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應用,該何去何從?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各種移動互聯網服務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手持設備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作為目前最流行的互聯網應用之一的社交型應用,引起了國內外研究者的熱門關注。根據調查,今年1月份社交網絡類應用在App Store上盈利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7%。我們無法據此斷言做社交應用就一定能大賺,但現在社交應用的確看上去正朝著光明的未來飛奔。國內,因為得到了微信和微博等應用的大力助推,中國成為了在App Store上下載社交應用最多的國家。從今年1月下載風云榜上來看,微信、微博、啪啪等都是國內的熱門應用。
社交型應用的主體是聚焦于社交型媒體滋生的大量用戶原創內容,并且對這些內容進行便利、擴展性強的傳播。那么工具型社交與應用型社交,到底誰更勝一籌?其以后的發展又會怎么樣呢?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上周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QQ7群進行了一場討論會,共同探討關于工具型與應用型社交應用的區別及出路。
一、目前市面上的那些工具型社交應用和內容型社交應用
工具型社交應用側重實際需求。其應用主要有:微信、QQ、米聊、陌陌 、阿里旺旺、YY等。工具型社交應用重在建立人與人之間固定的聯系,作為通訊、溝通使用,最具代表的方屬微信。
內容型社交應用側重分享,其應用主要有:微博,陌陌,vine,博客等。內容型社交應用重在內容共享,以內容為中心建立社交關系,如唱吧。
二、工具型社交應用和內容型社交應用各自的主要功能有那些?
工具型社交應用的主要功能有:
1 )與聯系人的即時通訊,如電話、短信、語音等即時通訊功能;
2 )圖片分享,如墨跡天氣的天氣圖片分享,可以從視覺感官上快速了解天氣情況;
3 )私密時間段的分享,比如:女性經期管理APP“大姨嗎”是屬于私密時間段的工具型社交應用。
內容型社交應用的主要功能有:
1 )產生內容,比如原創、轉載各類內容,包含文字、音視頻、圖片等內容載體的發布等;
2 )傳播、分享,比如產生互動,評論、贊、推薦、分享到其他社交平臺;
3 )LBS服務,比如建立社交關系,成為好友、關注對方;關系鏈的整合,線下關系鏈的整合,興趣圖譜等。
有道是,存在即合理。這些應用的存在證明了其能很好的滿足用戶內心渴望的那些需要。目前來看這2種應用,主要解決了我們如下的社交需求:
1 )表達的需求,有想法說出來,有問題提出來;
2 )分享的需求,好東西給朋友看;
3 )溝通的需求,交友,陌生人閑扯,建立關系鏈;
4 )自我實現的需求,獲得尊重,加強自我存在感、炫耀的需求;
5 )營銷的需求。
三、雖然微信、微博等滿足了我們溝通和社交的需要,但也不是完美的,至少目前來看是這樣的。在個性化以及挖掘更細需求方面,還是很有想象空間的:
1)希望增加方便的分組表達的功能。這樣就能解決大海撈針般的尋覓好友的困擾了。比如要是微信有分組,找人就方便多了。
2)付費功能。滿足部分用戶的心理需求,比如QQ會員、微博會員的那些標識。
3)當前位置共享功能。比如跟女朋友約會,女朋友不是通常會遲到么,如果有這個功能,男朋友果斷可以過30分鐘再出門,免了風吹日曬的折磨。
4)自動提醒功能。比如女友微博上發一條今天加班,馬上召集空的兄弟一起喝酒狂歡,而女友微博上說下班了,馬上提示男朋友去接她下班。
5)超級強的搜索功能。比如路上看到白富美,果斷標簽+lbs聯合搜尋,果斷心機搭訕。
6)自動下單功能。想女朋友了怎么辦,淘寶自動下單送個娃娃到你家。
7)隱私等級功能。例如給用戶提供一個可以設置為他自我感覺安全的隱私空間,設定別人能看到他多少信息。
8)線上整合到線下。線上溝通交流,線下完善感情。
四、總結
工具型社交工具與應用型社交工具其實密不可分,關鍵不在于你提供什么功能,而是用戶給你的標簽定位。不論是直接還是間接,如果沒有信任關系,無論何時何種社交應用都很難長青下去?;ヂ摼W的趨勢在從信息的鏈接向人的鏈接轉變,這已經很明顯了。
可以遇見,社交型應用正邁入正軌,踏踏實實的為用戶的本質社交需求服務、引導的社交理念也會在未來成為必勝之道。
原創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 達令整理總結,轉載請注明出處。
感謝以下童鞋傾情參與本次討論,名單不分先后(以出場順序排列):
檸檬酥、lutra、艾米、漓江、大濕兄、Prince、青龍、木子、醬油、有關部門PM、包子、游某
?? 頂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