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堂】二期總結—新媒體,I Want U !

0 評論 2865 瀏覽 0 收藏 12 分鐘

曾幾何時,坐著公車看著報紙,不時抬頭看看窗外的車水馬龍是我對未來上班的文藝憧憬。

可惜,現在的場景是,我被紛涌而至的人群擠上車,在不扶著也不怕摔倒的擁擠空間中快速瀏覽著手機里的文章。

時代在變化,互聯網或者說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強烈沖擊著傳統媒體的防御,新媒體從起初的躍躍欲試成長到現在的炙手可熱只用了短短幾年,在這個傳統媒體漸露疲態,新媒體磨刀霍霍的關鍵時刻,人人都是產品經理7群(7661422)大伙們對此進行了一場深入的討論,究竟什么原因造就了這位媒體新秀,他該怎樣讓自己穩步前進,怎樣讓自己持續耀眼呢?

一、移動互聯網的前進成就新媒體的必然

作為80后,90初的這么一群人,我們剛好是經歷了新舊媒體糾纏不清的時期,所以對于傳統媒體我們應該或多或少有點熟悉。當年青澀的我背著書包,跑到報刊亭去買期待已久的《科幻世界》《萌芽》,那是我逝去的青春;但現在我再也沒有那個耐心去等待要一個月或者半個月才出一期的報刊了。

1、速度與資源

鮮果的梁公軍說過,現在互聯網的信息源至少有500多萬個,而傳統媒體只有大概500多家出版社,加起來也就一萬本雜志差不多。從數量等級上看,傳統媒體就已經落后不止一個節拍了,更不要說報刊那種動不動就是周刊甚至月刊的發行速度,在這個“來去匆匆”的時代,任何滯后的信息都是低價值甚至無價值的。

2、碎片化時間

碎片時間也是現在大家一直在提的,出來工作的人們再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可以坐下來安靜的閱讀,繁忙的工作把大伙的時間切得七零八碎,用這些零散的時間去閱讀動輒幾頁的文字顯然是不現實的,甚至我還沒找到那本報刊,時間就已經走了。而現在,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打開手機獲取信息,就像我最喜歡的“馬桶伴侶”,我不可能每次上廁所都帶著一沓報紙或報刊吧,但手機你不可能不帶過去吧。

3、精準閱讀

上面兩點說了,新媒體信息量大,而讀者的時間少,難道這是個矛盾?當然不是,新媒體的另外一個殺手锏正好協調了這兩點,那就是他的精準。垂直領域的各個博客,相關領域的各種網站,微博上的名人名嘴,微信上無奇不有的公眾號,都算是一個精準的信息源,通過移動互聯網這個大平臺,媒體們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戶群,每個用戶也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信息源。

二、新媒體如何順勢而立

1、快速是不可靠的

互聯網的快速迭代造就了有著同樣特性的新媒體,但作為媒體來說,快速可以作為一個優勢,但卻不能作為一個依賴,速度的快慢是由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里,信息不對稱的差距正在變的越來越小,當到了“全民皆媒體”的時候,所有的快都是一個虛假的東西,像之前微博的速度,那絕對是媒體拍馬不可及的。但質量就不同了,優質的內容不是誰都可以產生的,互聯網的叢林法則會讓更強的更突出,劣質的只能成為化肥,以后的新媒體會是質量為王。

同時我們必須明白的是,當信息快到一定的程度,那么他就很難控制了,無法控制的信息不會是媒體想要的。

2、傳播介質篩選了用戶

傳統媒體是通過紙張、廣告位、電視視頻等渠道來作為傳播介質的,這些相對來說更加普及。新媒體是建立在網絡這樣一個平臺上的,他需要的終端和網絡反而對新媒體產生了一定的限制,所以,無論是地區還是讀者都會被先篩選一次,留下的人才是可以享受這些媒體的。

3、資訊細分是基礎

想象一個場景:我是一個很忙的人,但我的工作要求我每天都要對相關領域有一定的了解,那我怎樣才能方便的獲取這些資訊呢?

500多萬的信息源包含各個領域的信息,絕對不會全都是優質內容,其中同質化的、無價值的信息很多。于是這時我需要的是“分眾跟分發”。分眾可從那些做垂直領域的媒體博客看到,如36kr,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上的各個自媒體等,都是只針對一類人來做的內容,需要這類內容的用戶自然會主動關注這塊。分發是由媒體與用戶合作產生的結果,一個媒體平臺可以有各種資訊模塊,但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訂閱,如zaker,網易云閱讀,也可以像無覓,豆瓣FM那樣,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來智能推送,做最了解你的小秘書。

4、媒體必須社會化

資訊是來自人與人之間的交互,而人也是一種群居性動物,所以媒體擺脫不了社會化,我的喜怒哀樂需要有人知道,我看到的好東西希望與人分享,我喜歡的內容我要能給予作者肯定,這就是新媒體的另一個特性—分享與互動。紙質媒體受時空限制無法廣為傳閱,但互聯網上的東西不一樣,我點一下“轉發”,所有我的好友都能看到我的分享,這種傳播的爆發力是很強的?;觿t能讓內容制造者獲得有用的反饋,例如我訂閱了你的公眾賬號,看完文章偶爾回復下感想,發表下看法或意見,內容制造者當然后看到這些信息。通過這種互動,增進了兩者之間的溝通,作者也能更直接的了解到讀者的想法和意見等,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5、悶聲而立

有句話叫槍打出頭鳥,顯然在互聯網新媒體這里也不例外。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做老大的就必須時刻警惕那些不甘做老二老三的,只要你在最頂端,那么你下面的就可能都是你的對手。所以,你要做的是努力做好自己,做媒體肯定要做好內容,提高影響力,只有你足夠強大你才能勝過別人。

三、新媒體如何進入豐收的秋天

種子已經在春天播下了,夏天的雨水也很豐沛,現在秋天即將到來,新媒體們要怎樣進入這個收獲的季節呢?

1、自媒體靠的是影響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媒體這塊趨之若鶩,但自媒體能夠盈利的例子真心不多,那為什么那么多人想沖進去呢,必然是有什么東西吸引著他們,我們覺得這東西就是影響力。羅輯思維在一次語音中提到了一本書,關于泡妞的那種書,第二天這本書銷量直線上升。有人說雷軍也算是一個自媒體,通過他的微博等媒介的影響力,間接給小米帶來了銷量,這就是影響力。所以,自媒體要發展好,必須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2、廣告必須做的可口

廣告對用戶來說是個反體驗的東西,越多的廣告會造成越多的干擾,但媒體要靠這個賺錢啊,怎么辦?其實這個不難,就是讓廣告成為一種輔助的東西,達到錦上添花甚至雪中送炭的效果。想象一下,我在一條商業街逛街累了,想找個吃飯的地方,用手機打開個“美食軟件”,他立馬能定位到我所在的地方,由現在的時間段判斷出我要吃午餐,再根據我平時選餐館的口味,自動幫我推薦幾個適合我去的地方,其中加幾個廣告,順便派發幾張優惠劵,那么我就不太會反感。當廣告與內容合二為一的時候,廣告即內容,內容即廣告,何來反體驗。

3,渠道壓縮利潤上流

互聯網的介入讓渠道的價值逐漸降低,價值會向源頭轉移或者向產業鏈的上游轉移,也就是說媒體利潤會上流到內容的源頭,優秀的內容制造者能獲取最大的利潤,從這里看,自媒體的發展潛力很大。

4、內容的周邊

新媒體很多都是越做越細分,如果你的內容足夠優質,那么你的用戶對你也會越來越依賴,待用戶積累到一定程度,新媒體的想象空間就很大了。看看現在的知乎,依靠最開始邀請的那批人做種子用戶,積累下大量優質內容,有了優質內容之后可發展的方向就很多了,例如前不久開辦的知乎周刊。還有人認為類似這種知識類網站可以做成相關領域的搜索,如百度知道這一類產品,或者像現在的大部分產品類閱讀網站,靠內容積累相關用戶,然后通過舉辦線上線下活動,產品講座來盈利,都是一些不錯的方法。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新媒體搭乘著互聯網這艘巨艦滾滾而來,但橫在巨艦前面的是幾座冰山,如何躲避并航行的更遠就看各家本事了!

本文討論主題來源:《新媒體屌絲創業的上位之道》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并保留本文鏈接。

感謝參與討論的各位同學(排名不分先后):阿航-PM-深圳、vivi-打雜-北京、喵了咪-PD-北京、小豆-產品-東莞、漓江-PM-北京、Bella-助理-深圳、星-打雜-廣州、R9_產品_深圳、打雜-深圳-強哥、絕跡-UX-成都、小莫-PM-北京、喜少-產品-廣東、小麥-PM-南京、shar-運營-深圳、達令-pm-上海、阿泉-PM-武漢、jacky-打雜-廣州、有關部門-上海、阿咪娜-PM-新疆、狗窩-運營-福建。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