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商業邏輯:流量、成本、價格與風險
在流量、資本紅利期,企業發展可能有資本的支撐,但一切恢復平靜之后,產品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要回歸商業的本質,而理解互聯網商業的四個基本邏輯,才能更清晰地洞悉互聯網商業模式。
中國的互聯網從不缺乏新鮮的故事與新潮的概念,比如前兩年O2O概念大熱的時候,一大批上門洗車、上門按摩、上門理發的創業項目如同雨后春筍一樣涌現,這些項目頂著新潮的概念在資本市場大肆地圈錢,迅速地擴張,然后缺乏造血能力又悄無聲息地倒掉……
透過現象看本質,Allen認為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并不是單純的創業者缺錢或缺資源,更多的是中國這個互聯網市場的創業者缺乏對市場、用戶、商業模式正確的認識與理解。下面,Allen將從四個基礎商業邏輯出發,幫助創業者理清商業模式,扎好基本功….
流量邏輯
無論是線上生意還是線上生意,我們都離不開“獲客”這個最核心的基本問題。在互聯網上創業我們應該如何解決流量,單個用戶的獲取成本是多少?這是每個創業者都應該厘清楚的一個問題。
以一間水果店為例,如果你把它開在住宅區里,一天可能只需要50元攤位費,但能獲取50個客戶,即單個用戶的獲取成本為1元。若開在地鐵口呢?可能地鐵口的攤位費是500,但是它一天能獲取400個用戶,算下來它的單個成本為1.25元。
作為創業者,你先擇開50個住宅區的攤位,充分利用低成本流量。(*當然要考慮管理成本)也可以選擇在地鐵口占一個流量大的攤位,豐富些水果的種類或其他產品,以充分利用相對高價的流量,最大化用戶價值。這是兩套不同的流量獲取邏輯。其實在互聯網上,流量的獲取有幾個基本的規則。
流量紅利
一個新興的渠道,創業者越早地進入,它的流量成本就越低,這個叫做趨勢紅利,創業者要有意識地利用趨勢紅利這個流量杠桿。
很多人都說10年的時候開個淘寶店,賺錢比較容易,12年再開,你可能得開個淘寶直通車、買點競價排名,隨著賣家越來越多,淘寶的流量越來越貴,最終會上升到和線下一樣的成本,所以我們并不能說10年的時候流量便宜,10年便宜的只是淘寶剛興起時的趨勢紅利。
為什么小米手機在創業時把自己的主要營銷陣地放在微博?同樣的道理,就是因為智能手機剛興起的時候微博在迅速地崛起,智能手機的目標用戶在微博上得到了一個極大的釋放,雷軍當時選擇把營銷的主陣地放在微博上,就是看中處于上升期的微博能夠帶來的流量紅利。
流量邊界
渠道是有天花板的,一個渠道想獲取更大的量級成本一定會升高。先說兩個概念:獲客成本vs客戶終生價值
獲客成本指的是你每獲取一個用戶所要支出的市場費用,客戶終生價值指的是一個用戶在生命周期內能為你貢獻的利潤;理論上只要你的獲客成本是小于客戶終生價值的,就可以繼續擴大用戶,一直到兩者相等,換句話說你在該渠道的生意邊界就是獲客成本=客戶終生價值(市場費用是主要的成本中心)。因為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在同一個渠道獲客的成本一定會越來越高的。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網上賣衣服的,自己寫軟文、在朋友圈發廣告你的獲客成本=0,但你每天的銷量只有2件。
想多賣一點?可以找微博大V幫忙推呀!但這時候可能你的成本變成了3塊,但你每天能夠賣50件,投入產出比還是蠻不錯的。
想繼續擴大?只能去投微博的粉絲通廣告了,但這時候你的獲客成本變成20塊了,但每天能賣1000件。
還想擴大?那就增加廣告費的投放量級,每天燒個幾十萬,慢慢地你會發現,終于有一天微博的流量成本會上升到你的衣服利潤覆蓋不了的地步,即獲客成本>=客戶終生價值時就是你流量的邊界,也可以叫你的生意在該渠道的邊界。
合適的渠道流量才最便宜
由于不同產品的產品邏輯、用戶屬性都有著很大區別,有些渠道會僅適用于你的產品,由于缺乏競爭者,流量的價格就會相對便宜。
比如很多手游產品上線的時候,會利用各種游戲公會通過送福利包的形式推廣產品,其他類型的App就沒法走這條路,因為產品的邏輯、用戶的屬性決定了這個行業這樣獲得的用戶一定是相對便宜的。
相對的,只有莆田系醫院才舍得上百塊買一個百度的點擊,但是為什么他們還是愿意去百度那里投廣告呢?因為百度的流量精準、并且這個渠道的用戶帶來的利潤能覆蓋掉推廣費用;假設200元一個點擊,100個點擊換取1個就醫患者,這個人就要為流量成本買單2萬元,所以,莆田系的產品都需要非常高暴利的來支撐整個商業邏輯的運轉。
綜合下來,玩好流量關需要你:
- 對產品與用戶屬性有著深刻的認識,清楚獲客成本與客戶終生價值關系;
- 敏銳,保持信息暢通,提前發現有價值的渠道;
- 擁有試錯精神,迅速投入新的渠道,及時調整并承擔風險。
成本邏輯
利潤無非是從銷量、品牌溢價或者壓縮成本而得來。任何產品都有成本的,成本有多重要素構成。
以一部手機為例,研發、制造、零售商、物流、服務(客服/保修)、營銷,都是需要成本的,一個手機制造公司經過多年的商業發展,它商品的售價和定倍率肯定是相對穩定、合理的;但在互聯網的到來,還是會沖擊到這個商品原有的成本邏輯,互聯網的成本沖擊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1.改變原有的成本結構
互聯網的實質是連接,直接連接廠商和用戶,省去中間的多次物流成本、經銷商扣利、營銷成本和廣告費用,商品就能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用戶獲得更多實惠,廠商也能獲得更多的利潤
2.邊際成本為0
所謂邊際成本,指的是每多生產,或者多銷售一個商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這個拿京東做例子最恰當,京東每年都虧損,為什么大家還是很看好他,因為到一定的規模時,每多上架一個商品的成本接近0,這時候,京東怎么做都是賺錢的。而線下的門店就不行,上架商品要占貨架,要消耗租金,要人工來理貨,成本無法降低到0。
定價邏輯
一款商品做出來了,如何定價呢?銷售額=單價*銷售量。定價就有兩種傾向:高單價高毛利,或者低單價大量銷售。
一般情況下越是滿足感情需求、感性心理的商品越會選擇高單價;像機械表走的沒有電子表準,性能也不如電子表,但造價高有機械之美,有所謂的“工匠精神”,所以可以將價格定的極高。要知道買機械表的人,買的不是一塊表,而是一種符號,成功男士的符號。
而滿足基本需求的,由于價格彈性較低基本就只能走低單價的路了;如前幾年凡客誠品想試試高溢價賣襯衣、褲子什么的看看這兩年的熱度你就知道,這不太靠譜。
風險邏輯
做生意肯定是有風險的,像有些商業模式就會通過購買風險的方式獲取利潤。
比如一瓶茅臺酒,經銷商為什么能賺那么多?因為經銷商承擔了庫存的風險。廠家不知道生產多少是最合適的,而大量的庫存導致的資金鏈斷裂,這對生產廠商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所以酒水總代理通常會把所有的貨都包過來:“你的庫存風險我包啦!但你得給我便宜的價錢才行?!敝罂偞賹⑸唐分鸩降匿N售出去。
注意:總代既然承擔了風險,就不會只賺不賠!如果商品銷路不好,總代就要降價傾銷,是要賠錢的。
代理這門生意的實質,就是對未來風險的判斷,他判定商品的銷路會好,是他做生意的前提。風險買賣在互聯網商業中非常常見,比如天貓的7天無理由退換、各類互聯網保險公司、各種P2P金融貸款等等,本質都是在做風險買賣的生意。在現在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里做風控的人才最值錢,因為風險管控是這門生意核心!
最后
在流量、資本紅利期的時候,怎么粗放地經營都有資本在背后撐著,但是一旦過了流量紅利期、資本市場寒冬的時候,企業終究還是要回歸商業的本質的。
馬云說過“創業者要在陽光燦爛日子修屋頂,年輕力壯時候生兒子?!眲摌I公司在融到錢的時候,一定不要沾沾自喜,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思考如何提升你的流量使用效率,如何優化你的成本結構,用什么樣定價策略,怎么規避風險等等。
把根扎得更深,是一個創業者畢生都要修煉的基本功。
Allen,個人微信(qq1186974614)偉朋創投行業分析師,歡迎交流。
本文由 @Alle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O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