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精選】BAT 穩定工作和創業之間如何抉擇
小編推薦:年后跳槽季,大家蠢蠢欲動,北京的地鐵已經被拉勾獵聘等全面攻占,許多心有不甘的程序猿,產品狗們開始考慮是進bat等大公司求穩,還是去創業公司或者自己創業?知乎上也有人來問,挑選票數最多的回答,整理給大家,以故事的形式講,應該會更容易理解。
問題:
畢業后在BAT工作四年,目前已經成為業務的技術核心,前mentor邀請加入智能家居創業(十人團隊),目前個人資產60w+30w股票,有房貸已婚,辭職后直接損失為3年內將歸屬的60w左右的股票。
目前level屬于基層炮灰進階中層階段,還未帶人,前幾年工作均比較順利,今年預計無法升級成功,主管許諾干得好下年有望升級,但仍未滿足自己的預期,因為有升職比我快的員工,且今年團隊近況略有坎坷,但努力一把局面還是可以扭轉的。且團隊內還有需要我主導的項目,項目如果成功可以極大改善小團隊狀況。
現在因為各種個人因素迭加,工作有些倦怠和拖延,如對工作內容興趣不算特濃,對工作中各種調整和雞毛蒜皮的事情弄煩了。而該創業項目反而個人興趣更濃厚,考慮換個環境是不是能倒逼自己有所改變,繼續積極拼搏。
但創業的主要動機還是金錢的誘惑,婚后希望生兩個小孩+財務自由,似乎創業能更快速達成希望,況且再過幾年就打算要小孩了,那時更穩定就不一定能夠再有勇氣跳出去創業。所以考慮趁年輕,無論成敗燃燒一把,請各位大牛指點如何抉擇。
來自Daisyzy的回答
我先生2000年27歲,研究生畢業進入華為,01年即創業。
03年前完全沒有收入。
03年到04年,每月領1500元。
04年到06年,每月領3000元。
06年底,第一間公司失敗。
07年,他有兩個選擇,一是去打工,按他的學歷和資歷,在HP,IBM做個consultant,年收入20到30萬妥妥的。二是技術入股加入一間新的公司。他請求我再給他一年的時間,我答應了。
那個時候誰也不看好他,他由美歸國的弟弟,勸他別折騰了,安心打工,在客廳兩人甚至吵起來。
07年底新公司中標一個300多萬的單子,我先生短信通知我競標成功。
我也沒怎么欣喜若狂,多年來我一直支持他,不過覺得人有夢想是好事,年輕的資本就是可以試錯。而且我很羨慕他,因為他熱愛自己的工作,而我覺得我的工作不過就圖一個謀生。那時候,好象所有的親友都在等待他什么時候能夠接受自己不合適創業。我的期望值也在6年間降到最低。
直到年底慶功宴時,與他合作的另一個股東,舉起酒杯跟我說,這個標救了我們。如果不是順利拿下,估計嫂子也不會再給他時間了。
我被猜中心事,不好意思地笑了。那一刻才明白為啥中標了他會那么高興,以致于會馬上發短信給我。去年中標一個數千萬的單子,他甚至提都沒在我面前提。:(
嗯,然后就是一路順利。
14年他們的營收是1億2千萬。
我通過自己的經歷想表達什么呢?
1. 中年人創業的壓力比年輕人更高。
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容不得你有什么閃失。我先生曾經后悔過,說如果工作幾年,積累的人脈和經驗更多的話,第一間公司也許就不會倒閉了。我不置可否,也許工作幾年之后,他就未必有創業的動力了。特別是有孩子的話,意味著家庭的固定開支只升不降。何況大部分的父母是寧肯苦自己,也不愿意苦孩子。
2.?創業成功與否,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與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
我先生第一間公司,他除了負責技術,還要負責市場。事實證明,他就是一枚理工男,根本不善長營銷。第二次創業,他選擇了與其他股東合作,有人負責市場,有人負責項目實施,而他,只需要專注自己最牛B的領域–技術。
(突然很想在這里插播幾句吐槽的話,我真心覺得某些理科男最讓人不能忍的缺點就是眼里只有技術價值,而不是市場價值。01年,看他創業了沒有收入好可憐,移動上班的同學介紹了一個項目給他做,對方報價2萬5。那一年我也是剛畢業,月工資稅前3000元,也就是說2萬5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筆巨款,約等于我的一年稅后總收入。俺男人就那么高冷地拒絕了。
我問他,這個項目很難做嗎?
他回答:不難,利用晚上時間的話,大約要1個月吧。
我納悶:那你為啥拒?
回答“報價實在太低了,這個項目我覺得至少值5萬”。
我苦笑,好吧,都窮成這樣了,你就繼續高冷吧!那個年紀我還比較幼稚,當時沒有生氣,只是有點失望,盡量理解這2萬5的報價可能真的低到傷害了他作為高科技人才的自尊了。若是人到中年后再碰到這種情況,我會直接拎著他的耳朵去接單。)
3.?確認你獲得了妻子的支持,問清楚她支持你底線是什么。
比如說能承受多少年不盈利等等。我先生同學問他創業成功的秘決是什么,他的答案就是指著我“是她”。我負擔整個家庭開支整整6年。坦白說,如果是中年創業,我應該做不到這么寬容。那個時候,因為本來就一窮二白,所以,不介意窮久一些。如果你讓我現在的生活水平因為創業要急劇降低,我兩年內果斷跳腳!所以,我是題主的話,要充分與家人溝通,做一個最壞的預期值。
4.?創業的好處真的那么好嗎?
未必。我先生現在不計分紅,工薪收入稅后60W,買車養車費用全由公司支付。公司一直在擴張,資金壓力大,項目周期長,回款慢的話,那一年股東們就舍不得從帳上分錢。這8年來,也不過分了4次。因為他不在互聯網行業,沒有一夜暴富的機會。從08年開始,陸續有風投想談,價格不到預期或者收購方除了有錢外沒有優點,一直不愿意賣。最高有過2個億的估值。我們偶爾開玩笑會說,如果你不離開華為的話,現在年收入200萬不過份吧?那一年他放棄的機會還包括騰訊,假如2000年進騰訊的話,現在年收入該是多少?呵呵!
忍不住再來插播一下,因為看到評論里有兩位知友分別評估了假如2000年在華為和騰訊呆到至今,身家會有多少的問題,是的,如果一直呆著的話,年薪+股票+期權完全可以財務自由了。但也很大機率不知道在哪個公司混著的一中年碼農呢。我師弟在阿里,他告訴我,阿里赴美上市前尋找現職服務時間超過8年的員工,在2萬多員工里都湊不齊70還是80個,最后只好放寬到7年以上員工,評論中有提該數字有誤,應該是我記錯了師弟的原話,不過,不管數字是80還是100多,都是很小比例,說明每一間公司成長的過程中都是大浪淘沙。
假設呆在華為或騰訊就會怎么怎么樣,其實也真就只是以供談資和緬懷,每一次華為員工過勞死的新聞出來之后,我也要調笑一下他的。2000年的時候,華為只是國產里的翹楚,大部分畢業生拼著腦袋想去的是傳統IT外企,我們流著哈拉子,夢想的公司都是IBM,思科,HP,寶潔這樣的光華閃閃的公司,我先生接受了華為拒了中移動,也算特立獨行,說明他熱愛研發,騰訊?那個時候剛剛冒點尖,能在那個時候就能預見到十年后互聯網的繁華的,除了馬云,還能數出誰?我用留在華為或騰訊的假設身家來舉例,只是想表達,打工也未必不能實現財務自由。
打工的好處還包括,員工獲得的平臺,參與的項目和經歷是小公司無法提供的,這也是一種人生經驗值。這一點上說,我先生默默地失去了很多。(這一點我非常有感觸,特別是通過這個答案,收獲的反饋,發現中國互聯網的繁華和造富工程遠超我之前的認知,多少人曬說打工5年,薪水40-60萬,真是讓我深深的羨慕,我真心覺得我之前的15年工作經歷都白活了。我認真的看過這個問題下的所有答案,我的回答太水了,好多干貨答案其實都是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回答的,他們的經歷本身也說明了,大公司的職業平臺,能讓他們歷練得更多,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創業也有不少好處而且有些好處用錢都無法衡量。雖然還沒有財務自由,但他現在上班時間來去自由,我們家接娃送娃都是他負責,如果我想旅行,只需計劃好自己的年假安排,訂好機票通知他就好,不用擔心他有沒有時間。12年一場大手術,對家庭經濟完全沒有影響,醫保以外個人支付的部分,公司全包。出院后在家休息一年,工資照發,分紅照拿。自己只需負責最核心的事務,其余的,下屬團隊會負責。從不加班,極少出差。某種意義上,公司人際關系上相對簡單。只有別人需要揣摸他的態度和想法(這個太耗腦細胞了,打工狗都懂的),他只需要專注做事,多省心。最重要的,他的每一份付出都在為自已積累,所以,他從不抱怨工作壓力,不會有職業倦怠癥、拖延癥。換句話說,他享受工作!這一點,我確實羨慕他,但是我也認了,盡管工作是為了謀生,那也是高尚的理由。人世間,大部分的人不就是為了謀生嘛。
因為評論中說到靠譜的合伙人。
是的。合伙人也是評估創業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個合伙人的話,性格倒是其次,重要的是每個合伙人能否專注于自己擅長的領域,盡量少指手劃腳,互相干涉。誰都覺得我比你懂非常糟糕。
我先生現在與另外兩位股東相安8年,能共患難也能同享福,很重要就是他們正好各自專長于不同的領域。互相信任,有默契。
我好象沒有給出答案,只不過講了自己的故事,供題主參考。在知乎上混了快2年,發現但凡涉及到個人選擇建議,問題解決建議,無論題主如何描述細枝末節,前因后果,他人都是管中窺豹。我唯一能給的建議就是在決策前,不僅要想象美好,更要做好慘敗的打算。當你能承受的最壞結果,你都做好了準備,那才可以開始做決定。
唉,其實我看到這個提問時,更多是因為自己的先生創業,有吐槽的沖動。如果對后來者有點幫助的話,也算好事。我加粗加黑的那幾點感想是真的發自內心呀。結果發現評論大部分在夸我,聚焦于夫妻相濡以沫的故事,真是捂臉。我自己的定位一直就是走師奶路線,看我過往多數回答就知道,我喜歡談的領域多半是情感類和幼教類。唉~~,在互聯網創業這個話題上,我沒有發言資格,現在心情是誠惶誠恐。這個答案我不打算更了。多謝點贊的各位!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魚精整理自知乎問答,轉載請注明出處并保留本文鏈接
創業,真的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巨大的勇氣!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