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業務指標到技術指標的轉化落地
業務指標要如何轉化落地呢?這篇文章里,作者從指標概念出發,對業務指標與技術指標的關系、業務指標如何轉化落地等問題進行了解讀,一起來看一下。
最近有位業務的同事問了一個關于數據指標的問題:A分廠A車間年度產值完成率、A分廠A車間月度產值完成率、A分廠年度產值完成率,這是三個不同的指標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清楚指標的概念。
一、指標的概念
指標是統計學范疇,用于數據的描述性統計,衡量目標總體特征的概念及其數值的綜合。指標一般由指標名稱和指標數值組成,指標名稱體現了指標質和量的規定,指標數值反映了指標在具體時間、地點、條件下的數量表現。
在統計工作和統計理論研究中,往往直接將說明總體數量特征的概念稱為指標。從同事的問題中,可以看出“產值完成率”是表征總體特征的,可以定義為指標。同事說的三個指標,已經附加了業務語境(時間、地點、對象等),從量化精分來看,可以區分為3個不同的數據指標(復合指標)。
二、業務指標和技術指標的關系
同事又問,從業務視角來看,都是產值完成率,那應該算是一個考核指標???
這樣考慮也沒有錯,總體來說是指標分級管理問題,高層級分類往往會站在一定高度上進行抽象匯總,例如上面的“產值完成率”指標,就是一個抽象匯總指標,在業務管理上有意義,它附加不同的分析維度、時間窗口、限定條件等不同,會衍生出許多細分數據指標。
數據指標是用來衡量目標的,從分析角度看,通過細分數據指標,可以獲知分析的視角,數據的統計邏輯,數據的量度等,所以指標細化到具體的執行層,才有實際分析意義。例如“A分廠A車間年度產值完成率”在分析層有意義。
系統在做指標管理時,往往要做指標的分類管理,用于指標的分層,便于歸類管理。另外,系統會從業務視角,增加業務指標的管理。業務指標往往是一些描述性文字,定義指標設置的目的、計算公式、統計周期,統計維度等,用于指導技術指標的建設。
此處提到了“技術指標”,所謂的技術指標,是從技術實現角度,抽象出的三類指標,即原子指標、衍生指標和復合指標。
原子指標是多維模型中的最細數據粒度,定義了事實表中度量屬性的聚合邏輯,僅含有唯一度量,是技術指標體系中原子粒度的計算口徑描述。
衍生指標由原子指標通過添加時間限定、條件限定和維度卷積而成,限定、維度均來源于與原子指標關聯的事實表。
復合指標由一個或多個衍生指標疊加計算而成,是依據業務需要對衍生指標的再加工,尤其可以實現對相同維度(組)的、不同事實表間的多個衍生指標進行組合計算,以達到對數據進行分析統計的需求。
通過上面的三個定義,可以了解到,技術指標依賴于事實表,是對事實表中的維度和度量進行依次加工轉化,最終輸出符合業務需要的指標數據 。
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對業務指標和技術指標有了一定了解,可通過下圖清晰的表達兩者之間的關系:
三、業務指標如何轉化落地
當聽到業務人員說某個業務指標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落地實施呢?例如聽到業務指標“高風險行業客戶占比”時,需要明確業務指標如何拆解成原子指標、衍生指標和復合指標。筆者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做了如下總結:
第一步,明確指標維度和統計周期,從數據分析角度,確定數據計算口徑。例如高風險行業客戶占比”這個指標,明確后的指標為“截至當日各分行的高風險行業客戶占比”?!敖刂廉斎铡贝_定了數據統計的時間周期,“各分行”確定了維度,即數據統計group by的依據。
第二步,明確指標的計算公式:例如:高風險行業客戶占比=高風險行業客戶總數/客戶總數。
第三步,確定原子指標。原子指標是不可再進行拆分的指標,是基于業務過程的度量值,確定事實表中度量屬性的聚合邏輯。結合第二步中的計算公式,提煉出本案例原子指標為:客戶總數。
第四步,確定衍生指標。衍生指標=時間限定(統計周期)+維度(統計粒度)+業務限定(篩選數據)+原子指標,本案例衍生指標拆解如下:
第五步,確定復合指標。復合指標是在一個或多個衍生指標基礎上,通過各種邏輯運算符合成的,例如比率,比例等類型的指標。本案例復合指標“高風險行業客戶占比”由兩個衍生指標相除獲得:截至當日各分行的高風險行業客戶總數/截至當日各分行的客戶總數。
指標拆解完畢后,落地到系統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源數據的統一集成,數據的治理加工、數據建模、數據計算等,每一步都有很多工作要做,后續會發文逐一展開討論,以上內容僅為業務指標到技術指標轉化落地的總結,期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專欄作家
余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數據產品經理,《用戶至上-用戶研究方法與實踐》譯者。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