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數據分析思維打開心智?

0 評論 5379 瀏覽 32 收藏 34 分鐘

生活如果沒有目標,容易產生虛無感,缺乏熱情與動力。如果用數據分析思維來看《打開心智》這本書,會是什么樣的體驗?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收獲,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我看了《打開心智》這本書,感覺收獲頗多。

下面我用數據分析的思維來解讀這本書,分享一些我的學習心得、思考和實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為了讓結構更加簡潔清晰,我把數據分析的 9 種思維,分成 3 大模塊,在每個模塊下面,分別包含 3 種思維。

讀完一本書或看完一篇感興趣的文章,我一般會記 3 點:

第 1 點:理解現狀,看見差距

選擇運用目標思維、對比思維或細分思維,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找到一個最有沖擊力的點,讓人看見就能引起好奇心。

比如,明確一個目標,對比目標與現狀之間的差距,或者細分一個問題,等等。

第 2 點:分析原因,洞見可能

選擇運用溯源思維、相關思維或假設思維,找到一個最有影響力的點,洞見事物的本質,探索更多的可能。

比如,問題背后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什么,有哪些觀念更新了,或者認知提升了,等等。

第 3 點:預測未來,預見指數

選擇運用逆向思維、演繹思維或歸納思維,找到一個最有行動力的點,可以落實到實際工作和生活當中去,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比如,用 BMI (身體質量指數)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當指數異常時,可能存在健康隱患,需要采取適當的干預措施,例如:健康飲食、健身運動等,以便讓未來的身體保持健康。

我把上面的方法稱為「記三點寫作法」,因為「記」與「驥」同音,而且 3 點比較好記,簡單實用,以便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培養更有效、更良好的思維習慣,實現思維升級和認知升級。

從理解現狀,到分析原因,再到預測未來;從看見差距,到洞見可能,再到預見指數;從有沖擊力,到有影響力,再到有行動力。

經常做這樣的思維練習,當訓練的次數多了之后,思路就會變得更加清晰、更有條理。訓練思維就像學習走路一樣,走的路多了之后,就會習慣成自然,不需要思考先邁左腿,還是先邁右腿,也能把路走好。

一、理解現狀,看見差距

《打開心智》的作者李睿秋(Lachel),公眾號是:L先生說,下面我們簡稱他為 L 先生。

在這本書中,對我最有沖擊力的點是「輸入-輸出」模型,因為「用輸出倒逼輸入」是我正在踐行的一種方法。

2021 年 1 月,我開始總結「100 種分析思維模型」系列文章,目前已經寫了 40+ 種,未來還將繼續學習總結更多的思維模型,但我不想急于求成,如果只是簡單地羅列一些思維模型的概念,其實可以很快完成目標,但是我認為這樣對自己的成長并沒有太大的好處。

我希望自己在學完每一個思維模型之后,都能夠經過深度思考和認真實踐,檢驗模型對自己確實有效之后,再進行總結和分享,我認為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讀者負責。

什么是「思維模型」?

簡單來說,思維模型就是認知世界、思考問題的模式和習慣。

比如,看見新信息時,不要盲目地相信,而是思考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從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這種思考的習慣,就是一種簡單的思維模型。

所謂模型,就是從一系列元素中,找到背后共性的規律,經過歸納總結,濃縮成一個簡單的、可復用和遷移的結構,能夠應用到不同的場景中,提高我們決策和行動的效率和質量。

所以,思維模型是對世界運行規律的總結,其中蘊含著關于「事物本質」的信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

明確自己的目標之后,讀書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高手當作標桿去學習,從而更好地理解現狀,看見差距。

二、分析原因,洞見可能

任何事物,如果你能洞見它的底層規律,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它。

在《打開心智》這本書中,作者 L 先生基于心理學、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總結了 4 個底層的規律,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節能」。

這 4 個底層的規律,提升了我的認知,幫我撥開迷霧,更好地洞見事物的本質,從而有更大的可能性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接下來,我簡要介紹這 4 個底層的規律。

2.1 節能

為什么人不喜歡思考?

因為大腦思考需要消耗能量,人類為了生存和繁衍,大腦會想方設法進行「節能」,這是生命進化刻在基因里面的機制。

盡管大腦有「節能」的天性,但是我們可以運用目標思維,讓自己變得更有動力,而且經過系統的訓練,依然可以進行更加理性的思考,想辦法為自己「賦能」。

我研發和應用「數據賦能系統」,掌控自己的時情緒和習慣,提升自己的專注力,就是在用數據為自己「賦能」,讓自己把有限的能量,用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面,并通過數據分析和復盤總結,反過來促進自己做出更好的決策和行動。

2.2 穩定

為什么人不想離開舒適圈?

因為大腦天性追求穩定,不想為改變消耗能量。當你深刻理解了「穩定」的確定性、一致性和適應性,對未來的目標就會更加篤定,心中也會更有安全感,減少焦慮感。

在《影響力》這本書中,作者羅伯特·西奧迪尼總結了承諾和一致原理,當你公開做出一項承諾之后,你的行為就會向承諾靠攏。

所以,大膽公開說出自己的目標,這樣有助于目標的實現。

但是,實現目標不能一蹴而就,因為適應需要時間,養成好習慣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就像種下一顆種子,悉心照料,讓它慢慢生長。

2.3 預測

為什么人不喜歡無聊的感覺?

因為大腦通過預測來理解世界,根據進化的歷史和生活的經驗,形成了一種心智模型:一成不變的生活不利于生存。

大腦采用預測加工的模式,處理每天接收的各種信息,包括每天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是在不斷訓練我們的大腦,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減少資源的浪費,讓我們把資源集中在更重要的地方。

養成好的習慣之后,原來「費力」的事情,將變得不再費力。此時就能有更多的精力,用來養成新的習慣,學習新的東西,探索新的項目,為生活引入一些新鮮感,在無聊與焦慮之間取得某種平衡。

2.4 反饋

為什么人不能忍受長期沒有反饋的付出?

因為大腦天性是趨利避害的,趨利主要是由「獎賞回路」控制。當我們做出對生存有利的行為時,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激發我們的動機系統,讓我們更有動力和激情去做事。

進入現代社會之后,商家在利益的驅使下,精心設計了各種即時反饋的「獎賞回路」,包括游戲、短視頻、娛樂節目、八卦新聞等,讓人沉迷其中而難以自拔,雖然人們的內心深處知道,這些是浪費時間的活動,但就是無法控制自己。

一旦大腦習慣了這種即時反饋的多巴胺獲取模式,就更加難以適應需要長期努力才能獲得多巴胺的模式了。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大腦短視的天性呢?

我們不妨做出一些改變,試著去做一些更長遠的事情。

比如,設置一個長期的大目標,然后把它分解為一些小目標,并付諸行動,去完成這些小目標,獲得積極的反饋,逐漸積累內驅力和成就感,就能不斷獲得成長。

三、預測未來,預見指數

學習之后,最重要的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把所學的知識落實到行動中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從而能夠切實改變自己的生活。

書中介紹了 6 種重塑自我的方法,我結合自己的理解,應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去。

3.1 掌控情緒

按照「情緒維度理論」,把情緒細分為 2 個維度,一個維度表示是否正面,另一個維度表示是否可控,通過坐標軸形成 4 個象限,然后把情緒放進去。

結合「情緒能量理論」和「情緒維度理論」,我優化了「數據賦能系統」的情緒設置,然后運用「控制兩分法」,控制自己能控制的情緒,比如,喜悅、焦慮和憤怒,接納自己無法控制的情緒,比如,恐懼、悲傷和極樂。

運用「數據賦能系統」,我持續記錄自己的情緒,寫下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并對情緒進行打分,然后把情緒連點成線,這樣就能比較直觀地看到自己的情緒波動,包括什么事情讓自己的情緒變得高漲,什么事情讓自己的情緒變得低落,掌握自己情緒變化的規律。

不要小看記錄這件小事,有許多研究證明,記錄有助于減輕焦慮和壓力。我從 2018 年開始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平均每天用 Excel 記錄 20 多行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幫助我掌控自己的時間、情緒和習慣,而且成為我復盤總結和了解自己的絕佳素材。

情緒控制能力是可以鍛煉的,經常運用「控制兩分法」,去面對現實中遇到的問題,減少抱怨和指責,積極創造和引導正面的情緒,比如,積極社交、多曬陽光、充足睡眠、健身運動、深度思考、閱讀寫作等,就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也能有效減少負面情緒的困擾。

負面情緒不是洪水猛獸,有時候,負面情緒恰好是發現不足、挖掘內心的契機,把目光從外在事件轉移到內在感受上,從第三方的視角觀察和剖析自己,給自己留出理性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避免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行動。

按照「漢隆剃刀」原則,能解釋為愚蠢的,就不要解釋為惡意。如果我們更多用善念去理解外部的事件,情緒反應就會變得更加積極樂觀。

在《情緒》這本書中,作者莉莎·費德曼·巴瑞特介紹了一種「情緒建構理論」,巴瑞特教授認為,情緒其實是大腦構建出來的,大腦會預測未來所需的能量,通過改變心率、血壓等指標,做出相應的反應,當身體的感覺和外界的事件產生共鳴時,情緒就發生了。如果預測不同,那么身體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

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通過刻意練習,提高自己的「情緒粒度」,盡可能多地掌握和情緒相關的詞匯,準確識別并且描述情緒的狀態,避免陷在一種情緒里無法自拔,從而能夠更加準確有效地找到對應的解決辦法,擁有一種更加健康的心理狀態。

比如,同樣是高興,情緒粒度高的人,可以分成開心、愉快、得意、振奮,以及欣喜若狂,等等,能夠很輕松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對自己的情緒有著非常細致的認識。同樣是表示糟糕的情緒,可以有生氣、憤怒、驚恐、暴躁、窘迫、焦慮,等等。

在數據賦能系統中,我匯總整理了 100 多個情緒相關的詞匯,并且按照情緒能量理論進行分層,再按照情緒維度理論分成四個象限,從而提升自己掌控情緒的能力。

未來我還將繼續細化這些情緒詞匯的含義,并舉例說明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將來在記錄時間和情緒的時候,就可以選擇更符合自己當前感受的情緒。

身體是情緒居住的地方,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態,比如,注意飲食、健身運動、充足睡眠等等,也能增強自己的掌控感,讓情緒變得更加穩定。

3.2 養成習慣

如何把自律轉化為「自驅」,而不是「自虐」?

我的方法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通過心理暗示,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當作是提升自己的機會,引導大腦按照正確的方向去行動,而不是強迫自己去做內心不愿做的事情。

比如,工作勞累一天之后,回到家時大腦似乎想要「罷工」,不想去做「燒腦」的事情,就想休息放松一下。如果選擇放松的方式是看視頻或玩游戲,大腦其實并沒有得到休息,反而會讓人感覺更加疲勞,而且會感覺空虛。

此時不妨轉變一下思維觀念,把時間和腦力用來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比如,陪家人聊聊天,散步鍛煉一下身體,寫一寫復盤總結,等等,這樣就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充實。

按照「福格行為模型」,行為 = 動機 & 能力 & 提示,當動機發生改變之后,再把目標分解為有能力做到的小任務,只要加以適當的提示,就會采取相應的行動。

比如,在養成復盤總結的習慣之前,我一想到這件事就會感覺很難。但是,當我意識到復盤這件事的重要性,知道復盤可以促進思考,并且篤信長期復盤的好處之后,再把復盤這件事分解為哪怕每天寫 1 個字也行,每天只要用鬧鐘提醒一下,就會立即開始寫復盤總結。

如今我已經連續復盤總結了 1300 多天,越來越感受到復盤總結的好處,看到不斷增長的數字,也能讓我獲得一種成就感。我不再需要依靠鬧鐘的提醒,就會自然地想起這件事,說明復盤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

類似地,早睡早起、深度學習、用心寫作等習慣,我都是這樣逐漸養成的。

未來,我還將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自己當成一個持續優化的系統,繼續養成更多好習慣,并從中獲得樂趣和動力,讓整個系統朝著所期望的方向運轉。

3.3 持續行動

自從我養成用「數據賦能系統」記錄時間和情緒的習慣之后,持續行動就變得更加簡單了,因為每記錄一次,就相當于提醒了自己一次:要把時間花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面。

通過查看自己記錄的時間數據,并問一問自己:假設這件事不做,會有什么后果?通過審視每件事對長期目標的貢獻度,經過小心求證,從中找到一些其實可以不做的事,并從后續的日程計劃中排除掉,這樣就能節省出來很多時間。

比如,晚上下班回到家之后,如果不去刷手機,對長期目標不會什么負面影響,因此可以把刷手機的時間,用來讀書或寫作。

在日復一日的記錄時間和復盤總結的過程中,逐漸用新習慣去代替舊習慣,從持續行動中獲得正向的反饋,就能讓自己進入更加自然舒適的狀態,從而獲得成長和進步。

在《打開心智》這本書中,作者 L 先生介紹了缺乏行動力的四種模式:

我用這個模型對自己的狀態進行診斷,發現自己經常處于「威脅敏感」模式,就是容易「想太多」,有比較嚴重的選擇困難癥,有時候點個外賣都需要想很久,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為了克服精力分散的問題,我關閉了幾乎所有手機 App 的通知功能,養成了經常練習正念冥想的習慣。

另外,我會利用碎片時間來記錄自己的時間和情緒,這樣就能提醒我及時把注意力拉回來,并思考這件事值不值得做,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反應,從而提升專注和感知的能力,增強自己的掌控感。

我的很多想法和靈感,其實都是在記錄的過程中產生的。我的很多行動,也是從記錄這一刻開始的。比如,當我睡覺之前記錄時間,其實就是在提醒自己,現在到點就該準備去睡覺了。

行動是改變一切的良方,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行動力,那么不妨試著從記錄開始。

3.4 高效學習

作為終身學習的踐行者,我一直在努力打造適合自己的學習系統。

我學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把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技能,從而能夠用來化解現實中的難題。

運用假設思維,先大膽假設,然后再小心求證,通過實踐檢驗知識的有效性,用來指導決策和行動,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型和方法論,再把有效的經驗分享出來,以便讓更多人能夠從中受益。

比如,假設我運用新的思維模型,會怎么樣?假設讓自己的工作更加貼合業務,會怎么樣?假設我多花時間與他人交流,會怎么樣?下一步就是去行動,經過對比分析,檢驗結果與當初的假設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就總結經驗。如果不符,就思考原因,大膽提出新的假設,再小心求證,循環往復,形成不斷成長的閉環。

再比如,我在閱讀了很多與時間、情緒和習慣有關書籍之后,總結對自己有效的方法論,運用數據分析的思維和工具,經過長期的思考實踐和升級完善,用 Excel 制作出了「數據賦能系統」,并證明它對自己確實有效。

運用任何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剛開始的時候都難免會感覺不適應、不舒服或不理解,但只要及時把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做出自己的假設,并動手去檢驗它,經過反復的練習,就可以總結出一套有效的方法,讓它成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其中記錄是關鍵,有句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經過對問題的假設,以及對行動的檢驗和對比分析之后,下一步就是對結果的復盤總結,把過去的經驗沉淀下來,以便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

學習追求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經過思考之后,能夠融會貫通。讀再多的書,如果沒有自己的思考,那么結果也是徒勞的。

千萬不要總想著「投機取巧」,不要以為通過簡單的復制、劃線或收藏就能學到知識,而要腳踏實地,做到學以致用,才能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關于建立知識體系的方法,我計劃結合 DIKW 模型,另外再寫一篇文章:如何用 DIKW 模型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3.5 深度思考

凡是優秀的人,都有深度思考的習慣。

如果一個人學會深度思考,掌握系統而有效的思維方式,就能成長為更優秀的人。

成長的過程,就是重建自己的思考方式,不斷提升認知的過程。

一個有智慧的人,并不在于記憶好,而在于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好奇心,升級自己的思維模式,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不斷獲得成長。

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妨把問題放到系統中去思考,打破固有的思維方式,運用溯源思維,多問幾個為什么,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拓寬心智世界的成長空間。

我們的生活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比如,因為疫情原因居家辦公,雖然有諸多不便,但從好的方面來想,可以節省上下班通勤的時間,增加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選擇主動適應和接納這種變化,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就能避免陷入到負面情緒的泥潭中。

把一切問題、挑戰和困難,都當成提升能力的機會,這就是成長性思維。不用太在乎最終的結果,更多關注「我能從中學到什么」,激發自己的潛能,讓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變得更加靈活,并且更加積極地去采取行動,就能更好地化解難題。

3.6 積極創造

世界充滿了限制和誘惑,有人想要我們偏離方向,要么被外界推動著失去自我,要么陷入空虛的娛樂難以自拔。

創造是我們生活的意義所在,也是獲得快樂的一種方式。

在創造的過程中,需要付出努力和克服困難,但創造的成果可以讓人獲得快樂,這種快樂會激勵你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磨煉自己的心態,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帶來長期穩定的滿足和幸福感。

反過來,通過消費獲得的快樂,比如刷短視頻、看娛樂新聞,由于沒有付出努力,短時間內獲得的快感,會不斷堆高快樂的閾值,從而被推著去尋求更刺激的快樂,導致容易陷入空虛的狀態。

如何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時間去進行創造呢?

我自己比較喜歡運用數據分析的思維,從底層原理去思考問題。比如,使用「數據賦能系統」掌控自己的時間、情緒和習慣,目的不是為了去做更多的事情,而是學會「斷舍離」,盡量不去做那些不必要的事情,從而能夠抽出更多的時間,專注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包括:深度學習、用心寫作、健身運動、陪伴家人,等等。

每次記錄時間和情緒的時候,其實都是一次思考的機會:這段時間我做了些什么事?這些事對目標有沒有用?如何讓自己做得更好?經常這樣做,可以檢視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路上,還可以把想法、靈感、經驗、心得、教訓等沉淀下來,成為下一次行動的能量來源。

我會用關鍵詞簡單記錄自己做事的思路、想法和進展,下次再繼續做的時候,就能更快地進入到心流的狀態,讓自己全神貫注地把當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做好。通過記錄自己的情緒得分,可以找到「波峰時間」、「波谷時間」和「正常時間」,以便按照自己的節律,在思維比較活躍、精力比較旺盛的時間段,去做更具有創造性的事情。

每天記錄自己的時間和情緒是什么,思考背后的原因是為什么,以及規劃下一步應該怎么做,養成復盤總結的習慣,給我產生了一種神奇的力量,不僅增強了我的掌控感,而且降低了我的焦慮感,還提高了一種自律的滿足感,從而增強了我追求目標的動力和信心。

最后的話

生活如果沒有目標,就容易缺乏熱情和動力,甚至產生虛無感。

我養成每天深度學習和用心寫作的習慣,沒有人要求我這么做,而是我自愿選擇這么做,因為我覺得這件事本身是有意義的,學習可以獲得新知,寫作可以促進思考,或許還能幫助他人,比如:對他人有所啟發,把正能量傳遞給他人,點亮他人的思維盲區,等等。

反過來,如果我學習和寫作只是為了功利或考試的目的,那么最終就會面對存在性焦慮。就像很多人在高考結束之后,就再也不想看書了。

我們需要不斷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才能獲得更高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如果你暫時還沒有找到,千萬不要放棄,繼續尋找下去,從行動中獲得反饋。只要你傾聽自己的心聲,當你找到的時候,你的內心會告訴你的。

通過持續記錄自己做過的事情和相應的情緒,那些能讓你情緒能量高漲、精神振奮的事情,也許就是你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人的興趣就像情感一樣,也是可以培養出來的。我們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與世界的聯系,并對世界產生影響,這會帶來快樂和滿足感,反過來產生一種驅動力。當你發現自己擅長某件事情之后,獲得了正向的反饋,也許逐漸就會產生興趣。

每天在復盤總結的時候想一想: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哪些地方不夠滿意?如何改變才會更加滿意?哪些做得好的事情需要繼續做?哪些做得不好的事情需要停止做?哪些值得嘗試的事情需要開始做?

然后,第二天就去嘗試做出改變,當再次復盤的時候,就可以問一問自己:改變是否讓自己變得更加滿意了?如果是的話,那就維持這個改變。如果不是的話,那就假設做出新的改變,然后再用行動去驗證自己的假設。這樣就可以把過去的經驗,轉變為自己的寶貴財富。

當你找到自己擅長并且喜歡的事情之后,不妨再問一問自己:是否可以通過這件事,去影響和幫助更多的人?如果可以的話,那么恭喜你,你可能找到了自己熱愛的終身事業。

對我來說,用數據賦能成長,能給我帶來滿足感,而分享數據賦能的方法和工具,讓自己周圍的世界能夠變得好那么一點點,能讓我產生成就感和意義感。

在「數據賦能系統」中,有一列名為「量化」的指標,你可以用來記錄目標的完成情況,也可以用來給時間進行打分。比如,你可以問一問自己:從長期來看,這段時間對自己的成長和目標有多大的價值?如果發現自己在很長的時間里,一直都在做一些低價值的事情,那么就要提高警惕了,你也許已經偏離了目標的方向。

最后,我將運用數據分析的 9 種思維和 100 種分析思維模型,把不同的思維模型組合起來,通過對比分析和追根溯源等方法,找到事物發展的底層規律,演繹出不同的使用方法,不斷完善自己的預測模型,以便將來能夠更好地化解難題。

作者:林驥,微信公眾號:林驥,《數據化分析》作者

本文由 @林驥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