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洞察用戶內心的文案方法

1 評論 2870 瀏覽 37 收藏 34 分鐘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觸動人心的文案,這些文案大多能夠引人共鳴,讓人印象深刻。這樣的文案是如何寫出來的?作者總結了三種方法,看看如何寫出洞察人心的文案,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那些觸動人心,引發共鳴,令人深思或者閱讀后做出決策的文案都是如何寫出來的?

  • “嗯,你懂我!”
  • “臥槽,寫得太好了!”
  • “深有同感!”
  • ……

為什么這些頂尖文案總是能深刻的洞察人心,他們的文案寫作又是怎樣煉成的?

很多人的共同觀點是:你要有天賦,你得不斷的寫作,不斷的學習,再加上實踐,才能成為一名文案高手或者文案大神!

嗯,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實際上,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首先這句文案本身就不能給人帶來任何的啟迪或者價值。

天賦的標準是什么?不斷的寫作和學習到底是什么樣的程度?怎么實踐?有沒有實踐的注意事項?(其實這話本身的道理基本誰都懂,但具體怎么做呢?)

其次,它放到其他95%的行業都能適用,因為,你把“文案”換成“電子工程”、“土建”都能適用,也就是說,沒啥用。

那么,成為一名文案高手,要怎么做?有沒有稍微快速且科學的方法,即使是一名剛入行不就的文案小白也能觸摸到通往成為高手的路徑?

在我看來,優秀的文案是這樣出來的:5%靠靈感,50%靠底層的訓練邏輯,剩下的45%靠不斷的訓練和積累!

快速成為一名文案高手,是有正確的訓練方法的,今天,我想分享的就是那50%的底層邏輯。

在開始講解這三個喚起方法前,我想請你先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是一名文案,在寫過了很多文章和海報后,你是否知道自己屬于什么類型的文案?

如何分辨自己是什么類型的文案?我們先來看以下一組文案:

(文案一)

(文案二)

(文案三)

(文案四)

通常文案的作用有兩種:

  1. 一是廣而告之,就是當人看完之后有一種“哦,我知道了”的感覺,但往往不會有任何后續;
  2. 二是讓人行動,當人看完之后會觸發某種情緒,或有啟發感或有欲望,有一種“我想要”、“我想這么做”的沖動。

而一名文案高手的標志往往就是,你的文案可以達到第二種作用。

說回前面這四組文案,當你作為觀眾看完這四組文案后,你有什么感覺?

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完的感覺應該是:高端大氣上檔次,奢華高調有內涵。但基本上很難有后續的行動(比如電話咨詢、掏錢購買)。

如果你通常撰寫的文案屬于這一類型,那么,你就是“自嗨型”文案。

1. “自嗨型”文案

什么是自嗨型文案?

我給它的定義是:“只站在作者的角度,不考慮讀者感受”,特點是:大多用概念性、模糊性文字表達,讀者難以或者直觀感受。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組文案:

(文案一)

(文案二)

(文案三)

看完后面的這一組文案,請問你有什么感覺?

我想大部分人的感受應該是:有所觸動,內心會有一絲漣漪蕩漾。(有一部分人若有所思,或對文案的內容有所記憶)

如果你通常撰寫的內容是這種類型的,那你就屬于“用戶型”文案。

2. “用戶型”文案

何為“用戶型”文案?

我給它的定義是:“站在讀者角度,喚起讀者某種情緒或欲望,或促使讀者做出行動!”

那這兩者是不是有所優劣呢?我認為文案沒有優劣之分,只有是否合適之別。

這如何理解?

前面我提到,文案的兩個作用,一是廣而告之,二是觸動情緒或引發行動。

前面比較簡單,但作用比較小,而后者難度較高,作用較大、

比如,可以大幅度提升廣告文案的效率(讓消費者購買)、可以提升收益(比如投放100元的廣告,提升了1萬個新用戶注冊)、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比如杜蕾斯的段子文案)。

總之,在資源或資金有限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將資源利益最大化,用戶型文案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

那,怎么才能寫出用戶型文案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文案的最終呈現環境:一種是有充足的展現氛圍。比如,網易云的地鐵文案。

其實在這種環境下,所有受眾被鋪天蓋地的包圍,你的文案可以充分的展示給讀者,讀者也有充足的時間去閱讀,接受你的信息。

但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貴。不是所有人都有錢這么砸廣告的。

第二種呈現環境,也就是大多數的情況,就是,你會跟眾多廣告文案擺在一起,讀者會陷入眼花繚亂的情景中,此時,讀者是無法擁有像前面網易云那種包場的呈現氛圍的。

你能否被記住,被看到,最終被獲得,就要看你是否能夠做到“萬花叢中一點綠”,或者“茫茫人海中只有你給我的感覺最特殊”,從而被人發現!

試想一下,你每天都在刷視頻,或者刷朋友圈,為什么你會在不斷的往下滑的動作中停滯,仔細的閱讀某一條視頻或文案,一定是它吸引了你!

因此,頂尖文案的第一基本功便是,喚起讀者的情感,從而抓住它的注意力!

喚起讀者的情感,抓取注意力,有三個方法:

  1. 調用認知
  2. 喚起情緒
  3. 刺激欲望

一、調用認知

什么是認知,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的腦海里已經有的東西。當你一說,他就能立馬想起來,不需要花費太多的能量去接受,消化和理解。

這就相當于膝跳反射,只要你敲擊一個正常人的膝蓋韌帶,他的腿會自動向上踢,就是我們說的條件反射。

認知的來源通常是:文化、見識、閱歷、經驗、印象等多方面。

還記得前面的第二組文案的文案一嗎,我們現在將它進行拆解,你就會明白為什么它會打動人心,觸發讀者的情緒。

先看一下文案的整體結構:

左邊是文案——“別讓這座城市留下了你的青春,卻留不下你”

右邊是配圖——燈火通明,高樓林立,一片繁華的摩登都市

首句文案:“別讓這座城市留下了你的青春”。

喚起的情緒:奮斗之情。

不管你是中年人還是青年人,只要你是出門在外,來到這座城市打拼的人,總會想起自己的青蔥歲月或者正努力奮斗的時光,多年的努力和奮斗,只為想要在這座城市拼出點成果,或者能夠在此站穩腳跟。

“我想用青春拼出一片天!”

二句文案:“卻留不下你”。

點燃情緒:落差之情。

如果在這座城市分年多年后,卻沒有結果,或者沒有出人頭地,或者沒有站穩腳跟,多年的青春豈不是化作一縷塵埃隨風消逝?

“不甘心竹籃打水一場空!”

配圖襯托文字:燈火闌珊,一派繁華的大城市,卻容不下一個拼搏多年的你。

最終整體文案加配圖會引發的情緒:巨大的心理落差感。

最后我們可以判斷,這則文案的任務是,喚起你的心理落差感,當這種情緒會喚起之后,接下來,你會想著做點什么來留住自己的青春,或者要做點什么,證明自己在這座城市拼搏多年沒有白混。

那解決方案是什么?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買房!

通過買房這個行為來證明你在這座城市站穩腳跟了,成為摩登都市人了!便可以有效彌補心理落差感!

因此,這一則廣告,很大的可能就是地產廣告!

回顧一下,我們提到的文案方法,調用認知,這則文案里面調用的就是受眾“買房才是扎根、出人頭地”的認知,“買房”可以有效彌補心理落差感。

接下來,拆解文案二組的第二個文案。

先看整體結構:

左側是職業問地產銷售小林的獨白:“爸爸為了幫我完成業績,把他的同事都約了個遍”

右側是另一句重點文案:能遮風擋雨的除了房子,還有爸爸。

文案一:小林通過一件具體的事情,來突出父親對自己的疼愛之情。為了孩子的業績,不惜拉下臉皮把自己的同事都麻煩一遍。

喚起的情緒:不禁令人想起自己的父親是如何幫助自己,表達父愛的。

文案二:房子是可以遮風擋雨,可以給人們帶來安全感(調用房子等于安全感的認知)。

同時,將爸爸跟房子建立聯系,爸爸也可以給子女帶來安全感(建立父愛如山與安全感的聯系)。

此時,整個文案要表達的情緒是:爸爸是每個子女的強大后盾,可以為子女遮風擋雨,而你是否想起你的父親是如何表達父愛的?

因此我們可以判斷,這則文案的任務是喚起你內心深愛出父愛的感恩之情!由此可以判斷,這則文案可能是一則父親節的文案。

于此同時,我們可以對比一下,自嗨型和用戶型文案。

VS

你可以發現,兩者對比之下,后者可以觸動人心,前者卻令人波瀾不驚,為什么會這樣?

我們可以拆解一下,前者的文案:“奢藏、榮耀”、“未見遠見”、“大觀”,這些文案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總結性詞語。

它們太模糊,太抽象,看到人的腦海里無法調用起任何有效的認知。

你可以現在在腦海里想一下,到底什么是“奢藏”、“未見遠見”、“大觀”?它可以什么都是,也可以什么都不是,總之,太模糊!

而人是惰性動物,能躺著絕不站著,更何況看到這些無感文案,如果一瞬間無法聯想起來,沒有喚起情緒,那受眾便會直接放棄。

“與其花時間看這種無感文案消耗腦細胞,多刷兩條視頻不香嗎?”

很多廣告費就是這么被浪費掉的。

前面我提到,優秀文案包含5%的天賦、50%的訓練方法、45%的實踐。

那么,我們現在就利用剛提到的“調用認知”方法來訓練一下:如何一句話向人解釋何為“認知”?

如果你百度一下認知的定義,他可能會出現這種解釋——

這種解釋非??茖W,非常準確,非常精細,但是他在某種程度上,也相當于自嗨型文案。

于是我把它轉換一下:什么是認知?認知是你讀過的書,喝過的酒,走過的路,看過的海,愛過的人,見過的天空和白云,它們匯聚成你的性格以及你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對比一下,百度百科的解釋“認知”和我解釋的“認知”,我想后者應該會容易被理解和記憶。

當你想通過喚起讀者情感進而抓住注意力,你應該要思考:我想調用讀者的什么認知?當讀者看到我的文案后會喚起什么樣的認知?這種認知是我想要的嗎?

二、喚起情緒

接下來我想說的一個方法是喚起情緒。

為什么要喚起情緒?因為從生物學上來說,人類天生就是感性大于理性的動物,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很多生活案例中得到比較深刻的體會。

比如,以愛情為例。

我嘗試從生物學角度上來看看,愛情特征是一男一女對彼此有好感,然后互相吸引,最后結婚,結合,生子,最后一起生活到老,直到一起埋進地底下。

我們從表象來看,也就是理性的角度:愛情的表面看起來,是一男一女,繁衍后代(對于大部分人而言)和相伴終生。

既然這樣,那豈不是隨便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就可以了?

可為什么還有很多人會精挑細選,喊出“寧缺毋濫”、“他不是我喜歡的類型”等等理由呢?

因為人類大多數會通過感性選擇:兩個人在一起,不僅僅是為了在一起而在一起,也不是為了傳宗接代而在一起,而是要找到合眼緣的、懂彼此的、有共同語言的,否則寧可不結婚。

再對比一下人類以外的動物,基本是理性選擇:母的會選擇強壯的公的交配,進而誕下基因優秀的下一代,利于種族生存。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情緒在人類的動物本能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作用!

情緒有很多,特別是人類的情感,比如:開心、憤怒、悲傷、恐懼、焦慮等等。

接下來我們通過拆解實例來看看“喚起情緒”是如何運用的。

這是一則地產廣告,主要的賣點是:3萬首付,扎根珠海。

簡單粗暴的表達方式就是“3萬首付”加上地理位置和聯系電話就行了。

但這很難讓讀者引起共鳴,讓他覺得:我確實應該買個房子。進而關注你最終要表達的“3萬首付,快來看看”。

我們來拆解一下:

先看它的文案部分:

“故鄉中的驕子,不該是城市的游子”:你從故鄉拼搏來到大城市,是親人的驕傲(喚起自豪感),但是你如今卻要淪為這座的游子(喚起失落感)

“你可以繼續漂泊,但愛情不同意”:你如果是孤身一人可以繼續將就(喚起單身人士無所謂之感),但你忍心讓你心愛的她陪你繼續吃苦嗎(喚起責任感)

當這兩種感覺被喚起之后,你會想著,我就是這種情況,那怎么解決?

再看文案給出的解決方案:3萬首付,扎根珠海!

在珠海買房,你就不再無家可歸,不在是游子,撫平你內心的失落感,親人的驕傲不再是無根浮萍;

在珠海買房,你就不會讓心愛的她繼續跟你風吹雨淋,讓你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你的愛情有了港灣;

教育培訓行業和部分剛需地產也常常用這個方法。

教育行業常用且一直有效的一句文案: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一些市區內有教育資源的地產商也會把教育當做重點宣傳?。ù藭r地產商的腦子就很清晰了,再也不空喊一些高大上的口號)

為什么家長總趨之若鶩的拼命把孩子往培訓班里送?(即使現在教培行業受到重挫,依舊有家長不停的想讓孩子去培訓班)

因為這類文案喚起了家長的這幾類情緒:

  • 焦慮感:害怕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未來上不了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大學,以后的就業,結婚都會受到諸多限制;
  • 愧疚感:要努力讓孩子比我更好,我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耽誤孩子,否則未來孩子的前途因此耽誤會內心愧疚,一輩子都內心不安;
  • 緊迫感:同事的孩子又拿獎了,鄰居的孩子又考100分了,我不能讓孩子落后,必須跟上,現在緊張那么激烈,不補課實在跟不上進度;

當家長被喚起這些情緒后,總會想方設法的找解決方案,此時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有兩種:一是送孩子去補課,二是買個學區房,直接讓孩子上個好學校。

(網易音樂)

(江小白)

在互聯網公司里,將這種方法用得爐火純青的,要數網易音樂和江小白,他們的文案被用戶主動拍照發朋友圈,形成的自傳播效應有多好,我想很多人都深有體會,這也為他們節約了大量的廣告費。

為什么網易音樂被稱為網抑云,從歌詞中就可以發現,無一例外,所有的文案全部都喚起受眾的巨大低落情緒:失戀后的失落感、失敗后的挫敗感、孤身一人的孤獨感等等;

再加上很多網友都是在晚上或者半夜聽音樂,夜晚的時候這種低落情緒會被更加放大,情感上的共鳴會變得十分強烈,網易云也被稱為網抑(壓抑)云;

再對比一下江小白,你可以發現,他們的文案方法如出一轍,只不過一個是通過音樂表達情緒,一個是通過酒來表達情緒。

如果你掌握這種文案方法,可以為你的公司解決大量的廣告費。

在這個方法上,我們也可以來訓練一下:母親節文案,如何喚起子女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看到這里,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在評論區發表你的文案(畢竟練習也占據了成為頂尖文案約一半的重要性)

我寫兩個供你參考:

“姆媽從不曉得母親節,卻一直記得儂的生日”(面對上海讀者)

“媽媽從不過節,但你回家的日子,就是她的節日”

當我們在使用這個文案方法的時候,你應該要思考:我想喚起讀者的什么情緒?讀者看到后會有什么感覺?

三、刺激欲望

人的內心存在欲望,為什么有些人會不惜鋌而走險,而有的人會堅持不懈,完全是因為內心欲望的驅使。

當我們能夠正確了解并刺激目標群體的欲望,就可以讓目標受眾如同上了發條的機器,不斷受到欲望驅使,進而完成我們想讓他做成某項動作的結果。

換句話說,就是激起別人的需求感,然后告訴他怎么做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欲望的來源很多,比如:身份感、價值觀、規避損失、安全、尊嚴、性等等。

刺激欲望的方法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你必須能夠清晰洞察目標受眾的層次和認知,才能找到他內心存在的,進而激發欲望。

現在以兩個成功企業家為例,來幫助你洞悉這個方法的準則。

馬云曾經有一個非常經典的采訪視頻,至今一直被放在各大平臺流傳,就是撒貝寧采訪他的時候,他的土豪金句:“我從來沒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

很多人會覺得這是馬爸爸在凡爾賽,而事實真相是什么呢?我認為這恰恰是馬云的真實內心想法。

為什么我會這么說?

因為馬云是站在社會階層金字塔尖的極少部分群體,他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什么是他用錢買不到的。

而一個人一旦實現了經濟自由之后,便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所以你會看到馬云會進行各種跨界活動:開演唱會、招攬各路影星拍電影等等。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土豪暴發戶有錢之后,會去參加各種文化交流會,打高爾夫,喝紅酒,給自己貼上各種名頭標簽。

因此,馬云說他對錢沒興趣,并不是在凡爾賽,而是我們大部分人還未實現真正的財富自由,體會不到馬爸爸那個層次的欲望,因為你不曾擁有億萬財富,怎會知曉富豪的想法。

另一個例子就是王健林,他也曾經面對媒體說出一句名言:一個億是小目標。

在普通人眼里,看到一個億光是幾個零都要確認好幾遍,在王健林眼里卻只是小目標,原理也是一樣。

大部分人對于富豪們而言,只是夏蟲,所以對富豪看來,夏蟲又怎可語冰?

這個文案方法要注意的一個原則,就是:精準匹配。

什么是精準匹配,我用一個以前我做過的一個案例進行拆解。

幾年前,我做過的一個地產項目,是區域范圍內的高端樓盤,當時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是,項目位置較偏僻,同時在區域范圍內還有五個競爭項目,而我做的這個項目又是價格最高的,成交率比較低,渠道都不愿意給項目帶客。

于是,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如何提升客戶量?

其實當時整個區域內是有不少的客戶上門看房,只是因為我們的項目位置較偏僻,客戶幾乎無法發現,同時還有兩家國內前十的地產開發商在,他們的各方面資源均優于我們,很多客戶都去了他們項目,導致我們沒客戶。

最終我們決定采取的一個策略是,既然對手有客戶,我們便從對手那把客戶挖過來!

于是,我們做了一個大型的桁架,就設在了這兩家大開發商的售樓中心門口,只要來看房的客戶從售樓中心一出來,就可以完全將這個廣告展現在客戶面前。

而廣告的核心就是文案:“觀瀾湖買房,看過觀邸再決定!”

在這里需要解釋一下:項目所在區域叫做觀瀾湖,而觀邸就是我們當時在售賣的樓盤名字。

先說一下結果,再拆解這個文案。

當時的結果是,客戶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并且大開發商意識到客戶被截流后,也立刻做出了應對,一是斥責我們不地道,向物業中心進行投訴;二是他們用一臺大巴車擋在廣告牌面前,努力讓客戶無法看到我們的廣告。

商場如戰場,確實是有那么一股味道。

最后的結果是,物業做出決定,各大五十大板,大巴車挪開,我們的廣告牌也不能對方銷售中心正面設置,換了一個位置,能正面看到的客戶便少了許多。

接下來,拆解這個文案好在哪。

這個文案拆解開只有三部分:

“觀瀾湖買房”:清晰明確的界定了我們的目標受眾,就是要到這買房的客戶,到此游玩的或者路過的對買房沒興趣,他們也不是我們的目標。

再者,喚起了目標受眾的興趣和注意。只要是到此買房的客戶,都會被這句話精準抓住,因為到這地方買房真是這群客戶正在做或者打算做的事情,進而產生繼續閱讀下去的興趣或者產生找尋解決方案的欲望。

“看過觀邸再決定”:刺激欲望。買房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一筆大宗交易,基本上是很多人一生之中數額最大和最重要的決定,因此通常采用的看房策略就是貨比三家,畢竟誰都怕買貴了,買虧了,買錯了。

在心理學上來說,就是“規避損失”效應。

“!”:感嘆號在這里的作用是加強肯定的情緒,讓整個文案的意志得到了強化?;蛘哌@么說有點不好理解,但你把感嘆號換成逗號、省略號、或者句號,你就能體會到個中差別。

整個文案給目標受眾的感覺就是:來到這買房,你得看看“觀邸”整個項目,畢竟買房不是小事,別買錯了。

進而客戶產生的反應就是:“貨比三家,先去看看再說”。

我們也完成了任務:“成功截流客戶”。

當你在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你要思考:“我要刺激用戶的哪些情緒?”“當用戶看到我的文案后被刺激的情緒是我想要的嗎?”

最后我再用這個項目的案例來展示自嗨型文案和用戶型文案的區別。

剛才提到,我之前做過的這個房產項目是個高端項目,價格高,環境好,逼格也比較高,但是處于郊區,要怎么樣才能快速讓這個項目打上“高大上”的標簽呢?

還記得文章最開篇的表達地產項目高端的文案嗎?

文案:坐擁奢華,享受尊貴典雅

文案:典藏華貴之所

當時我做的項目名稱叫做:中央公園,加上區域名字全稱為觀瀾湖-中央公園。

當時為了讓項目一面世就讓人知道它是個高貴的公主,我們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通過廣告讓人一看就知道它不便宜。

如何通過文案體現它的高端性?

我給出的文案是:“世界上只有兩個中央公園,一個在紐約,一個在觀瀾湖!”

好,接下來再拆解一下文案。

  • “世界上只有兩個中央公園”:這句文案是表達了稀缺性,因為全世界僅有兩個,為數不多。
  • “一個在紐約”:調用認知。紐約是世界頂級城市,紐約的中央公園知名度享譽世界,美國的大都市早就被打上了高端奢華的標簽,因為一到紐約人們都會想到逼格滿滿,同時這也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 “一個在觀瀾湖”:借力出位。將觀瀾湖的中央公園和紐約相提并論,借助前者的高大形象,帶動后者的高端性,瞬間突出觀瀾湖的中央公園好像也很不錯的感覺。

說到這里,你可以對比一下,自嗨型文案和用戶型文案同樣是在描述高端性的時候,兩者的區別在哪里。

作者:陳叫獸,微信公眾號:洞見創意

本文由 @陳叫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搶到了首評!一直對文案特別感興趣,也敬佩那些文案功底好的人,感謝陳叫獸的文章,讓我們新手小白也能有方法去寫出好文案。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