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洞悉互聯網創業的「單點突破」邏輯
一節車廂放在那兒沒有價值,但掛上一列車廂,就會成為高速豪華專列,慢慢變成動車組,最后可能變成高鐵。
清楚地記得微信創始人張小龍在回答“喬布斯教給人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時說過的一句話:“純粹,也是可以成功的”——深以為然。
純粹一詞放在創業者、放在產品身上,指的就是「單點突破,極簡切入」。
在Allen看來創業者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包袱少且靈活機動,因此在切入一個行業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找到一個點,“集中優勢兵力”將其“打透”——做到極致,然后圍繞這個點在這個行業延伸,形成產品線——做線,最后做成平臺,甚至生態——也就是做面。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符合互聯網公司的創業成長路徑。
其實,這種極具互聯網特色的創業路徑與工業時代創業路徑恰恰相反的。
工業化時代講究的是體系促單品,而互聯網時代是單品帶體系;先把一個點引爆,再順勢而為做出一系列東西。其核心原因在于:時代變了,人都是時代的動物,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產生的;互聯網創業必須順勢而為。
工業時代到互聯網時代那些趨勢發生了變化?
傳播上的變化
Allen認為從需求上來講,工業時代到互聯網時代最明顯變化是市場從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也就是說在生產力過剩的今天,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消費的主導權已經由以往的生產端轉移到了消費端,所以尊重消費者的意見、迎合消費者的喜好就變得猶為重要。
Allen認為從傳播基礎上來講互聯網時代的用戶更加分眾化了,電腦、手機的普及使得媒體渠道變得越發的多樣化、垂直化、碎片化。這就使得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和消費不同的內容、資訊。
而這一系列變化引發的蝴蝶效應就是,這一代用戶比上一代用戶更加見識廣博,價值評估體系也更加的開闊、多樣化;有一點我們都應該知道——我們的消費決策都是來源于自己的價值判斷的。
在消費品時代你知道最難的一件事是什么?就是讓全球幾億人知道你,甚至讓他使用你,這個成本最高。
而在互聯網時代,由于可以拉住前端用戶,信息傳播花的成本低非常多,可直接切入核心,定義一個產品形態,用產品形態建立用戶認知,在這個時代,通過一個極簡的點,找到一個核心的訴求,它就可能產生引爆。
- 美圖秀秀“一鍵美顏”這個簡單的定義就能穿透所有愛美的人群;
- 足記通過一個簡單的“大片模式”就能引爆市場;
- 回頭來看愛奇藝現在能做這么大,也是源于這一點。愛奇藝進來視頻領域的時候,行業的格局已經定了,但它當時決定從影視劇切入,不做短視頻,也不做頻道,不做新聞;其次,就做高清,想看高清影視劇就上愛奇藝。憑借這兩點,奇藝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也從殺聲震天的視頻混戰里沖了出來。
所謂的單點突破講的就是通過簡單的穿透力讓用戶能夠花很低成本就認識你,這一點在互聯網時代重要度遠遠超過工業品。
?管理上的變化?
講工業時代的管理就不得不提一個標準的參照物——富士康,我們先來看看富士康在管理上的標簽:標準、成本、效率、執行。
互聯網使得低成本快速迭代成為可能,是導致管理上需要發生改變的重要原因之一。工業生產是不尊重知識的,它只看重成本與效率;而互聯網時代我們強調的是創造力;我們相信一個優秀的工程師不是頂10個,是頂100個。
這就使得互聯網企業在管理要作出變化,偉朋創投認為這種變化不是說要用一個更標準的制度管理取代以前的管理,而是用一個更簡單、更能釋放團隊創造力的方法完成項目的管理。
怎么做呢?Allen認為是把一個業務目標定義到清晰、極簡。
比如,一個周開發一個新版本,一個版本只能發一個功能;把最具創造力工程師圈定在目標清晰的框框里,怎么跳也跳不出去,既能釋放他們的創造力,又不用擔心團隊失去方向?;ヂ摼W就是要用業務目標去帶管理,因為管理本身不是目標,業務才是目標。
產業屬性上的變化
互聯網與制造業的核心不同點在于,一個是工業,一個是服務業;一個是硬件,一個是軟件,一個賣產品,一個賣服務。他們之間的不同點在于互聯網產品的復制擴張成本為0——也就是說,互聯網產品服務1個用戶與服務1億用戶,理論上成本是一樣的。
產業屬性上的變化,Allen看到的是互聯網用戶比消費品時代用戶更關注產品用戶體驗和認知度。
為什么用戶更關注互聯網產品的用戶體驗?因為互聯產品看得見,聽得到,摸不著;用戶是急躁的,是沒有耐心的;用戶用你的產品,是為了完成任務的,不是為了了解背后復雜的技術的。
并且,互聯產品的切換成本無限低,他有意見也不會向你反映,直接卸掉了事;所以用戶就會通過產品外觀、體驗細膩度等主觀上的感受來決定要不繼續用你的產品與服務。
為什么用戶更關注互聯網產品的認知度?因為認知度就是品牌力,以免費為基礎的互聯網產品,用戶有什么理由不選擇用最大牌最好的?
同樣的一點,認知度的清晰與否在于產品定位足夠尖銳;在互聯網的世界里,什么是壁壘?不是科技、技術,不是人脈、資金,這些都不是不可超越的,互聯網的世界里認知才是唯一的優勢?!?試想一下,你為什么只用百度不用搜狗、360?不是百度的搜索結果更優,而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更深入你心。
創業窗口期的變化
Allen計算了一下,從80年代改革開放(1978-2008)開始,制造業的創業周期大約是30年;再到PC互聯網時代(1995-2008),創業周期壓縮到了13年左右;現在(2009—2017)直至今天,國內的移動互聯網創業窗口期已接近關閉。由此可見,這種大的變革帶來的創業窗口期正在呈加速度迅速關閉。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沒有雄厚的資金背景如何適應這種變化?
從產品角度,在企業資源有限的時候,一定要單點突破,不能面面俱到; 不要試圖功能全面,不要試圖滿足所有需求。若從競爭角度看,叫“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與此同時,在企業內部有一個叫傾斜資源的戰略,即在想好的極簡的點做戰略投入,這個點要盡量具體,清晰,然后把所有精力、資源都調配到這個點上,也就是“單點突破”,把能想到的彈藥要全放進去,因為這個機會只有一瞬間。
這就是互聯創業單點突破的創業邏輯:一旦做出一個單點,就能帶出一系列車廂。一節車廂放在那兒沒有價值,但掛上一列車廂,就會成為高速豪華專列,慢慢變成動車組,最后可能變成高鐵。
時代變了,人都是時代的動物,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產生的。
作者:Allen,偉朋創投行業分析師,個人微信:qq1186974614,歡迎交流。
本文由 @Alle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不錯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