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獨角獸”教你打造一款知識付費產品
知識付費產品發展迅猛,成為了很多人的新生活方式。如果要做一款知識付費產品,又該從哪些方面來考慮呢?不如來看看頭部企業的發展思路,也許從中能獲得啟發。
前言:
為什么說企業視角對知識付費產業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在這樣一個透明的機制和信息公開的環境下,誰都會盯著領頭羊,看他們的一舉一動。對后期進入或創新的企業來說,可以從模仿開始,去拆解成功案例,然后在模仿的基礎上,基于本身企業或個人的特點,加入新的元素,炮制出一盤特色新菜來,也是一種聰明的作法。
接下來談談四家特別值得學習和研究的知識付費“獨角獸”企業,未來他們的走向多多少少會帶動知識付費的發展,讓我們走進這些鮮活的案例吧。
- 得到——知識付費的開創者,知識付費的開啟及推出層出不窮的節目形式,都與這家公司有著密不可分的作用;而且得到團隊中,隸屬在線教育、文化傳媒等產業的人才不少,它屬于大神一般的存在。
- 喜馬拉雅FM——日后會不會成為一家國內最大的知識付費電商超市呢?用戶要購買有聲讀書、廣播劇、財經、健康、育兒、心理等等領域的知識付費產品立馬就想到它,它是店小二的代表。
- 米果文化——創立的節目形式已成為一股清流,已打造出好幾個類似于“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給內容創業者帶來許多新的靈感和沖擊。他們結合媒體娛樂性資源、打造頭部知識IP,以批判性思維啟發新一代,它開啟的是一個內容新時代。
- 千聊——用她來形容千聊,是因為她的女性用戶較多。她是工具,又像是賣場;她是平臺運營商,但又做原創;有PGC,又有UGC。她有很多角色,她提供生活氣息極濃的內容給用戶,同時又讓眾多的內容創業者可以輕松使用。她是一個看上去沒有門檻的平臺,但又在暗地里做著更大的布局規劃。
一、知識付費的布道者——得到
1. 得到的產品形態及發展特點
毫不夸張地說,得到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媒體、學習者的心。羅振宇死磕60秒語音被人稱道,常態化的努力和自律化的堅持已是老羅在大眾心目中的標簽。從創立初期,只打造羅振宇一個知識IP,到后期邀請數不勝數的垂直領域頂尖知識IP加入進來,一起來“做實驗”,可謂 “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的教育氛圍,讓用戶可以學習更優質的內容及擁有更多的認知選擇。
《2018得到年度數據大公布》顯示:得到App總用戶數超過2500萬,中國每50個人里就有一個是得到用戶;得到共有450位知識生產者,課程總數達到104門,其中超過10萬人購買的課程就達30門。這些數據無不表明,得到在知識付費產業的份量。
得到作為產業界布道者的代表,具有如下特點:
1)不斷迭代進化,適應新變化
可能沒有哪家企業,像得到一樣,斗轉星移間,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2012年以自媒體《羅輯思維》闖入大眾的視野,2013年以互聯網社群、內容聚粉絲的社群運作形式出現;2014年主要做羅輯思維圖書包、月餅為主的社群電商;2015年,定位認知中心,音頻內容及得到APP上線,同年跨年演講開始;再到2016年后,牢牢地定位于知識付費服務商,就從未改變過。
產品形式從提供音頻付費、李翔收費專欄,再到現在清晰的精品課、電子書、每天聽本書,再到2018年的電視節目《知識就是力量》、得到大學。
相信,未來得到還會不斷地迭代進化,期待2019年推出新的實驗產品。
2)挑選知識領域頭部IP合作
如果說知識IP有三種:頭部、中部、腰部,無疑得到挑選的合作者都屬于頭部知識IP,這無疑保證了高質量的內容輸出和強大的粉絲號召力。
強強合作之后,形成1+1大于2的效果。針對專業性強、權威高的大師,采用“專欄+筆記”的形式,更新時效性強,用戶在留言區與其互動;針對專業度一般,不需要很大篇幅來講述的,可采用大師課、小講等方式。
3)知識產品兼具原創及整合
除了一手知識產品本身,強調頭部IP的原創、新穎性外,也提供對知識內容,特別是經典內容的加工、濃縮和整合。既保證有稀缺性的資源進入到平臺,又有對經典解讀和整合的內容給到用戶。
4)知識IP與得到互為依賴
知識IP和得到共同選題策劃,知識IP負責內容生產,其他內容包裝、直播宣傳、公眾號推廣等都由專屬的服務于某知識IP的“出品人”全面把控,最后會由品控總編做最后的審核。得到打造的薛兆豐專欄、劉潤專欄等都是在強強合作、互為依賴的商業伙伴關系下推進的,都獲得不俗的業績。
2. 得到的觀察解讀
基于得到的信息整理和分析,不難看出得到在發展歷程、產品形態及發展中緊緊抓住了零售行業的“人貨場”三要素,緊抓頭部IP用戶及消費者兩端,提供可延展、覆蓋場景更廣的知識貨品,從線上拓展到線下等場景,將知識付費服務商的基石夯實。
如下圖1所示,得到賦予了知識生產者一種光榮和夢想,不同的知識生產者將精心打造的不同類型商品推送給不同用戶,及時與用戶強互動,讓用戶感覺無上的光榮。知識生產者之間也互相引流,制造焦慮感、粉絲忠誠度,讓用戶使用、復購其它知識產品。
圖1:得到“人貨場”之人流圖
如下圖2所示,得到每年都會進行實驗產品的研發。從這一點上,得到明顯與其它知識服務提供商拉開差距。每個知識貨品的定位、用戶人群、目的都是不一樣的:有的貨品是為了引流,如羅輯思維;有的貨品就是完成銷售成績,如精品課;有的貨品既可以獲得品牌價值,又可以賺得盆滿缽滿,如《時間就是力量》的跨年演講。有了琳瑯滿目的貨品后,得到團隊將他們組合好,推向市場,推動用戶愿意試聽、愿意購買、愿意分享等一系列動作,讓貨品得到更好的售賣。
圖2:得到“人貨場”之貨物圖
如圖3所示,運用十字型方法來看用戶場景,按照時間和用戶社交需求,為學習者拉出兩條主線:個人發展線(一天的典型場景應用),人脈交融線(試聽、偷聽、打賞、分銷、送禮)。得到的場景布局從線上到線下,覆蓋越廣越深。
同時,“請朋友讀”功能、“送禮”功能又滿足了用戶分享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讓知識貨品不僅有知識屬性,也有了社交屬性。
圖3:得到“人貨場”之場景圖
二、耳朵經濟大伽–喜馬拉雅FM
1. 喜馬拉雅FM的產品形態及產品發展
喜馬拉雅FM于2012年8月成立,憑借廣泛布局新聞資訊、電視電臺節目、有聲小說、音樂MP3、英語等多種音頻節目起家,在分發端進行整體布局,不僅讓站內(APP、PC端、IPAD端)用戶可以輕松獲取和分享,還將其拓展到自產智能硬件等載體上進行分發。它已成為國內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在線移動音頻分享平臺,將其稱為“耳朵經濟大伽”不足為奇。
它具有營造音頻內容大超市、打造傳播載體場景多元化等特點,并且也是一家求變的知識平臺服務商。它獨創的“123知識狂歡節”已成為獨特的知識電商標簽,在服務體系、知識電商、品牌營銷方面有其特殊性和優異性。
1)完善的知識服務體系
目前采用邀約制形式邀請優質內容生產者入駐,全面參與知識付費產品的打造,為優質內容生產者提供經驗指導和數據支撐服務。喜馬拉雅現以某一個知識IP為切入點,將其關注、課程、直播、問答等功能打通,打造完整用戶聯結路徑,更好為知識IP提供體系化運營。它的內容形式不再局限音頻這塊,還增加直播、廣播電臺、LIVE音頻流等。
2)123知識狂歡節已成為用戶首選
2018年喜馬拉雅FM營造的 “123知識狂歡節”,覆蓋了328個行業,有8100位聲音創作者參加,創下了4.35億的業績,比2017年第二屆實現了近2倍的超越。從銷售數據可知:內容需求日漸分化,垂直細分領域的群峰效應顯現;30歲以下用戶已成知識付費主力,貢獻近七成交易額。
圖4:喜馬拉雅FM2018年“123知識狂歡節”數據
如圖4所示,90后、00后參與此次活動的用戶中,占比已超過7成,70,80占三成。大家都喜歡聽,但聽的興趣點差別較大。70后在回味歷史,喜歡聽《謝濤有聲歷史?。喝龂矫髑濉罚?0后在努力修煉情商,偏愛《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而00后愛好學習,《平說語文:語文書里的大人物》取得銷售佳績; 90后則更偏愛有聲書,比如《摸金天師》等有聲小說。
3)有策略的品牌營銷組合
在有聲書、音樂、外語、情感類品類中,喜馬拉雅FM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有大量的粘性用戶。遷移到知識變現這個層面上,喜馬拉雅FM先將一般內容作為引流入口,免費提供給用戶,形成用戶的收聽習慣,建立某種信任后,再打磨內容的高階版,用戶的轉化率也較高。
以知識IP葉武濱為例 ,《葉武濱時間管理100講》為免費課程,播放量達到1.1億;《葉武濱時間管理進階 十周訓練》、《葉武濱時間管理10堂課-易效能》為收費課程,顯示課程的購買數量達到百萬級的收聽。
2. 喜馬拉雅FM的觀察解讀
我們著眼解讀觀察到的喜馬拉雅FM,它從傳統電臺轉型進入知識付費耳朵經濟超市的布局,緊抓“人貨場”知識電商超市的核心元素,加上融資速度極快,已成為知識付費產品企業的有聲力量。
如圖5所示,它將知識生產者分為四類,第一類以馬東為代表的名人PGC;第二類主播,為其帶來內容及粉絲;第三類專業生產機構,與其合作打造有趣、有料有聲書等內容;最后一類,就是用戶,給他一個空間讓他自己玩。每一類生產者的作用都不同,由他們共同將用戶群的層級越做越大,形成越來越旺的人流量,包括名人粉絲、主播粉絲、不同年齡段的用戶群等。
圖5:喜馬拉雅FM“人貨場”之人流圖
如圖6所示,喜馬拉雅FM的知識貨品的品類非常廣,跨越328個行業,31萬以上付費商品。現集中在各垂直領域的音頻的課程及直播上,未來還會發展視頻及文字的貨品形式?!?23知識狂歡節”也表明,只要貨品足夠好、價格親民,讓用戶從免費收聽,再到精品內容的付費是非常合適的路徑。
圖6:喜馬拉雅“人貨場”之貨物圖
喜馬拉雅的商品主要在音頻內容上,符合當下用戶碎片化時間收聽的場景,深挖音頻內容的深度、廣度吸引用戶。其“付費內容+免費海量內容”可以滿足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聽音頻課程的需求,已布局于智能終端(如車載系統、IPTV系統、育兒故事機、智能機器人等),讓一切智能終端皆可觸發收聽,覆蓋休閑娛樂、技能提升等一切場景;喜馬拉雅已打造線下IP“大腦加油站”,甚至未來在自助智能終端、報刊亭等場景都可能形成付費課程的觸點。
如下圖7就是很好的例證,全面覆蓋一切時間點可以收聽,一切智能終端皆可觸發的場景,且同時發展送禮、分享、打賞等社交場景。
圖7:喜馬拉雅FM“人貨場”之場景圖
三、爆款內容的締造者—米果文化
1. 米果文化的產品形態及發展特點
以前說起“最會做生意的文化人”,第一反應是羅輯思維的羅振宇。但仔細觀察后,發現還有一人和其不相上下,同樣從中央電視臺出來,在眾多節目中對節目贊助商赤裸裸地大勢宣揚,完全一派解放天性的模樣。他是誰呢?沒錯,他就是馬東,他進入知識付費產業的時間較晚,但是做出的成績卻讓人刮目相看。
2016年3月,米果文化在天津成立,法人代表馬東,奇葩說節目孵化出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IP馬薇薇、胡漸彪為聯合創始人。
這樣一家頂著強IP誕生的企業,第一個知識付費產品《好好說話》就一炮而紅,2016年12月付費用戶已超過13W,是同行業中銷量最好的產品。同年在喜馬拉雅舉辦的知識付費節中,又創下新增訂閱用戶3萬,單日銷售額破600萬佳績。在2017年、2018年后,同班人馬打造的《小學問》、《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同樣獲得不俗的成績,常常雄霸在知識付費榜單。
如果說得到和喜馬拉雅都是知識付費服務商、有平臺、有內容,那么米果文化則是一家專注于內容的生產公司。他們擁有一批像馬薇薇、黃執中等,跨界娛樂、打辯論的知識IP,聚焦于為大三、大四的學生及工作三年左右的年輕人服務,通過泛知識與泛娛樂建立和目標用戶的連接,并且提供即學即用的場景式教育和娛樂互動。
要說米果文化的發展,必然是要先了解母公司“米未傳媒”的發展布局。大當家馬東以“有趣”作為他旗下公司價值內核和出發原點,發布米未傳媒的發展體系“ XYZ 軸”模型。
- X軸-內容:代表米未業務線中最重要的內容生產,其中包括《奇葩說》、《奇葩來了》等網絡綜藝節目;
- Y軸-衍生:由內容而生的上下游衍生業務,比如因《奇葩說》走紅的馬薇薇、范湉湉、肖驍等藝人的經紀業務,米果文化的知識付費產品以及米未小賣部;其中米果文化屬于米未發展體系中的衍生業務;
- Z軸-投資:則是米未傳媒的內容投資布局。
圖8:米未傳媒的“XYZ”發展矩陣
如圖8所示,米未XYZ立體化矩陣,形成了米未傳媒的護城河,也為米果文化賦能不少。
對米果文化來說,做內容的一個重要標準是,自己制作的內容是不是受到觀眾的喜歡,是不是能夠打通商業邏輯,這也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 米果文化的觀察解讀
截止目前,米果文化已打造出三個爆款系列產品,可謂每一次面市,都火爆市場。它的火爆不僅在于它的內容兼具新穎和專業度,還在于米未傳媒給予知識生產者IP的爆光機會,具有一定的跨界影響力,并且又與公司深度綁定,更有凝聚力,見下圖9所示。
圖9:米果文化“人貨場”之人流圖
以黃執中為代表的米果生產團隊,用他們成熟的手藝炮制出一個個爆款知識貨品,未來的貨品打造路徑:《奇葩說》綜藝節目產生的知名IP,由生產團隊為其量身定制內容,按拆解方式、解決實際場景問題等標準制作,知名IP配合宣傳,如圖10所示。目前除前面提到的三個爆款產品外,還推出了《馬東的職場B計劃》、《奇葩天團教你當眾表達》等貨品。
圖10:米果文化“人貨場”之貨物圖
米果文化的場景沒有特殊性,特不做比較。它將打造爆款綜藝產品的方法遷移到知識付費的打造,效果還是非常不錯,雖然貨品不多,卻個個都非常有料、有趣。
四、平民氣質的平臺服務商——千聊
1. 千聊的產品形態和發展特點
千聊進入知識付費的市場時間和米果文化相同,除了頂著騰訊眾創空間孵化的光環外,全身上下無不透露著服務于知識大眾的平民氣息。
千聊剛開始因作為突破微信群人數限制、互動形式多樣、能管控課堂秩序為主的工具性產品特色,而獲得講師及用戶的關注。隨著版本不斷的迭代及發展,逐漸形成授課、運營、結算一體化的工具平臺,從而形成平臺PUGC自循環生態,沉淀出一大批的機構和個人講師。
相比得到的精品策略,千聊的內容更具大眾化、生活化、實用化特征,涉及領域包括母嬰育兒、健康、心理、理財、家庭經營等。
千聊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以微信小生態的方式小切入,成為知識生產者的授課需求工具;后來,通過產品功能的強大及運營的介入,幫助很多企業、個人實現了知識變現的能力;最后逐漸形成PUGC自循環生態體系,成為一家集平臺、內容、賣場為多標簽的知識服務平臺運營商。
千聊在弱中心化、產品能力、經營能力方面特別突出,這也是為什么千聊已為120萬講師和機構接受,并且服務了超2億用戶的原因。
1) 弱中心化
在千聊的平臺上,千聊并沒有強制把自己作為一個主體,而是讓每一位內容生產者與用戶直接建立聯系和溝通。
2)產品能力強
產品設計,以強互動和連接為中心,用戶和內容生產者之間、用戶和用戶之間可以留言,打賞,并且千聊的微信矩陣為內容生產者引流,配合其用戶裂變。針對知識產品的研發,制定《千聊課程研發手冊V1.0》研發標準,讓團隊打磨產品有依據可執行。
3)經營能力
經營的目的無非是拉新、留存,千聊在這塊一直為企業用戶、個人講師賦能。
它的營銷功能非常強大,在用戶傳播、收費模式、業務支撐等方面給予非常大的支撐。在傳播方面,擁有課代表、分享榜、邀請卡等功能,為機構或講師進行引流活動;除自身平臺外,千聊還開發知識通、珊瑚計劃,幫助機構售賣優質課程。
在收費上,非常靈活,單課、系列課、會員、VIP等變現模式可供選擇。
除此以外,還有數據分析、粉絲對話、新課推送等業務支撐能力。
2. 千聊的觀察解讀
千聊和得到走的路線完全不同,它以大眾化、實用派為主,為廣大的機構(PGC)及個人講師(UGC)服務,先以工具化的角色贏得機構及個人講師芳心;而后做大做強,轉型成平臺運營商,與一些知識IP深入合作,也參與內容的原創中來。他主要服務于PGC及UGC,由PGC和UGC帶來用戶,如下圖11所示。
圖11: 千聊“人貨場”之人流圖
千聊的知識貨品非常豐富:既有PGC生產的頭部內容,也有UGC提供的海量底部內容,貨品形式有直播課、錄播課、問答等;且直播課已拓展為視頻直播、語音直播、語音直播+PPT形式。貨品由第三方包裝、上架、定價,千聊只負責做一些版面的組合及推薦,如下圖12所示。
圖12: 千聊“人貨場”之貨物圖
千聊在場景層未有突破,不做贅述,它強大的工具特性值得我們學習。
小結
通過對以上四家知識付費“獨角獸”企業的洞察,了解了它們的各自的定位、發展特點、產品邏輯,也梳理出了“人貨場”的解讀。
可以試著追問一下,如果是一位想從事知識付費的企業和個人,又應該如何切入,根據自身資源的特點,選哪一家企業作為標桿進行模仿呢?
得到為什么要進行例會直播?
喜馬拉雅2018年底為什么獨創推出“選擇最心水大咖,吃頓有思想的飯”冠名為大伽思想午餐的活動?
馬東為什么今年一改常態,出品了《樂隊的夏天》節目?
…..
也許正如“真正的發現之旅,并不是找到新的風景,而是尋得新的眼睛”所說,多用新的眼睛去看待世界,就擁有了洞察事物真相的能力。觀摩知識付費“獨角獸”企業對于進入行業的企業和從業者,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專欄作家#
陳蕙茗,微信公眾號:陳蕙茗研習社,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10年產品規劃&運營經驗,從0到1搭建和運營落地品牌電商、知識付費產品&場景化產品,擅長用戶研究、產品規劃及產品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邏輯一般,看多了高手文章,這個好low
寫的角度很好,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