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怎么做才能有前瞻性?

2 評論 9891 瀏覽 48 收藏 12 分鐘

老板嫌你的數據分析沒有前瞻性,總是在分析大家都知道事情。面對這種情況,你需要轉變思維,換一種數據分析方法了。

有同學問:領導總讓做“有前瞻性”的分析,不要說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事”。

可到底什么是前瞻性?

有時候明明寫了預計未來情況,可還是被批判為:沒啥前瞻性,真不知道咋辦了。

先看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如下,看圖回答問題:6月的GMV是多少?

數據分析,怎么做才能有前瞻性

有多少同學是脫口而出“400”?

常見的問題,就從這里開始。

沒有前瞻性的分析,長這樣

錯誤一:復讀機型

看到上圖數據,寫出來的是:

月均GMV720

最大值1000

最小值500

中間值700

這肯定沒有任何前瞻性,這根本就是把圖表又用文字復讀了一遍。只要業務方不是瞎子,能看到數字,都會覺得這沒啥意義。

錯誤二:慣性思維

還是上圖數據,你認為6月的GMV是多少?

有多少同學是脫口而出“400”?

——這就是典型的慣性思維。

其實,只有一年的數據完全不說明問題,但是人們就是會很慣性地認為:過去跌的就一定跌,過去漲的就一定漲。特別是出現這種5432順序排列的數據,慣性得就會認為下個數字是1。

其實,這正是數據分析要打倒的大敵。如果我們引入過往年份數據,很有可能曲線長這樣:

數據分析,怎么做才能有前瞻性

這時候還有誰說6月是400?很有可能1-5月的只是正常的業績波動而已。

所以,單純用慣性思維判斷,完全沒有體現數據分析的價值,做的結論還極有可能是錯誤的。

錯誤三:習以為常

還是上圖數據,很多同學看了三年趨勢,然后脫口而出:因為過去6月份會漲,所以今年6月份也會漲。

這種說法,很有可能被業務評價為:我早知道了!你分析了啥?

因為歷史規律,特別是這種宏觀跡象這么明顯的規律,是個人只要不瞎都看得到,說出來當然沒啥意思。況且,誰說去年漲,今年就一定漲?萬一今年漲的少,甚至跌了呢?僅憑一根線又怎么判斷呢?

真正的前瞻性,是定性預測

本質上,所謂的前瞻性,是需要我們做一個定性預測。

雖然沒有精確的數據或模型,但是能通過分析,判斷未來走勢(相對應的,建數據模型詳細計算的是定量預測)。

做預測的關鍵,是找到影響未來的因素。

這些影響因素,才是支撐指標曲線的真正支柱。支柱倒了,指標自然下跌;支柱穩固,指標自然高企。

所以,想做好預測,不能只對著數據本身就數論數,而是得找到數據背后的原因。

比如,上圖中6月,11月大漲,可能有幾個原因:

  • 行業因素:行業本身就是夏季、冬季前有一波高峰(比如旅游相關機票、酒店、住宿,趕在寒暑假前大量預定);
  • 促銷因素:618,雙11是主戰場,要拼命做大GMV<;/li>
  • 產品因素:這個行業每年6,11月上新品;
  • 其他因素。

在做預測之前,我們要先了解業務,掌握影響因素。

根據影響因素的可辨識程度,大致可分成三類,我們一類一類來看:

數據分析,怎么做才能有前瞻性

第一類:宏觀事件型

宏觀事件往往備受關注,媒體會大量報道,因此辨識度很高。但相應的,辨識度越高的東西,講出來價值就越低。

因此,在做定性預測的時候,提及宏觀事件,是個必選項。提了,不一定被認可;不提,一定被視作“你都不懂業務”“這么明顯都看不到”。

有些壞習慣會影響做數據的同學關注到宏觀事件。比如,很多做數據分析的同學只看數據類文章,反而每天沉迷在數字和代碼里,對行業發生了什么都不知道。這樣一來,當然很容易被批了。

需注意,之所以是定性預測,因為很多宏觀因素的影響可能無法預測。

循環出現的,可以看過往的歷史規律(比如節假日影響、行業周期性波動);但是個案出現的,就很難去預測。比如,突然出臺新政策,禁掉了某些業務。

無法預測效果,只能去研究政策細節,看看到底影響面有多大,做個預警。

數據分析,怎么做才能有前瞻性

第二類:投入產出型

投入產出型事件,往往是大家都知道有影響,但具體影響多少不清楚,這時能體現一定的數據價值。

有前瞻性數據支持,可以方便業務安排活動,也能準備相關人力物力資源(比如做促銷,商品、客服、服務器流量,有可能都要準備),這種前瞻性是非常有幫助的。

計算投入產出的常用方式有三種(如下圖):

數據分析,怎么做才能有前瞻性

需注意的是,很多同學一提“活動效果預測”,就急匆匆想建模型或者做抽樣,用第二、第三種方法。在現實中,只有封閉了信息渠道的營銷活動才適合這么干(而且需要余留較多時間準備數據)。

很多促銷活動,比如雙十一大促、周年慶大促,因為宣傳規模太大,會產生滾雪球效應。用看似精準的方法預測的反而會偏小、失真。比如,新產品上市,可能在上市前完全保密,也沒法做太精細的分組測試。

所以,做定性預測的時候,第一種方法用的更多。

投入產出型事件分析還有個用途,就是前瞻性指出問題。我們都知道,業務部門干事情不見得是為了效益最大化,很有可能有政治任務,比如:

  • 老板要大力轉型新零售,所以非得強迫客人微信下單;
  • 我們的KPI是抓老用戶,所以效果不好也得強行做;
  • 部門費用不夠了,但活動還得做,所以券全部面額減半。

這時候,如果有過往分析經驗指出:

  • 微信下單就是垃圾,影響銷售;
  • 老用戶響應率就2%,咋做都是死;
  • 面額減半,響應率不是減半而是減3/4。

前瞻性指出問題,就能提醒業務部門注意風險,也不要在事后糾結“到底是什么原因做得不好”。

只不過,這種前瞻性雖然有價值,但不一定受業務歡迎(還有可能吃板磚)。大家在實操中見機行事,量力而行。

第三類:內部結構型

再深層次的看這個問題,就是所謂的自然增長率,根本是不存在的。

在數據上看,可能指標“自然”就會漲;可在業務上看,所有的增長,都是在XX條件下的增長(如下圖):

數據分析,怎么做才能有前瞻性

除了宏觀環境外,產品,促銷,用戶基礎,用戶分層這些,就是預測需要的XX參數。參數的情直接決定了業績的走向。

所以,當內部影響因素發生結構性變化的時候,自然業績會發生變化。只是很多內部結構性變化是慢性的、持續的、微觀的,所以難以觀察。

這就需要深度分析,不止關注整體趨勢,更關注構成整體的各個因素的結構。

內部結構型問題很難前瞻,難在到底是個案還是趨勢,很難在一次分析中觀察到。比如,我們總是說:渠道下沉,新生代需求變遷,興趣轉移等等概念。可真具體到某一月某一日的數據上,你真把特定群體抽出來看,反而數據上差異不大。

有時候自以為觀察到一個變化,可持續看幾天,丫又消失了……短期內,永遠是宏觀事件&投入產出型影響占主導。

所以,想要觀察到一個內部結構變遷的影響,需要長時間觀察。

數據分析,怎么做才能有前瞻性

小結

看完三種類型,大家會發現,領導們想看的,都是第三類問題。

通過細致的分析,看到深層次問題,講出來沒人知道的驚天秘密——聽起來多厲害,可實際上沒那么理想。

業績指標的波動,從來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也并非每次變化都一定有深層次的原因,有可能就是自然波動、某個產品/活動做爛了、沒錢還裝逼,道理就這么簡單。

能區分出來關鍵因素,提示問題才是重要的。

所以,數據分析的價值,不是神神叨叨地講沒人知道的秘密。

  • 了解業務,區分事件;
  • 能量化的,量化預測;
  • 不能量化,評估范圍;
  • 做好監控,提示問題。

以上都能做到了,就是最好的前瞻性。

當然,有同學會問:有定性的預測,那有定量的預測嗎?

當然有,而且有不止一種做法,不止一種算法;有興趣的話,后續再繼續分享。

 

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學堂。十年資歷的數據分析師,做最接地氣的分享。

本文由 @接地氣的陳老師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可能沒有接觸過相關的數據分析吧,有一點代入不進去的感覺?
    愚鈍了愚鈍了

    來自北京 回復
  2. 最后一個內部結構型感覺不是很清晰。意思是要看具體的影響因素的變動嗎?

    來自湖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