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做的數據異動分析,總被人Diss

0 評論 120 瀏覽 0 收藏 10 分鐘

數據異動分析是企業經營中的一項關鍵任務,但往往也是最易受到批評和吐槽的部分。本文深入探討了數據異動分析中常見的問題,并提出了一套系統的分析方法,幫助分析師更準確地識別和解釋數據波動,從而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數據異動分析,是平時工作中做得最多,也是最經常被吐槽的部分,不光領導&業務部門吐槽,做分析的人自己也在吐槽:

問題一:神經過敏。漲1%就要“深入分析”,跌1%又要“深入分析”,把分析師折騰得苦不堪言,經常分析漲1%的報告還沒交,丫又跌了1%,每天在數字波動間疲于奔命。

問題二:盲目亂拆。做異動分析,只會拖一堆維度做拆解,最后拆出來形如:華北地區降7%,男性用戶降5%……之類,不知道該咋下最終結論?;蛘吒纱嘁还赡X全丟給業務拉倒。

問題三:勞而無功。異動分析完了,丟了“華北地區降7%”所以呢?所以業務要上活動嗎?所以要組織華北地區地推嗎?數據單薄,完全沒法支持業務行動。

從本質上看:只有死人的心電圖才是一根直線,但凡是個正常的人一定會有波動。把握業務規律,判斷合理波動范圍,了解業務應對異常的手段,才能推動合理決策。想達到這個效果,需要分幾步完成。

一、了解基礎走勢

首先,在實際企業經營中,數據指標來源于業務,而業務本身受三重影響:

  1. 業務自身的規律,比如雪糕夏天暢銷,羽絨服冬天暢銷
  2. 主動投入的影響,比如持續開店,持續追加投放費用
  3. 意外發生的時間,比如突然周末下個雨,突然熱點新聞

在三重影響中,意外事件是無法提前預知的,但業務自身規律,主動投入影響是有跡可循的。因此,想做好異動分析,首先要對歷史數據復盤,對整體的業績、DAU、銷售量等指標進行走勢拆分,觀察其有沒有自然周期,觀察哪些主動行為會帶來明顯影響,這些基礎數據積累是判斷“什么是異常波動”的重要參照物(如下圖)。

注意!當公司的規模不夠大 or 業務還在成長期 or 做業務轉型的時候,有可能季節性規律被主動投入影響掩蓋掉。比如雖然我司是做羽絨服的,但是一共就開了10家店,其中一家店選的位置不好,生意差了,就會影響10%的總業績。

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區分業務動作,重點關注業務動作(而非自然規律)的影響。

二、區分業務動作

注意!并不是所有業務動作,都會產生影響整體業績,整體DAU,整體銷量的巨大效果。因此需要區分出影響指標的關鍵業務動作。

常見的關鍵業務動作,有:

  • 渠道:線下持續開店,線上持續投放獲客
  • 商品:爆款新品上市,原有商品大幅度降價
  • 用戶:大力度用戶補貼,VIP用戶特殊大于
  • 產品:重大APP版本更新,重要功能上線

這些關鍵業務動作常伴有大量的營銷費用/研發費用支出,對所有用戶產生作用,且效果明顯。此時,建議如下圖所示,拿小本本記錄好:

  1. 到底有多少關鍵動作發生
  2. 關鍵動作發生期間,總業績指標/DAU指標有什么變化
  3. 內部,外部因素同時發生時,內部能發揮多大效果

這樣多做記錄,方便后續評估效果+預判直播走勢。

相比之下,一些小范圍促銷/小范圍開店/小范圍產品更新,或者影響范圍太小,或者投入力度不足,不會產生巨大效果。此時應先記錄,這些小范圍促銷/小范圍開店關店/小范圍產品更新的影響范圍(比如5%的總用戶,3%的門店),再評估效果。

理論上,對于整體波動,這些小活動最大影響也就百分之幾了。

三、判斷輕重緩急

了解基礎走勢后,我們可以從日常1%、2%的波動中解脫出來,關注真正問題,比如:

  • 持續性震蕩下滑
  • 打破原有季節規律
  • 業務動作未達預期

如下圖所示,比起日常1%波動,這些才是真問題發生的跡象,應重點關注。

捕捉到真正問題以后,不要盲目地各種維度亂拆解,而是緊密圍繞:“影響業務的關鍵動作有沒有問題”進行分解。比如診斷業績指標波動,先問:我司今年推動業績的關鍵動作是啥?如果我司是toC業務,主要手段是推新品,那么應該先關注新品表現(如下圖)。

同樣是診斷業績指標波動,如果我司是toB業務,今年推動業績的關鍵動作是“穩定大客戶份額”,那診斷的邏輯又有不同(如下圖)。

什么是真正嚴重的問題?

我司推動業務發展的關鍵動作不靈了!而且是全渠道/全客戶類型/多次嘗試都不靈/投產比持續下降,這才是真正關鍵的問題。

相反,如果指標異常波動僅僅來自于:突發事件/某次活動沒做好/某次推廣效果不佳、某個版本更新出了BUG,那意味著只要后續稍作調整,問題就能解決,這才是“小問題”。

四、提供執行建議

經過上述三步診斷,提供可執行的建議會容易很多,如果是局部發生的“小問題”,意味著完全可以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針對性解決,比如:

  • 突發BUG → 修復BUG,自然就好了
  • 某個地區業績不好 → 責令整改,復制標桿做法
  • 某個渠道推廣不佳 → 調整做法,挪一點資源到好渠道
  • 短期內下雨,影響業績 → 還有資源,就上促銷拉一拉

但是,如果發現問題是關鍵業務動作失靈的“大問題”,那就難受了。關鍵業務動作失靈,意味著得有一些根本性改變才能扭轉局面,可短期內做根本性改變談何容易!

很多公司都是要繼續用老方法掙扎一段時間,直到指標徹底完蛋才逼著想新辦法。在此之前,數據分析師面對的業務指標曲線,將會是一路下跌看不到頭的走勢。這時候單靠數據是無法找到對策的,你不可能走在老路上,卻指望出一個新結果。

但是,起碼我們自己可以提升分析能力,至少在面試被人問道:你怎么分析指標異動的時候,不再是搖頭晃腦地說“指標異動無非就是做拆解……”

而是系統地說:

  • 我們能識別業務常規走勢,避免誤判和神經過敏
  • 我們能識別業務關鍵動作,對指標走勢有預判
  • 我們能區分出異動是否來自關鍵動作失靈,提醒業務調整對策

這樣我們自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也脫離那些只會循規蹈矩的公司。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的陳老師】,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