟是不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的未來在不在于創新?
中國企業會不會越來越重視效率?
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
四、SaaS是普通人的機會
追求速勝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正在逃離SaaS行業。
對于SaaS行業來說,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因為熱錢沒了,投機者沒了,惡性競爭也就消失了。
行業因此會逐步步入正軌,實現盈虧平衡的SaaS公司也會越來越多。
無法速勝的SaaS行業,到底是誰的機會?
恰恰是普通人的機會。
SaaS高管群,有一位普通的創業者。
他曾經是一名在大城市打拼的開發人員,為了有更多時間和家人團聚,毅然辭職回到家鄉創業。
作為一名軟件行業從業人員,他選擇了做SaaS產品。
因為賽道比較細分,沒有資本涌入,加上SaaS模式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他很快贏得了眾多中小企業的青睞。
短短幾年時間,他的年收入已經達到幾千萬,凈利潤更是達到幾百萬,且每年都有40%的增長。
他憑什么能夠成功?恰恰是因為SaaS不是一個速勝的行業。
速勝強調的是風口,是大力出奇跡,是不惜代價的投入。
沒有資源、缺乏背景的我們,憑什么拼得過大廠,憑什么拼得過有錢、有背景的創業者?
但是,在一個無法速勝的行業,卻更看重耐心,看重默默耕耘。
雖然無法快速做大,但是通過日復一日的深耕,我們卻可以挖掘出深深的護城河,構建起一座很難通過“燒錢”攻破的城池。
這就意味著,SaaS不是一個可以暴富的生意,卻是一份可以托付一生的事業。
所以,不用擔心“中國需不需要SaaS”。
中國SaaS需要一個低谷。
越是悲觀,逃離SaaS的人越多,我們的機會就越大。
專欄作家
王戴明,微信公眾號:To B老人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多年互聯網產品與信息化管理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