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太急了,消費類企業爆發至少要七年

1 評論 3999 瀏覽 12 收藏 15 分鐘

作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王岑先生指出,現在大家都太著急,而消費類企業的爆發至少要7年。另外,他還觀察到今年、明年的消費投資會加速,資本也越來越聰明了,喜歡在一些非常稀缺的人身上下重注。

「一個人的名字也許會起錯,但外號卻是絕不會起錯?!构琵埾壬倪@句名言,在武俠江湖中可謂顛撲不破的真理。投資行業也是江湖,但這個江湖里有響亮外號的人并不多。因為連續投出連鎖品牌企業——周黑鴨、德州扒雞、溜溜梅、福奈特洗衣連鎖、伊美爾醫療美容、韓后等,王岑先生得了個「王連鎖」的別號。

以下為其演講分享:

耐心

我可以預判一下,今年和未來一兩年的風口,我認為有可能是「線下年」?,F在線上線下融合得比較好,但線下占比較重的一些體驗型的企業,從今年年初開始到現在,持續獲得了主流媒體的關注、資本的注入,而且資金砸得越來越大。

近期有一些創業者,可能線下只有一家店,但由于前期積累深厚,一家店就可以給出3-5億的估值。因為對于非常有經驗的投資人來說,人是最難找的,商業模式其實并不難復制,但優秀的創業者是非常稀少的,他們具備了整合能力,而且是有「氣場」的。

有些創業者經過沉淀和磨煉之后,你能感覺到,他可以管控一家10-20億收入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季度投也是投,第三季度投也是投,干脆給他多一點,這種投資方式在消費領域逐漸開始出現。

為什么2017年我定義有可能是線下年呢?社交也好,電商也好,這兩年線上消費已經沒有太多新意了。發生變化的主要是供給端,需求端是沒有改變的。60后、70后掌握著供給端的企業家,應該把機會讓給年輕人了。

年輕創業者的出現提高了線下的效率,會獲得非常大的投資。而且項目越來越多,也能發現一些優異的線下產品和體驗搶占了現在的流量,誕生于廣東江門的「喜茶」品牌就做得不錯。在傳播方面,它的確比較兇悍地搶占了一些流量。

零食品牌也吹響了「線下2.0」的號角,以前大家都說線下會被顛覆,其實主要還是線下品牌在技術、信息系統、品牌營銷、團隊激勵等方面,相對來說偏弱。有人說學歷不重要,但我們發現,有越來越多留學歸來的、甚至國內名校畢業的創業者,開始卷起袖子來做非常臟、非常重的線下創業,比如餐飲、中國特色的零食等等。

這背后的原因,我個人定義就是「中國風」,這是我個人提煉出來的。這幫年輕人非常自信,在國外留學或者生活過,歐美的東西都接觸過,他們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對整個國際的時尚、飲食、潮流的認識和把控,未來幾年甚至還有可能引領這些潮流。

比如說包子連鎖品牌「甘其食」,現在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開店,效益非常好。中國的一些特色餐飲,比如川菜,也有很多在美國、歐洲開店。

自信的85后,綜合國際化的趨勢和模式,會開出本土玫瑰,我認為2018年的線下消費會加速。中國獨有的互聯網消費人群將引領世界消費新模式,「中國風」將橫掃「吃喝玩樂」。加上大量的資金、資本也在中國,天時地利人和齊備,唯一一點就是心態上不要太急了。我和法國的品牌專家討論,我問他打造一個成熟的品牌需要多少年,他說要15年;我說你們的分支機構在中國落地大概多少年,他說要7年。

我比較喜歡研究新出來的、非?;鸨哪切┢放苹蛘咂髽I,在出名之前CEO或者團隊練了多少年的「內功」,很多人不愿意說實話,有的人夸大說兩三年就能爆發。從我投過的一些消費類企業,包括一些不錯的企業來看,我發現現在增長非??斓闹辽俣家?年。

有的CEO非常年輕,但大學畢業之后也要練7-8年的「內功」。消費行業的增長曲線和TMT行業是不一樣的,TMT有些好項目是指數級增長的,但消費類項目通常前三年是平的(增長趨勢),第1家店到第3家店可能需要2年,到10家店需要3年,發展速度會逐漸變快。

喜茶CEO是91年出生的,聽說他在江門也練了3年「內功」,我認為這是合乎邏輯的,這才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如果CEO沒有練過,或者說打過一些硬戰,其實有非常大的風險。

天時地利人和基本都具備了,接下來需要注意的就是心態。有的消費類項目一年拿了三次投資,每次估值都有一些溢價,其實這對公司是一個損傷,因為增長不會那么快。

我不會關注早期項目的財務數據,我認為公司前3年的財務數據根本不重要,我會看產品或線下店鋪的整個供應鏈有沒有到位,到了的話自然會爆發。但當投資機構不斷注資,有些創業者的心態就會亂了,團隊的心態也亂了,我看到太多案例,一些頂級投資人也會犯同樣的錯誤,大家都太急了。

投資消費品的心得

消費行業和TMT還有不一樣的,就是消費行業很難形成壟斷,但區域優勢非常明顯。我們前兩代的企業家,包括一些食品醫療、餐飲的巨頭,壟斷性的巨頭并沒有出現,他們可能有幾百億收入,但是沒有傳承,整個傳承體系比如二代、三代的接班人沒有培養起來,家族企業的基因還比較重,這就給創業者創造了一些機會。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創新讓很多傳統企業也掉隊了、犯錯了。比如產業互聯網是很多機構投資的主線,互聯網高速公路基本設施都修好了,未來是內容的搶奪,而消費品就是內容。

為什么我們今年、明年的消費投資會加速?因為各大基金成立了很多消費團隊,以前沒有什么人投消費品,看不起消費品,比如說現在很多人說要投AR、VR,但我們要堅持這個領域。我們通過復盤投資的項目,總結了這樣幾點結論:

第一,年輕的創業者做消費品是熬出來的

有些做了3-5年的消費品企業今年的凈利潤可超3個億,如果上市就過百億市值,就出現了85后有著百億市值的公司,這樣的財富效應會逐漸放大。

第二,年輕的創業者需要注重團隊的穩定性

傳統企業花了10年時間完成整個上下游的搭建,年輕創業者用5年就完成了。有創業者問我,王總,你覺得我們未來的風險在哪里?我覺得銷售網點、銷售體系都沒有問題了,品牌也逐步有口碑了,收入、毛利也很穩定了。唯一的風險就是團隊的穩定性,這非??简災贻p人的智慧,有沒有經過一些磨難或者有沒有見過錢,還挺重要的。

現在的創業環境下,只要在大公司干過,有不錯的業績,基本上都能拿到天使投資,所以這非??简濩EO對團隊的凝聚力、團隊穩定性的掌控。

第三,資本變得越來越聰明

我們復盤的幾個案例中,有一個企業今年的利潤可以過4個億,在我們投的傳統企業里面很難想像,風險相對比較小,現金流比較好,沒有那么多應收款,很多是預付的。

現在很多基金在非常早期的消費品項目下重注,下得太重了。我前段時間去上??匆粋€項目,就兩家店,日收入可以超5萬,我表示了一些興趣。他們告訴我已經拿了1.5個億的投資。我想好不容易看到一個挺高興的,結果被投了1.5個億。1.5個億意味著什么?這個項目2年內不需要錢了,對于投資人來說這是最大的悲哀。

資本越來越聰明,因為它也交了很多學費,它知道什么樣的創業者是值得投的。什么最難復制?是商業模式、盈利模式?都不是,最難復制的是創業者的激情、創業者的狼性,就怕人賺錢以后狼性衰減了。所以資本越來越聰明,喜歡在一些非常稀缺的人身上下重注。

真正好的消費品企業的CEO不多,消費品企業在第一年、第二年的死亡率非常高,因為在摸索和學習,就像江小白的CEO以前在傳統酒類企業,三只松鼠的CEO也在一家傳統的零食企業工作過。他們都在傳統企業演練幾年了,已經成熟了。

給年輕創業者的建議

我給年輕創業者分享一下經驗:

第一,不要急,憋三年,要忍得住寂寞

你做得好像還不錯,但沒有人投你,沒關系,資本很聰明,他們知道最后要下重注投哪樣的選手。我不認為你在深圳、廣州拿一些天使和A輪就很了不起了,這是兩碼事,應該憋三年,三年才能醞釀出一些不錯的感悟和產品。

第二,初心是我更看重的

現在投資界有些話是互相矛盾的,比如喜歡投一些連續創業者,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什么呢?現在甚至出現了一些職業創業者,到處「跟風口」。風口有時不一定是對的,創業者應該堅持,要熬下去。

我比較堅信一個人做一件事,怎么也要挺幾年,如果遇到點困難,風口一來就馬上換是不行的。我比較喜歡有些創業者的狂熱度和他本身的基因,是不是適合做這個事,這個很重要。

對于消費升級,我認為是品質更好,價格更高。我個人不太認同「得屌絲者得天下」,尤其在消費這個領域,我也不認同大量的補貼、低毛利。我認為消費升級主要是針對白領和中產以上的人群,給他們提供非常好的產品和服務。

不要說什么未來有不錯的毛利,而是一開始的定價就要反映產品策略,我希望一開始就賺你該賺的錢。在消費這個領域,尤其品牌、產品和服務,你沒有一點毛利怎么玩?前幾年要靠品牌營銷,當然產品還是為王。

第三,到底什么是門檻?

在發展中國家的消費領域,我認為苦逼就是門檻,每一天有沒有非常辛苦,有沒有充實度過,有沒有實實在在做一些事情,我認為這就是門檻。為什么在國外的名牌大學,體育非常好的人,考試分數很低也可以進,因為競技場上沒有虛的。所以要學練武的人,追求實實在在,不要玩虛的。

第四,其實三四線城市非常適合創業,因為創業成本低,而且沒有太多誘惑

這幾年我投的企業中表現不錯的,CEO基本都是在二三線甚至是四線城市的。

有的創業者會說,我在那么遠,你會來找我嗎?不用擔心,我們會去找你的,當你的產品出現的時候,你只要有亮點,聰明的資本馬上能看出來你的產品、店面或者消費品好在什么地方?,F在消費者也非常聰明,如果好的話他就會發到微信傳出來,一傳出來大數據就能追蹤到,投資人會去找你的,沒有必要一定待在一線城市創業。

 

本文來源:億歐網

作者:王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

本文由 @捕手志 整編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