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控數據新人,最容易踩到的雷區!

0 評論 2863 瀏覽 7 收藏 10 分鐘

在做數據分析之前,數據獲取環節常常會被人忽略,但這也是關鍵的一步。本文基于相關案例,總結了數據獲取的三點準備工作,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在數據分析中,大家往往會比較重視數據清洗,數據統計和特征構建這些所謂的高級工作,而比較容易忽略數據獲取這個環節。

大家可能會說,從數據倉庫取數據不是一件很easy的事情嗎,兩行SQL語句就可以搞定。

事實上,很多數據分析的錯誤都是在數據獲取階段埋下的地雷,導致后續不停的返工。這里我們只討論從數據倉庫取數據的情形。

舉個例子,小飛是糧糧電商數字金融部門的新員工,老板讓小飛統計下電商客戶向信貸客戶的轉化漏斗結構。

小飛接到任務非常興奮,打開了電腦,兩行sql語句把數據抓進excel,然后開始各種花式分析,忙得不亦樂乎。

當他把數據準備成各種酷炫圖表給老板匯報時,老板問了一句:”你這個信貸客戶的人數比我們線上監控的人數少了一半以上,你是從哪里拿的用戶數據呀?”

小飛回答,我從credit_card_transaction_tab里取的用戶,都是有信用記錄的用戶。

火眼睛睛的老板一眼就把問題指出來:“你這里只算了持有信用卡的用戶,我們還有消費分期和現金分期的用戶都沒有算在里面?!?/p>

結果由于最基本的客戶數沒有算對,小飛后面所有的分析結果展示都沒有意義了,只好默默回去重新準備數據。

這就是一個典型忽視基本的數據獲取工作,在陰溝里翻船的例子。

大家剛入職時,都急于表現自己,看到一個數據能滿足自己要求就立馬使用,往往會寫出下面這樣的SQL語句:

這里transaction表的主鍵是txn_id,一個用戶可能有多條交易記錄,所以被迫使用DISTINCT去重,暴力取出用戶的列表。

基于上面的案列,我們可以知道,在做數據分析前,前期數據獲取時做的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我們需要做如下的事情:

  1. 了解數據倉庫的表
  2. 整理表和表之間的邏輯關系
  3. 理解用戶數據在數據倉庫的落庫邏輯

接下來,我針對上面三點詳細展開。

01 了解數據倉庫的表

在接到一個數據分析的任務時,第一件時間就是找到相關數據的負責人,拿到存儲數據的表和文檔。

一般金融公司會有幾個部門:Dev, DE, BI, DS。作為DS的建模人員,去問誰才能獲得最準確的信息呢?

這里大部分人會選擇問DS內部的同事或者BI,因為都是做數據分析,大家也比較熟悉。

但事實上,DS和BI都不是數據質量負責的人。很多時候,數據表的變動他們是不清楚的,詢問他們大概率拿到的信息都不能保證權威性。

在初步了解一個數據的時候,作為DS,其實最佳的詢問對象是DE。

因為DE是負責把Dev做的生產數據庫的表拉到數據倉庫,并構建數倉表的負責人,他們對表的結構和數據的變動是最有發言權的。

一般情況下,DE在處理數據時,都會把數據的原始表從生產數據庫里搬一份到數據倉庫里,然后構建對應的數倉表。

所以一個數據在數據倉庫一般有兩個記錄:原始表記錄和數倉表記錄。

如果DE說暫時還沒有構建對應的數倉表,你要基于原始表做工作的話,后續是需要迭代到數倉表上去的。

02 整理表和表之間的邏輯關系

在找到DE的負責人后,需要他們提供數據表對應的文檔,然后整理出這些表之間的邏輯關系,一般數倉表都會有維度表和明細表兩大類,常見的套路就是維度表去關聯明細表。

舉個例子,信貸數據的表基本上可以歸納成用戶相關的表,產品相關的表,貸款記錄的表和還款記錄的表。

我們可以把表的關系畫成簡易版的ER圖結,方便自己和團隊的其他成員理解。

在這里,用戶維度表,產品信息表和借貸記錄表可以認為是維度表,用戶信用分可以認為是用戶維度擴展出來的明細信息,還款記錄可以認為是借貸維度擴展出來的明細信息。

所以在寫SQL取用戶的時候,都是從用戶的維度表出發去關聯其他對應的用戶層面明細表,這樣的SQL邏輯是最嚴謹可靠的。

回顧下之前的SQL例子:

這里從借貸記錄表里拿用戶維度的信息就是非常不合理的一類邏輯。

如果我們是想找有信貸記錄的用戶列表的話,應該是用戶維度表去關聯借貸記錄表,并在篩選條件中設置只挑選有信貸記錄的用戶,這樣的SQL才是嚴謹可靠的。

03 理解用戶數據在數據倉庫的落庫邏輯

在熟悉了數據表里的字段和表的相互關系后,接下來就需要感受數據在業務邏輯中的流動和落盤。

一個數據老鳥在和業務溝通時候,會在腦子里帶著表結構去詢問業務的SOP。

當業務說用戶注冊賬戶,腦子里就要想著在用戶維度表增加一行,用戶注冊的相關信息會被記錄在這個維度表里。

然后用戶填寫相關的表格提交信息,就會知道我們收集的用戶信息會按SOP流程在規定的時間落盤在用戶信息表中。

其中哪些信息是必須非空的,哪些是可以有缺失的,缺失的時候數據表里是None值還是默認值。

如果用戶更新這些信息,數據表是新增一個記錄還是覆蓋已有的記錄?會對我們后續建模有無影響?是否有未來信息泄露的可能?

用戶在從下拉列表中選擇信息的時候,下拉列表是固定不變的還是會改變的?會引起數據不一致嘛?后續需要對數據做清洗和歸一化嘛?

只有當你回顧一個業務流程,用戶的每個數據從app流轉到數據表的邏輯都非常清晰后,才算做完了數據獲取的準備工作。

說到這里,你可能就不會覺得數據獲取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而是需要很多耐心和經驗,很考驗一個人溝通能力和信息歸納整理能力的一件事情。

總結一下,在拿到一個數據分析任務的時候,首先要做好數據獲取的準備工作,分成三方面:

  1. 了解數據倉庫的表
  2. 整理表和表之間的邏輯關系
  3. 理解用戶數據在數據倉庫的落庫邏輯

這些工作會能極大地加深你對數據的理解,能在項目的早期把數據的坑點都找出來,能讓你迅速的融入到業務中,做一個既有分析建模技能又有業務實戰能力的數據科學家。

作者:Ollie老師

來源公眾號:FAL-金科應用研院(ID:fintechapplab_sz),Make Fintech Easier And Smarter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FAL金科應用研院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