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1年營收超1億,2年多2000萬用戶,得到APP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4 評論 10320 瀏覽 59 收藏 37 分鐘

如果你沒聽過得到APP,那么,你可能聽說過「羅輯思維」,得到APP是羅輯思維團隊花費2年多時間,打磨的一款知識服務類產品,主要通過語音+圖文的方式,付費提供知識服務。

因4.0版本更換了貓頭鷹LOGO,將得到APP推到了風口浪尖。得到APP自出生那一刻就光環環繞,明星團隊打造,發布1年營收超1億,2年多2000萬用戶。

創始人羅振宇(羅胖)是個面相有點吃虧,但是很有學識的人,作為一個文科生,經他主導創建的得到APP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由他一手鼓吹的知識服務行業是否是一個創業風口?

1. 得到APP產品介紹

1.1 產品簡要

「得到」,為你提供最省時間的高效知識服務?!噶_輯思維」團隊出品,提倡碎片化學習方式,讓用戶短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知識。每天20分鐘,在這里學知識、長見識、擴展認知,終身成長。

首先,讓我們先看一組數據:

圖01-得到APP用戶數據

注:數據來源于羅輯思維團隊公開數據

可以看出,2016年12月至今,得到APP的數據如下:

  1. 用戶數從351萬到2000萬,增長近6倍;
  2. 日活用戶從27萬到73萬,增長僅2倍多點。

僅從數據上來看,可以得出:得到APP的用戶粘性或者留存較低。

時間是碎片化了,但是大多數人,并沒能學會如何利用它來持續成長。

這是一個社會現象,短時間內不會因為一個產品或者人物,發生改變,本文也從未想過借此社會現象奮筆疾書。

產品大觀始終專注于從產品和運營角度深度拆解互聯網產品,試圖通過我們的努力,讓一部分人快速了解一個產品的始末,能有點啟發并運用到工作中,就再好不過了。

所以,讓我們把視野聚焦到得到APP上面。經過兩年多的打磨,得到可能是國內目前最大的專業知識服務商之一,羅輯思維團隊在去年提出要建立一所終身大學,并通過「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來傳輸這一想法,試圖搶占人們的心智,按照目前的時間點來看,得到還是個嬰兒,一切結論還為時尚早。

1.2 用戶及場景

通過對得到深度體驗并查閱網絡資料,我們可以大致獲知得到的用戶畫像及應用場景:

  • 主要用戶:焦慮,想要成長,怕自己被時代拋棄的人(也可以解讀為有上進心、有志青年等)。
  • 大咖用戶:知識變現,增強自身和這個社會的連接,讓自己的生活多一份可能性。
  • 主應用場景:上下班通勤途中、健身房、戶外運動、睡前半小時,利用碎片化時間聽知識。
  • 簡單概括:得到是一種新型知識獲取通道,通過邀請業內專業大咖,將專業知識以語音+圖文方式輸出成體系課程,供大家付費有償視聽,低成本和碎片化來獲取知識,進行自我成長,順便降低自身的焦慮感。

為了更好地了解得到APP,我們梳理了得到APP的核心邏輯和產品功能結構如下:

圖02-得到 核心業務邏輯

圖03-得到 產品功能結構V4.0版本

1.3 得到APP歷史大事件

  • 2015年11月? 得到APP上線。
  • 2016年06月? 推出首個付費專欄「李翔商業內參」,獲得馬云推薦。
  • 2016年12月? 得到APP用戶超過350萬,上線一年營收超過1個億。
  • 2017年03月? 羅振宇宣布「羅輯思維」周播視頻在各大平臺停更,只在得到APP播出。
  • 2017年05月? 推出001號知識發布會,推出12款知識產品,并對業內同行共享「得到品控手冊」。
  • 2017年07月? 邀請曾鳴駐場「智能商業20講」,開始推「精品課」。
  • 2017年07月? 傳出擬融資9.6億元,被估值70億,羅胖已否認。
  • 2017年08月? 羅永浩宣布停更專欄「羅永浩的創業課」。
  • 2017年09月? 推出002號知識發布會,重推每天聽本書VIP。
  • 2017年11月??得到App用戶數超過1200萬,日均活躍用戶數近90萬。
  • 2017年12月??得到App入選App Store年度精選。
  • 2018年01月? 跨年演講是重推「中國史綱50講」,開啟大師課戰略。
  • 2018年04月 正式對外推出少年得到APP,涉足少兒教育。
  • 2018年05月 羅胖個人微博宣布,得到APP用戶量超過2000萬。

本文將試圖解答這一問題:

作為知識變現(羅胖稱他們是知識服務)賽道的最大玩家,得到APP在用戶口碑和收入方面,均獲得了不俗的成績,他們在產品和運營上做了哪些動作,又走了哪些彎路?同時,給知識變現賽道的創業者哪些啟發?

1.4 同行的打漁人

(1)喜馬拉雅FM

致力于在線音頻分享平臺的建設與運營,成為音頻領域的 YouTube 。定位為?UGC(用戶原創內容)模式的喜馬拉雅除了擁有海量的節目音頻之外,也已成為音頻創作者最集中、最活躍的平臺,今年5月獲得E輪融資,網傳估值超過40億美元。

(2)蜻蜓FM

國內首家網絡音頻應用,以“傾聽,讓生活更美好”為愿景,為用戶和內容生產者共建生態平臺,匯聚廣播電臺、版權內容、人格主播等優質音頻IP,2017年8月完成E輪10億融資。

羅振宇說,現在的知識服務參與者,都是“汪洋里孤獨的打漁人,我們湊近一點打漁,關鍵時刻還能守望互助”。

不管是喜馬拉雅還是蜻蜓FM都是深耕音頻多年的玩家,他們的特點就是豐富,包羅萬象,偏向于泛娛樂+輕學識,這點和得到APP不同,得到追求的是專注精品,小而美,知識標簽更重,所以,得到選擇了一條注定不會快速實現用戶增長的路。

以上僅簡單的陳述競品情況,為了讓文章更加聚焦,會把篇幅留給得到APP,后續有機會會單獨深度拆解各喜馬拉雅和蜻蜓FM。

2. 產品成長分析

2.1 產品整體發展走勢分析

截止到目前,得到iOS對外發布了46個版本,平均20天發布一個版本。得到團隊是如何安排迭代計劃及功能優先級的呢?

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了解,我們從下面兩幅圖來看看:

圖04-得到 APP 安卓端下載量增長趨勢

注:數據圖表來源于酷傳

可以看出,得到APP安卓端的用戶下載量,自誕生起初就保持著一個穩健增長的趨勢,這得益于羅輯思維自身龐大的粉絲量,使得其自誕生之初就自帶光環。

圖05-得到APP 在iOS端圖書細分類別排名變化

注:數據圖表來源于七麥數據

和安卓端下載量呈現一個穩健的增長曲線不同,iOS端在總榜的排名自2017年初,大致呈現出的是以2個月為周期,排名循環起伏的狀態,能夠推測是在靠運營手段在發力,產品還沒能實現有效的自增長。

第一階段: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產品探索期

這一階段,得到APP一直在探索產品的定位,雖然瞄準了知識服務領域,但是,如何做、用戶喜歡怎樣的方式學習、如何激勵用戶成長、如何陪伴用戶成長等等實際問題,都需要得到團隊去一一驗證和探索,嚴格意義上來講,得到算是互聯網知識服務的開拓者,前面無對象可抄,所以,這一階段明顯感受到得到產品的頻繁調整。

第二階段:2017年5月至今——產品緩慢增長期(第二探索期)

這一階段,得到團隊瞄準了終身學習,建立一所終身大學的定位,同時,開放自身的品控手冊,用一種開放的心態誠邀大家入場,來一起做大知識服務市場,共同切糕?;诘玫焦芾韴F隊對得到的定位,所以,他們并不急于用戶的快速增長,而是在不停的加持自身產品的可用性及內容的專業性。

在接下來的分析中,我們會詳細圍繞著這兩個階段進行解讀。

3. 產品分階段迭代分析

3.1 產品探索期(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

得到在2015年11月18日,在iOS端上線了V1.0版本,但是,得到團隊正式對外發布得到APP是2016年5月,也就是團隊內部打磨了半年的時間,用于技術沉淀及用戶畫像的探索,期間共計升級了8個版本,近一個月迭代一次,這在創業公司的項目中,算比較慢的了,也從側面看出,羅振宇對得到APP付出了極大的耐心。

本階段主要用戶群體:羅輯思維粉絲,羅振宇的粉絲

本階段核心用戶需求:緊隨老羅號召,奔赴碎片化求知的道路

本階段得到商業需求:找準用戶定位,打磨產品基調

產品主要迭代版本&迭代邏輯分析:

這一階段包含了V1.0.0~V2.7.3共計24個版本,整個產品的迭代,主要圍繞著如何更高效的交付知識這一目標,雖然,確定了用語音為主要載體,但是,該如何用語音來承載知識,更容易被用戶吸收和接受,得到團隊選擇快速試錯這條路。

在V1.01版本,根據用戶的反饋,在微信登錄時,不再要求綁定手機號碼。這個也是產品中的一個經典問題,至于,要不要綁定手機號碼,很多時候要看產品類型和企業需要。得到作為一個知識服務商,前期用戶基數少,且不存在監管麻煩,大可不必要求綁定手機號,徒增用戶的嘗試成本。

在V2.0版本正式推出了付費訂閱專欄,采用網店的模式,全力推動單個爆品,并借助爆品引流,每個專欄定價199元/年。

在V2.1.1版本新增了試讀功能,作為虛擬產品,用戶無法像實物一樣直觀的感知交付物價值,很多用戶處在觀望狀態,得到對自身的產品足夠有自信,通過開放試讀功能來增加業務量。

除此之外,此階段最大的更新就是在V2.2版本,增設了「隨時聽」模塊,提出3分鐘聽知識新聞5分鐘讀好書精華的口號,也是在極可能的增大新用戶觸網的機會,進而提高付費轉化。

從后期的版本迭代來看,隨時聽模塊的用戶使用數據,應該不是很理想,得到在V3.0.0版本后逐漸降低了「隨時聽」的頁面權重,隨時聽的出發點非常好,但是受限于得到現有免費內容的量有限,隨時聽很多時候會直接推薦老羅的羅輯思維,其他收費內容又無法在隨時聽模塊播放,因此用戶體驗并不理想。

用戶評論:

這一時期的用戶,很大部分是從羅輯思維的粉絲轉化過來的,基于對老羅的信任使用得到,憑借優質的內容及高質量的專欄服務,可以看出用戶的評價還是蠻高的。

另一方面,由于得到APP本身在不停的探索,知識更好的交付方式,所以,每次升級在產品上面的變動都比較大,只是很多用戶反饋無法跟上產品的變動節奏,學習成本很大。

運營策略:

(1)跨年演講

由羅振宇承諾舉辦20年的跨年演講,成了繼吳曉波跨年演講的第二大跨年脫口秀盛會,堪比各大電臺跨年春晚。除了高額門票外,也在網絡上賺足了眼球,同步語音和演講稿資料需到得APP上獲得。這一優勢引流是羅振宇自創且得天獨厚的,該運營策略很難借鑒。

羅振宇通過「羅輯思維」節目多年的沉淀,粉絲量超過700萬,這還不包括微博和其他平臺的粉絲數,稱老羅為「國內社群第一人」也不為過,老羅在多個場合下,都試圖能夠充分調動用戶及粉絲的積極性,來撬動更多的邊界人員。

(2)得到周二例會

在全球,全公司人員定期參加例會的公司已經屈指可數了,面向所有用戶進行例會直播的公司,得到這里算首例,既是到現在,國內仍然沒有哪家公司敢跟進這一行為。

「當初羅胖給公司定的要求,就是做一家透明度高的公司,就是不造假 ,數據透明」。公司CEO脫不花在第一次例會直播上如是說。

直播人均在線人數近2萬,注意直播僅在得到APP中可查看,這就是流量和活躍度,而且這2萬人中,部分人員會寫例會心得,在網上形成二次傳播,進一步加大得到的影響力。

福利:我們整理了,得到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的例會文本內容,多達30萬一比一原稿,整合成「得到例會」大合集,到產品大觀(chanpindaguan)公號回復:得到例會,可獲得下載鏈接。

階段小結:

這一階段的得到,總結起來更像一個被困在黑箱里的野獸,它左突右撞,試圖撞破這牢籠,找尋屬于它的那束陽光,從未敢消停一下。

羅振宇說:創業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逃亡,這就是創業者的命。

3.2 產品緩慢增長期(第二波探索)

在經過第一階段的探索后,用戶有了穩定的增長,但是得到依然沒有停止自己探索的腳步。

產品的用戶是誰,他們來的得到想獲得什么,我們能提供給他們什么,怎樣交付知識才是最有效的,如果想要建立一所終身大學,產品應該配備什么樣的評價體系?

問題不一而足,在百年大計中,得到僅僅算是邁開了腳步,離終點還很遙遠。

本階段主要用戶群體:欲求知、求道、對未來焦慮的白領人群

本階段核心用戶需求:長見識、增談資、打消時間

本階段得到商業需求:更好的服務用戶,實現用戶的口碑增長

產品主要迭代版本&迭代邏輯分析:

這一階段主要包括V2.7.5~V4.0.0共計21個版本,圍繞著如何推進用戶更好的終身學習這一目標在迭代,文章開頭提到,得到用戶量翻了近6倍,但是,日活用戶僅增加2倍多,很容易得出得到的用戶粘性不足,畢竟不能堅持學習是國民通病。

在3.1.0版本,增設了「知識賬本」功能,用于記錄學習時長、學習內容,并整合了用戶最新的筆記、收藏和留言,以此來激勵用戶持續學習。

得到團隊稱:回顧和思考學過的知識也是增進新知的重要途徑。個人覺得主要思考應該來源于:吾日三省吾身。

除此之外,在3.2.0版本中,將「今日學習」升級為「學習計劃」,這一變動的原始需求是因為拖延導致的信息過載,進而打擊用戶學習積極性,直至用戶流失,即使用戶花了錢。

羅振宇曾在跨年演講中,提過國民總時間”GNT(Gross National Time)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本身是沒有意義的,但是,羅振宇知道,當前商業活動中,用戶的時間才是最寶貴的,商業就是一場搶占用戶時間的賽跑,用戶一旦因為受挫離開,你在搶占用戶時間的比賽中也就失敗了。

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得到APP的這次改版,使用學習計劃,顧名思義就是讓用戶有計劃、有節奏的分配時間,進行持續的學習,而不是過于隨性的跟隨自己的心情。

結果呢!

罵聲不絕于耳,甚至有人專門寫文章說老羅終于開始拿起了教鞭,督促用戶終身學習。

說白了,建立一所終身學習大學,本身就不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還需要學生配合。但是,大家按照「正規教育」的方法成長起來的,由于教育的太成功,出了校園可以說90%的大眾都不知道如何有效學習。

如果得到是一所大學,那么,它現在的架構是缺少輔導員角色的,說白了你不能只把有價值的東西放在那里就不問了,要怎么學習,怎么吸收,這些底層的方法論我不知道,我想學、想成長但是我不知道,你搞個學習計劃,用戶反而覺得限制了自由。

明白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已經超出了買賣關系,是終身負責制,否則,一起建立一所終身大學的目標就無從談起,所以,老羅選擇了一條十分苦逼的道路。

用戶評論:

持續迭代的精品專欄和大師課,讓大眾以更低的價格接觸到這些知識,實現知識更高效的分發,不得不說,得到團隊在課程打磨上是數一數二的,課程的高質量也得到了用戶的認可。

產品方面,得到一直在探索一種既能實現知識高效分發,又能真切的幫助用戶實現持續成長的交互方式,這種精神是值得褒獎的,但是,對于老用戶來說也大大增加的學習成本,要知道得到的每次大版本升級,都不亞于重新打造一個APP,甚至4.0版本,連同logo也一同進行了更換。

運營分析:

(1)2017年跨年演講

一年一次的跨年演講,每一次都是千萬級的流量曝光,這就是個人品牌價值的力量。

北京地鐵 通勤之路變身學習之路

2017年10月,得到App把聽書館搬上北京地鐵4號線,乘坐“每天聽本書”地鐵專列,掃描車廂內二維碼,即可領取得到App“每天聽本書”7天VIP體驗,把全車書一鍵帶回家,同時,每天還有24K金條送出,真正把“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古話變成現實。

(2)知識發布會

2017年5月18日 ,北京維場39.9度空間,羅輯思維「得到」迎來了001號知識發布會,發布 12 款知識產品,9 位專欄老師輪流登場,每個人站在羅胖對面完成 10 分鐘左右的演講。

其中包括注明的「李翔知識內參」、「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還有羅永浩的「羅永浩·干貨日記」、「徐小平·創業學」等。

也是在這一次,羅振宇宣布開源得到知識服務的心法和工作流程——《得到內容品控手冊》,讓更多的知識服務創業者一起將蛋糕做大。

2017年9月,002號知識發布會,主要是發布得到的每天聽本書 · VIP年卡,這一工具,試圖讓人們每天花費半個小時,搞懂一本書,他們找到每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就像是人類派出的哨探,來到知識邊疆,遙遙一望,然后告訴你他們看到的東西。得到的野心在于——做全球最大的知識版權轉述庫。

階段小結:

得到如果愿意,他們可能是目前國內知識付費領域,活的最愜意的團隊,但是,他們偏不。他們膨脹了,甚至給自己拼命找了創業使命和理想,不再單純的為了掙點錢而活。

4. 對得到APP深度解析的小結與反思

在拆解得到APP的整個歷程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羅振宇組建的核心團隊的非常靈性。這對于創業團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勇于承認自己錯了,還沒有對,并極力去找尋那個正確的答案。

從整個產品和運營的層面上來說,得到APP都不具備太多學習的點,但是,從產品層面,我們可以獲取一些教訓:

  1. 大版本一定要規劃好,可以容納足夠多的小版本來修正產品,而不是有問題就推翻重來。產品的重構在創業公司是非常常見的,主要來源于市場的不可預知,但是,也應該盡量多花精力在規劃上,留足修正空間,避免耗費過多的資源,很多公司甚至無資源重構直接倒閉了。
  2. 既是重構產品,也要照顧用戶習慣。很多時候,用戶對于一個產品的習慣,往往體現在細節上,重構產品時,我們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大的功能上,忽略了歷史版本的一些小細節,這恰恰是對用戶習慣造成困擾的主要原因。

以上??偟膩碚f,得到APP第一感官上給人的印象不錯,因為團隊過于頻繁的調整產品信息架構(2年升級4個大版本,且變動都比較大),很多細節還沒有來得及打磨,體驗不佳,這一塊仍然是得到團隊需要注意的。

5. 關于得到APP未來的發展展望及一點建議

5.1 得到未來的發展展望

得到在國內,無疑算是一款行業級產品,是「知識付費」行業的開拓者。

得到聯合創始人快刀青衣曾公開說,這款產品的出現,完全由羅振宇自身對于“知識付費”的一些需求和想象而驅動,并且,他們很多時候往往是“連想找個同行抄一下都不知道該上哪里去抄”。

得到每一次的嘗試和拓展都有可能讓它成為行業先驅。羅振宇在一次分享中提到,說自己給業界挖過三個“坑”:

  • 第一個“坑”:U盤化生存,他們做了,然后爬出來了;
  • 第二個“坑”:社群,他們做了,羅輯思維估值13.2億;
  • 第三個“坑”:內容電商,他們做了,意識到自己不能成為第二個淘寶/京東,讓出了賽道。

「得到」押注知識付費賽道的產品,有沒有可能是羅振宇給業界挖的第四個坑?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顯示,去年我國知識領域市場交易額約為610億元,同比增長205%,使用人數約3億,約占到中國網民總數的一半。

過去的時代,有知識但并沒有成體系的知識服務。

羅振宇說:“原來的學習培訓,就是大學上完之后到新東方這類培訓機構基本就結束了。然而再之后就沒有系統化的大學后教育了?,F在有這樣的需求,必然會有人以創業的方式、商業的方式提供服務解決方案。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p>

所以,羅振宇再一次押注知識付費,ALLIN得到APP,為此甚至撤資了papi醬,專心做好得到。

明眼人可以看到,其實,羅振宇的每一次挖的坑,自己都在坑中玩的有模有樣,甚至成績斐然,由于他們這個團隊的靈活性和執行力,每次發現自己遇到瓶頸的時候,就會停下來思考,尋找新的增長點甚至更換賽道。

我覺的這完全OK。這非常符合商業激烈中的生存法則,讓自己永遠在牌桌上,尋求商業價值最大化。

我對得到APP未來的發展非常樂觀,對國民不斷追求成長和終身學習的行為同樣樂觀。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得到的背后是一支高執行、勤思考、廣納言的團隊。以羅振宇為首,脫不花和快刀青衣輔助,多達半個商業圈的人脈和口碑支撐,并且這些在不斷的拓展。
  2. 得到自身內容的質量非常高。憑借自創的「得到內容品控手冊」,找尋業內最頂尖的人員輸出專欄及課程,不斷打磨單品品質,確保得到出品,必屬精品。
  3. 民眾的生活焦慮,人口紅利的消亡,城市生存壓力的不斷增加,推動我們不斷前行。我把知識分兩種,一種是「消遣類知識」,比如動漫、小說、散文等;另一種是「成長類知識」,比如工具類、自然學科類、育兒類等。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民眾需要借助知識的力量來緩解壓力,不管是消遣類知識還是成長類知識,我們都將會被推向終身學習之路。
  4.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改變消費觀,愿意為知識付費。隨著國民整體素質的提升及移動支付的普及,國民越來越愿意為自己喜愛的產品付費,不管是實物還是虛擬產品。

以上。

我認為得到APP抱著建立一所終身學習大學目標,是一件非??啾频幕?,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尊敬的活。全球范圍上來看,終身教育很多時候,停留在口號上,國家層面都沒有成功的解決策略,可想而知,羅振宇給自己選擇了一條多么艱辛的道路。

羅振宇已經想得很清楚了:唯有把得到App做成標桿和標準,才能讓得到App成為用戶選擇知識服務的必選項,才能在推動用戶終身學習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過程中一起成長。

最近,有一篇文章說劉強東吹過的牛逼都實現了,讓我們一起見證羅振宇的牛逼,他能否實現呢?只不過我們要更耐心一點,這個可能見證周期要長一點,十年后,也可能二十年后,總之,這是一件百年事業。

5.2 給得到APP一點建議

(1)保持精品戰略不動搖,有用的知識永遠是限量、有價的

目前的趨勢,還可以,堅持即可。keso曾發文拿得到APP和十幾年前的卓越網對比,不看好精品路線,「用戶需要的是多樣性,而非精品,我無法依賴一個絕大多數我喜歡的書它都不賣的平臺?!?,我有不同的意見,知識類產品不像購物類產品,多數人一生能夠接觸并且需要的知識是非常有限的,得到APP花費5-10年就可以完全覆蓋,其他僅需了解的知識,去百度好了。

(2)推出一個「如何學習」的免費大師課或專欄,打通用戶底層學習思維

你們要相信90%的國民沒有掌握學習一門知識的手藝,試圖幫用戶打通,后面的道路才會好走點,畢竟堅持本身已經很難了,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堅持就更難了。

(3)每月一次線下小會,每次主推一個專欄作者或大師,讓他把話講完

保持了精品課的前提下,讓大師們走到臺前,秀起來,是多方受益的事情,全網全量在線直播,讓大家知道大師背后的故事,不是為了賣課程,就是為了打造大師品牌,讓大眾全方位了解大師,全網在線問答,這事可以授權給第三方做。

(4)出自己的降噪耳機,平價售賣,碎片化并不是學習的好時間,大腦安靜的時段才適合學習

國外的降噪耳機真的很貴,地鐵中見到的基本都是手機自帶的耳機,無法降噪或降噪效果差,這種適合娛樂,不適合學習。

以上。只是一個旁觀者的拙見,有錯我改,歡迎大家提交意見,如果得到團隊覺得有道理,也請按照你們的方式去實現你們的目標,畢竟我是一個外人,很多事情看不透。

(正文已結束)

送的得到團隊一句話,愿你們不忘初心,一路高歌: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What’s past is prologue)——莎士比亞。

送給大家一句話,愿大家都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胡適。

互動問題:在一二線城市,推進語音類知識付費產品的活躍度,很多時候是需要一個降噪耳機的。個人覺得得到團隊應該聯合國內外廠商推出聯名降噪耳機,畢竟一副耳機直接影響著出勤時,是否會播放有聲類產品。你覺得類似得到、喜馬拉雅等語音知識服務商,聯名推出自己的降噪耳機,以小米平價模式售賣,是否有必要?能否增大用戶使用頻次,歡迎留言。

注:本文有關得到APP的圖片均來源于得到APP各版本截圖,得到各階段評論數據來源于企業風訊。

 

作者:產品大觀,微信公眾號:產品大觀(ID:chanpindaguan)

本文由 @產品大觀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了,降噪硬件不是羅胖團隊強項 需要降噪耳機的場景? 反正我不會買的, 還有這logo真丑,元素太多-書 得到文字 貓頭鷹,顏色太多-橙黑白 深紅 卡其黃 6種吧大概 完全可以 在之前logo上加個貓頭鷹就好了啊

    來自浙江 回復
  2. 得到的用戶里是有一部分忠實的用戶,是想通過得到的音頻知識提高自己的,所以應該出一些:1.如果使用音頻知識,怎樣更有效率;2.新功能的簡易教學;3.學習的過的知識還是需要整理和沉淀下來的,提供什么筆記功能或者是跟其它已有的好用的筆記軟件合作。

    來自上海 回復
  3. 分析的比較具體了。關于最后您說的四點建議,做一下評價。第一條建議,不一定與得到的未來戰略相吻合,目前得到宣稱終身學習,而且從他們的投資關系來看,得到未來不排除拓展平臺型產品的可能。第二條建議,得到目前開設了高效學習的課程,但付費;至于未來是否開設免費課程教大家學習的底層邏輯其實作用不大。首先學習的底層邏輯是方法和思維的架構,單純的方法論沒有實踐是無法產出思維框架的,也就是無用知識。這不同于得到貫來產出的“即學即用”的知識類型。第三條建議,支持線下。但線下對于整個得到來說,目前只是作為品牌運營的層面撐著,不是主營方式,未來也不可能是。它存在的價值就如同阿里的湖畔大學一樣,是創造影響力的線下組織型運營活動。第四條建議,降噪耳機并非是通有需求,比如開車、做家務這種場景是不用耳機來聽得到的。另外,對于耳機這塊在沒有核心的研發能力和產品差異性的情況下,即使做出來也只是一個品牌周邊的存在,不能成為市場主力。(另外,羅的戰略也絕非做實體零售,他還是想做虛擬消費的生意,這個才是未來的藍海市場)

    來自安徽 回復
  4. 分析的真的很細致,學習了;在了解了得到APP的同時也看到了知識付費的趨勢。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