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錯過數據,否則就會錯過這個時代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數據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數據專業人才尤為可貴。為什么說我們要重視數據,有哪幾方面的考慮?本文對此進行總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唯有順勢而為,才能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發展。所以很多時候,選擇大于努力,在一個上升的電梯里,哪怕蹲著躺著,態勢也會越來越高。而在一個下降的電梯里,就算向上跳,也在不斷的下降。
但是如何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其實還是自己的認知。做出選擇往往意味著要跳出舒適圈,所以選擇加努力才是真正的王道。
一句題外話,也很有道理,命好也是核心競爭力。
研究生畢業至今工作17年,回顧一下過往經歷,幾次轉型基本都都踩在了風口上(從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在500強央企,到經歷房地產黃金10年的前半程、到移動互聯網、到區塊鏈、到目前的數字化服務),其實每一次跨越,都是一次淬火歷練,跳出舒適圈的感覺,跳過的人才明白。
先下結論,后面的一個階段,我占數據方向。
4年前寫的第一篇公眾號,預測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其中提到了ABCD+5G,目前看來大趨勢還是很準確的。A(AI)隨著大模型的興起,又開始新一輪浪潮;B(BlockChain區塊鏈)比特幣今年創出了新高,比特幣ETF在美國獲批并開始交易;C(Cloud Computing云計算)隨著近年來各大云計算廠家的大幅降價,也更加深入的滲透到各行各業;5G也已經大規模普及;D(Data數據),也就是下面重點提到的相關內容。
如果感興趣,可以閱讀一下當年我寫的文章,2020,SOS,既然不能選擇,那便一路向前。
一、時代的趨勢,順勢而為
信息化開展了三十多年,沉淀了海量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是有價值的,是可以轉化為數據資產的。近年已經有多家公司通過數據資產實現成功融資,數據真正成為了公司的資產。加之現在機器學習、大模型的火熱,也和數據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數據行業未來充滿想象和希望。
2023年底國家大數據局的成立,加之2024年新質生產力的重點提出,數據是這個時代的趨勢,與趨勢共舞,收獲無窮。
2023年10月25日,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成立。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的重要性又一次被體現。
國務院設立國家大數據局的意義在于,說明國家就是要強推數據要素,這就是當前最主要的產業趨勢。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從零到一,投資價值極大。
數據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亦被視作國家基礎性戰略性資源。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中國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全球占比達10.5%,位居世界第二。
根據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2024年1月1日起,企業數據可作為無形資產或存貨被納入財務報表。這意味著企業的數據價值被認可,有助于企業更清楚地認識到數據資產的重要性,激發企業對數據進行深度開發利用的積極性。
在此背景下,通過“可信數據要素基礎設施+數據治理+數據權屬確認+數據評估+資產入表”的企業數據資產化的5步法方案,助力企業最終實現數據資源的資產化,有效促進數據交易市場的繁榮。
當前,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高速增長,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生態體系持續優化,數據領域投融資金額多年來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市場前景廣受認可。數據專業人才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二、事業的機遇,開啟第二曲線
在這個行業沒有35歲的危機,沒有4050的焦慮。在ToB領域,越有經驗越好開展工作,也越能將經驗放大并助力業務發展。技術工作更多的是模型層面的構建,Kimball的維度建模30年經久不衰,當然也有大數據方面的技術開發,但在ToB端,也沒有互聯網那么卷。
進入數據行業是不分年齡、不分行業、不分背景的,何時用何種身份進入都是一個好的時機。
如果剛畢業就開始進入數據行業,可以從技術入手,占得技術先機,如果有計算機基礎做一些算法和大數據方向的發展,能有廣闊的前景,并建立自己的技術護城河。
如果工作一段時間以后進入數據行業,可以借助之前積累的業務經驗,更容易的去理解數據和指標,更方便的與業務以及公司的戰略去結合,去從公司價值鏈的角度介入公司的數字化轉型,進行數據資產的梳理。
進入數據行業甚至可以沒有計算機背景,我之前合作的一位華為資深數據專家,他曾經是采購部的負責人,隨著公司開展數字化轉型,他以業務專家的身份介入,加之和咨詢以及技術團隊一起共事中總結的經驗,在退休之后,成功轉型為數據咨詢專家,開啟事業的第二曲線。
所以業務同學可以轉數據分析(有業務經驗優勢,懂指標、懂運營、懂數據域的劃分)、業務系統的開發同學(Java等)可以轉數據開發(懂業務、更了解數據源、技術也基本相通)、業務項目經理可以轉數據項目經理、CTO可以轉CDO,數據這個行業真的是海納百川。當然各行各業的同學的轉型,也需要一定的學習,數據行業也有自己的方法論和相關工具,跳出舒適圈的感覺,大家此時可以體會一下,先酸后爽的感覺。
一句題外話,大家可能認為華為的數字化轉型,是自己做的,因為畢竟有那么多IT工程師。但實際上HW的數字化轉型經過了十多年,花了幾百億,才真正實現了數字化轉型。HW的數字化建設是IBM來做的,后期IBM撤場之后,HW持續建設和運維,這個階段他們還是花了大價錢找IBM以及埃森哲作為咨詢。
雷軍曾說過,這個世界上99%的事情都有標準答案,找個會的人問問,事半功倍。HW也認為咨詢費雖然高,但這也是最便宜的方式,如果自己悶頭干,幾百人、上千人干一兩年之后,發現方向干錯了,這時候,時間的損失、戰略的損失,才是更巨大的。
三、不要錯過數據,機會來自挑戰
在中國數據的發展剛剛起步,有廣闊的前景和機會。在做軟件服務這些年,和眾多的500強企業包括央國企、政府、軍工、民企等合作,大家最近都有了強烈的數據意識,寄希望于數據可以成為資產,可以指導運營,可以輔助決策,可以像石油一樣源源不斷的提煉出價值,最終實現數據資產入表。
但是接觸了這么多千億級別的企業,建立了數據組織、數據倉庫、數據中臺、數據規劃的少之又少,用的最多的是局限在某個業務領域的報表,甚至還有很多沒有實現所有業務數據的打通。
有些企業開始著手于數據規劃,數字化轉型,甚至開始考慮數據資產入表,但是過程中,也是各種……
中國的數據發展并不完美,應該說,問題還不少。但是,如果我們看清趨勢后,往往問題越多,代表機會越大;越是不完美,越是未來可期。
不要錯過數據,就像不要錯過這個時代。
從前往后看,看到的都是困難,從后往前看看,看到的都是機會。以終為始。
機會和挑戰并存,以下問題是需要考慮的:
1、數字化浪潮下,如何滿足企業的咨詢需求?
2、對數據治理的業務價值認識不足,如何培養公司的數據意識?
3、業務人員普遍認為數據治理是IT部門的事,如何統一認知?
4、缺乏數據治理組織和專業的人才,如何建立數據組織體系保障?
5、數據質量堪憂、數據標準不一,如何進行數據指標建設?
6、……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指出,工業經濟轉向數字經濟的過程中“不愿、不敢、不會”等問題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社會整體數據意識和數字技能欠缺,看不到數據價值或者不具備數據價值變現能力,難以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難以實現數字認知和能力的躍遷,國家數據局承載厚望。
作者:同道說,微信公眾號:同道說
本文由 @同道說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