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music體驗小感:最具MD風格的iOS應用

0 評論 15214 瀏覽 23 收藏 16 分鐘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流媒體音樂不斷涌入行業(yè)大潮,規(guī)模較大的有Apple Music、Spotify、和Pandora;其他的還有Rdio、Rhapsody、以及Deezer。在中國前有酷狗、酷我、QQ、百度這些老牌戰(zhàn)將,也不乏網易云音樂、蝦米、蜻蜓、喜馬拉雅這些后起之秀。

1

說到YouTube music,它是坐擁超過10億用戶的YouTube團隊于2015年10月21日正式發(fā)布的一款獨立的音樂 APP。UI設計和 YouTube 一脈相承,明亮的紅色界面,搭配著灰度層次不同的黑色。

作為Google公司旗下的產品,Material Design當然成為他們的力推之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成為我在iOS系統(tǒng)中見到過的從樣式到操作都最Android原生態(tài)的應用。

2

從產品架構上來說,相比市面上眾多大而全的APP,YT Music會讓你感到更加輕量且小巧。首先頂欄分三部分,分別是個性化首頁、YouTube熱門音樂,以及用戶自己贊過的視頻/音頻,除此之外配以menu(漢堡菜單)、搜索和令人眼前一亮的音/視頻切換功能。

使用下來,讓我傾心之處在于YT Music傳達了一種新的音樂理念,當大家都還在為傳統(tǒng)音樂APP上的標配功能做著用戶研究尋找突破點時,YT Music卻已創(chuàng)造性的打破傳統(tǒng)邏輯走向了一條全新的大道。正如紐約大學音樂商務專業(yè)教授LarryMiller 所言“如果把YouTube的音樂流媒體服務比做一個浴缸,那么世界上其他所有公司提供的音樂流媒體服務總量連這個浴缸的底部都裝不滿?!?/p>

音樂模式——音/視頻切換

3

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對音樂進行歸類,以至于有了常見的單曲、MV、專輯、歌單、精選集、電臺、節(jié)目等等一系列各種維度的概念。YT Music卻貌似更懂得究其根源,很巧妙的從另一個方向將音樂這個概念劃分為只能聽的“音頻”和能看又能聽的“視頻”。

軟件被定義為兩種音樂模式:音頻、視頻,默認進入APP都會處于視頻模式下。當你在跑步、開車或因流量有限只需使用音頻收聽時,觸發(fā)右上角的智能 “開關”,就可以立即停止視頻畫面僅播放聲音。打破了以往使用音樂軟件時,都以音頻為主視頻為輔,視頻作為音頻的補充資源或以專門模塊存在的現(xiàn)狀。

或許你會認為這是出于國外對音樂版權的監(jiān)管政策才迫使YT Music不得不采用此種策略,但我認為這種理念即使拿到國內想必也有他的受用之處。

Song Station——音樂站點

這里的每首歌都不是獨立的,更像是圍繞一首歌產生的音樂站點(Song Station)。一旦用戶選擇了一首歌曲播放,便可以看到音樂欄上有兩個標簽,分別是“現(xiàn)在播放(Playing Now)”和“音樂探索(Explore)”。

4

在“現(xiàn)在播放”標簽下,可對當前歌曲進行頂、踩、分享操作。下面就是圍繞這首歌曲生成的Song Station(音樂站點),YouTube會智能地根據用戶聽歌口味選擇相似歌曲或相似歌手的歌曲進行播放。點擊5 ?按鈕,可對站點的音樂風格進行調整,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功能設置進行深入挖掘音樂。如果選擇“輕多樣性(less variety)”,可以直接播放更多用戶喜歡的歌曲;如果選擇“平衡(balance)”,那么YT Music可以根據算法并結合用戶手工選擇的喜好來選擇音樂;而如果選擇“重多樣性(more variety)”,那么這款應用就會自主操作,幫助用戶選歌。

單純這個理念就足以眼前一亮,你會覺得每一首歌都像是一個通往帝國的大門,進入后你會源源不斷的獲取音樂帝國中的其他資源。播放頁再也不是單純的看看歌詞、看看作者、切歌、收藏、分享這些僅針對當前歌曲“閉關鎖國”的功能。你還能將自己“調教”完美的音樂站點進行收藏,作為獨立的口味數據存在,避免了一個平臺對用戶口味數據大一統(tǒng)的處理策略, YT Music可以讓你隨時為喜歡的口味打包封裝,滿足不同時間場景下期望獲取不同的音樂元素的需求。

6

翻到“音樂探索”標簽,YouTube智能算法就會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YT Music可以梳理出用戶在YouTube網站上的全部精選音樂,并且顯示所有相關內容。你目前正在聽的是一段粉絲視頻里摘錄的歌曲,還是一個現(xiàn)場音樂會版本,或是一部歌詞版視頻,混音,和其他音樂家專輯,所有這一切,YT Music都能標記出來。

7

當你在YT Music上擁有一定個性化口味數據后,主頁最上方就會出現(xiàn)你的專屬私人站點。站點封面會根據你最近聽歌數據來選擇配圖,功能類似云音樂中的私人FM,同樣都是以用戶聽歌數據進行歌曲推薦,從而達到音樂的個性化和智能化。對比來說YT Music針對音樂的擴展性更強。

離線自選集

你會發(fā)現(xiàn)YT Music沒有下載功能,從網上的推廣軟文中看到說“離線功能會自動下載播放過的歌曲,暫時沒有刪除下載歌曲的按鈕,但用戶可以設置允許下載歌曲的儲存容量?!笔褂孟聛砦疑形疵謇锩嫦嚓P的邏輯,所以在這里就不妄下結論了。

8

說說離線自選集,這是一個用于平時存儲音樂以方便在即使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享受聽歌的功能。我們可以根據手機容量選擇自己愿意花多少空間來存放歌曲,還可以選擇音頻的質量,通過這些設置項YT Music就會幫你生成好離線播放列表并每天刷新。功能的用意無需多說,宜人之處還在于當網絡不佳或無網絡時會主動引導我去播放離線自選集中的音樂,而不是冷冰冰的彈一個諸如“暫無網絡連接”之類的toast。

9

蝦米音樂也有一個類似的“離線音樂包”功能,WiFi環(huán)境下會自動下載1小時的歌曲且隨時更新替換掉已聽過的。與YT Music相比,蝦米音樂無法對音樂包的存儲空間、歌曲音質進行設置,并且看不到有哪些歌被收入音樂包。除去算法準確度不說,雖然YT Music更加自由但我個人而言更傾向蝦米的處理方式,將整個模塊的音樂進行封裝,減少提前的預知更符合沒有網絡時又想無目的聽聽音樂的場景需求。

音/視頻播放條

播放條是眾多音樂軟件的標配模塊,他帶來的好處有目共睹:可將播放的音頻資源處于“掛起”(保持運行并且可以進行其他操作)狀態(tài);展示當前/最近一首播放的音樂信息;對歌曲進行操作;快速進入播放頁面。見慣了音頻的播放條,卻很少見到將視頻(MV)以播放條形式掛起的案例,在大多音樂軟件APP上觀看視頻都需要進入播放詳情頁,退出頁面也就意味著視頻的結束,顯然操作只能是單線程的。

10

音、視頻模式對于YT Music而言只是播放頁面有變化,當處于音頻模式時播放頁面的視頻展示區(qū)會定格為音樂取自視頻中的配圖。在視頻模式下需要點擊呼出的暫停、上一首、下一首等功能在音頻模式下變?yōu)槟J顯示。斷其緣由,視頻模式時用戶更關注畫面播放的本身,功能操作就需要被隱藏以免干擾“舞臺”中的主體;到了音頻模式下,雖然整個頁面的布局并未發(fā)生變化,但曾經流動的畫面被替換成靜止的封面,這種情況下將功能操作前置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既避免了頁面浪費也方便了用戶對音頻的操作。

11

播放條是縮略版的播放界面,YT Music在對播放條畫面的截取上也做了細心的處理。他們選擇了中間偏上的區(qū)域,細想一下,通常構圖時人的視覺重心會在畫紙物理中心偏上的地方,因為這樣更符合人在觀察事物時視覺中心的平衡點。從拍攝畫面來說,這個區(qū)域也最有可能出現(xiàn)頭部、臉部或重點要素,截取此區(qū)域能最大程度的展示關鍵信息。

想到了平時工作中每當遇到要自動裁切圖片的問題時,我們通常的處理方法是以中間作為基點進行裁剪,造成的結果就會有大量的圖片因此變得“面目全非”。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YT Music在這些細節(jié)上做的更加科學、貼心。

12

在YT Music 上“最近播放的音樂”以一個很重要的位置處于主頁中,以時間軸的形式以天為單位展示播放的歷程,每天的音樂又被劃分為不同的音樂站點(song station)或者集合。上文中提到YT Music會自動下載播放過的歌曲,據官方描述“自動下載播放過的歌曲是為了應對用戶外出過程中突然想到自己沒有準備好娛樂項目這種情況”。想必讓“最近播放的音樂”占據這么顯眼的位置也是出于此考慮。

無播放列表

YT Music不允許用戶自行創(chuàng)建播放列表,主要由算法推薦,小部分由編輯挑選。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對于軟件來說什么是便捷?給予用戶更多的操作權限?更加靈活的操作方式?還是根本不需要讓用戶操作?

其他

除了產品功能上的特色外,YT Music也不乏一些小而美的瞬間。

13

分享音樂時,首先呼出系統(tǒng)分享彈窗,選擇一個(以微信為例)后,相應的一系列動作都將在浮層上操作完畢,整個過程一氣呵成,避免了APP之間跳轉造成的混亂和困擾;發(fā)送過程會經歷一定的時間,如果音樂更多意味著等待的時間會更長,“正在發(fā)送”浮層上有一個“隱藏”的操作按鈕,選擇后進度浮層會立即消失,系統(tǒng)會默默的為你完成剩余工作后告知成功,免去了在當前頁面的等待。

14

YT Music對于深層級的頁面處理方式是:頁面右上角會出現(xiàn)一個×符號,點擊可以快速回到初始頁,避免了因層級深而造成迷失。

以上便是使用YT Music兩個星期以來的心得感受,過程中雖經歷了無數次翻墻-掉線-再翻-再掉……的心酸,忍受著身為蘋果死忠卻滿屏飄著濃濃MD風的心痛。但這依然不妨礙我愛上她的一顆心,或許是被她另辟蹊徑的思路所感染,也或許是被她小而美的細節(jié)所折服,又或許是發(fā)現(xiàn)了MD體驗中的可取之處,從此走上了“黑轉粉”的不歸路……

 

本文由網易云音樂交互設計師 @任軼(微信公眾號:臭臉任的慢生活)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