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畫像高大上,但90%的人都做失敗了

10 評論 18287 瀏覽 129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讀:做好數據分析,有助于清晰現有用戶的畫像,找到各個行業用戶的核心關注點,來進行精細化的運營以提升用戶的復購。但實際的情況中,很多人卻并不知道如何做好用戶畫像。本文作者從項目實踐出發,結合案例對用戶畫像失敗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討論,與大家分享。

上一篇分享算法模型失敗的案例,參見《不懂數據分析的算法工程師,會有多慘》,激起了很多同學的共鳴,有同學問:“有沒有用戶畫像項目失敗的例子,也分享下。”

答:失敗的用戶畫像項目,簡直罄竹難書!一抓一大把。今天我們系統講解一下。

一、用戶畫像失敗的標志

大家自己是不是也經常疑惑:“用戶畫像有啥用?”

如果有,恭喜,你的項目做撲街了,就這么直觀!

當然,更一般的撲街方式,是剛開始做用戶畫像的時候,業務部門搖頭晃腦的說:“我們要基于用戶畫像,詳細深入的了解用戶,比如用戶性別,年齡,地域,喜好,消費習慣,……這樣我們就能精細化決策了”。然后數據部門夯吃夯吃搞了幾個月,打了30000個用戶標簽,還得意洋洋的跟領導匯報:“我們的用戶畫像大數據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然后項目第一期匯報會上,數據部門得意洋洋的講到:

  • 我們的用戶男女比例6:4
  • 華南地區占比30%,華東25%
  • 購買A產品占比50%

業務部門一個白眼拋過來:

  • 我早知道了!
  • 我們的用戶都是這樣的呀!
  • 你做這有啥用?

當然還有更慘的,就是你貼個“忠誠用戶”的標簽,業務方說:哦,既然那么忠誠,就不做啥動作了,結果丫下個月不消費也不登錄了!你貼了“A產品愛用者”的標簽,業務方推了A產品,丫沒有買!業務方怒氣沖沖找來算賬:“這用戶畫像一點都不精準嘛!”于是項目徹底涼涼。

吐槽歸吐槽,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

二、用戶畫像項目失敗的表面原因

原因一:混淆了過去和未來

問1:一個用戶昨天買了蘋果,前天買了蘋果,大前天也買了蘋果,他今天買不買蘋果?

問2:一個用戶買了醬油,雞翅,可樂,請問他是否還需要買竹簽去燒烤?

思考一秒鐘,不用思考一秒鐘,大家都知道,答案是: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連續買蘋果,有可能代表他喜愛吃蘋果,也有可能已經買了很多了所以不買了。買醬油+雞翅+可樂,可能是去燒烤,也可能是做可樂雞翅。

過去的行為不等于未來的行為,未來的行為需要進行預測。無論預測的方法是基于業務邏輯的推理,還是基于算法模型的計算,都需要經過數據分析和試驗驗證。只有表現穩定的預測方法,才能被采納。

然而做用戶畫像的時候,業務方經常混淆這兩點。往往對著過去發生的行為貼一大堆標簽,對未來預測毫無概念,在預測分析上半點投入沒有??从脩舢嬒駡蟾?,或者在CDP里設置推送規則的時候,想當然地認為:過去買了以后也買。最后預測不準,反而把鍋甩給用戶畫像系統。結果自然悲劇。

原因二:混淆了行為和動機。

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一個用戶在過去30天內,有1天來我們家購買產品,請問該用戶是不是我們的產品愛用者?如果有2天呢、3天呢、4天呢……如果有30天呢?30天里天天都來買,肯定是愛用者了吧!

答:不一定。30天里天天都來買,你可以管他叫“高頻購買者”,因為購買頻率確實是很高。但是是不是人家很愛用我們的產品,不一定,因為你并不知道他到底愛不愛用,甚至不知道他用了沒用。

購買頻次不能直接等同于用戶喜愛。用戶喜愛或者不喜愛,需要更多維度的數據進行分析,并且分析結果得有一定概率的穩定性,才能這么叫。

類似的,很多企業里,業務方和數據分析師,對待這種“愛用者”等等名詞使用非常隨意、粗糙,基本上都是用消費金額、登錄頻次等等,高了就算“喜歡”、“愛用”,低了就算“邊緣”“嘗試”。做出來的結果,自然是毫無準確性可言。不用說,出了問題,比如推薦產品沒有人買之類,又算在用戶畫像頭上。

原因三:混淆了原因和結果。

問:累計消費10000元以上的用戶,都購買了5次以上,所以讓用戶購買5次,用戶就會累計消費10000,對不對……當然不對呀。然而業務方經常這么干!拿著過往消費高的用戶行為,往消費低的身上套,認為只要消費低的模擬了某個數字,就能成為消費高的。還美其名曰:“魔法數字”。

很有可能從源頭上,消費高的和消費低的就是兩類人,應該通過深入的分析搞清楚到底驅動行為的原因是什么。

從表面上看,用戶畫像失敗的原因,在于:重數據,輕分析。過分投入精力細化已經發生的行為,貼了太多太多事實性標簽。對預測投入力度不夠,對因果關系分析不夠,對用戶需求洞察不夠。最后判斷全靠業務拍腦袋。

你問他為啥基于這幾個標簽推產品/活動,他答的都是:

  • 我覺得他都買了那么多次,他這次肯定買
  • 我覺得他買過相關產品,他這次肯定買
  • 我覺得他買了A,怎么也得買B

看了用戶畫像以后拍腦袋,和看報表拍腦袋都是拍腦袋,沒有本質區別,謝謝。基于過去的數據搞一堆標簽,很容易;沉淀有預測力、有準確度的用戶標簽,很難。不但需要深度的數據分析和建模,更需要反復的,多輪的,對比性測試。不是一蹴而就。

所以在業務部門自以為很懂,數據部門喜氣洋洋地宣布“打了三萬個標簽”的時候,禍根就已經埋下來了。

然而,同樣是業務期望值太高+數據準備不足的場景,為啥用戶畫像類項目,比數據模型類項目還要容易撲街呢?

三、用戶畫像失敗的深層原因

深層地看,因為數據建模的難度高,所以業務方對中間過程無法參與,只能對著結果品頭論足。做建模的小哥們,只要自己不作死,不閉門造車,主動降低業務期望,是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問題的。所以建模項目失敗,基本上是盲人騎瞎馬的結果。

但用戶畫像項目正好相反:業務方以為自己很懂!做數據的小哥也以為自己很懂!幾乎所有的業務方一提用戶畫像,都會說這句:“比如,我知道用戶是24歲,女性,我就會推一個XX產品給她”。

大家都以為:我自己很懂,就差一個數了!快給我數。于是業務不停催著數據把過往數據做的再細、再細、再細,數據則在打標簽路上一路狂奔。最重要的預測、分析、實驗三件套沒人搞。

當然,這種基于過往數據的標簽,對有些部門是有用的——對客服、供應鏈、物流這種支撐部門有用。比如客戶接到一個客戶投訴“為啥售后師傅還沒上門啊?。?!”如果沒有打標簽,客戶得輾轉好幾個表,確認:客戶買的是啥產品、是啥時候,產品機身號、啥時候約的師傅之類細節。光確認過程就把客戶氣個半死。有了標簽,刷刷幾下就能定位到問題,能極大提升客戶體驗。

但悲劇的是,這種有用性,只是讓運營、營銷、策劃、設計等需要動腦子、做創意、想策略的部門更加自負而已。更加強了他們“我真的好厲害,就差一個數了!”的感覺。

于是悲劇就源源不斷了。如果說建模是盲人騎瞎馬的話,用戶畫像項目,就是騎著電動車搓著手機逆行闖紅燈——電動車自以為自己是個車,騎電動車的自以為自己騎得666。

為了規避這種問題,陳老師經常用這招。當業務方張嘴“如果我知道24歲,女性,我會推A產品”的時候,直接從數據庫里查出來最近一個月24歲女性到底有多少人買A,然后懟到業務方臉上:“不需要用戶畫像,我現在告訴你,購買率就是12%。你還上用戶畫像干啥,讓你的小哥按規則跑數就好了呀”。

這時候,但凡靠譜一點的業務方,都會立馬清醒過來這里的問題,表示:這么簡單的拼接不行,得基于事實標簽多分析分析。這樣項目后續就走的穩多了。

不過同學們慎用這招,你們的企業環境不見得適合這種硬懟風格哈,總之大家理解到問題關鍵即可。問題的關鍵是:單純的事實標簽預測能力太差,洞察力太差。不足以滿足運營、策劃、銷售、營銷們排兵布陣的需求。大量數據+深入分析,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本篇就到此結束了,估計很多同學會好奇:CDP是個啥。有興趣的話關注接地氣的陳老師,我們下一篇分享。敬請期待哦。

#專欄作家#

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學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咨詢顧問,在互聯網,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個行業有豐富數據相關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些事例舉得真的是太到位了,通俗易懂

    來自北京 回復
  2. 太棒了

    來自湖南 回復
  3. 來自廣東 回復
  4. 厲害

    來自廣東 回復
  5. 寫的真的不錯,和您的名字很相似,接地氣

    來自江蘇 回復
  6. 寫得真好!

    來自香港 回復
  7. 寫得真好,收益頗多

    來自北京 回復
  8. 大膽假設,小范圍測試優化組合,再批量投放優化

    來自江蘇 回復
  9. 寫得很贊….

    來自廣東 回復
  10. 不錯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