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方法論:你真的懂 Session(會話) 分析嗎?
Session 分析并不“包治百病”,但卻是用戶行為分析的重要方法。
在數據分析領域,Session是一種專業的數據分析。對于有數據驅動意識的互聯網人來說,這并不陌生——Session 即會話,是指在指定的時間段內在網站上發生的一系列互動。例如,一次會話可以包含多個網頁或屏幕瀏覽、事件、社交互動和電子商務交易。
Session:解決用戶分析中的“線”型難題
Session 分析有何意義?
人們往往最熟悉事件分析模型,且用戶行為事件往往以“點”的方式呈現,即某人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干了一件什么樣的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 4W1H 模型:Who、When、Where、How、What。
王小明昨天下午在 i 百聯通過個性化推送買了一雙 NIKE 球鞋,張小花今天十點在融 360 上注冊后領取了新人基金,某白領晚上六點在五道口區域掃碼一輛 ofo 小黃車并報修了它……
基于這樣用戶角度的行為記錄,產品方可以知道他們的用戶都具體干了什么事情。并對自己的產品做出精細化運營,但是,還有一些需求,是不能通過“點”來描述的,比如:
- 用戶平均會來幾次?
- 每次平均逛了幾個頁面?
- 每次來平均待多久?
- 某個具體頁面用戶平均停留多長時間?
這些需要把用戶單點行為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計算后才能得到的數據分析需求,更像是一條“線”。而 Session 分析的最大意義,就是解決用戶分析中的“線”型難題,從不同角度指導精細化運營與商業決策。
如何用 Session 分析支持工作?
如果根據定義,Session 的關鍵點顯然是:多長時間內用戶做了什么事。
Session 切割時間
假如王小明打開某企業官網了解信息,點擊了 DEMO 按鈕,并進行了注冊試用行為,然后就被領導叫去開會,四十分鐘后又跑回來繼續瀏覽頁面,這是幾個 Session?
這要看數據分析工具的 Session 切割規則,通常來講,Web 產品建議切割時間為 30 分鐘,APP 產品建議切割時間為 1 分鐘。比較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當然規則是活的人也是活的~可以根據產品的業務形態變更。所以王小明兩次瀏覽頁面的時間超過了 Web 端的 30 分鐘,被記錄為兩個 Session。
Session 事件
Session 記錄什么事件,取決于需要關注的用戶行為。如果 Session 事件只包含了注冊行為(核心事件),那王小明的行為將會被記錄為一個 Session。如果包含瀏覽頁面,則會被記錄為兩個 Session。
圖1 不同切割時長的 Session? ?圖片來源:神策數據
那么,Session 分析究竟可以分析什么?
平均使用時長
平均訪問時長是指在一定統計時間內,瀏覽網站的一個頁面或整個網站時用戶所逗留的總時間與該頁面或整個網站的訪問次數的比。
圖2 平均訪問時長
平均訪問時長越久,證明 Web/APP 越有吸引力,如果用戶停留的平均時間非常低,那么可能內容不夠有趣,或界面優化較差,真正有價值的內容無法吸引用戶,影響用戶體驗。
平均交互深度
平均交互深度和平均訪問深度定義雖有差別,意義卻很相似,都是衡量 Web/APP 質量的重要指標,可以幫助企業了解頁面內容的價值,功能是否滿足用戶需求,指標的具體意義需要依照業務判斷。
圖4 平均交互深度
跳出率
這部分我在后面的文章會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
Session 轉化分析
營銷推廣中一個非常典型的需求是需要知道不同渠道帶來的注冊、購買等轉化情況,該需求本質上,就是需要界定 Session,然后按渠道屬性查看注冊、購買等事件的轉化數量。
用戶路徑
在業務流程中,了解用戶的行為路徑,有助于運營同學找到用戶大量流失環節,衡量網站營銷推廣效果,產品同學驗證用戶行為流與初步設想進行對比,完善功能,優化用戶體驗。
使用用戶路徑分析,設定起始事件與 Session 切割時間,可以觀察一個 Session 內用戶的行為流。
總結
Session 分析并不“包治百病”,但卻是用戶行為分析的重要方法;既可以看透如王小明一樣的“常跑路”用戶,也可以幫你了解真正的用戶使用習慣,避免產品設計“不按套路出牌”的辛酸往事。
作者:張喬,神策數據內容營銷高級經理,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負責人。公眾號: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
本文由 @張喬-神策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看這個文章分析的更多是營銷領域,服務領域可以用嗎?比如在線IM產品;
場景1:一通對話內用戶跳出聊天界面做了其他瀏覽動作,再回來,這個時候是切分成兩個?
場景2:一通會話了但用戶問題沒結束(可能由于用戶沒及時在客服界面),第二通會話又開始了,這個時候如何進行Session切割呢?
怎么之前的用戶行為分析的文章都沒了
還是沒說明白你的session切割是什么意思?
首先說session,用戶角度的行為記錄中,無論是一個商場,還是一個網站或 APP ,就可以知道他們的用戶都具體干了些什么事情,比如什么時間進入,什么時間買了什么東西等等。但是更多的場景會很復雜,比如:用戶B啟動聚美優品的 APP,先點擊了首頁 Banner 廣告,然后瀏覽了四五個頁面,接著使用了搜索功能,看了一個搜索結果頁后,把 APP 切換到了后臺;過了五分鐘,重新切換回來后,又點開搜索結果頁旁邊的推薦鏈接瀏覽,看完還是沒有心動,直接關掉了 APP……這種復雜的場景一旦落實到具體數據的采集和計算,便不再那么容易。這樣就要對Session切割:需設定切割時長,即相鄰事件間的時間間隔超出此時長,則進行切割。
為什么不直接給每個行為一個session id做標示呢?
標識一個Session ID,那也得先切開才有啊。訪問時長這樣的指標是無限的,針對于一個人訪問網站,上午訪問了20分鐘,中午吃了2個小時,下午又訪問了40分鐘,如果沒有session的切割,他會算作一次的訪問,但實際上這是兩次不同目的的訪問,一次20分鐘,一次40分鐘。
session切開可以在客戶端做,在服務器做這個session時長不好控制,跟產品屬性有強關聯。
很好
謝謝常姓中人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