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網感?3個案例教你如何寫出小紅書百萬爆款文案

0 評論 3883 瀏覽 21 收藏 10 分鐘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做小紅書,也有人在嘗試自己寫筆記,但總是不出爆款。在網上看了不少經驗,問題點在那?

是不是總感覺自己寫的東西怎么沒人看?怎么自己的內容寫出來就沒有所謂的「網感」?其實小紅書有特色的文體風格。

下面這個博主的這種文案風格就是所謂的很有「網感」。

一、爆款的網感

做圖文的可以看一看這種文案風格??梢詫W習這個博主的:

1. 標題

提煉一個類似于干貨一樣有態度的金句作為標題。

話題圍繞的是個人成長、感情、職場等各種內心活動的敏銳觀察。

這種類型的文案在小紅書很受歡迎,因為小紅書用戶群體大多數是女性嘛。然后你說出了大家心里想說,但是一般人,又沒有足夠的敏銳度觀察和記錄到這些。就能給到別人很有洞察,很有干貨的感覺,非常能戳中大眾的共鳴點。

這種標題的點擊率很高。

2. 話題

話題內容圍繞“渣男,戀愛腦,減肥:莫名其妙就瘦了,極簡生活,善良清醒”……有點內觀、療愈,又有點情感爽文,獨立女性的人設

做的好的賬號都是這種文體,比如下面這個賬號,定位是活出自己獨立女性,自我成長,搞錢搞事業,情感

3. 講故事的方式

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非常易讀。寫的非常的科普、硬的話大家看不進去,就是一種類似于情感網文的寫作方式。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我之前發的怎么樣去打造人設、女性成長的賬號講故事的方式。

4. 全平臺的流行文風

目前我感受到這種文案風格不僅適用于小紅書網,在其他的社交媒體平臺,只要你的用戶群體是一群年輕的互聯網用戶,都喜歡這種風格。

比如看看我拆解李一舟的這篇一天賺50萬的超級個體天花板李一舟:普通人可借鑒的6點,

一開始李一舟的內容都是商業類的干貨。那時候粉絲只有6000,也不怎么增長。后來他發了一條35歲的人生感悟,這一條視頻就爆了,賬號直接漲粉2萬多。隨后他的賬號就全都發這種講價值觀,成長,展示生活的。

這也是我給我客戶們一直強調的,千萬不要做只發干貨的鋼鐵直男,要調動人的情緒。

要讓觀眾認可你,心理上拉進彼此,敲門磚只能是情緒。

寫文章,做腳本都可以參考。篇幅有限,先舉3個案例。更多變現和做流量的案例,歡迎加入我的社群。

二、結果導向,容易堅持

當然文案也有不同風格的,有搞笑的,逗比的,有反差的,也有非常教學風格的用專業實用,有詳細的步驟讓用戶學習的文案。

我今天講的是一種可以煽動情緒的文案,因為我發現你想做一個內容賬號,煽動情緒太重要了。詳細的可以看我之前的這幾篇文章,如何半年做一個月入2萬的小紅書賬號

誰說小紅書只能是精致、大牌、白富美,是一個排斥窮逼的平臺?

我說的這種文案風格其實是讓你學習他這種展現情感,抓住大眾高敏感心理的關注點。

并不是說你不能做其他的文案類型了。你依然可以按照你自由的風格去做,自成一派。不用迎合市場和算法,但那個可能會讓你付出代價——很久沒結果,沒流量,沒反饋,很多人就在這樣沒反饋的情況下偃旗息鼓了。

因為要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正反饋太重要了。

所以很有必要,開始之前研究一下流量密碼。

那我自己舉例子,我自己做小紅書15天,賺了8000多。主要原因就是,開始前期把平臺和競品捋清楚了,確定好了變現模式,發布選題排期。從結果開始做內容。每條內容都指向付費。

不說廢話,不做廢事。

但很多人都做反了,上來先發內容,總想著漲了粉再說。這樣的結果就是低效,無反饋,極容易半途而廢。

三、非黑即白的卡點

接著我還想再說說非黑即白的思路。這是我最近在私教過程中,發現的很多人都會有的誤區。

為什么“懂了這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因為懂得≠做到,作為一個商業教練,在指導客戶做到的過程中,除了認知和技能上的拓展,更多的是清理那些在冰山之下的隱形卡點。

遇到卡點,除了表面的技能,更多的是他的執行力以及自己對于某個事物的認知上面出現了扭曲。

其實學習有流量的文案寫作,并不是不做你自己了,你依然可以在做高流量的同時,保留你的特色,你的經歷。

我發現很多人,總是把某兩個事拆開來對立的看。

尤其是我最近服務的一些客戶,因為我幫他們帶團隊,團隊里的小孩,就有非常多這樣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問題。

我讓他模仿賬號找對標,他會說那我模仿了別人,我自己在哪里?我不就和別人做的一模一樣了嗎?就是同質化了,我也搞不到流量了呀。

我讓他找火過的內容做對標,他說,我模仿別人的內容,我不就沒有時效性了嗎?人家內容是以前的了,

我讓他找流量密碼,他就會覺得,那我就很營銷,我做的內容沒有質量……

其實這些問題全部都不是對立的,你模仿別人,是把別人的體系拿來為你所用,按照你自己的產品、內容去使用他們的一些方向。

時效性的問題,就是你模仿別人在某一個時間點上火過的內容,你模仿的是他內容的選題,可以同時再加上時效性的東西。

我就發現這樣的問題很普遍,而越是有這樣對立的人,越是有很多卡點。做事很機械,每做一步就被卡住一步。

其實做好一件事,會包含非常多的元素,流量,內容,產品,私域等,這些元素可以連起來用,也可以拆開來用,可以單獨變化,可同時變化。

就像練武,你的各種招式是不連貫的,你自己做了很多割裂,劃了很多禁區,就沒法行云流水,靈活變化。

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是一個單位尺度的,就像一個是重量單位,一個是長度單位,你非得把這兩個是放在一起比。

背后的關鍵是你能不能看到這兩個是不同的計量單位。這是需要建立在更全面和系統的認知網的。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要找有經驗的人做咨詢的意義——不要以為你也可以花時間就能摸索出來,當你的知識體系是單一的,甚至沒有知識體系,你花3小時3天甚至3個月看到的努力,可能不如有經驗的人花1分鐘給你點一句。

作者:KaliXu;公眾號:明天就退休v(ID:retire_tomorrow)

本文由 @明天就退休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