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痛離開”?藐視體驗的不友好文案,淘寶也有
“忍痛離開”,文案中所蘊含的不友好,普通用戶也可以感受到,更不用說決定使用這種文案的產品、運營。在一個強調用戶體驗的時代,這種與用戶體驗顯然背道相馳的操作,之所以能夠立足,無疑是商業逐利本質所驅使。
曾經,你一定親手點下過很多“殘忍拒絕”。
一些APP的評分提示,就會把“殘忍拒絕”,作為“取消”的選擇按鈕。不少國產軟件的PC端卸載界面,曾熱衷于用哭喪臉的吉祥物,重復確認用戶是否要卸載。
出于本意,這無非是想借助用戶的愧疚,讓用戶答應自己的請求,或勉強挽救一點留存率。但無形之中,卻也成為一種人身攻擊,指責用戶的行為殘忍。
近些年來,“殘忍拒絕”出現的頻次越來越少。另一種風頭更盛的不友好文案,“忍痛離開”,卻悄悄站穩了腳跟。
一、不友好,如此赤裸
“忍痛離開”,已經成為了很多發券、月卡界面,取消、退出的標配按鍵。
如淘寶、如京東,都偏愛上了這種文案。
其中所蘊含的不友好,是顯而易見的。
1. 強制定義
你說我忍痛,我就是在忍痛嗎?
沒人喜歡輕易被定義。
小情侶吵架的時候,若聽到一句“別生氣了、消消氣”,只怕也會扯著嗓門吼一句:“我沒生氣!”
B站的后浪演講,即便內容是褒獎和贊美,同樣引發了一些爭議。其中不少人給出的理由是:“我們不愿被輕易代表。”
像這樣帶有強制定義性質的文案,還有很多。
比如,同樣高頻出現的發券文案,0.01元的券也要點擊“開心收下”,不免有一點“嗟,來食”的味道。
2. 被迫按下
有趣的是,“忍痛離開”更是這些界面的唯一出口。
如上圖中所見,界面里的“X”,只能取消掉退出的指令。想要真正返回上一個界面,只能被迫點下這個被設定好的“忍痛離開”。
當然,不是沒有更暴力一點的方法,用手機的虛擬導航鍵跳出,強制關閉APP。不過對于一些還想繼續瀏覽的用戶來說,關掉重開,卻又很是麻煩。
似乎,想要和平退出,只有“忍痛離開”可選。
被自己手機中的APP,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選擇權,相信沒有幾個人會感到舒心。
3. 手續復雜
“安裝只需一鍵,刪除點壞鼠標?!?/p>
這是人們對PC軟件卸載麻煩、殘留文件多的控訴。而換作發券、月卡界面,同樣有類似的麻煩。點入頁面容易,跳出界面復雜。
為了增加用戶的轉化率,這種設定已經成為了基本操作。
相比直接點擊后退鍵就能返回上個界面,額外多出的“忍痛離開”,對用戶來說毫無疑問就是橫生枝節。
二、說忍痛,就會痛嗎?
赤裸的不友好,躍然于屏幕之上。
它之所以能受到很多產品青睞,所依仗的,自然不是那拉仇恨的功能。而是這個“忍痛”的說法,有時候真能產生言出法隨的效果。
1. 痛感提醒
把“取消”鍵用“忍痛離開”代替,表層用意的直白,所有人都能一眼看出。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表層作用就是起到提示的功能。
面對回報率如此高的月卡,面對優惠幅度如此驚人的卡券,如果你沒有仔細斟酌,那就通過提示讓你考慮個清楚:放棄這么大的優惠,你到底痛不痛?
從文字的心理學運用來說,相較于“殘忍拒絕”,“忍痛離開”這種提示也更為高級一些。
兩種提示語所期望觸發的,都是人類的避害本能。但在具體指向上,卻有所不同。
“忍痛”所指向的害,是直接經濟損失。
“殘忍”所指向的害,是個人的社會形象損失。
單純比較兩種損失,很難說誰更有效。因為對于不同個體來說,在意的方面并不相同。但放在實際場景里,兩者能夠發揮的心理效用,卻差別很大。
歸根結底,“殘忍”這一指向,必須在社交狀態下,才能產生最大效用。
人們會為了保護社交形象,而做出違背自己本愿的行為。就像有的人在獨處時,會展現出與社交狀態下完全不同的行為模式一樣。
“殘忍拒絕”的提示,往往出現在非社交場景中,無法發揮最大效力。反觀“忍痛離開”,并不受此場景限制,因而能夠更大程度上發揮作用。
2. 痛感暗示
表層提示之下,“忍痛離開”無形中產生的暗示作用,可能更為隱蔽、深遠。
在面對“忍痛離開”的提示時,雖然一部分用戶的點擊行為不會經過思考,但還有大量用戶,會經歷極短暫自審的過程。
忍痛,我痛嗎?
也許這個問題的結論是“不痛”,但在短暫的思考過程中,意識里卻是體驗了一次“痛”這種感覺的!
人對于外界情緒的感知和判斷,往往都是通過自身映射而產生的。
例如望梅止渴,人在接受“梅”、“酸”這些信息的時候,身體會調用過去對“梅”、“酸”的感受,從而認知“梅”、“酸”這些概念。因此在過程中,就會口舌生津。
看電視劇也一樣,很多人之所以會被電視劇感動到哭,就是在理解劇情的過程中,調動了自身相似、相關的感受。
所以,在被迫進行“痛”還是“不痛”的判斷時,用戶就已經通過調用,感受了一次“痛”。
即便這種感受是短暫、微弱的,若頻繁經歷,也有可能形成“退出—痛”的S-R條件反射。
尤其對于一些認真的用戶,思維過程上還會經歷矛盾。
“明明不痛,卻必須點‘忍痛離開’才能退出”,對這種感受的質疑和反對,更容易加深自身對“痛”的體驗。
三、請忍痛,不忍不行
“忍痛離開”,文案中所蘊含的不友好,普通用戶也可以感受到。更不用說決定使用這種文案的產品、運營,想必也清清楚楚。
在一個強調用戶體驗的時代,這種與用戶體驗顯然背道相馳的操作,之所以能夠立足,無疑是商業逐利本質所驅使。
1. 體驗?有效果重要嗎?
體驗是為了效果而服務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越優質的體驗,越有可能給產品帶來可觀流量、高留存率、高轉化率、良好口碑。因此,為了能實現數據增長,人們不斷在打磨體驗上下功夫。但體驗至上,并不是絕對的。
當體驗不佳的方式,也能穩定帶來數據增長時,體驗的意義,就變得十分微妙。
對一些大公司而言,之所以長期持用不友好文案,想必AB測試或者后期數據,足以證明它們能降低跳出率,帶來更好的實際轉化效果。
2. 店大欺客是必然
對于體量足夠大、用戶忠誠度高的產品來說,使用不友好文案,未免有些店大欺客的味道在。
一些可替代性較高的新產品,如果給用戶帶來了主觀上的不佳體驗,只怕卸載是一個常見的結局。但對于淘寶、京東這個層級的產品,局部的不佳體驗,基本不影響用戶再次使用。
無非是強制跳出,再打開一次,卸載?還不至于。
從數據上來說,這是一種衡量了轉化率、流失率后的最優解。
從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有恃無恐。
3. 屁股決定腦袋
想起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個衣著普通的有錢人在4S店買車,被店員怠慢,于是怒氣沖沖的告訴店長,我買10輛車,前提條件是開除那個怠慢我的員工。
若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可控,且經數據衡量,足以帶來超越正常銷售模式的業績時,會發生什么事情?
會有很多4S店,刻意要求員工譏諷顧客,以達到提高銷售額的目的。
不少國內的優質游戲開發商,幾經市場洗禮,最終走上了“套路頁游”、“氪金手游”的道路,不外乎是“要恰飯的嘛”。
屁股決定腦袋,優質體驗,永遠是為了商業目的而服務的。
寫在最后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的表現學說,揭示了一個道理:你所做出的實際行為表現,會反向影響你的情緒。
大聲假笑30秒,可以讓情緒一些好轉。
假裝自己很勇敢,就真的能驅散恐懼。
再看到“忍痛離開”,你會選擇直接按下,還是關閉程序?
都無妨的,因為你還會再次打開它。
#專欄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絡營銷人,心理咨詢師。擅長消費者行為學、文字傳播學、市場營銷學等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最后一項沒太懂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