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龍到91無線,我對于公司管理的6點心得
2013年,百度以19 億美元收購91無線。自此,胡澤民先生便被更多人所熟知。從網龍、91無線到如今創立MFund魔量資本,這一路走來面對過大大小小很多重要的抉擇時刻,他當時是怎么想的?現在是如何重新思考的?在不斷廝殺的過程中又收獲了什么?這次,他愿意與你一一分享。
量變到質變
1994年我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畢業,如果說那個時候就有職業規劃,一定是扯淡。其實當時最怕的是找不到工作,甚至父母也擔心我將來的日子會不太好過。我知道自己是一個不喜歡被約束的人,我在八年的時間里折騰了三個公司。
起初,我拉上一個自己很好的哥們,開始做傳統的食品貿易,就是做香菇米粉的中轉商,從福建省糧油公司進貨到美國后再批發給當地的批發商。正當我們做得小有規模的時候,出現了5貨柜的問題米粉,一下子就把我們打回到了「原形」。
當時,供貨商發給了我們5貨柜的家庭用米粉來替代之前專供給我們的餐館用米粉。結果,批發商拒收這批家用米粉。于是,我們拿了兩個小布袋裝了一大堆的米粉、罐頭、香菇去超市做推廣,那段經歷對我來說非常難忘。
正是這段推銷的經歷讓我對客戶心理與市場需求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后來,受《壹周刊》刊登的伊美婷口服深海魚類蛋白廣告的啟發,我們研發了自有的口服深海魚蛋白品牌——伊思美,但是產品的銷售渠道早已被原有品牌伊美婷占領。
于是,我們另辟蹊徑,專供華人地區的美容店,以與美容店生成的面膜捆綁銷售的形式推銷給客戶,我們提出的Slogan 是:「女人除了有外在美,還要有內在美?!?/p>
在我們以美容院為平臺的營銷方式做得是風生水起的時候,網龍的創始人DJ(劉德建)當時在美國管理他母親的保健品業務,他提出把二者合并在美上市,再進入國內市場做健康食品連鎖店的路線圖。
遺憾的是,公司上市終因1997年金融風暴的影響而以失敗告終。公司上市失利后,我們又做回原有業務,當時還在福建開了3家連鎖店,但是到1999年公司就撐不下去了。
其實,人生的每一次際遇都是為成長在做積累。1999年臺9.21地震造成的災難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同時也讓我萌生了和合伙人把探測定位技術應用到尋找地震被埋生命和失蹤兒童上的想法。
當我們把這個想法以PPT的形式呈現在硅谷投資人面前時,這個模式最后演變成了出租車和物流衛星定位調度平臺。2000年,我們帶著200萬美金回上海創業,由于這個技術和解決方案在當時是比較超前的,所以我們最終以失敗告終。雖然不成功,但是這也為后面埋下了伏筆。
后來,我之所以會在網龍主動請纓,毫不猶豫地挑起91無線(以下簡稱91)的大梁,就是因為這段經歷,因為衛星定位的整個組成就是幾個模塊,一個是通訊模塊,還有一個是傳輸模塊,加載了一大堆東西。所以當我看到這些91要做的事情,認為沒什么新奇的。
其實,人生就是由無數多的選擇所組成,而這些選擇分為兩種,一種是被動性的選擇,比如我們出生在哪里、性別是什么等等;另一種則是主動性的選擇。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可能會擁有越來越多的主動性選擇。這兩類選擇累加起來(尤其是關鍵性的)就會變成大概率的勝負手。
我們能做的就是,每當面對重大選擇的時候,需要不斷拷問自己什么對我最重要,什么對我不重要。好比一棵樹,它的樹根吸收了什么樣的營養,到了秋天就會結出什么質量的果實。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中說,你人生中所經歷過的點點滴滴最終都會被串起來。對此我深有同感:不要忽視你的經歷,它們都是一種積累,到了一定的階段,量變就會轉為質變。
加入網龍
2001年,我決定申請回美國讀MBA。快畢業的時候,DJ給我打電話問:快畢業了,要不就回來一起做事吧?所以,在2003年年底,我回去和他見了一面。實際上,早在1999年DJ就開始做網龍了,當時整個公司的啟動資金也不過100萬人民幣。
網龍真正找到方向是在2001年的時候,一次DJ在玩游戲,他覺得游戲這個事情可以做,所以網龍開始轉型做游戲。當初,我們做了17173,在2003年底以3億人民幣賣給搜狐,取得了比較大的成功。但當時對這個產業能夠做多大,誰也沒有概念,雖然那時我對互聯網了解并不多,但卻充滿了好奇心。
在聽說我決定回國時,我的很多同學都表示不理解,因為我回國拿的工資比MBA一般的起薪要低很多。這里我只想說,be truthful to yourself(對自己誠實),一定不要人云亦云,想明白自己要過什么樣的生活。
對于剛從MBA畢業的人來說,可能都抱有很強的意愿想將自己在商學院學到的那一套理論方法運用在公司當中。我加入網龍后,也照搬了4P,3C之類的分析框架給公司提建議,最后的結果可以說是既不適用,大家也沒有興趣。所以自己剛開始挺失落的,但DJ告訴我不要著急,要多去了解公司的實際情況。
當時,因為公司剛剛把17173賣給了搜狐,帳上有很多現金,同時公司人數也快速擴張到了1000多人。其實,我從心底里很擔心這種快速發展會給公司帶來管理上的問題。果不其然,公司在最慘的時候,帳上只剩下幾百萬的現金,而員工人數也從1000多又回到了幾百人。好在,2006年的時候,我們成功開發了一款魔域的游戲,市場反應比較好,這才讓公司上市重新變得有可能。
網龍的上市主要是我負責的。當初,我們沒有像有些互聯網公司一樣去美國上市,主要是因為自己有過慘痛的經歷:2000年的時候,我炒股把3萬美金在半年內炒到了100萬美金,然而半年之內又跌回了5萬美金,這段過山車的經歷讓我明白股市的起伏,機會稍縱即逝。
所以那時我對上市最大的要求就是快,并且力排眾議:先上創業板,再轉主板。很多人不理解,但是DJ和IDG資本的林棟梁都支持我的方案。DJ說這個事情就交給我辦了,我很感謝他的這份信任。結果也證明我沒有做錯,我們上市的時候是歷史最高點,開盤價為19港元,漲幅為44.16%,融資約16億港元,隨后股市開始大跌。
過去,我常常用「假如」的方法來幫助自己思考和判斷,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讣偃纭故莻€非常有意思的東西。我特別喜歡做各種假如:「假如當時網龍沒有及時上市」、「假如我是上帝」、「假如我有一個億」、「假如我按這個方向創業」……這是一個很考驗自己想象力和邏輯思維的推理游戲。
91的發展之道
2007年,iPhone問世的時候,DJ買了很多部送給同事,結果大家發現iTune商店用戶體驗很差,操作也很繁瑣。我們一群高管吃飯時,就商量著做一個手機助手,當時我們想得很簡單:做一款手機助手軟件并不花費太大成本,而且也有退路,做不好頂多留給自己用,但我們沒有想到未來它能撬動一個巨大的市場。
后來,我向公司主動請纓接手這塊業務,但接手91不久,就遇到很多互聯網公司來挖人,我們流失了近1/3的員工,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一次打擊。那時候360和豌豆莢也開始發展,再后來百度也要進來,這使得市場由藍海徹底變成了紅海。坦白說,我不覺得91的產品做得非常優秀,但有幾點是我們做得非常好的:
- 我們做得早;
- 推廣得比較好;
- 產品下載速度快。
我接手之后,主要做了兩件事情:一是不追求功能上的擴張,而更加注重產品的穩定。以前下載的服務器很便宜,但是不穩定。我強調在商業化之后,把錢再投入購買好的服務器;再就是做減法。剛開始團隊喜歡做很長的PPT,制定很多目標,而我強調聚焦,所以刪除了很多內容。
現在回過頭來看,以豌豆莢和91為例,我們內部當初也經??渫愣骨v,但是我覺得競爭的核心是隨著不同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的。在不同的階段,我們要根據當時的情況和自己對它的理解,去不斷調整對事情本質的認識。就像打牌一樣,每一局手里的牌都不同,當局者必須要根據現有的牌來安排自己的打法,從而獲得最終的勝利。
在一個智能手機快速發展的時期,我們采用的是蒙古人作戰的打法,快速拉用戶,快速變現,然后快速地投入到完善之前的不足中去。當時我們并不追求產品的完美,而只是解決一個問題,即用戶的基本需求:應用首先夠全,其次下載更快,沒有其它。甚至有段時間我們盡可能地不去更新改版,因為如果這是用戶強需求的話,在早期市場用戶對于產品是沒有那么挑剔的。
91能夠在競爭中不斷壯大,也與商業化的成功和良性生態的建設非常有關系。我們堅持生態的打法,產生收入之后,可以和開發者共享。這些人幫我們推廣,這就變成了一個雙贏的結果。我們「以戰養戰」的打法幫我們迅速從市場里獲得資源,進而擴充團隊,而且可以拿著利潤買更多的流量,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管理心得
創業這些年來,我對于公司管理也有幾點心得:
1、我特別看重員工的Ownership(主人翁)意識
互聯網行業快速變化的特點,就特別需要負責人和基層員工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如果員工沒有Ownership的話,層層匯報,信息會有很多損耗。
2、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以前91在網龍里,員工們多少擔心不受領導重視,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改變他們的觀念。
3、積小勝為大勝
現在看到很多領導就會喊口號,而員工在心底是不相信的。要能把大目標分解為階段性的小目標,然后一步一步去實現。
4、我發現往往越是管不好自己的人越是想要管別人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陷入「管理陷阱」:作為一個團隊的Leader,我們會認為自己很牛,或者總要假裝自己很牛,其他人都得歸我管,殊不知管理「人心」并不容易。管理最難的在于管自己,管理自己的虛弱、恐懼、貪婪和私心。
5、為自己貼標簽的同時也要記得「撕標簽」
我們在為自己貼標簽的同時也要記得「撕標簽」,否則這些標簽會成為你人生中的包袱,阻礙在創業道路上奔跑的步伐。我們每天在不斷地給自己貼很多不同的標簽,比如我曾經是91的老大、CEO、 創始人……一堆的Title,時間久了我們就會迷失在這些Title里。所以要不斷地提醒自己,這并不是真的我。
而當你完成對自我的管理,之后再去管理他人的時候,就能將心比心,進而得心應手,最終領悟到管理的本質。
6、不斷拷問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東西
創業是心身磨煉的過程,當你的心態已經磨煉到一個很淡定的時候,你就越來越清楚,你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所有的東西,只有當我們知道想要什么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做一個正確的選擇。
這個道理,在創辦公司當中也適用,不管你在公司碰到的是產品問題、市場問題、還是資金問題,你都要先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如果當你自己都不清楚的時候,你是很難在一個快速變化的創業環境中幫助公司找到方向的。過去,做 91我們取得了比較大的成就,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對自己都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
記得有一次,我聽雷軍講話挺感動的,大致的意思是這樣的:人的思想觀念要不斷地更新,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刷新自己的欲望,才能擁有一個更好的人生操作系統,進而讓自己更通透的理解這個世界。
本文素材來源魔量資本、IDG資本
作者:胡澤民,魔量資本創始合伙人
整編:John潘
本文由 @捕手志(ID:ibushouzhi) 整編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最近在準備網龍的產品面試,希望有機會進入網龍,
只字不提熊俊
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