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對主數據的全周期管控
編輯導語:在行業發展的過程中通常會經歷幾個階段,實現由無到有的信息化突破,逐漸打破信息化壁壘實現橫向的貫通。為支撐房地產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亟需對企業沉淀的數據進行治理,保證基礎數據統一、標準、準確。
對于主數據的定義,目前在網絡上主流的定義為三個特點:高價值、高共享、相對穩定,但是我個人認為在房地產行業對于主數據的三個特點并不是完全貼切。
例如:主數據要具備高共享這個特點,我們常常認為一個項目的名稱就應該跟每個人身份證上的姓名一樣,可以共享。
但是實際房地產行業從拿地的地塊名稱,到報批報建的備案名,以及后面銷售宣傳的推廣名。實際上我們可以發現,就項目名稱而言,似乎就并不具備高共享的特點。
——這主要是由房地產開發的流程造成的。
在前期策劃拿地階段,我們往往直接用宗地名稱,例如:B107-24地塊。
到了最初報建時,往往只是初步想了個案名,待到樓盤真正動工和銷售時,開發商通常會招投標,并跟代理公司、營銷部門反復討論,其間會深入挖掘項目特色、核心價值、客戶需求,并結合開發商的品牌特色,此時往往會有好的創意冒出來。
一個項目冒出了多個項目名稱,項目編碼似乎變成了唯一可以校驗共享的主數據,但是它卻又沒有產生出多高的價值,至少在任何場合的匯報、投策、運營、成本、營銷在項目拉通的過程中并不會記住那一串項目編碼。
第二:面積類的數據,具備高價值,高共享。但是卻并不相對穩定,我們從前期定位策劃,政府報批報建,規劃調整,工規獲取,一直到最后的竣工驗收,面積似乎一直都在調整。
而且隨著房企對于高周轉的要求,調整的頻率錄入的及時性也會越來越高,那么這一類實際作為業務范疇的數據該如何進行管理。
第三:如何判斷高共享的數據,如果是倆倆系統的交圈使用,那么是否就不作為高共享的數據。
超過兩個系統以上的交圈數據都應該納入主數據管理范疇,那么作為項目里程碑計劃,以及單價等核心共享的數據,是否也應該進行統一管理呢?
所以,我認為房地產行業如果只是簡單粗暴的判定某些數據是主數據,某些數據不是主數據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主數據在房地產行業根本就不能只是作為簡單接收分發的后端工具,而是應該結合業務場景,管理所需的核心數據。
實際上我們認為應該摒棄所謂的主數據管理。模糊主數據這個概念的邊界,結合后端數據倉儲和前端BI駕駛艙展示,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管控平臺,來實現它對于房地產全周期管理的要求,即DLG(Data Lifecycle Governance)“數據全周期管控平臺”。
針對于這個平臺也做了一定的可行性分析還有實現的目標方向,具體如這個平臺名稱所示:
一、核心數據管理
解決數據錄入的問題,結合RPA機器人和OCR智能識別自動按照階段錄入土地-項目-分期-樓棟-戶的基本信息。有效解決數據錄入權責不清,錄入不及時的問題。
數據范圍的擴展應用,數據范圍并不只是包括項目基本信息還應該囊括其他高共享的數據,例如項目里程碑計劃、單價等數據。該類數據的錄入源頭還是來自各個業務系統,通過接口在DLG系統進行集合展示,形成核心資產數據管理平臺。
二、全周期業務場景總覽
全周期體現了房地產整體的開發流程,一方面能夠避免數據在使用過程中缺失脫節;另外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過全周期的管理,我們能結合業務場景去偽存真,驅動整個數據的真正流轉。
按照不同的項目類型我們展示出全景時間線條,在項目所處的每個階段我們需要體現該階段的高價值,高共享的數據。
并且將所處階段必須完成的業務管控動作,指標統計維度進行展示。從而構建項目數據地圖,進一步構建數據的血緣關系,實現數據血統分析和影響分析。
三、整體質量管控
通過數據的血緣分析,實現類似于區塊鏈的追溯查詢功能。
能夠清楚的知道該指標數據的結果是如何計算得出的,例如動態貨值,動態成本的計算結果所使用的階段面積,供需計劃對應的計劃節點等等都可以在管控平臺進行追溯,如果統計發現異常,通過點擊查看,能夠穿透到源頭錄入的界面,發起相應的審核流程。
最后就是針對接受分發接口的管理,實現跨部門、跨系統的數據抽取、清洗、轉換和整合服務,構建核心數據匯聚中心。
整個DLG系統(數據全周期管控平臺)在“核心數據管理”、“全周期業務場景總覽”、“整體質量管控”三個關鍵動作上進行研究挖掘,最終實現:夯實數據基礎,實現業務流轉,提升共享能力的價值。
作者:成于念,微信號:415864696,感興趣的事情很多,歡迎一起溝通交流。
本文由@成于念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