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分析:京東VS淘寶,從購物車形態分析營銷策略
購物車,一個耳熟能詳的詞,也是電商中一個重要的功能,這個模塊是一個一個獨立性高,復雜度高,由多個頁面頁面構成的功能,其中包括物流、拆單、價格、庫存等多種因素?,F在大部分目前主流電商平臺都有購物車,但不同平臺對購物車重視程度并不相同,本文針對購物車模塊做了一個競品分析,一起來看看。
目錄
一、競品選擇
二、背景
根據外媒Sale Cycle的最新數據,2019年上半年電商平臺的購物車的放棄率為84.24%。這意味著大量的訂單和產品在轉化的最后一步被喊停。
此外數據還顯示,不同品類的購物車放棄率不盡相同,例如珠寶和家庭用品的放棄率分別為88.6%和88.36%,均高于平均水平。
在現實生活中,購物車是在超市、商店購物時存放商品的地方,而在網絡購物中,是對現實的購物車而喻,買家可以像在超市里購物一樣,隨意添加、刪除商品,選購完畢后,統一下單,在電子商務興起之初,甚至會對購物車這個功能加以注釋,借用真實場景中購物車,讓用戶在網站購物過程中預測加入購物車的下一步就是結算,完成交易。
個人認為電商平臺需要購物車,其他場景有:暫存(比如雙十一前等活動開始);收藏(沒決定買,但是很喜歡);對比(把同類商品放一起比較)。
三、迭代分析
相同點
1. 從版本上迭代數據來看,兩款的初期產品功能較為相似,都在以小步快跑的方式不斷優化主流程,這也是早期移動互聯網的趨勢,再看看具體的迭代歷史,發現在版本之初兩款產品都加入了購物車功能,也可以看出這個功能的重要性。
2. 從產品定位上來看,淘寶面向的是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旨在能滿足大多數的需求,所以商品也一直已大而全著稱;而京東主打的是品牌購物,是中國最大的電腦、數碼、通訊、家用電器產品網上購物商城,雖然定位不太一致,但核心產品功能是一致的,所以在產品發展初期,也一致以功能優化作為主線。
不同點
從版本迭代上來看,兩款產品不同的是淘寶在第九個版本之前,一直注重功能和BUG的優化,看現在的淘寶,一直都以商品多,功能全面著稱,同時平臺內還有直播,社交,金融,出行等等;
但淘寶為什么要把購物車優化放在已經成立半年左右的版本,個人感覺這跟淘寶的當初的定位有關。
反觀京東,是放在了產品的第四版就已經決定優化購物車,比淘寶早了半年左右,這其實跟產品的場景相關,下一點分析會說到這個。
四、功能及場景分析
淘寶
1)從產品定位上來看,百度百科的定位是:“該網站主要功能是為用戶提供在線零售購物買賣服務以及包括C2C、團購、分銷、拍賣等多種電子商務模式在內的電商平臺服務”。
也就是說淘寶的定位是C2C為主其他模式為輔的商業模式,同時淘寶品類多,用戶可以用較低的價格找到相對滿意的替代品,所以有時逛淘寶就像逛街一樣,可以慢慢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也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商品點擊立即購買;說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立即購買”是紅色的,頁面優先級比購物車高,且在右側,更易于用戶操作。
2)從用戶人群上來看,淘寶面向的人群更多更雜,購物的場景也豐富多樣,由此可以推測出,在淘寶上購物更符合線下的購物場景,而且從商品詳情圖上來分析的話,淘寶的詳情里相比較京東來說更更為豐富,這里也可以看出淘寶對于場景上的重視,也可以推測出“立即購買”按鈕的優先級為什么要比加入購物車的優先級更高。
京東
1)從產品定位上來看,京東是B2C模式,有多種商家的平臺,更像是一個大商場,且京東以單價偏高的家電為主,決策成本較高,用戶很難做到即買即走,所以“立即購買”的場景相對較少,到現在來看,PC端的京東還是沒有做立即購買按鈕,我們知道京東的7天無理由也是很受大家歡迎,沒有立即購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因用戶沖動消費后退換貨所帶來的物流及人力成本。
2)從策略上來看,強化“購物車”功能,讓用戶統一結算,統一配送,這樣也可以減少京東物流的成本,所以訂單合并對于京東來說是可以優化節約快遞費的,而在APP端,我們能看到加入購物車按鈕的背景是紅色,立即購買是黃色,也可以看到京東的購物車優先級是高于立即購買的。
五、界面分析
隨意加了幾個商品,從上圖我們可以簡單看出,兩款APP都是以白色為主色調,編輯功能處于頁面右上角,結算功能處于頁面右下角;
不同的是,京東APP在上方加了一條功能,為“全部、降價、常買、以及分類”,而且在頁面下方是沒有主功能區的,也反應了我們上一條的分析,京東更希望用戶能在購物車里做出完美的決策,沒有功能區,也防止了用戶從購物車模塊點出去的可能性。
從頁面來看,京東的購物車邏輯是遠比淘寶復雜的,同樣是選擇規格的功能,京東會存在多種促銷方式并存的情況,用戶可以自己去選擇,以選擇最合適的促銷方式。
六、人群分析
從上圖可以發現:淘寶和京東的用戶群里極為相似,同時可以看出女性相比較男性而言,在購物中的占比更高。且用戶的年齡分布主要集中在19-45歲之間,尤其以26-35歲為最多,這個年齡段的用戶幾乎占了主流電商群體的一半之多。
由此可以推測出,不是由于用戶差異所以導致購物車的策略不一樣,是兩款APP對購物場景的要求不相同,淘寶注重時效性,京東注重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方案。
七、寫在最后
購物車這個功能好多時候已經成為了電商平臺1.0的標配,其實不管是什么功能我們在設計之初就要想好幾個問題,為什么要做這個功能?做了這個功能能給用戶帶來什么價值?我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有其他的需求可以替代這個功能?是否有場景可以滿足這個功能?等等,這些問題有的需要付出時間,有的需要付出精力,但這些也比”拍腦門“要強。
購物車雖然只有一個頁面,但我覺得該頁面承載的其實很多,它既不像導購頁必須承載大量信息,也不像便利蜂那種自助購物。
最后,不管購物車的策略如何改變,既然用戶已選擇好了產品并放入到購物車中,這時我們的任務就是保證用戶購買支付的流程可以盡量流暢,使得盡量多的用戶可以到達訂單達成的頁面。
作者:萬物復蘇;公眾號:產品經理的日常反思
本文由 @萬物復蘇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用戶信息難以區分,結合使用場景就非常明顯了
謝謝,你給的啟示,這個分析的層次挺深了,比起其他長篇大論說廢話的有信息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