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數據挖掘潛力用戶?

1 評論 7784 瀏覽 27 收藏 12 分鐘

當老板讓你通過數據挖掘高潛力的用戶時,你會如何做?本文主要聚焦于利用數據挖掘潛力用戶的途徑,作者通過列舉具體實例,為數據人提供了五種做法,有效地解決了潛力用戶挖掘的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挖掘一下,哪些客戶有潛力”是很多同學在日常工作中老大難問題。到底怎么算是有潛力?又該怎么用數據挖掘?不清楚。經常是做數據的同學辛辛苦苦做出來,然后被業務抱怨:“我早知道了,你說的這有啥依據!”

一、常見做法

看個具體問題場景:

某互聯網廣告平臺,主要客戶是B類企業,現在需要挖掘潛力客戶,問該如何進行分析?

注意:題目是toB業務,與toC業務最大區別是:B端客戶有固定的行業歸屬(汽車、美容、快消、游戲……),B端客戶,也有經營規模的區別(可以從企業人數、已公開的財報,第三方行業報告等渠道獲?。?。因此,如果事先做了功課,是可以對企業打標簽,對行業、規模進行分類的。

于是很多同學一拿到題,就開始:做交叉。拿行業、企業規模標簽做分類維度,對用戶廣告投放金額做交叉。得到一張下邊的表,然后就開始說:因為A行業企業投放廣告多,所以A行業里邊的企業都是潛力客戶……(如下圖)

這種結果當然會被業務噴了:

“我早知道了!”

“它既然是潛力,為啥我們做不出來呢?”

“其他企業目前投放不多,你能保證以后也不多?”

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

二、問題難點

從本質上看,問題的難點,在于:“潛力”兩個字,在業務上怎么定義。

數據只能告訴你:

  • 這個用戶的行業、規模
  • 這個用戶過去投放了多少錢
  • 這個用戶過去投放了什么形式的廣告

但是,這些都是在描述現狀,不能成為判斷“潛力”的標準。如果不談標準,孤零零地描述現狀,就會產生問題和疑惑:

  • 你說過去投得多的是潛力,我早知道了……
  • 你說過去投得少的是潛力,我咋沒做成呢?

類似的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根本無解。

所以,這個問題的破題之道,一定不是拿著數據交叉來交叉去,而且扎扎實實地回到業務中,看不同場景下,業務所謂的“潛力”是什么意思。

三、區分場景

作為廣告業務,有三個關鍵客戶屬性,決定了客戶會不會持續投放:

  • 行業屬性:有些行業是長期、剛性需要廣告(游戲、美妝、服裝……)。有的則是季節性需有廣告高峰(地產、汽車、耐用品……)。
  • 客戶對平臺熟悉程度:不同廣告平臺玩法不同,客戶需要熟悉過程。
  • 客戶在平臺收益情況:如果投放廣告見效了,自然會多投,不見效會少投。

因此,在區分場景的時候,首先得對客戶根據下面維度進行區分,便于后續識別工作:

  • 客戶行業分類(行業名稱)
  • 客戶規模(企業人數/行業排名/營業額)
  • 客戶生命周期(初入、嘗試、高峰、衰退、流失)
  • 客戶過往投放效果(按投放ROI分:好、中、差)
  • 客戶價值分層(按銷售貢獻分:高、中、低)

其次,作為toB類業務,客戶流失,可能不全是我方平臺的問題,很有可能是客戶自身行業/企業的問題。

比如:

  • 客戶行業整體在衰退
  • 客戶行業沒問題,但企業在衰退
  • 客戶企業沒問題,但是不會玩

如果是情況3,尚可作為潛力看待,畢竟尚有教育孵化的機會,但是如果是情況1,2就真的回天乏術了。因此需要區別對待。注意:這里的數據采集難度會很大。因為可能涉及幾十上百個行業和數萬乃至數十萬公司,一一收集難度太大。因此需要先做好基礎分類,再逐個挑重點來做。

再次,作為toB類業務,業務方擁有更多的一對一客戶溝通機會,與引導客戶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做好標桿分析法,找出重點客戶群體中成功案例/成功標桿。這樣可以幫助業務更好的跟進潛力客戶,也能解答業務經常問的一個很致命的問題:“為什么你說它是潛力,但它沒有表現出來呢?”答曰:“親,那是你沒有用對方法……”

做完以上準備,就有了分析潛力客戶的基本素材,可以正式開工了。

四、定義潛力

考慮到不同生命周期下,能采集到的數據量不同,因此建議以生命周期為主要劃分維度,結合其他信息作出判斷。

1. 初入期

初入期分析整體思路,以做一單為目標。嘗試激活新獲取用戶充值/首次投放。因為初入期還沒有用戶投放數據,因此只能根據行業、規模等基礎信息進行分類。這里可以對現有高價值用戶進行畫像分析,找出行業、規模等特征,對初入期有類似特征的客戶重點工作(如下圖)。

2. 嘗試期

嘗試期,已經有部分用戶數據,并且用戶已經開始分化:有些用戶投放后確實賺到了錢,有些用戶效果一塌糊涂,活躍度已經很低了。此時挖潛思路,建議是:保種子。因為一個個說服效果差的用戶再進行投放,實在太難,因此可以重點保住那些有潛力成為高價值用戶的客戶。

3. 高峰期

高峰期,除去嘗試期流失的用戶,能進入高峰期的,或者投放費用充足,或者在之前的投放中已經斬獲頗豐,因此都具有持續挖潛的機會。挖潛的思路也有不同,如果之前斬獲頗豐,可以推交叉銷售,推新的投放產品。如果效果一般,但仍有大量投入,則可以推其同行業的競品案例,以服務的形式,提升付費的時候同時提質量??傊?,兩個挖潛方向都是:拉升客單價。

4. 衰退期

衰退期,優先區分客戶的衰退原因。

  • 周期性波動:多說無益,反正人家還會回來
  • 行業性問題:多說無益,說了人家也不聽
  • 企業性問題:多說無益,人家自己要救命
  • 效益性問題:有機會,可嘗試拿著案例挽回

因為以上問題,都涉及數據采集,因此可以對用戶價值分層后,針對高價值用戶重點做,先解決大客戶衰退問題。此時挖潛目標,就是:保住現有投放,能挽回一點算一點。

5. 流失期

流失期,和衰退思路接近,首先要區分流失原因。剔除正常死亡,聚焦曾經的高價值用戶,之后可以在用戶行業回暖,用戶行業有新成功案例涌出的時候,再進行潛力挖掘,目標是召回用戶。

五、縱觀全局

做完以上分類,每個生命周期的“潛力用戶”有了初步定義。但并不一定要一股腦地把所有“潛力用戶”推給業務。因為不同階段,業務的重點不一樣,可能不需要這么多信息。

比如當期業務重點是拉新,那就重點解決初入期/嘗試期潛力問題。如果當期重點是提升生產力,那就重點挖高峰期/衰退期用戶。

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業務已經有了行動方案,希望數據能找出來符合這個行動方案的用戶。此時的“潛力”其實已經非常清晰:有潛力參與XX活動,有潛力購買XX商品的客戶。

此時的做法,和上文已經完全不同,因為“潛力”的含義已經很清晰了,只是匹配問題。后續再專門分享這一類做法。

有同學會問:這里是不是可以建一個算法模型,不用業務規則來推演?答:可以。但是注意:要建的不是一個算法模型,而是切分場景,根據數據特點建模。不然眉毛胡子一把抓,建的模型會有問題。

專欄作家

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學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咨詢顧問,在互聯網,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個行業有豐富數據相關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111

    來自河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