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里的數據智能

7 評論 9262 瀏覽 12 收藏 16 分鐘

大數據的風肆意地刮,席卷了各個行業,一夜忽掃萬枝花,卻是春風吹又生。這陣風其實早已吹進了娛樂圈,只不過我們的眼球往往被花邊新聞所吸引,沒有過多關注這些新鮮的玩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科學,探索娛樂行業的大數據。

看下圖:

好大一塊蛋糕!

國家富強了,人民富裕了,生活富足了,老百姓們除了吃飽穿暖,也越來越注重精神和情感世界的豐富多樣。

自2010年以來,娛樂行業蓬勃發展,電視劇、電影、網絡綜藝、網劇、網絡視頻等一系列娛樂衍生品噴薄而出。2011年-2017年間,中國的網絡視頻市場規模從63億元人民幣增長至850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54.3%。

據國家廣電總局和其他公開資料統計,2014年網絡綜藝節目數量僅47部,而到了2017年,網綜的數量達到了197部,網絡大電影播放數量也由450部增加至2017年的1892部,而網劇的數量由131部增加至206部。

我們再來看看電影市場,2012-2017年期間,中國電影市場飛速發展,2017年總票房收入達559億元人民幣。欣慰的是,我國國產電影的數量以及制作水平都在逐步提高,與引進的國外電影相比,國產電影的票房份額也在不斷提升,目前國產電影票房占據53.8%的市場份額。

曾幾何時,10億票房是多少制片方所渴望越過的殿堂門檻,而隨著《美人魚》33億,《戰狼2》56億等一個個天文數字的爆出,10億票房不過是賣座電影的及格線而已。

來源: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灼識咨詢

所以,無論是從受眾面、關注度、行業發展趨勢還是盈利空間來看,娛樂產業都是一塊奶油鮮糯欲滴,飄香四溢的金黃大蛋糕。

最關鍵的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娛樂產業沉淀了大量的數據,有著巨大的挖掘空間,這就好比是把一塊蛋糕擺到了面前,還準備好了刀叉,誰能不蠢蠢欲動。

怎么吃?

這么香的一塊大蛋糕應該怎么吃呢?

我們先來看看都有誰吃過:

其實早在七八年以前,美國人就試吃過,其中最成功的當屬Netflix出品的《紙牌屋》。作為一名《紙牌屋》的粉,感慨于Underwood “人至賤則無敵”的同時,也不得不驚嘆于Netflix的神機妙算。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在線影片服務商,Netflix擁有3000多萬的訂閱用戶,這些用戶每天在Netflix上會留下3000多萬條行為數據,其中包括300多萬次搜索和400多萬次評分。

基于這些數據,Netflix可以了解用戶的偏好,他們熱議的話題,他們喜愛的演員等等,通過一系列分析,他們可以識別出《紙牌屋》這個IP好不好,用戶是否會喜歡,該找誰來當導演,誰來主演,如何運作,如何宣傳。

經過分析決策,Netflix用1億美元買下了《紙牌屋》版權,請來David Fincher(導演)和Kevin Spacey(主演),助力《紙牌屋》火爆全球。

接下來,再來看看我們應該如何吃:

1)劇本孵化

  • 劇本孵化一般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直接買一個IP,這種方法相對比較保險,因為已有粉絲基礎,但在改編之前仍需要先對IP進行評估,以此了解該IP是否有足夠且持續的關注度,受眾人群基數如何。
  • 另一種途徑是原創劇本,那么在創作之前可以先基于大數據針對用戶的喜好進行挖掘,識別出用戶所關注的類型、標簽,然后再按照細分市場劃分的方法,來確定要進入的領域,創作符合該類用戶喜好的劇本。

2)選角評估

我們可以針對各個演員的熱議程度、號召能力進行初篩,之后再對演員的粉絲群進行畫像分析,看看各演員的粉絲是否符合這部戲的受眾定位,是否可以運用這些演員進行引流。

此外,還需要考量大眾對這些演員的認知印象,是否符合劇本中人物的形象,最后再看看價格是否能談妥。

3)廣告植入

有了劇本,有了演員,當然還需要錢,除了投資方以外,通過廣告植入也有不少的經濟來源。不過廣告也不能隨便植入,收錢之前,還需分析該品牌的品牌形象是否契合劇本中的具體場景。收完錢之后,還得再復個盤,評估一下廣告的到達率、與品牌的關聯度、觀眾喜愛度及對品牌而言的認知提升。

4)營銷宣發

以電影為例,在宣發時需要確定排片。

  • 一是上線的時間,同時期是否有其他同類型的電影?是否有其他關注度很高的對手?
  • 二是發行的區域,我的電影有哪些目標人群,他們分布在哪些地方?在做宣傳時,如何能觸達到這些用戶?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大數據來解決的問題。

美國的大數據在娛樂行業的應用自然是走在了前面,在很多方面都吃的比較透了,不過近幾年,國內的大數據發展也緊隨其后,在娛樂領域做了很多嘗試,吃的越來越開。

上述的吃法可能還比較抽象,接下來,我們來回放一下國內大數據的吃蛋糕過程。

《小時代》是一部飽受爭議的國產連續電影,電影好不好先不做評價,這一系列電影確實為大數據研究提供了很完整的素材。

  • 首先,《小時代》電影是由IP衍生而來,有著一眾原著粉絲,那是她們課桌下、被窩里按耐不住的青春回憶。
  • 其次,《小時代》角色眾多,在演員的評估上大有文章可作。
  • 再者,《小時代》電影接連拍了好幾部,每一部的間隙都有機會去做分析和調整。
  • 最后,《小時代》系列電影飽受爭議,媒體和觀眾的關注度較高,因此有大量的內容可待挖掘。

1)IP評估

對IP的評估大致有三個維度:

  • 一是IP的粉絲數,這決定市場的規模,原著粉絲數越多,風險相對越小。
  • 二是IP話題熱度,通過書籍的閱讀量、書籍排名、相關文章閱讀量和相關內容搜索量可以識別IP的話題性和可傳播性。
  • 三是IP的活躍度,這個IP是否在持續發酵,是否不斷有新用戶關注,要做到這一點難度較大,除了《西游記》這種IP能延續百年,直至今日,還被翻來覆去炒到發焦以外,其他IP的活躍度一般都呈現出明顯的生命周期。

這里的《小時代》書籍雖然熱度已過,但別忘了,郭敬明這個IP可是非常活躍的。

2)如何選角

對于有著較高關注度的明星演員而言,各平臺的數據并不缺乏,基于媒體資訊和搜索評論數據,可以提取出大眾對于演員形象的認知關鍵詞。當然,選角更多還是由主創人員主觀抉擇,但對于演員的形象詞分析可以提供輔助,特別是在拍續集時,對于角色形象突出的演員,可以適度加大戲份。

比如:郭采潔通過《小時代》顛覆了大眾的認知,完美、華麗、霸氣等關鍵詞頻頻冒出,她所扮演的“顧里”也逐漸承擔起了更重的戲份。

3)主演口碑評估

《小時代》主演眾多,通過觀眾對于前幾部電影中演員的評價,可以準確了解到觀眾的情感傾向?;谖谋厩楦蟹治觯梢钥吹?,觀眾對于“簡溪”的演員李悅銘的負面評價明顯高于其他,那么在后續的電影中,可以直接考慮換演員或者刪減這一角色的戲份。

4)設定哪些劇情

通過對之前劇情的分析,可以發掘出觀眾對于各類劇情的喜好程度,比如:基于數據可以發現,觀眾對圣誕夜、顧里生日宴會的互撕、顧源裸上身等情節關注度極高,那么后續可以繼續加入更多“閨蜜瘋鬧”、“情感沖突”、“腐女”的情節元素。

5)受眾是誰

數據的結果其實和大眾的認知是一致的,《小時代》的關注者以女性為主,她們大多是90后的原著粉,比較宅,喜歡音樂、影視、八卦等等,因此在進行營銷的時候可以針對這些用戶所活躍的視頻網站、社交平臺、新聞媒體進行宣傳。

6)在哪里排片

排片量直接會影響到票房的成績,《戰狼2》就是個最好的例子,通過小鎮青年帶動了票房的增長。對于《小時代》而言,熱議話題的發起者與參與者多為北上廣和深圳、成都等一二線城市居民,因此,一二線城市是《小時代》的主要戰場,那么在做宣傳活動和排片的時候也要以一二線城市為主。

用什么吃?

方法都知道了,那這些數據是從哪兒來的呢,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通過大數據進行娛樂行業的分析,最核心的方法自然是文本挖掘技術了。

大體來講,文本挖掘所基于的數據源主要有四類:

1)行業中的票房和收視數據

這些數據很多票房榜單和中介銷售平臺都有,基于這些數據可以評估各個電影的賣座程度,當然,熱賣指數的計算還需要考慮到時間和同期的其他電影票房。

通過對電影的關鍵詞提取,可以形成一套標簽庫,將電影打上各類標簽,那么基于決策樹的思想,通過觀眾對電影的選擇行為,可以分析出觀眾對于各類標簽的偏好程度,從而指導主創人員根據觀眾的喜好進行創作或IP選擇/改編。

2)搜索數據

熱搜可以很好地體現人們的關注度,對于熱搜標簽的提取和評估和上述的方法相同。除此以外,搜索數據還可以很好地支持IP的評估,通過建立多項指標進行聚類,可以對現有IP進行分類,提供IP選擇的參考。

3)媒體數據

媒體反映的是大眾的關注焦點,同時也對大眾的認知起著引導作用,將媒體數據進行摘要提取,可以了解到媒體的關注點,此外,在進行宣發營銷時,同樣可以借用媒體的力量醞釀發酵,那么在媒體的選擇上需要先進行考量什么媒體的調性更適合,哪些媒體的受眾人群和本劇相吻合。

在運用網絡媒體進行傳播時,還可以通過鏈接參數進行全流程跟蹤,以此分析該媒體資訊是否有較強的裂變能力,從而考慮是否“加注”。

4)評論數據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民們越來越樂于吐露自己的心聲,“鍵盤俠”們從天而降,裹著正義的披風大殺四方,沒有人知道他們叫什么,他們身后留下的只有泛著唾沫星子的戰場。

這么多的評論數據,當然需要進行提取分類,通過觀點情感挖掘,了解他們的主要論點和傾向,一方面可以用于選角的評估或劇情的修改,另一方面,還可以在電影發布初期進行輿情監控,當發現不好勢頭的時候,及時進行公關引導,或在水軍的大壩決堤之前,筑起高墻。

結語

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么?

大數據的方法好像只有迎合,但尼爾·波茲曼說:

“有人說我取悅于人,我說這很好,如果一個教授上課時表現幽默,人們就會帶著記憶下課”。

我們需要嚴肅文學的清高和深刻,但也需要娛樂文化的寓教于樂。創作者可以決定想表達什么,但你能說給多少人聽,說給哪些人聽,如何說給他們聽,這也許是大數據能賦予的價值。

 

作者:Mr.墨嘰,公眾號:墨嘰說數據產品

本文由 @Mr.墨嘰?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不好意思沒看懂

    回復
    1. 不好意思,表達還不夠清晰

      來自北京 回復
  2. 很棒,深受啟發!

    回復
    1. 謝謝~ ??

      來自北京 回復
    2. 得到大咖的肯定,受寵若驚~

      來自北京 回復
    3. 謝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