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需求分析案例:如何了解用戶對產品的需求與期待?
編輯導語:在產品的后續迭代優化過程中,用戶體驗及用戶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參考因素,用戶需求的有效分析有助于推動產品后續的用戶留存。本篇文章里,作者介紹了IPA,即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并結合實際案例總結了IPA需求分析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一、背景
假設你的公司計劃對 A產品 進行體驗優化,通過深度訪談后收集到目前用戶體驗面臨的一些問題,但樣本量太少不足以支撐版本迭代改造的決策,希望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更多的反饋,判斷出體驗優化的優先次序。
二、問卷設計
本階段略過訪談收集可優化“體驗要素”的過程,直接進入問卷設計。
問卷的目的是為了獲知體驗優化的優先次序,所以問卷針對A產品中“體驗要素”分別提問重要程度以及體驗情況2個問題,如下所示。
- 重要程度:你認為以下要素對體驗A產品的重要程度如何?
- 體驗感受:你使用A產品過程中對以下要素體驗感受如何?
▲ A產品體驗調查問卷
1. 問卷量表
計分采用7點量表。
- 重要程度:1分(非常不重要),2分(不重要),3分(有點不重要),4分(一般),5分(有點重要),6分(重要),7分(非常重要)。
- 體驗感受:1分(非常不滿意),2分(不滿意),3分(有點不滿意),4分(一般),5分(有點滿意),6分(滿意),7分(非常滿意)。
2. 問卷發放
問卷通過騰訊問卷定向發放給有A產品使用體驗的用戶,共回收145份有效問卷。
注意,需要剔除全部是同一答案的問卷,以免對整體樣本造成干擾。如果后續繼續進行因子分析,Gorsuch(1983)建議問卷回收樣本數應為量表題5~10倍,且樣本量大于100(邱皓政,2000)。
▲ 調查結果表
好,問卷收集&清理完,下面可以進入本文的重點內容,數據分析環節。先簡單介紹一下使用的IPA分析方法。
三、IPA介紹
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簡稱IPA),常用于了解顧客對公司組織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表現的主觀感受。
通過IPA分析結果可以知道,公司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屬性坐落在哪個象限之中,協助了解商品或服務的優劣勢;同時找出商品或服務屬性改善的優先順序,將有限的資源先投注在顧客重視的屬性層面,借以增進公司的績效表現。
坐標以重要性與滿意度作為評估的基礎,繪制出二維的矩陣圖形,分成四個象限。
1. 象限定義
▲ IPA四象限
- 第一象限(A):表示重要程度與表現程度皆高,要點落在此象限的屬性應該繼續保持(keep up the good work);
- 第二象限(B):表示重要程度低而表現程度高,落在此象限內的屬性為供給過度(possible overkill);
- 第三象限(C):表示重要程度與表現程度皆低,落在此象限內的屬性優先順序較低(low priority);
- 第四象限(D):表示重要程度高但表現程度低,落在此象限內的屬性為供給者應加強改善的重點(concentrate here)。
2. 繪制步驟
- 繪制工具使用Excel就可以,也可以使用SPSS或其他工具。
- 以重要度作為X軸,表現度作為Y軸;
- 通過分割中點把坐標軸形成四個象限,分割中點以全部題項平均數表示,一個平均重要度,一個平均表現度。
四、IPA分析
1. 步驟1
先對全部題項進行平均數計算,利用Excel計算平均數的函數=AVERAGE(),結果保留2位小數即可。
計算出一個后應用公式,得到其他單個題項的平均數。
▲ 計算各題項平均數
2. 步驟2
整理數據到新的sheet方便后續繪圖,求得總體平均重要度和平均表現度,同樣使用=AVERAGE()計算就可以。
可以得到平均重要度=5.55,平均表現度=5.39。
▲ 計算重要度&體驗感受平均數
3. 步驟3
繪制體驗要素分布散點圖,先框選需要用到數據,左邊數據為X軸,右邊數據為Y軸。然后選擇插入,選擇散點圖。
▲ 插入散點圖
這時候,你可以得到“A產品體驗要素”分布情況。
▲ A產品體驗要素分布圖
4. 步驟4
接下來就是需要分割中點把坐標軸形成四個象限。點擊圖中對應的X軸和Y軸,根據重要度和體驗感受平均分,設置坐標軸值。
如下圖所示,為清晰展示,可以把表格線也一起去掉。
▲設置X軸坐標
▲設置Y軸坐標
▲ 去除圖標網格
5. 步驟5
最后把分布點可視化,把每個坐標的數據與要素名稱對應顯示出來。先選中任意一個點,右擊進行添加數據標簽。
▲ 添加數據標簽
這時候要素點會出現Y軸對應的數據,這個并不是我們最終需要的效果。你可以選中任意點右鍵,進行設置數據標簽格式。
▲ 設置數據標簽格式|來源:Guofu自制
勾選單元格中的值,接著選中需要匹配的單元格,點擊確定。
▲ 設置單元格中的值-1
最后,你需要把Y軸、顯示引導線去除勾選,你就可以得到下圖的效果。
▲ 設置單元格中的值-2
6. 步驟6
稍加美化,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進行數據解讀了。
▲ IPA分析結果
從圖中可以看出對于A產品的體驗而言,調研結果落在D區域(改善重要)的要素為:頁面打開速和數據安全;C區域(次要改善)的要素為:客服服務態度、客服服務速度和處理Bug及時。
處理的優先級可以依據D區域>C區域>A區域>B區域進行規劃。如果不存在DC區域,進行A區域的優化,有機會可以給用戶帶來驚喜。
五、總結
做任何調研工作,核心的目標都是發現問題,通過問題找到改善的方向。所以,IPA相比其他的分析方法而言簡單易用,在產品經理、用戶研究、設計師等日常工作中可以快速應用。
這是我最近做課題研究使用到的一個分析方法,數據為真實課題調研收集,具備實證意義,分享給你。
公眾號:龍國富,分享用戶研究、客戶體驗、服務科學等領域資訊,觀點和個人見解。每周日原創更新,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本文由 @龍國富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關注公眾號“龍國富”,回復“IPA”可以獲取分析數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