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必備思維之:問題思維

0 評論 9699 瀏覽 67 收藏 19 分鐘

數據分析問題是業務人員和數據分析人員之間的紐帶,學會提一個好問題是分析問題的基礎。但究竟什么樣的問題算是一個好問題。

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很奇葩的需求。

這些需求描述的問題很模糊,或者需求方自己都沒有想清楚到底要分析的是什么。

這種不合格的問題會導致花費大量時間在需求溝通上,或者干脆給出一些不痛不癢的分析。最后業務方對分析結果不滿意,分析師怪業務方需求沒有說清楚,最后大家互罵一句“傻瓜”。

數據分析問題是業務人員和數據分析人員之間的紐帶,學會提一個好問題是分析問題的基礎,我們之前講了很多內容是關于如何分析問題,但究竟什么樣的問題算是一個好問題。

好問題的基本結構

《金字塔原理》介紹了一種序言的結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SCQA結構,即背景、沖突、疑問、答案。

數據分析必備思維之:問題思維

這種結構可以用來作為我們提出數據分析問題的一種結構,按照背景、沖突、疑問的結構就能提出一個比較清晰的問題。

不過既然原書中的結構是給序言總結的,我們在應用到數據分析的需求上時得做一些小小的修改。

方差君為思考了很久,總結了一些要點和新的結構形式,感覺很實用。不過由于是個人思考的原創方法,還有瑕疵和改善空間,看完后有意見和建議歡迎交流。

什么是沖突

1. 沖突必須有目標

小明考試成績不及格,只考了59分。是不是沖突?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也許小明原來的成績只能考30多,這次的目標是超過50分,拿到59分他反而很高興。所以沖突一定得有個目標,同樣一件事,目標不同,就可能不是沖突。

沖突就是一個和目標存在差距的現狀。一個好的問題的標準之一,就是要有沖突。

很多問題的沖突是不完整的,只有一個看起來和“考了59分”一樣的現狀,但是到底目的是啥?沒寫清楚,所以沖突的部分,必須寫上兩部分:目標+現狀。

數據分析必備思維之:問題思維

2. 目標必須清晰

很多目標并不明確,比如說希望廣告更好地觸達用戶。

什么叫“更好”?這個概念太過模糊。

是指觸達更多的用戶,還是觸達的用戶轉化率更高?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需求方向。

如果是希望觸達更多的用戶,到底是要觸達多少用戶?100萬還是200萬?如果是希望轉化率更高,那么想要提高到多少?5%還是10%?

目標具體到數字這個要求對于一些探索類需求可能不適用,探索類需求本身并不清楚能找到哪些結論。不過大部分的公司和數據分析師估計根本沒有時間做探索型分析。

目標清晰的這個要求雖然很基礎,但是估計已經可以拍死一大批需求了。

3. 現狀和目標必須邏輯相關

好問題的目標現狀和疑問之間邏輯是相關的。這里會用到一些邏輯思維的知識。

邏輯不相關的案例:

  • 目的:我們需要解決一個問題
  • 現狀:目前的方案需要X元的經費
  • 問題:是否需要批準該方案?

這個問題的目標和現狀其實并不直接相關。

如果我們目的是需要解決一個問題(需要解決方案),那么沖突的現狀應該是現狀沒有方案。

然后如果有了方案,接下去的目的是確定該方案是否經濟且可行,對應的現狀是該方案需要X萬元經費,不確定是否超出預算。

所以這個案例的問題,目標和現狀不是完全對應,雖然有關但是不直接相關。這種問題在邏輯上就是不嚴密的,需要重新梳理一下。

什么是背景

之前提到沖突是有目標和現狀構成的,不過目標的背后一定還有目標。比如:目標是A1產品落地頁的轉化率能夠提升到5%。

這個目標的背后是什么呢?

可能是A1產品的月銷量需要達到100萬,其中用戶數目標是200萬,轉化率目標是5%,人均消費10元。

這個目標背后的目標就是背景。

這個背景可能還需要繼續深挖,A1產品月銷量需要達到100萬的背景,可能是整個A品類的銷量要達到300萬。然后衍生出3個字母表,A1、A2、A3月銷量分別達到100萬。

這就需要一些結構化思維的能力了,日常工作中的復雜目標基本都是這樣被拆解成更小的子目標的。因為大目標往往比較泛,需要靠一個個可落地的小目標來實現。

數據分析必備思維之:問題思維

所以具體分析工作遇到的那些小目標,背后一定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找出這個更大的目標,以及這個目標的拆解結構,把它們說清楚,就可以作為一個問題的背景部分。

什么是疑問

1. 疑問不要太多限制

最后的疑問如果增加了太多限制,分析問題就容易走入死胡同。

要知道,問題本身就是答案。比如你喜歡睡懶覺,所以上班經常遲到,于是你問:有哪些上班不打卡的公司?

這樣的問題直接限定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即找到一家不打卡公司,然后想辦法進入這家公司。

但是如果你問:我怎么樣才能改掉睡懶覺的毛???

這個問題的方向就變成了,怎么樣消除自己遲到的根本原因。問題本身會限制思考方向,所以不宜加太多的限定。

比如之前的案例:

背景:A類產品的總銷量目標是300萬,其中A1產品的目標是100萬。要達成這個目標,A1落地頁的月用戶數需要200萬,落地頁轉化率需要提升至5%,人均消費金額10元。

目標:A1產品的落地頁轉化率提升到5%

現狀:A1產品的落地頁轉化率是2.5%

疑問:如何提升A1產品的落地頁轉化率到5%?

這個問題限定了如何提升轉化率,思路就容易框定在這個范圍內。

如果我改成這個問句:

疑問:A1產品的落地頁轉化率提升到5%這個目標是否可行?

這樣的問法會把分析師引導到一個不同的分析角度,思考整體方案是否要重新設計。

2. 疑問歸根到底是“怎么辦”

想知道落地頁轉化率是多少,是高還是低,其實就是為了看看這個落地頁能否挖掘出新的增量,從而提高整體的增量。

想知道落地頁的轉化率為什么偏低,其實是為了之后的落地頁改版提供決策支持。

所以那些“如何”,“為什么”,“是什么”,“是多少”,“是不是”等等疑問,這些問題中有些問題是另一些問題的前提,他們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是這樣的:是多少→是什么→又怎樣→為什么→會怎樣→怎么辦。這其中的邏輯關系,方差君會在之后的模塊二里詳細講解。

所以歸根到底,其實所有的問題最終都是為了解決“怎么辦”的問題。

數據分析必備思維之:問題思維

這幾個問題之間的關系實際上也是數據分析能解決的問題范圍,

這個“怎么辦”也不需要加限制詞,比如怎么做才能達到5%的轉化率?

這個問題雖然也屬于“怎么辦”的范疇,不過違反了之前時候的限制詞的原則,會影響我們的分析角度。

所以,如果說在疑問的環節不知道該怎么正確的提問,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加一句“怎么辦?”

綜上所述,一個高質量的問題的組成結構如下所示。

數據分析必備思維之:問題思維

問題的分析框架

按照上述標準梳理出來的一個標準的分析類問題,一般長這樣:

背景:A類產品的總銷量目標是300萬,其中A1產品的目標是100萬。要達成這個目標,A1落地頁的月用戶數需要200萬,落地頁轉化率需要提升至5%,人均消費金額需要10元。

沖突-目標:A1產品的落地頁轉化率提升到5%

沖突-現狀:A1產品的落地頁轉化率是2.5%

疑問:怎么辦?

有些人會想,最后這個怎么辦問的太寬泛了,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入手啊。

其實,如果分析需求真能按照這個格式來寫,你就偷著樂吧。

這種邏輯清晰的問題一看就知道后續應該如何分析,相比邏輯不清的問題,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方法1:改變現狀

沖突是因為有一個和目標存在差距的現狀,所以只要現狀達到了目標,也就不存在沖突了。因此首先需要思考,怎么樣才能改變現狀。

比如上面的案例里,要改變現狀就需要把A1產品的落地頁的轉化率提升到5%。

這和平時的分析也比較類似,唯一的不同是標準的問題讓溝通成本變低,能夠快速了解業務目的,快速開展分析工作。

具體的分析思路因為業務場景的不同而各有不同,這個就需要用到一些數據分析的方法結合業務經驗進行分析,沒什么特別的技巧,只能通過提升分析思維和業務知識來實現。

這里不多做講解,后續的模塊會講到一些分析方法和技巧。

方法2:校準目標

有時候現狀難以改變,就需要從目標這個角度思考。是不是目標出了問題。

是不是目標定得太高了,然后把目標從5%調整成4%就行了?這樣難度降低,目標也就容易完成了。

看過系統性思維文章的同學,一定能想到這樣做的問題。這里的目標調整了,其他的目標也必須跟著調整,否則整體目標還是無法完成。

之前也提到了,目標背后還有目標。目標背后的目標在哪?在背景介紹里。

如何重新校準目標?

還是之前的案例,之前的目標是:A1產品的落地頁轉化率提升到5%。

這個目標的背景是啥呢?

背景:A類產品的總銷量目標是300萬,其中A1產品的目標是100萬。要達成這個目標,A1落地頁的月用戶數需要200萬,落地頁轉化率需要提升至5%,人均消費金額需要達到10元。

背景里的總目標拆分成了三部分,分別是用戶數、轉化率和人均消費金額三個指標。

既然轉化率做不上去,那么就思考一下另外兩個個方向:用戶量和人均消費金額。

只要在其他兩個部分補上缺口,總目標也能完成。不過因為轉化率無法完成,額外的任務會轉移到其他的目標上。

我們可以稍加修改,重新定義問題。

背景1:A類產品的總銷量目標是300萬,其中A1產品的目標是100萬。

背景2::落地頁轉化率在2.5%且難以提升,因此A1落地頁的月用戶數需要達到250萬,人均消費金額需要達到16元。

沖突:

目標:A1產品的月用戶數提升到250萬

現狀:A1產品落地頁的月用戶數是100萬

疑問:怎么辦?

這個問題的方向就轉移到如何提升用戶數上去了。

有時候在一個問題上沒有進展,可以考慮在另一個問題上補救回來。如果這個問題還是無法解決,可能就得再消費金額上再想辦法。

如果這樣還是分析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那么還得繼續找目標背后的目標,再往上找。

整個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數據分析必備思維之:問題思維

這樣就能把一個簡單的取數需求,變成一個專題類的分析。最終提供的內容就不再只是那么冷冰冰的數字,而是圍繞目標的各個維度的分析結果和建議。

很多分析師想把需求做深,最大的痛苦就是在于沒有理解業務方的需求到底是什么。這種問題結構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校準目標是一種沒辦法的辦法。很多時候一個目標完成不了,還是自己的分析實力還不夠。想要提升分析能力,繼續關注三元方差專欄,后續的模塊二模塊三將會更深入地講解如何做好業務數據分析。

總結

1. 問題的組成

問題公式:目標的背景+和目標存在差距的現狀+怎么辦。

如果能把問題梳理出以上結構,這基本上這就是一個好問題了。

這樣的結構大家容易理解,交流的成本比較低。而且對于分析師來說,基本上拿到問題,就能知道問題的分析方向有哪些。

2. 日常溝通效率低下的原因

平時溝通需求為什么會效率低下,對比一下本文提到的問題結構,你會發現平時的需求沒有明確的目標,更不要說目標背后的背景了,然后最后的疑問經常會限制在一個非常窄的范圍。

業務方覺得數據人員反正不懂業務,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分析特定方向即可。

而數據人員根本沒有了解業務的機會,反而無法提供有全面的有價值的信息。

本文提供的方法簡單易學,是一種能夠快速解決這種矛盾的方法,值得數據人員和業務人員都好好讀一遍,并在公司內推廣,可以有效提高數據分析的效率。(適用于分析類的需求,不太適合取數類)

3. 要提一個好問題不容易

之前那么多的要點,可以看出想要提出一個好問題需要很多的基礎知識。方差君在之前幾篇中提到的目標思維、邏輯思維、結構化思維、系統性思維幾乎全部都用到了。

單單提一個問題都有這么多的講究,更何況后續更復雜的問題分析部分?想要從事數據分析工作,工具、方法的學習只能讓你入行,想要提升只能不斷完善自己的思維體系。

最后,看一下原問題和優化后問題的問題,感覺一下這種差別:

原需求:A1落地頁的轉化率較低,為什么?

優化后

背景:A類產品的總銷量目標是300萬,其中A1產品的目標是100萬。要達成這個目標,A1落地頁的月用戶數需要200萬,落地頁轉化率需要提升至5%。

沖突-目標:A1產品的落地頁轉化率提升到5%

沖突-現狀:A1產品的落地頁轉化率是3%

疑問:怎么辦?

感受一下差別,在下一次的需求中嘗試著用這套問題框架問問題吧

#專欄作家#

三元方差,公眾號:三元方差(sanyuanfangcha),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用數據驅動業務增長,擅長數據分析、用戶增長。喜歡閱讀、思考和創作。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