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數據分析驅動用戶增長?

1 評論 12292 瀏覽 89 收藏 19 分鐘

編輯導讀:用數據來洞察用戶,了解用戶是做增長的基礎。毫無疑問,增長的過程也是數據挖掘和分析的過程,那么如何用數據分析來做增長呢?針對這個問題,本文作者從五個方面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數據分析如何應用于用戶增長,增長模型如何建立

產品的永恒主題一定是增長,而增長的背后一定要有數據的支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數據分析。我把市面上所有的增長方向分為3大流派,分別是市場營銷派、實驗增長派和技術派,下面詳細講一下數據分析在這三種增長方向的作用。

市場營銷派:概括的說就是渠道運營、市場運營花錢買流量,在這個環節不要覺得花錢買流量就叫增長,這事誰都可以做。但如何不花錢或者花更少的錢,獲取更多、更優質精準的流量,那才叫增長。在這個環節,數據分析師負責搭建渠道評估模型、反作弊模型去監控渠道質量,指導渠道或老板,保證流量的優勝略汰?;ヂ摼W有句話,4成的流量都是虛假的,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相信。所以,如何利用好數據分析守住企業第一道流量關卡,顯得尤為重要。

實驗增長派:SeanEllis在他寫的《增長黑客》里面提及到最多的方法,就是這種實驗增長派。通過發現問題、提出想法、實驗測試和復盤分析這四步來構建實驗模型,在成本可控范圍內不斷測試,領悟增長真諦。發現問題和提出想法離不開關鍵指標,關鍵指標也叫北極星指標,德魯克說過:“無法去量化,就不能控制”,通過數據分析讓業務有數看,有衡量,再去增長。實驗測試階段涉及到用戶分桶實驗、AB test等,同樣離不開數據分析。最后,結果復盤的時候,需要利用數據分析中的統計學原理,是否顯著,置信度等方法,來論證你的實驗結論是否嚴謹可靠。

技術派:技術派就比較偏向數據建模師的方向了,比如通過歷史用戶的行為數據,構建邏輯回歸模型,判斷用戶下單意愿是否強烈并對其運營,這就更是數據分析了對吧。

聊完了3大流派,我們在按照生命周期去分解增長,說到生命周期,那必須聊一聊爛大街但是依然很好用的AARRR(海盜模型),我們把生命周期分成拉新、激活、留存、變現和裂變。

拉新階段:此階段我們會構建渠道評估模型、渠道反作弊模型、渠道生命周期模型。這一些列的渠道模型的目的就是,通過數據分析,利用有限的資源,帶來更多優質的流量。

激活階段:這里就涉及到激活階段的兩個誤區,第一個是認為注冊就等于激活,一旦注冊留了手機號就認為該用戶真實有效。第二個誤區是只看新增用戶的留存情況,認為這個指標能夠反饋用戶的激活情況。然而大家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指標,那就是核心功能的使用率。

核心功能就是在《增長黑客》中經常提及到的aha moment(驚喜時刻),如何讓用戶在最短時間內使用產品的核心功能,從而使用戶眼前一亮并記住你的產品。有的時候正是因為在“初次見面”的時候沒有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導致激活失敗,從而造成用戶流失。

不同類型的產品核心功能不同,以游戲類的王者榮耀為例子,每個游戲都有其獨特的規則,理解成本會很高,如何利用新手引導讓新玩家了解基本操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新手引導完成率、首次游戲時長與局數等便成為激活的重要指標。

以得物(毒)APP為例,核心功能就是收藏愛鞋,然后可以看到價格波動和市場行情,那么新用戶的收藏率和工具使用率(穿搭、鞋VR等)便是激活的重要指標。

以易車APP為例,核心功能是汽車工具,通過工具可以查詢愛車的最低價格及相關資訊內容,那么新增用戶使用工具后的詢價率便成為激活的北極星指標。

判斷用戶激活情況不僅限于注冊率與留存率,還要根據自身的產品類型,找到核心功能的使用率作為監控指標。綜上所述,注冊率、新用戶留存和核心功能使用率才是判斷用戶是否激活的關鍵指標,從業務監控指標到增長環節同樣離不開數據分析。

留存階段:留存這個指標是個好的監控指標,可以反饋用戶的粘性。但是想要提升留存的話,實操難度則非常大,此話怎么講呢?因為一個產品的留存包含5個方面,不是單一因素制約。

下面來看一下我總結的提高留存的5大方法,分別是渠道精細化、產品結構優化、活動激勵、提供優質服務和非常規(觸達)手段push、短信、站內信等。

留存的5個方面是怎么總結出來的呢,正是數據分析中復盤分析的體現,通過不斷的復盤分析總結出來的業務思維模型。

變現階段:舉一個經典的模型,我們通過歷史數據對下單/未下單的用戶的行為進行建模,利用邏輯回歸模型預測用戶下單意愿,并提高用戶下單率,如下圖:

數學模型這更不用說了吧,建模能力也是數據分析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裂變階段:這個階段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做好反作弊機制,再去想裂變的玩法,否則很容易被羊毛黨或者虛擬機刷穿,一次活動大幾十萬全部白花,新增設備全是虛假設備,這種事情屢見不鮮。所以數據分析師要為活動把關,如果讓錢花到刀刃上,切記裂變玩不好就真的“裂開”了。上面給大家按照增長的3大流派和生命周期進行拆分,講了一下數據分析在增長方面的應用,是不是瞬間感覺玩法很多!

二、如何獲取第一批種子用戶

首先要知道我們做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我們要做汽車的洗車業務,那么種子用戶就應該是車主對吧。

第二步是如何獲取更多的車主,通過第三方撞庫、問券信息、用戶注冊認證車主等方式拿到車主用戶數據。

第三步為了保證效果,我們要有一定的篩選規則,選出活躍的用戶,比如百日聯網活躍車主進行短信、push觸達告知。

篩選用戶的時候顆粒度越細越好,細分地域、性別、車主價格等精細化運營。最后不要忘了真誠永遠是種子用戶進行裂變的基礎,大客戶的專屬照顧和意見反饋,能夠更好得為后期增長鋪路。

三、公司內部數據基礎差,缺乏增長方法,該如何入手

數據基礎差,且缺乏增長方法是兩個問題。數據基礎好比足球運動員的基本功,增長方法好比進球能力。基本功不好,想要在比賽中進球那是非常困難的,除非瞎貓碰見死耗子,這在統計學里是小概率事件,我們姑且不論。所以當務之急是基本功,也就是改善數據基礎差的問題,磨刀不誤砍柴工。

那么我們就來嘮嘮數據基礎差要怎么解決。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對于小公司,自己公司數據基礎能力不夠的時候,可以采用第三方服務,有的時候我們沒必要去趟別人趟過的雷。埋點加上BI智能報表這一套自己做需要至少5個人吧,那一年開工資花個200多萬合情合理吧,但是購買一個神測數據,其中就包括無埋點采集和智能展示功能了對吧,一年也就幾十萬,省出來的錢去做投放不香么。

再比如說反作弊,自己做渠道流量反作弊需要非常大的用戶數據基礎和算法能力,小公司在初期自己業務還不穩定的情況下,再自己做一套反作弊出來,豈不是讓資源本不富裕的技術團隊雪上加霜,你選擇數盟、數美這樣的專業團隊豈不是更穩妥。這就好比你想吃新鮮的食物,買個冰箱不就解決了,但你偏不,非要是自己造個冰箱,那我只能默默地給您點個贊,轉身離開。

但是一碼歸一碼,當你的團隊足夠強大的時候,有些東西真的是要自己手工打造,比如渠道歸因埋點采集、核心數據自建BI系統等,畢竟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穩妥的。

所以針對數據基礎差的公司,我個人的建議是在企業初創期選擇第三方服務作為過渡,等到企業壯大后再將命運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把一些能自建的數據體系都自建。畢竟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四、中國產品的增長和美國硅谷增長黑客的增長的差異與共同點

“增長黑客”對于互聯網圈的小伙伴來說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前幾年,很多人也看了很多來自國外經典案列,比如網飛(Netflix)通過分析客戶觀看的電影和節目,發現凱文史派西參演的電影和政治題材的電視劇都非常受用戶歡迎,所以才有的網飛制作的電視劇《紙牌屋》;Facebook做灰度測試的時候,發現新版本會使變現率下降25%,所以緊急終止新版上線等等,其核心理念是依靠技術和數據驅動,從而達到增長的目的。

但近幾年大家發現 “增長”不香了,所謂的“增長”都是別人家的“增長”,要不就是來自外國的案例,到了國內會變得“水土不服”,畢竟國外連運營或渠道崗位都沒有是吧,再看看APP store和國內的華米OV(華為、小米、vivo、oppo) 等安卓應用商店的商業化程度對比就可以知道了吧,國內的增長可以說是hard難度的增長,有的時候連老硅谷也會望塵莫及。

增長為什么會出現“水土不服”呢,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點是中國人聰明,玩法很多,比如上面說的安卓市場商業化程度;第二點是美國的用戶差異性和需求多樣性較為單一,就拿事物來說,美國人就是披薩、漢堡對吧,再看看中國的食物分類,點開美團瞬間起立,因此出現了運營崗位是美國沒有的。細分領域的復雜程度和高度的商業化模式是中美增長的主要差異。

增長的共同點是什么呢,是增長的核心理念,比如MVP模型、FRM、aha moment等等這些理念是永恒不變的。就好比你在中國和美國踢球一樣,規則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罷了。

五、 增長實驗的常見注意事項

1. 培養大局能力

“窮”玩mvp(最小可行性產品),“富”玩AB測試,為什么這說呢?有多少人是為了AB測試而AB測試,然后只是從中選出一種最優的解決方法,表面上確實是達到最優化,可是有沒有想過我們在做AB測試的時候,其實就是“井底之蛙”在嘗試哪種方式跳得更高?如果跳出井底,做的是最小可行性產品,視角貫穿整個產品,以“最小”的代價,收集更多的反饋信息,從而達到全局的增長。

如果只是不斷的在某個節點上做AB測試,那么我只能說你在浪費資源,不如融合整條產品線,做一套MVP測試。

下面給大家講個具體的例子:

AB test(C):渠道新增素材測試,尋求最佳轉化素材。素材我們有N種方法,最終得到C3這個素材是新增轉化率最高的素材,那么我們就以為大功告成了,所有渠道、代理商都用C3素材,如果這么做我們是不是就是井底下,嘗試哪種彈跳方式跳的最高的青蛙,但是我們跳出井底,會看到新增轉化不單單是素材決定,其中包括產品、渠道、技術等等共同制約。

MVP:增長不是某一個部門,某一個環節的事情,是所有部門一起協作的共同結果。還是上面的例子,當我們跳出井底,通過MVP測試,新增轉化的最佳增長方案可能是A1+B3+C3+D1和A2+B2+C1+D3,而不是單一的素材C3。

這就是我說的“窮”玩MVP,“富”玩AB,花同樣的錢,是在井底玩還是在井外玩,井外豈不是性價比更高,所以我們要跳出局限,以全局視角看待增長。

2. 溝通

分析師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溝通,先聽懂老板的需求,再去分析,分析出來的結果要翻譯成老板懂的語言,讓老板明白你這么做的價值。

如果你的業務做得再好,但是無法讓領導感知到,這個項目雖然有價值,但是不會使其價值最大化,如何將項目的結果讓老板認可,這也是溝通的技巧,不要覺得不重要,這關系到項目是否能啟動,項目的預算和規模。有能力的分析師會找到增長點,優秀的分析師會讓領導感知增長點,要更多的預算繼續擴大項目規模,最終拿到更好的成績,最后的最后組員一起升職加薪。

舉個小例子,我們要發現問題點(增長點),發現用戶流失嚴重,要做流失用戶召回項目。在做項目之前,我們為了評估召回項目的效果,要梳理監控指標,制定了觸達召回率、觸達召回率人數、召回商業轉化率、召回后貢獻留存率、第N日留存。我們又知道領導的KPI里有DAU、次日留存、第7日留存等等,又發現第7日留存與我們實驗監控的指標密切相關,所以決定將第7日留存作為重點監控與匯報指標。

可能大家發現前面幾個指標雖然都有可能增長,但是老板有可能感知不到,但如果與老板統一戰線的話,老板能夠迅速感知增長,如果再加上較強的溝通能力,那么預算和項目啟動就不在話下。上述的培養大局觀和向上向下的溝通能力,是我個人認為增長實驗中最應該注意的2點。

那么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內容就到這里,在最后祝大家在增長道路上,方法全知道,增長不吃灰!

 

作者:姜頔;微信公眾號:趙小洛洛洛

本文由 @趙小洛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非常好,希望有機會多請教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