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講故事嗎?那你就能做好數據分析與演示!
編輯導讀:當有人給你擺出一堆數據在面前,和有趣精確的動畫圖表,你更喜歡哪一個?很多人都會選擇后者。這就是數據可視化的作用,更直觀,更高效。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設身處地的想一個問題:如果現在你面前有兩個想給你推銷產品的人,一個人說,我整理好了所有的資料。
還有一個人說,來咱們坐下點杯喝的,給你看點有趣的。
你更愿意接受那種方式呢?肯定是又輕松有趣又高效的方式對不對!就像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一定會覺得表情包比我枯燥的文字更抓你的眼球,這就是可視化的魅力。
當然在現在,單純的可視化已經滿足不了快節奏、海量信息的工作環境了,大家都在尋找更有趣的演示方式。
不妨返璞歸真一下,想想文化流傳了幾千年,被牢牢記住并且傳播廣泛的會是什么呢?沒錯,是故事,并且在不同的時代我們都會用不同的方式去講故事,從口口相傳到文字記載,從圖片到視頻,技術在演化,但故事這個傳播內核依舊沒有改變。
那么這篇文章和大家講一下怎么把故事思維運用到數據分析和演示中去。
一、演示發展的歷史與未來
1. 互聯網發展以前
在很久以前啊,當你有一個idea要和大家分享的時候,你可能得找一個廣場,站在中心把大家聚集過來,大聲的講出你的思路,我們把這種方式叫做演講。
后來有了廣播、電視之類的,可以實現聲音、畫面更遠距離的傳播。但是都不能夠稱之為演示,只是傳播方式的進化,也沒有解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實時協作。
2. 互聯網帶來了協同
當互聯網發展以后,即時通訊的問題逐漸得到了解決,于是演示的概念得到了很好的成長,如下圖:
看到這個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演示發展的內趨:對真實世界的還原度和想象力的支持。一方面是伴隨著技術的升級,另一方面是需求側的拉動:聽眾想要更有體驗感和有趣的演示方式。
所以可以大膽預測一下,未來的演示方式和場景會是怎樣的?會議室可能會配備VR+AR體驗設備,大家可以遠程體驗一些真實的場景;圓桌中間是全息投影的空間,3D演示會成為標配;5G支持下資料傳輸的速度非常之快,可以隨時共享最新情況……
二、為什么數據分析和演示要有講故事的思路?
習大大都說了要講好中國故事,那么產品和項目也得講好自己的故事,這就需要依托好的演示方式,更需要把握好手中的數據。用講故事的方式做數據分析和演示有兩個好處:
1. 幫助自己理清思路
故事的幾大要素是什么?什么人,在什么時候,在哪兒干,了什么事兒,怎么干的。也就是who、when、where、what、how。拿到手的一堆數據,做分析和演示的時候可以靈活一點套用故事思維的這幾個關鍵點,并挖掘可以做出彩的點。
舉個例子,比如說要做某款沖泡茶飲的新品研發和推廣計劃的演示。手頭掌握了很多數據,有市場調研報告、用戶調研、成本與價格分析、渠道數據、同質產品銷售數據、產品本身相關的數據等等。
那我們不妨用一個“故事”去展開敘述,這款新產品就是我司要著重培養的“練習生”,目的就是為了送他“出道”,并且獲得大量粉絲。
前期調研去掌握娛樂市場的動向,拿到數據以后針對我們的練習生進行定位、包裝,研發期即練習生的培養期,唱跳RAP和演技應該怎樣選擇是我們產品的賣點確定……
最后在做演示的時候,不妨就把產品擬人化,我們圍繞產品做的這些事情就可以寫成一系列故事,例如《明日之星是如何養成的》、《偶像是99%的努力+1%的幸運》等等,配合可視化、有趣的演示方式,對方分分鐘被你打動!
2. 給對方絕佳的體驗和充分的想象空間
大家為什么愛看電影、話劇、電視???因為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我們在聽故事的時候,故事本身有趣會產生吸引力是其一,能讓我們展開想象則是更重要的一點。同理,高級的可視化也是在提升觀感的同時拓展觀者的想象空間。
比如說,我建了一棟大樓,我想讓別人看看。
1)用思維導圖把樓結構列出來
對方:喵喵喵?樓呢?我看啥字??!
2)用PPT或者圖片把樓的每一層、每個角度都展示一下
對方:emm,好像看到樓了,又好像沒看到。
3)用動畫演示樓的整體情況
對方:不錯誒,但還想去實地看看
4)大樓全息互動式演示+我和大樓的故事系列短片
對方:大樓賣嘛?
三、上干貨!用好數據講故事的5步曲
看了這么多,不知道怎么執行?沒關系,簡單易懂的方法論我都幫你寫好啦,快來抄筆記。
我們怎么把講故事的思路運用到實際中去?首先來看故事講究什么,起承轉合、引人入勝、有主角有副線、引起共鳴引發思考。所以在做數據演示時把自己當成導演好了,思路應該是:
1. 我手中有什么樣的數據-確定角色
和拍電視劇的思路不同,我們一般是拿到數據以后才去思考演示方式,數據就是我們的主角。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演員”都能做主角哦,要挑出重要的,還要做好“包裝”工作,也就是數據預處理和指標確定。當然,其他數據也可以作為配角出現,把故事講豐滿。
2. 我有什么想法,想要什么效果-確定故事背景
有了主角、配角,我們就可以思考故事背景啦,圍繞目標和數據特點,構造一個橫向遷移以后非常合適的背景,例如之前提到的新品推廣和練習生出道,就有很多相似且可遷移的地方。
3. 我的產品/項目是什么-確定敘事方式
數據是為了產品或者項目去服務的,所以再做完數據分析以后,還要落地回來,從頭梳理和思考。比如做一款有文化底蘊的產品,運用一些歷史故事,以時間為概念軸進行展示會更合適;做生產類的項目,就可以更貼近實際生活,從工作場景、應用場景出發,立體化的敘事更合適。
4. 我的演示對象是誰-故事講給誰聽
講故事不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定要考慮你的受眾,也就是“聽故事”的人,如果是培訓,那就一定要把復雜的東西簡單講;如果是銷售,那一定要把優勢展現完全,而且應該高效。
5. 所以我的“故事”應該這么講
之前的工作都做到位了以后,就可以去搭建自己的故事了,最后一步用好技術是關鍵?,F在比較好用的就是利用數據可視化去做大屏或者數據呈現,比較適合數據性強,注重數據展現的演示。再結合3D技術和動畫,就能達到好的視覺與體驗效果,配合解說能把故事+數據+場景呈現的比較好。
#專欄作家#
數據可視化那些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某數據公司產品運營,擅長可視化設計及數據驅動運營的相關知識。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 CC0 協議
爾耳
全息投影什么時候可以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