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數據指標體系詳解:電商數據的定義、體系構建和指標
編輯導語:電商數據對于電商行業是十分重要且關鍵的,觀測數據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本篇文章作者系統地介紹了電商數據的指標體系,干貨滿滿,從多個方面介紹了電商數據指標體系,一起來學習一下。
在各大電商平臺或電商公司內部,最常見到的就是這種數據監控大屏,用于幫助平臺和商家實時了解業務情況。
要觀測數據,首先就要建立一套完備的數據指標體系,定義清楚我們要看什么,怎么看。
本文將通過電商數據的定義、體系構建、指標詳解介紹電商數據指標體系。
一、電商數據的定義
電商數據指用來記錄用戶行為的數字信息,包括用戶的注冊、登錄、流量、點擊、消費、復購等一系列行為習慣的量化數據。
要分析數據,首先得了解電商的業務流程,通過業務流程分析用戶的業務路徑,每個路徑需要關注什么指標,以及需要每個路徑可能帶來的業務損耗。最終形成一個完善的業務漏斗。
例如,從用戶的角度出發,電商的業務流程可包括以下重要節點:
1. 注冊
用戶是從哪些渠道成為電商注冊用戶的,包括自有的APP,或者是其他投放渠道,包括微信、支付寶、抖音、線下廣告等。
這里需要重點觀測每個渠道的注冊用戶數以及每個渠道的獲客成本,例如CPA(單個注冊成本)。
2. 流量
當用戶注冊完成后,會有電商頁面進行承接,也就意味著用戶會產生瀏覽和點擊行為,此時可以通過用戶的瀏覽行為,判斷用戶的喜好興趣和潛在交易。
這里需要重點觀測每個頁面的UV、PV、瀏覽時長、商品點擊率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電商陣地中,搜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入口,當用戶有明確的購物意向時,更可能通過搜索直接到達商品。
因此需重點關注搜索的相關流量,包括搜索UV、PV、有結果率等。
3. 轉化
當用戶到達商品層面后,就會進入下單和交易的轉化環節。
這是電商的核心黃金流程,也是用戶交易的重要路徑。
這里需要重點關注下單量、下單人數、下單金額、支付單量、支付人數、支付金額、客單價、毛利率等。
同時需要注意售后訂單的情況,但訂單因為售后或者其他異常原因關單時,對于平臺來說也是一部分流失。所以需要關注售后訂單量、關單量、關單率等。
4. 復購
對于平臺來說,獲取一個用戶后,當然會希望他盡可能的多復購,多產生GMV,也就是盡可能提高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即單用戶貢獻價值。
所以此處需要關注用戶活躍度、復購率、購物車情況等。
購物車其實是一個下單工具,但根據用戶習慣,加到購物車的商品更可能后續購買或復購,所以在這階段也可以關注用戶購物車的使用率。
除了用戶角度,還可以從商品角度、訂單角度、店鋪角度去搭建業務流程和對應的數據體系。
因為用戶有生命周期,商品同樣有生命周期,從上架、下單、成交、到清空庫存。同樣可以建立一套商品數據指標體系。
二、電商數據體系
基于以上數據定義和業務流程的講解,我們可以先建立一套盡可能完善,即覆蓋全部業務流程和業務視角的數據指標體系。
在這套BI體系中,通過不同維度的指標,層層搭建。
三、電商數據指標
1. 用戶
用戶是電商“人——貨——場”體系的根基,沒有人來,再優質的貨,再豪華的場,也沒有任何意義。
把用戶運營好,才有可能形成轉化。
1)用戶基本屬性
- 年齡;
- 性別;
- 省份;
- 城市;
- 類型:例如用戶的當前身份,為學生、白領等;
- 風險等級:在很多涉及金融的分期電商,用戶的風險等級是一個重要屬性,決定該用戶是否可以獲取額度并使用分期購物。
以上用戶的基本屬性,主要是幫助平臺建立用戶畫像,分析用戶的電商消費喜好。
2)用戶交易行為
- 最近一次成交訂單距今天數;
- 最近一次成交訂單金額;
- 歷史成交訂單數;
- 歷史成交訂單金額。
通過前兩個指標,可以判斷該用戶當前的活躍狀態,是否需要對齊進行激活或者召回。
通過后兩個指標,則可以清楚計算得到用戶的客單價,也就是該用戶的ARPU值,是衡量用戶價值的關鍵。
3)用戶生命周期
- 注冊用戶數:注冊電商平臺用戶數;
- 活躍用戶數:登錄APP用戶數;
- 瀏覽商詳用戶數:瀏覽商品詳情頁用戶數;
- 新用戶數:歷史成交訂單數為0的用戶數;
- 老用戶數:歷史成交訂單數大于0的用戶數;
- 復購用戶數:歷史成交訂單數大于1的用戶數;
- 沉默用戶數:距離上次登錄APP大于30天,小于90天的用戶數;
- 流失用戶數:距離上次登錄APP大于等于90天的用戶數。
根據用戶的生命周期,對用戶進行區分,有利于對用戶進行分層精細化運營,針對不同階段的用戶,采取不同的運營策略,例如新用戶可通過新人優惠券和push盡快促其完成首單,沉默用戶數可通過短信和專屬優惠將其召回。
需注意,不同平臺對于自身沉默和流失的用戶定義不同,有些平臺會通過活躍來判斷,也有些是通過交易來判斷。此次僅做參考,需結合自身平臺特點和業務訴求進行制定。
2. 流量
用戶進來后,最先承接用戶的就是各級頁面,包括APP的訪問、首頁、各活動頁、商詳頁以及各頁面內元素的點擊,這些就是流量統計的關鍵指標。
1)APP
- APP打開人數;
- APP打開次數;
- 各tab曝光UV;
- 各tab曝光PV;
- 各tab點擊UV;
- 各tab點擊PV;
- 各tab的UV點擊率=各tab點擊UV/各tab曝光UV;
- 各tab的PV點擊率=各tab點擊PV/各tab曝光PV。
一般情況下,我們定義打開APP為活動人數,所以需要通過統計APP打開人數和次數來衡量活躍情況。
當前的APP多存在多個底部tab,例如淘寶有首頁、逛逛、消息、購物車和我的淘寶。
每個tab都會有對應的曝光和點擊,并可依此計算點擊率。
2)活動頁
- 頁面曝光UV;
- 頁面曝光PV;
- 頁面點擊UV;
- 頁面點擊PV;
- 頁面UV點擊率=頁面點擊UV/頁面曝光UV;
- 頁面PV點擊率=頁面點擊PV/頁面曝光PV;
- 人均曝光=頁面曝光PV/頁面曝光UV;
- 人均點擊=頁面點擊PV/頁面點擊UV。
活動頁包括首頁、各級活動頁、頻道頁,對于頁面的統計流量,最重要的是曝光和點擊,依此可以判斷一個活動頁面的客流量。
也可以參考人均點擊、點擊率等指標去判斷單活動頁面對用戶的吸引力。
3)活動頁元素
- 元素曝光UV
- 元素曝光PV
- 元素點擊UV
- 元素點擊PV
- 元素UV點擊率=元素點擊UV/元素曝光UV
- 元素PV點擊率=元素點擊PV/元素曝光PV
- 人均曝光=元素曝光PV/元素曝光UV
- 人均點擊=元素點擊PV/元素點擊UV
活動頁元素,是指上述頁面中的元素,例如包站、banner、icon、feed流、廣告位、彈窗和floating等。
這是活動頁流量監控的重要數據,只有知道每個元素的點擊率,才能知道用戶對頁面中哪些內容更感興趣,依此指導運營進行頁面的設計和調整。
尤其是廣告位的投放,很多平臺對于廣告位投放內容,是需要進行內部競爭的。
競爭的主要依據之一就是點擊率,如果投放的內容點擊率高,說明投放價值相對更高,當然這個還需要結合后續轉化來查看。
4)商詳
- 商詳頁UV;
- 商詳頁PV;
- 添加購物車點擊UV;
- 添加購物車點擊PV;
- 立即購買點擊UV;
- 立即購買點擊PV。
商品詳情頁是下單支付流程的重要頁面,主要記錄用戶對商品的瀏覽和跳轉下單情況。
除了基本的瀏覽數據、點擊加車和購買數據。
其實商詳頁還有許多模塊,例如優惠券彈層,用戶是否點擊查看有哪些優惠券并點擊領取等。
在實際的埋點中,所有的彈層瀏覽和點擊都應該有埋點,根據業務需要,可以對頁面上相應模塊的瀏覽和點擊數據都進行觀測。
5)訂單頁面
- 確認訂單頁UV;
- 確認訂單頁PV;
- 提交訂單點擊UV;
- 提交訂單點擊PV。
訂單確認頁同樣是下單支付流程的核心頁面,用戶不管是通過商詳頁還是購物車頁面,要下單支付時,都必須經過訂單確認頁,確認訂單相關信息后,再跳轉至支付。
其中,頁面瀏覽數據和點擊提交訂單數據是最重要的,這是下單流程漏斗的關鍵數據指標。
還有其他的模塊也可以適當關注,例如優惠券彈層,用戶是否點擊查看有哪些優惠券并點擊使用;選擇收貨地址彈層等。
6)支付頁面
- 支付頁UV;
- 支付頁PV;
- 支付訂單點擊UV;
- 支付訂單點擊PV。
支付頁是下單支付流程的最后一個頁面,也是成交的關鍵,用戶只有最終成交了才意味著GMV的提升。支付頁面一般也叫收銀臺頁面。
頁面瀏覽數據和點擊支付數據是最重要的,這是下單流程漏斗的關鍵數據指標。
很多平臺在收銀臺還會開放其他功能,例如選擇不同支付方式,支持選擇分期支付并選擇不同分期數,可以通過用戶的點擊去觀察用戶的支付喜好。
3. 搜索
在電商業務中,搜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業務入口,當用戶無明確購買目標時,可能會瀏覽feed流的推薦商品。
但是當用戶有非常明確的購買目標時,搜索永遠是用戶的第一大入口。
1)搜索基本情況
- 搜索曝光UV;
- 搜索曝光PV;
- 搜索點擊PV;
- 搜索點擊PV;
- 搜索UV使用率=搜索點擊UV/搜索曝光UV;
- 搜索PV使用率=搜索點擊PV/搜索曝光PV;
- 人均搜索次數=搜索點擊PV/搜索點擊UV;
- 人均搜索詞量=(搜索有結果詞量+搜索無結果詞量)/搜索點擊UV。
搜索入口會存在于多個頁面,一般多在首頁,讓用戶明顯能看到,所以需記錄其曝光和點擊的數據,分析用戶對搜索的使用情況。
除此之外,可以觀測人均搜索次數和詞量。如果用戶搜索很多,一方面說明其來到該平臺的目的明確,一方面也需要關注是否相關推薦不夠精準,導致用戶只能頻繁使用搜索。
2)搜索有結果
- 搜索有結果UV;
- 搜索有結果PV;
- 搜索有結果點擊結果UV;
- 搜索有結果點擊結果PV;
- 搜索有結果無點擊UV;
- 搜索有結果無點擊UV占比=搜索有結果無點擊UV./搜索有結果UV;
- 搜索有結果詞量;
- 搜索有結果無點擊詞量;
- 搜索有結果無點擊詞量占比=搜索有結果無點擊詞量 / 搜索有結果詞量。
根據搜索結果可分為搜索有結果和搜索無結果,搜索有結果時可以查看其搜索有結果的人數和次數,以及其出結果后是否點擊。
如果搜索有結果,但無點擊占比很高,那可能需要關注搜索結果是否不夠準確,搜索出來的商品并不是用戶想要的,所以用戶不想點擊。
3)搜索無結果
- 搜索無結果UV;
- 搜索無結果PV;
- 搜索無結果人數占比=搜索無結果UV / 搜索點擊UV;
- 搜索無結果詞量;
- 搜索無結果詞量占比=搜索無結果詞量 /(搜索有結果詞量+搜索無結果詞量)。
相對于搜索有結果,搜索無結果則需要重點關注詞量問題。
如果搜索無結果詞量很多,且占比很高,則意味著當前商品短缺或搜索匹配算法需要優化。
當用戶整體搜索無結果人數占比提升時,則需要馬上關注搜索產品的優化了,如果越來越多的用戶來搜索卻沒有得到結果反饋,那么用戶將流失得越來越多。
在搜索數據中,觀測思路可以是:
- 先關注無結果數據,降低搜索無結果占比,確保用戶搜得到東西;
- 再關注有結果數據,降低有結果無點擊占比,確保用戶搜到的東西是他想要的;
- 最后關注有結果點擊數據,判斷用戶搜到且點擊的東西最終有沒有形成轉化。
4. 商品
商品主要看其銷量和利潤,銷量通過下單支付指標,而利潤則通過毛利指標。
1)商品基本情況
- 商品數量;
- 商品上新數量;
- 商品有庫存數量;
- 商品無庫存數量;
- 商品有銷售數量;
- 商品無銷售數量;
- 商品上新率=商品上新數量 /商品數量;
- 商品動銷率=商品有銷售數量 /商品數量;
- 商品滯銷率=商品無銷售數量 /商品數量;
- 商品傾銷率=商品無庫存數量 /商品數量。
商品的數量體現了電商中“貨”的能力,先有貨才能有成交。
但除此之外,需要關注幾大指標,商品上新率反饋平臺是否有持續迭代更新商品。
商品動銷率確保不僅有商品,而且還有人買。
如果視頻滯銷率過高,則需要采取相應措施,提升長尾商品的曝光。
如果商品傾銷率很高,一方面可以體現平臺用戶喜好,一方面也需要注意供應鏈是否完備,是否需要迭代優化以支撐商品銷售。
2)商品銷售
- 下單人數;
- 下單數量;
- 下單金額;
- 支付人數;
- 支付單數;
- 支付金額。
商品的下單和支付數據指標主要反饋商品的銷售情況。
3)商品利潤
- 自營商品毛利=成交金額-采購成本-倉儲成本-物流成本+返利;
- pop商品毛利=成交金額*扣點比例-平臺促銷費用。
商品的利潤可分為自營商品和pop商品來計算。
對于大平臺來說,既有自營商品,也會有店鋪入駐,通過分傭扣點的方式來計算平臺利潤。
自營商品毛利需要在商品成交金額上扣除采購成本、倉儲成本和物流成本。
除此之外還可能與品牌方有合作,銷售某商品可獲得對應返利,這也是收入的一部分。
需注意的是,此處僅考慮商品的毛利,都是從商品的角度出發,像人力成本則不考慮在內。
對于pop商品,即入駐店鋪銷售商品,一般通過扣點比例計算傭金,同時還要扣除平臺花費的促銷費用,例如平臺發放的優惠券金額等。
5. 訂單
訂單是電商體系的核心,是一切轉化和統計的關鍵。訂單全流程包括下單、支付、成單、售后。
1)下單
- 下單數量;
- 下單人數;
- 下單金額。
2)成交
- 成交數量;
- 成交人數;
- 成交金額;
- 成交件單價=成交金額/成交數量;
- 成交客單價=成交金額/成交人數;
- 成交人數轉化率=成交人數/下單人數;
- 成交訂單轉化率=成交數量/下單數量。
除了基本訂單成交指標,還需要觀測客單價,客單價是衡量用戶價值的關鍵,也可以了解用戶的消費習慣。
此外,通過成交的轉化率可查看訂單的流失情況,進而優化下單支付的流程漏斗。
3)關單
- 關單數量;
- 關單人數;
- 關單金額;
- 自動關單數量;
- 手動關單數量。
訂單關單包括用戶主動取消訂單或者系統因為各種原因取消訂單。
除了關注數量,需要關注關單的具體原因,例如用戶主動取消訂單的原因分類,是價格過高還是質量不好等。
相當于一個用戶調研,以此根據用戶反饋不斷迭代。
4)售后
- 售后單數量;
- 售后單人數;
- 售后單成功數量;
- 售后單失敗數量。
售后形式一般包括退款、退貨和換貨。觀測售后單量和人數可以確認訂單的履約質量,如果售后單量過高,說明商品質量和服務存在問題。
同時還要關注售后單的結果,判斷是否為用戶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服務。
6. 營銷
電商營銷多通過優惠券和各類促銷活動來完成,包括單品直降活動、滿減滿折優惠活動、拼團活動等。不同活動的基本衡量指標類似,但優惠券因為設置上不同所以對應指標也存在一些差距。
1)優惠券
- 發行量;
- 領券人數;
- 領券數量;
- 領取率=領券數量/發行量;
- 用券人數;
- 用券數量;
- 用券率=用券數量/領券數量;
- 用券下單人數;
- 用券下單數量;
- 用券下單金額;
- 用券支付人數;
- 用券支付單量;
- 用券支付金額;
- 優惠券投入金額=用券支付單量*優惠券面額;
- 優惠券ROI=優惠券投入金額/用券支付金額。
優惠券的領取率和用券率可以幫助運營發現漏斗問題,是用戶不領券還是領完券不用券下單。
優惠券的ROI是衡量優惠券活動價值的關鍵,通過用券支付金額可以確認優惠券帶來的訂單金額,再通過消耗的優惠券總數量與優惠券面額相乘得到總投入成本,最終計算得到投入產出比。
2)活動
- 活動下單人數;
- 活動下單數量;
- 活動下單金額;
- 活動支付人數;
- 活動支付單量;
- 活動支付金額;
- 活動投入金額;
- 活動ROI=活動投入金額/活動支付金額;
- 活動的指標與優惠券類似,主要以ROI作為活動價值的衡量。
以上流量、訂單、商品、營銷等指標,既可以用于平臺自營,也可以用于平臺入駐商家的運營衡量。
如果像京東這樣的既有自營又有pop商家的平臺,只需將不同指標應用于不同對象即可。
四、總結
數據是業務完善和迭代的可靠基礎,提升轉化的有力依據,戰略決策的可靠依據。
它代表用戶的行為習慣與方式,需要通過運算、觀察、分析才能看出結論。
數據對于電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其不斷發展的保障。
只有搭建完整清晰數據指標體系,才能實現通過數據提升業務轉化。
電商數據指標的核心包括用戶、流量、搜索、商品、訂單和營銷。
每個公司和業務或許存在些微不同,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最終搭建起匹配自身業務的數據體系。
作者:球溜溜,微信公眾號:產品小球。
本文由 @溜溜球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想請問下,活動和優惠券的ROI,分母的部分:活動/用券支付金額,這個是什么意思?
整理的好全,收藏了,感謝!
文章中提及活動頁元素,是指上述頁面中的元素,例如包站等,想問下包站是什么意思
搜索指標不應該也有耗時嗎?
3 搜索 搜索基本情況中有兩個搜索點擊PV,有一個應該是搜索點擊UV吧
是的 筆誤寫錯了 一個UV一個PV 感謝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