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云筆記(筆記功能)使用體驗

3 評論 45300 瀏覽 203 收藏 28 分鐘

軟件版本:4.6.0免費版

體驗機型:紅米note

系統版本:MIUI6.7.1.0穩定版

體驗時間:2015.11.09

產品概述

有道是網易旗下利用大數據技術提供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子公司。

2011年6月份,有道正式推出有道筆記1.0Beta版,旨在以云存儲技術幫助用戶建立一個可以輕松訪問、安全存儲的云筆記空間,解決個人資料和信息跨平臺跨地點的管理問題。2011年12月6日,有道筆記升級為正式版,并更名為“有道云筆記”。2014年11月發布有道云協作,是高效團隊必備的協作工具,團隊資料多人共享,協同編輯修改文檔,提供歷史版本對照,讓工作更方便。截止2015年5月,總用戶數已經突破3300萬,有道云協作用戶新建團隊/項目群組數量已突破24萬。

市場分析

市場環境

  1. 政治法律環境:筆記類APP作為日常使用工具類軟件基本不涉及政治和法律上的沖突。
  2. 經濟人口環境:隨著經濟的發展,智能設備保有量增加。工業化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組織分工越發精細,合作變得越發重要。
  3. 社會文化環境:信息時代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傳遞的信息量都變的異常巨大,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每個人對信息篩選、整理、記錄和獲取的能力都需要提高。信息記錄的方式必須多媒體化,不再單單只是文字。
  4. 技術環境:隨身設備的電子化讓人們不再愿意攜帶紙筆。

主要競品

印象筆記

北京印象筆記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印象筆記”,成立于2012年5月10日。印象筆記致力于為廣大用戶提供技術開發、應用軟件開發、互聯網服務等多項產品和服務。印象筆記的使命是讓每個人都能記錄生活中的每一段時刻,每一個靈感,每一次心動,每一種經歷。隨時隨地在所有平臺或設備上記錄所思所想,所見所得,并能迅速的搜索到任何記憶。

為知筆記

為知筆記不僅是一款幫你記錄生活、工作點點滴滴的云服務筆記軟件,也是一款可以共享資料、基于資料進行溝通的協作工具。你可以隨時隨地記錄和查看有價值的信息。所有數據在電腦、手機、平板、網頁可通過同步保持一致。為知筆記定位于高效率工作筆記,主打工作筆記的移動應用。除了常用的筆記功能,保存網頁、靈感筆記、重要文檔、照片、便簽等,為知筆記重點關注“工作筆記”和“團隊協作”這兩個方面,解決團隊記錄和團隊協作溝通的需求。

市場前景和機遇

筆記類軟件以其特有的方式同時聚合了郵件處理、文件共享、文件編輯、任務提醒、知識管理、時間管理、共享協助等功能,無論在個人領域還是企業領域都代表了一種發展方向,在臃腫的傳統辦公軟件和散亂的計劃、管理、共享類軟件之間找到一個體量合適、功能恰到好處、更符合互聯網時代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及其員工需求的,簡潔、直觀、快速、可靠的信息管理、共享和協助的核心平臺,最終變成每個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有信息創建、管理、處理、共享的平臺,改變我們生活和工作模式,并非沒有可能。

相比競品,有道云筆記輕快、簡潔的風格在發展方向上有著天然的優勢,只要持續的在功能取舍上把握好平衡,在交互上保持輕量化的特點,做大整個云筆記市場蛋糕的同時也能在其中占據領先的位置。

產品結構

1

相比競品有道云筆記最大的特點是軟件層級較淺,整體架構扁平化,體量較輕,用戶上手相對容易,基本功能使用方便。

結構分析

在保持有道云筆記這個優勢的前提下,著重考慮提升APP的用戶體驗,在不增加功能的前提下優化功能架構、交互和視覺呈現。

我們先從整體結構上對軟件邏輯進行討論,再從需求角度將筆記功能劃分為“新建筆記”、“整理筆記”和“查找及修改筆記”三部分,每個功能下再從功能、交互和視覺三個方面談談使用體驗。

有道云筆記的一級結構分為“云筆記”、“云協作”和“設置”三部分,看似已經是最簡練的首層板塊分類了,相比最大競品印象筆記將“所有筆記”和“筆記本”分開,并在一級菜單加入“探索印象筆記”要簡潔很多,并且有道云筆記將一級菜單作為固定欄顯示在首頁底部,也比印象筆記右滑拉出一級菜單要少一步交互,查找起筆記來會更快。

20

但也正因如此,底部固定欄應該是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入口,不是用戶最常用的就應該是有道極希望推廣的功能,“云筆記”和“云協助”顯然符合,但“設置”放在這里就有些雞肋,看下“設置”中都有些什么操作,

  1. 個人信息、切換賬戶、登出(與“云筆記”、“云協作”首頁左上角個人頭像圖標的功能相同)
  2. 設置(密碼、同步、默認字體、默認照片大小、協作提醒)
  3. 介紹、推廣、反饋及調查

我們發現其中沒有一項功能是筆記軟件的日常核心功能,都是一次瀏覽或設置后就很少再會重讀和修改的設置項,并且其中一部分功能和“云筆記”和“云協助”右上角的個人信息功能重復。

環顧其他各類常用APP,將基本設置放在個人信息頁下面,已經是大家早已習慣的分類結構(微信、微博都是),有道完全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來符合用戶預期。

如果這樣合并,首頁底部的一級菜單變成了只有“云筆記”和“云協作”,從交互和視覺上來看兩個功能和圖標并沒有什么不好,但三個或四個同樣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從安卓(MUI最多可以放5個)和iOS(最多可以放4個)底部的固定圖標,和主流軟件底部一級菜單欄的個數(微信4個、支付寶4個、大眾點評4個,豆瓣5個),3-5個菜單項都在可接受的范圍內,這和手機屏幕普遍的寬度,圖標的大小辨識度,人對橫向多個圖標的識別速度、視覺上簡單和繁復的體驗都有關系。也就是說功能上有需要的話完全可以在有道云筆記的一級菜單上再增加一到三個選項。

有這個必要嗎?

在不增加功能項的前提下,參照前面的軟件功能結構圖去除“設置”,我們從二級和三級菜單上細化功能項,軟件二級菜單包含“最新(按時間排序的現有筆記列表)”、“全部(按文件夾分類的現有筆記列表)”、“新增筆記”、“云協作消息”、“群聊”、“私聊”功能。

在這一層我建議將云筆記的“最新”和“全部”拆分開來。

  1. 瀏覽或編輯既有筆記,從時間路徑和從文件路徑進入的比例都不小。前者是對近期創建或修改過的筆記進行追加編輯,后者是對已經完成整理,創建較早的筆記進行瀏覽或再次編輯,從需求比例上來說可能略有輕重差異,但就差異大小,在沒有其他考量的前提下還不應該在優先級上差異化對待。
  2. 新增筆記功能可以留用當前的形式,作為一個懸浮按鈕同時存在于“最新”和“全部”頁簽。

三級菜單主要是對筆記和協作群的瀏覽、整理及具體編輯,其中有一個功能比較特別,“任務”。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無論是分享、標簽(其本質也是個分類方式)、拍照、錄音、邀請成員、上傳、排序都是和筆記或文件緊密相連的,是筆記的真實內容或是即時處理,只有“任務”功能是游離于筆記之外的,我們之所以會在筆記里建任務,是因為這個任務和筆記中的內容密切相關,希望可以同步顯現,如果筆記中沒有任務功能,我們或許只能去任務軟件里設置一個任務,再加上一個批注“###請參見筆記###”。

復現下我們還在使用紙質筆記本的場景,當你接到一項任務是要在10天后對系統進行測試,為了在10天后還能記得這事兒,除了用記憶力外你或許會在這類筆記上畫一個圈,或者是重新在筆記本的日歷頁對應的日期上再寫一遍這個任務,便于之后對任務的整體的時間線上的把控。

再回過頭來看有道云筆記,任務是被穿插在筆記正文里的,在筆記瀏覽頁沒有任務的標示,也就說無法直接分辨那些筆記含有任務,除非你純靠記憶力記住那個筆記里有任務,否則已設置的任務除了在他忽然跳出來提醒你的那一刻,就已經被遺忘了,也很難再去刪除和修改,并且就算你記得所有任務所在的筆記,再去查找的過程甚至比紙質筆記本還要復雜。

而任務和搜索、同步等功能,恰恰是智能化時代筆記軟件區別于紙質筆記的核心功能,需要被重視。

所以我建議將“任務”功能拆分出來,作為一級菜單的選項。

如上所述,這樣做的好處有,

  1. 統一從時間軸上管理和處理任務,滿足用戶的時間管理需求。
  2. 同時也解決了現有日歷和任務類軟件無法輸入大段的復雜多媒體信息的問題,實現信息管理和時間管理的充分結合。

因此,建議一級菜單設置為“時間”、“文件夾”、“云協作”和“任務”。

新建筆記

1:待辦事項的事項名、是否開啟提醒、提醒時間、頻率無法在一個頁面完成設置,建議合并。

在輸入待辦事項名后,需要點擊頁面空白處才能出現進入開啟提醒,設置提醒時間、頻率頁面的箭頭(簡直就像是一個隱藏功能,太喪心病狂了!),通常情況下,用戶會嘗試點擊“完成”,但點擊“完成”后會返回筆記編輯頁面,重新進入才會出現進入開啟提醒,設置提醒時間、頻率頁面的箭頭。建議將待辦事項的事項名、是否開啟提醒、提醒時間、頻率放在一個完成設置,避免過多的不明確的頁面交互。另外,任務的顯示效果在編輯頁面經常會忽大忽小,相信是一個bug。

2

2:編輯待辦事項并通過返回鍵退出時,會出現彈框“放棄對當前待辦事項的編輯?“,選擇“取消”OR“確定”。文案表述太過曲折,將原本是一個否定動作的“放棄保存”轉換為了“確定”,肯定動作的“繼續編輯”變成了“取消”,否定的否定大大增加了用戶的思考成本。建議將彈出框改為“保存”(保存并退出)、“放棄”(放棄編輯并退出)和“取消”(取消退出繼續編輯),表意直接且符合用戶對動作和語義的理解。

3

3:筆記編輯界面,選擇“手寫輸入”和“涂鴉”,單擊線粗按鈕選擇不同線粗,當前的交互選擇框是按固定時間收回,或者在固定時間之前再次單擊線粗按鈕收回選擇框。第一種交互下,動作快的用戶會嫌選擇框顯示時間過長影響視覺,動作慢的用戶會嫌選擇框顯示時間過短無法完成選擇,而再次點擊收回的操作在快速的操作中顯得繁復。建議更改為選擇線粗后立即收回,或者點擊其他操作時立即收回。交互緊湊,并且與實際工作流契合。

4

4:添加附件功能,無論進入到多深的菜單,無論通過屏幕上還是手機上的返回鍵,都會直接跳轉到筆記編輯頁面,只能通過“上一級”圖標(非常不容易被理解為一個按鍵)返回,不符合用戶對安卓系統的操作預期。

另外,添加附件的路徑通常的安卓文件管理路徑不同,會讓用戶摸不著頭腦,不如調用系統自己的文件系統。

5

5:筆記內容類型的選擇,有道陳列了“手寫”、“圖片”、“拍照”、“錄音”、“任務(提醒)”、“涂畫”、“視頻”和“附件”,其中“涂畫”、“視頻”和“附件”因為列寬限制被隱藏在了“更多”里,需要多一次點擊才能看到,“附件”功能可以添加本地所有的文件形式,包括圖片和視頻,和單獨的這兩項功能其實是有所重疊的。了解到現有的功能設置后,我們復現下現實中的工作流需求,可能是怎樣的。

忽然有一段信息需要立即記錄下來,害怕過一會兒會遺忘或者便于之后查找,這種情況多數會有文字,我想這也是有道云筆記進入編輯狀態默認文字輸入的原因。但只有文字,沒有多種類型文件的混合,筆記軟件存在的價值會大打折扣,無論是“記事本”、“相冊”、”繪圖本”和“日歷”都能在單一形式上直接滿足用戶需求,那除了文字還有哪些記錄形式需要快呢?

“拍照”(眼前的情景轉瞬即逝)、“錄音”(耳邊的聲音轉瞬即逝)、“涂畫”(腦中的圖形化靈感轉瞬即逝);剩下的“手寫”(文字輸入的一種變化形式)、“圖片”(拍照的延后形式)、任務(延伸功能)、視頻(無法直接在筆記內錄制添加)和“附件”(無法直接在筆記內創建添加)。這樣從需求出發,我們對筆記的編輯類型的結構就有了一個思路。

進入編輯界面時,默認為文字輸入,下方類型選擇列應該優先陳列“拍照”、“錄音”和“涂畫”, “手寫”和“任務”可選擇陳列,將“圖片”、“視頻”和“附件”合并為“插入”,因為它們本就是作為既有文件被插入筆記中,而不是即時記錄下來的。

6

6:錄音界面的“結束”鍵和錄音播放界面的“完成”鍵都是灰色沒有底紋的,容易讓人覺得只是一個圖標而不是按鍵。

7

7:在筆記編輯和瀏覽界面,標題和正文的字體字號都很接近,區別不明顯,建議通過標題字體加粗,加粗分割線,增加底紋等方式突顯。

8

 

整理筆記

1:同一份筆記同時想歸到兩個文件夾的情況大家工作中都有遇到過,比如一份文件即屬于“項目A”也是“待提交文件”,這種基本的需求在有道云筆記中卻無法實現,只提供了筆記移動功能,建議增加筆記復制選項。

相關的頁面交互,建議將頁面名稱改為“選擇位置”,最下端放置“移動”、“復制”、“新建文件夾”三個按鈕?,F在的“選擇此處”按鈕,表意不準,按鈕的實際效果其實是將筆記移動到目前的文件夾位置,動作點是“移動”,而選擇此處這個動作其實是在點擊文件夾的過程中實現的。

9

在實現以上功能的前提下,“收藏”功能的設置就顯得雞肋,筆記類APP的文件夾本就是起到對信息分類存放的作用,“收藏”功能其實就是一個可以快速分類的文件夾,完全可以通過用戶自行建立文件夾來實現,并且也保留了自由度。

10

2:機身上的“菜單鍵”沒有和屏幕右上角的“菜單鍵”建立連動,操作會有所不便,畢竟機身底部的按鍵要比屏幕右上角的按鍵好按。

11

3:無論是在“最新”還是在“全部”目錄里,有道都沒有提供排序方式的選擇,默認是都按照編輯的先后順序排序,最近編輯過的會放在最前面。在不提供排序方式選擇的前提下,“最新”頁面按時間線陳列出所有筆記是符合用戶預期的,畢竟最近新建或是修改過的筆記在短時間內瀏覽和修改的比例會遠遠大于陳舊的筆記。但在“全部”的文件夾排序中還使用這種方式就有些重復了,用戶對時間線的需求多數只針對具體的筆記,而很少會包括整個文件夾里所有的筆記。通常用戶在查找文件夾時都是知道自己要找的文件夾名字,建議按照字母排序并做一個區隔,或者在側面做一個字母排序搜索條都是更好的選擇。

12

4:“全部”頁面中的“新建文件夾”按鈕放在了屏幕最左側,在手機屏幕日益增大的今天對于絕大多數習慣性右手持機的用戶來說點擊非常不便,連操作系統的開發商針對這種情況都開發出了頁面拉拽懸停功能,APP就更應該考慮到這點,盡量減少在屏幕左上角的過多交互。建議交互見(查找及修改筆記-交互-1)。

13

5:在筆記瀏覽頁面不直接顯示所在文件夾的情況下,在“選擇移動位置”頁面,建議顯示筆記當前所在的文件夾,讓用戶對筆記移動的整個路徑有清楚的把握,避免用戶對相關信息沒有把握又要退出確認的情況。

14

當前必須通過點擊右下角的“更多-詳細信息”才能了解到筆記所屬文件夾相關信息,交互太過復雜。其所包含的“文件夾”、“更新時間”、“創建時間”、“大小”信息,其中“更新時間”和“大小”在“最新”頁面就有顯示,相比文件大小“文件夾”信息或許更應該即時顯示給用戶。

15

6:已有筆記分為“最新”和“全部”兩列,但這兩個詞表意都不夠準確,“最新”易誤以為只成列了最新的幾條或者最近一段時間的筆記,“全部”易誤以為列出了所有筆記,和實際顯示都有所差異,建議按時間先后排列頁更改為“時間”,按文件夾排列頁改為“文件夾”。

16

 

查找及修改筆記

1:搜索功能不能實時的顯示結果,對用戶來說會增加交互步驟,并且也缺少直接刪除搜索框輸入的按鍵。

17

2:搜索范圍同時包含了文件夾名、筆記名和筆記內文,前兩個的搜索關鍵詞還容易識別,但關鍵詞在內文的筆記點開后,用戶卻無法定位關鍵詞的位置,對于一些長篇的筆記來說,用戶還要吃力的憑眼睛去查找,實在是太不智能了,建議在搜索結果頁摘要處就給出關鍵處前后段落并高亮關鍵詞,打開進入內文后直接定位并高亮關鍵詞位置。

18

3:關于云筆記頁面右上角的按鍵。下拉刷新現在已經成為移動端軟件的標準功能項,單獨的“刷新”按鍵完全沒有必要再存在。同時,現有的搜索框,雖然是個“框”但點擊后依然是展開一個新的搜索頁面,并沒有過渡的交互,與預期并不一致,與其如此,不如改為“搜索”按鍵替換當前“刷新”所在的位置。于此同步,在“全部”頁面還可以把“新建文件夾”圖標放到頁面右上角,避免其在頁面左上角不易按到的情況。

19

作為一名傳統制造業行業從事需求工作的“老”人,有道云筆記的“老”用戶,同時也是一名想轉行互聯網產品的“新”人。在長期的工作中選擇使用有道云筆記,喜歡的是他核心功能的簡潔,但以上提到的很多細節上的粗糙和混亂又常會在實際工作帶來困惱。

希望有道云筆記在以后的升級中能越做越好,把握核心功能,做好功能取舍,既要有所擴展又要避免變的臃腫繁復,只提供基本功能的聚合,建立好能夠保持簡潔交互的可擴展邏輯架構,并打磨好每一項功能的細節,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更多的方便和驚喜。

互聯網產品新人的第一篇產品使用體驗報告,歡迎各位前輩拍磚。

 

本文系作者@wangminglei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自己也做了一篇關于有道云筆記的產品分析,自愧不如。感謝您的文章,學習到很多。一年多過去了,請問您已經在產品方面的工作了嗎?

    來自廣東 回復
  2. 筆記的操作分析的挺細,都沒人分析云協作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