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3 評論 13840 瀏覽 122 收藏 17 分鐘

編輯導語:不論是產品還是運營,其工作中都不免會碰到與數據相關的場景,此時若能掌握一些數據分析方法,則能幫我們更快速地獲取信息。那么有哪些數據分析方法是簡單且好掌握的?本篇文章里,作者總結了幾種數據分析基礎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你做數據分析有啥方法論?”無論是工作還是面試,此問題一出,都會難倒一片同學。媽耶,每天照單跑數就知道,但方法論是個什么鬼!今天介紹給大家基礎的九種方法,先開個頭哦。

一、什么是基礎方法

從本質上看,幾乎所有工作都和數據有關系,都或多或少需要一些數據分析方法。但數據本身是有門檻的,很多人上學的時候就怕數學課,更不要說復雜的理論了。因此,所謂基礎數據分析方法,應該是:

  1. 不涉及高等數學、統計學、運籌學、算法原理;
  2. 不涉及復雜的業務邏輯、因果推斷邏輯;
  3. 不局限于特定的業務場景,有普適性。

總之,人人能用的,才是基礎方法。

基于這個理念,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九種基礎分析方法,簡單又好用。

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二、從一個指標開始

1. 周期性分析法

最基礎的分析方法,可以從一個指標開始,這就是“周期性分析法”。

所謂“周期性分析法”,操作上非常簡單,就是把一個指標的觀察時間拉長,看它是否有周期變化規律。

這種方法分析簡單,但是非常實用。因為新手經常因為不懂看周期變化,引發笑話。諸如:

  • “我發現昨天指標大跌”——昨天是周末,本來就該跌(自然周期變化)
  • “我發現A產品賣得很好”——A產品剛上市,它就該賣得好(產品生命周期)

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很多時候,我們看的指標是總體指標,而總體指標是由若干部分組成的,比如:

  • 總公司——分公司A、分公司B、分公司C
  • 總銷售——商品A、商品B、商品C

因此看到一個總體指標以后,可以根據它的組成部分,對總體做拆解,了解各部分組成,是為結構分析法(分析總體的內部結構)。

2. 結構分析法

結構分析法在很多時候都好用,比如問:“為什么業績下滑呀!”答:“因為XX區域沒有做好!”通過看結構,能很快找到責任人。

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3. 分層分析法

除了單純地看結構,人們也喜歡做排名,區分個高中低,這就是分層分析法。

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很多同學會把分層和結構搞混,大家只要記得以下兩句:

  • 結構是客觀存在的,問清楚即可
  • 分層是主觀的,要定個高低出來

這三種方法,是基礎中的基礎。一來,它們都是在分析一個指標,二來,它們都是基于事實陳述,不需要啥計算。當我們初到一個公司,初接觸一個新數據,都可以用這三種方法,建立基礎認知。

三、從一個指標到2個指標

矩陣分析法

當指標從一個增加到2個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矩陣分析法。矩陣分析法,通過兩個指標的交叉,構造分析矩陣,利用平均值切出四個象限,從而發現問題(如下圖)。

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矩陣分析法的最大優勢,在于:直觀易懂??梢院苋菀讖膬蓚€指標的交叉對比中發現問題。特別是當這兩個指標是投入/成本指標的時候,成本高+收入低,成本低+收入與高兩個類別,能直接為業務指示出改進方向,因此極大避免了:“不知道如何評價好壞”的問題。

很多咨詢公司都喜歡用這種方法,類似KANO模型或者波士頓矩陣,本質就是找到了兩個很好的評價指標,通過兩指標交叉構造矩陣,對業務分類。分類的區分效果很好,就廣為流傳了。

四、從2個指標到多個指標

當分析指標變得更多的時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弄清楚:到底這些指標是什么關系。典型的關系有兩種。

1. 第一種:并列關系

幾個指標相互獨立,且是上一級指標的組成部分。比如我們常說的:業績=客戶數*消費率*客單價

在這個公式里:

  1. 一級指標:業績;
  2. 二級指標:客戶數、消費率、客單價;
  3. 客戶數、消費率、客單價相互獨立。

此時,客戶數、消費率、客單價就是并列的三個指標,并且都是業績的子指標。

2. 第二種:串行關系

幾個指標相互關聯,有前后順序關系。比如我們常說的:新注冊用戶數=廣告瀏覽人數*落地頁轉化率*注冊頁轉化率。

  1. 一級指標:新注冊用戶數;
  2. 二級指標:廣告瀏覽人數、落地頁轉化率、注冊頁轉化率;
  3. 用戶要先看到廣告,再點擊廣告進入落地頁,再完成注冊。

此時,廣告頁、落地頁、注冊頁的指標相互關聯,用戶要一步步走。

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這兩種關系,分別對應兩種基礎分析方法:

  1. 并列關系:指標拆解法,通過拆解一個一級指標,從二級指標里發現問題。
  2. 漏斗分析法:通過觀察一串流程,了解其流程轉化率,發現轉化率短點。

3. 指標拆解法

指標拆解法,一般在經營分析中使用較多。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小程序商城,上月銷售業績150萬,本月120萬。如果只看結果,除了少了30萬以外啥也不知道。但是進行指標拆解以后,就能發現很多東西(如下圖)

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拆解以后可以明顯看出:本月雖然注冊用戶人數增加了,但是消費率大幅度降低,所以收入少了。后續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提高消費率。

4. 漏斗分析法

漏斗分析法,則在互聯網產品/推廣/運營分析中使用較多,因為互聯網產品能記錄較多用戶數據,因此可以呈現整個用戶轉化流程,從而進行分析。

舉個簡單例子,在網上看到一個商品廣告,我們很感興趣,點擊進入購買。需要經歷廣告頁→詳情頁→購物車→支付幾個步驟,每多一個步驟,就會有一些用戶流失,如同漏斗一樣。

此時可以用一個轉化漏斗,形象地表示這種關系(如下圖)。

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有了轉化漏斗以后,就能進一步基于漏斗分析,從而指導業務改善:

  1. 哪個環節漏掉的用戶最多,需要改善?
  2. 不同的商品,漏斗形態如何,哪個更適合推廣?
  3. 新的產品改版后,是否減少了漏掉的用戶數量?

5. 相關分析法

當然,還有一些指標,可能不是直接的并行/串行關系,但是在工作中,也很想知道他們有沒有關系,比如:

  1. 廣告投入與銷售業績;
  2. 下雨刮風和門店人流;
  3. 用戶點擊和消費行為。

此時,需要掌握相關分析法。注意:指標之間可能天生存在相關關系。常見的天生相關,有三種形態:

  1. 在結構分析法中,整體指標與部分指標之間關系;
  2. 在指標拆解法中,主指標與子指標之間的關系;
  3. 在漏斗分析法中,前后步驟指標之間的關系。

這三種情況,稱為:直接相關。直接相關不需要數據計算,通過指標梳理就能看清楚關系。相關分析法,更多是利用散點圖/相關系數,找到潛在的相關關系(如下圖)。

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但是要注意:相關不等于因果,到底如何解讀相關系數,需要結合具體業務含義,不能胡亂下結論哦。

五、從指標到業務邏輯

1. 標簽分析法

以上所有方法,都是基于數據指標計算,但實際業務中,很多關系并不能直接用數據指標表示。比如:

  • 是不是社區店比步行街店,生意更好?
  • 是不是私域流量比公域流量,轉化更佳?
  • 是不是刮風下雨比晴空萬里,銷售更好?

社區店/私域流量/刮風下雨,很難用一個數據指標來衡量。但這些因素,又確實會對企業經營產生影響,該怎么分析呢?這就需要采用:標簽分析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南方某省,8月份經常下暴雨。大家都覺得:下雨會影響門店業績。那么怎么分析呢?按照五步法,可以針對該省份門店,做分析如下圖:

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那么可以得出結論:下雨對業績影響不大,這就做完了。

注意,上邊的小例子里,標簽做的很粗糙,只有簡單粗暴的下雨/沒下雨兩類。除了下雨以外,還可能有臺風、冰雹、高溫等等情況。因此,做標簽的精細程度,決定了標簽分析的準確度。而能否選取到合適的標簽,則考驗的是分析人員對業務的理解程度。

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到這里,一共介紹了八種基礎方法。在實際工作中,一般都是多種方法綜合使用的。因為業務提的問題會很復雜,很有可能涉及多個指標、多個標簽。此時千頭萬緒,要理清思路,就得祭出第九種方法:MECE法。

2. MECE法

MECE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縮寫,指的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分類原則。通過MECE方法對問題進行分類,能做到清晰準確,從而容易找到答案。

大合集!數據分析9大基礎方法匯總

MECE法是基礎分析和高級分析的分水嶺,也是從基礎提升到高級的通道。所有復雜的問題,都需要經過認真的梳理和分解,才能成為一個個能解決的小問題。所謂的業務分析模型,其實就是對業務問題的MECE分解。

當然,肯定也有同學好奇:掌握了這九種方法以后,還可以怎么深入呢?一般有三條深入路線,可以進行深入分析。

六、掌握了基礎方法以后

1. 路線一:業務分析模型

業務模型,用來解決:定義模糊、數據貧瘠、需指導業務的問題。

比如業務在糾結:

  1. 到底做什么用戶更好?
  2. 到底怎樣才能激勵銷售?
  3. 到底活動起了多大作用?

這些問題聽起來簡單,其實定義非常模糊,什么算好?怎么叫起作用?不發錢的激勵真的有用?各種問題錯綜復雜,且很有可能摻雜了業務部門自己的小心思。因此,需要細細的梳理業務邏輯,推導出可行的解題邏輯。

2. 路線二:算法分析模型

算法模型,用來解決:定義清晰、數據豐富、計算過程復雜的問題。

比如,高價值用戶識別問題,業務上已經定義清楚了:

  1. 用什么指標衡量用戶價值;
  2. 用什么標準評價價值“高”;
  3. 采集了豐富的數據(性別、年齡、興趣、關聯商品、互動、評論……);
  4. 有一批人工標注過的“高價值”用戶做正樣本。

此時,可以用各種算法來建模了。建模的目的,不是為了增加分析深度,而是提高從分析到業務應用的效率。有了相對準確的模型判斷,業務可以通過CDP+MA,自動觸發營銷規則,不需要每次都寫ppt寫很久。算法模型需要一些

3. 路線三:統計推斷

統計推斷方法,用來解決:定義清晰、沒有數據、需測試收集數據的問題。

比如:要上一個新版本產品,業務已經定義了:新版本要提升用戶的人均在線時長(均值問題),現在要做測試,從兩個預備版本里選一個。此時要用:雙總體均值比較假設檢驗的方法。

當然,實際問題會更復雜,考慮各種控制變量、假設前提,還要考慮系統開發、數據采集方案,不單單靠分析師解決。

以上就是數據掌握了基礎方法以后,深入學習的三個路線。

#專欄作家#

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學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咨詢顧問,在互聯網,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個行業有豐富數據相關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專欄作家

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學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咨詢顧問,在互聯網,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個行業有豐富數據相關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系統。覆蓋企業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來自廣東 回復
  2. 很實用,收藏了;算法模型需要一些…后面怎么沒了

    來自福建 回復
  3. 作者所總結的這些方法非常全面合理~

    來自江蘇 回復
  4. nbnb,respect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