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新人如何入門:需求分析

18 評論 113687 瀏覽 708 收藏 18 分鐘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Q5群(217321498)產品新人入門系列,已經在大家的陪伴下走過了整整五期,前幾期我們已經對產品經理的概念、思維習慣、軟實力、硬實力對產品經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已經了解一個產品從無到有,需要經歷需求分析、產品設計、產品開發、產品測試及上線運營的歷程。

從本期開始,我們會細數各個階段的種種,在產品的各個階段,我們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其中的酸甜苦辣如何應對?以確保產品質量和效果。本期討論圍繞“產品的源頭——需求分析“展開,本篇涵蓋了需求的定義、用戶分析、需求獲取、需求評估、需求管理幾個方面。

一、需求的概念

1、需求是什么?

簡單的說,每當你想到,如果可以這樣就好了,那就是一個需求。

一個很形象的例子,餓了,想吃飯。這就是一個需求。

2、需求分析是什么?

理解什么是需求之后,那么需求分析又是什么?

深度理解用戶需求,挖掘用戶的深層次需求。

比如:

用戶想要找東西——找到更符合要求的東西——推薦給他他所關注的東西——好東西推薦給好友。

這就是用戶需求逐步深入挖掘的典型案例,由最初的用戶想找某一個東西,到最后好東西共享好友,讓好友方便找東西,做到信息共享。

當然用戶在提出某一個需求想法的同時,也會提出自己認為正確的解決方案,但是這個方案并不一定就是我們可實現的產品原型。聆聽用戶需求,深度剖析用戶底層需求要點,找準用戶痛點,這就是需求分析的精髓。

二、用戶分析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用戶需求會千奇百怪,而產品不可能大而全的滿足所有用戶的所有需求,那么找準自己的目標用戶群,很關鍵。怎么來做用戶分析,用戶分析的要點又是什么?

(1)根據產品基本定位,明確用戶分類;

(2)不同用戶群體的特征: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消費能力、城市、共性習慣等;

(3)不同用戶群體想要什么;

(4)用戶想要的我們是否滿足。

案例解析:以螞蜂窩為例,進行用戶分析。

定位:螞蜂窩是一家旅游攻略、自助游、自駕游攻略、靠譜旅游社交媒體網站。

用戶群劃分:

  • 分享類用戶,愛旅游愛分享,喜歡分享各種旅行感受攻略等;
  • 瀏覽類用戶,看旅行攻略和他人游記為主;
  • 旅行賺錢類,如背包客小鵬;
  • 軟文推廣類,旅行社/公司職員,旅行編輯,寫旅行類文案推廣;
  • 組隊約伴型,組隊旅行,順便預定一個酒店。

三、需求獲取

認識了解用戶后,下一步就該了解各用戶群體的需求,通過多種途徑采集用戶需求。我們常用的需求采集方法有:文獻調研、用戶訪談、問卷調查、競品分析、運營數據分析及用戶模擬(歡迎補充,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下面抽取幾種典型的需求采集方法展開:

1、文獻調研

查閱歷史資料、行業報告、網絡資訊等相關訊息,如《年度互聯網用戶行為分析報告》、《移動APP年度報告》等互聯網行業報告,了解判斷行業趨勢、把脈用戶習慣,粗略判別用戶需求。PS:艾瑞咨詢發布互聯網報告較多,當然明確產品相關行業及目標用戶后針對性的了解分析更為關鍵。

2、用戶訪談

用戶訪談分為2種形式,1V1的深度訪談和座談會形式的焦點訪談。兩種用戶訪談的方式各有所長。下表對兩種不同的訪談形式做詳解:

深度訪談 焦點訪談
訪談對象 隨機小白用戶(螞蜂窩的普通注冊會員) 代表性用戶,每場人數8-10人為宜,相互間是陌生的,排除行業專家(普通注冊會員、分享游記的專業驢友、旅游公司職員等幾類典型用戶)
主持人 提起思考點,引導用戶多說,注意觀察受訪者的表親、語氣等,扮演傾聽者的角色 主導話題主線,但保持嚴格中立,注意追問,注意觀察場上各人員,對意見領袖適當冷藏,激活沉默用戶多發言,
場地 無要求 專業焦點訪談室,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前邊為訪談主場,后邊為監控室。訪談主場以圓桌為佳,桌上備有少量水果、點心,營造輕松氛圍;備有紙筆、錄音筆、攝像頭等;監控室為觀察場上情況,整體把握調整話題方向所用。
訪談提綱 訪談提綱僅作參考,不限定,具體視現場情況訪問員/主持人把控。1 驗證你心中原定的需求點是否能得到認同;2 用戶的心中是否有其他見解;3 開放性的問題多一點,讓受訪者思考;4問題盡量貼近生活。
優點 1V1深度訪談,獲取更多用戶信息,實時觀察用戶表情及特征,為判斷需求真偽提供一定依據;場地無要求,易實施。 不同代表性用戶,易激發思考。
缺點 難以激發思考,需訪問員注意啟發式提問 部分受訪者易受意見領袖影響;主持人控場要求高。

說明:()內以螞蜂窩為案例

3、問卷調查

相比用戶訪談,問卷調查是一種定量的調研方式,常用于用戶訪談之后;通常先通過定性的用戶訪談判斷基本方向及要點,再通過問卷對各需求關鍵點進行定量驗證,了解其特點后再次通過1V1的深度訪談把脈需求(一般在問卷調研過程中發掘深訪對象)。當然視產品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法。

全流程的問卷調查,執行過程中一般會涵蓋調研方案(調研時間、地點、主題、投放數量、受訪者構成等)、問卷設計(問卷設計完成后,可小范圍投放測試)、實際調研(網絡、電話、實地)、問卷回收(審核問卷真實性、有效性)、問卷分析(分析調研數據,出具分析報告)幾個方面。其中的問卷設計,有幾個原則:1)問題通俗化,忌專業術語;2)選擇題為主,問題設置由淺入深,邏輯性;3)選擇題答案閉合,標準化。

4、運營數據分析

從運營數據報告中獲取需求,一般針對已上線的產品/業務,通過現產品的運營監控,為產品迭代提供一定依據。通常來自于采集運營數據(如UV、PV、瀏覽軌跡、轉化率等)和市場、客服等其他合作部門的建議反饋。

案例解析:螞蜂窩這一案例中的酒店預定、機票預定功能,如果訂單數量很多,但最終完成支付的很少,可以怎么解決?

1、 梳理下訂單之后的各個環節,下單成功后,需要什么環節才能成功支付;

2、 分析各個環節的轉化率,找到用戶流失的關鍵步驟;

3、 從產品角度考慮產品功能優化,以降低用戶流失。

現場簡要分析,用戶流失可能因為:1)登錄注冊繁瑣;2)支付方式太少;3)頁面跳轉環節過多等等。針對這幾個問題,從用戶需求的角度來看,1)簡化登錄注冊,最好可以支持通用的如QQ、微博等社交類帳號;2)豐富支付方式,支持常用網銀、支付寶等支付工具;3)簡化非必要跳轉頁面。

市場、客服等合作部門的反饋,因為市場、客服人員是與一線用戶直接接觸的,對于用戶對產品的反饋和建議是能夠快速掌握的,有時可能就是用戶的一句抱怨,可能會給產品帶來很大的價值,因此留意用戶,接觸用戶也是非常關鍵的。

5、競品分析

所謂的競品分析就是找類似定位的產品,看別人的產品功能、設計,逆推用戶需求,發現競品的閃光點,拿來用在自己的產品上。

從領域、產品類型、未來規劃的方向、相關功能等角度去找競品;再從競品的定位,具體功能,戰略規劃,運營推廣等角度去分析。(ps:當今社會創新的成本太高,拿來主義式的微創新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本篇案例中的螞蜂窩,競品分析可對途牛網、悠哉網,去哪兒,酷訊,到到網,驢評網,蟬游記等產品的產品定位、功能結構、產品規劃等多維度分析,找到不同產品的優勢,然后為我所用,基于此對螞蜂窩進行優化改造。

6、用戶模擬

用戶模擬的目的是在具備產品核心定位后,融入用戶角色,再不斷的對產品核心理念做修正的一個過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1S變小白,自己化身用戶,思考如果你是用戶,你想用這個產品在什么場景下做什么;另外一種方式,代入用戶角色,走進目標用戶群,去體驗感受用戶的所有感知。

四、需求評估

通過多種需求采集方法收集了大量的用戶需求后,在進行產品設計前,會預先對需求進行評估。需求評估的目的在于,對所有需求做評估,做優先級判斷,判斷哪些需求是必須要滿足的,哪些是可以延遲一點滿足的,而哪些又是可以不用考慮的。

需求評估考慮的因素有:1)可行性(技術能否實現)、2)成本(人力成本、時間成本)、3)商業風險、4)是不是用戶最迫切的需求(緊急性與重要性)。

我們常用的需求評估方法有KANO模型、需求減法、專家評估式:

1、KANO模型

KANO模型,是需求實現與用戶滿意度之間的關系模型圖,把需求按照需求滿足和滿意度兩個維度把需求劃分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興奮型需求三大類。同時用戶的需求類型是隨著時間變化的,也許期望型需求變成了基本型需求,興奮型需求變成了期望型需求,需要重新挖掘用戶的興奮型需求。

對于必須完成的需求,在產品發布時需要完成;同時完成盡可能多的期望型需求;如果時間允許,至少應該確定少量的興奮點需求優先級,進入研發和發布計劃;后續及時跟進用戶的需求狀態和類型,不斷挖掘用戶新的興奮型需求。

KANO模型分析可參見《如何解決“女生喜歡白馬王子”的需求》。

2、需求減法

有時候決定不做什么,比決定做什么更加重要。產品經理或多或少有一些”完美主義“情結,生怕缺少什么,增加不必要的功能。但是從成本、效率等多方面考慮,我們應該傾向于”輕產品“,根據一定的原則做需求減法,適當的砍掉一部分需求。

需求減法的核心要點依舊是產品定位,圍繞產品定位,根據產品價值,定義需求邊界,把握核心需求,砍掉需求邊界外一些無關緊要的需求。

如阿里集團旗下的淘寶和阿里巴巴同為電商平臺,為何阿里會搭建兩個平臺來開展電商業務?很清楚的定位,淘寶是2C,阿里巴巴是2B,兩者所面向的用戶群體不一樣,對于不同的買家和賣家的需求都會不一樣。

3、專家評估法

專家評估法,顧名思義就是組織資深產品專家一起評估產品需求,決定做還是不做,是否值得去做,運用群體智慧的力量來決策產品需求。資深專家可以是技術專家、資深市場、資深客服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板需求,老板作為一個特殊的客戶,常常會對產品提出一些自己的設想,老板以他的經驗、閱歷及對市場的敏感度會做出一定的判斷。針對老板需求在不影響整體產品邏輯的前提下可以適當考慮。如果偏離太遠,可提供相應理由給老板定奪。

五、需求管理

在需求采集、需求評估的過程中,如何整體管理這些需求,在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里更好的跟蹤把控需求進展。公司不同,個人習慣不同,對于需求管理的方法會有所不同,但是目的是一致的,實時把控跟蹤需求。下面是幾種使用較多的需求管理方式:

需求卡片:描述需求來源、需求內容及需求優先級的需求卡片,一般會用于市場、客服等相關合作部門提交需求所用。

需求矩陣:EXCEL表單的形式記錄每條需求,追蹤需求動向,包括相應提出人、需求描述、需求優先級、需求評審時間、開發時間、開發人員、測試人員等。

需求文檔:把整個產品拆成N個小功能模塊,出具相應的需求文檔,分階段提供給開發、測試相關人員,在小公司小的產品中比較適用,但要求產品人員必須非常清楚產品的每個功能點,可以全盤考慮管理。

測試用例:測試用例一般以用戶場景的形式描述,使用測試用例的形式來記錄需求,管理需求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

最后提供兩個群友們貢獻的工具參考:Jira、FitNesse。

 

結束語:上述內容不一定全面,是我們在自己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分享,經驗有限,如有不同意見或補充,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謝謝。

 

本期討論由yoogle和靈霄聯袂奉獻,鳴謝。

感謝本期參與討論的同學:(排名不分先后)

默默、少年、苦坑、JXX、sunm、泡泡、諾兒、小風、大龍、Frank、書生、猜猜、冠希哥、包子、沒鹽、小小、Karson、思家、醬油、tony 、hao青年、雪域、達令、喵了咪、cindy、大濕兄、絕跡、leo、靈霄、漓江、yoogle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很棒,對于一個新手來說很容易理解,感謝整理分享!

    來自湖北 回復
  2. 寫的真好,學到了很多

    來自中國 回復
  3. 說得挺好,結合實例來分析,受益頗豐 ??

    來自江蘇 回復
  4. 我有一個收藏的需求

    來自江西 回復
  5. 學習了~

    來自上海 回復
  6. 學習了,thanks,好文

    來自浙江 回復
  7. 學習噢

    來自浙江 回復
  8. 需求分析

    來自浙江 回復
  9. 學習了。

    來自廣東 回復
  10. 1群為什么沒有什么討論呢? ?

    來自北京 回復
  11. 漓江妹妹好文采!群討論很有意思,已經參加很多期了,受益匪淺!

    來自菲律賓 回復
  12. 寫的真好呀,新人指導論讓我收獲好多,真好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