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品分析:微信搜一搜

7 評論 18615 瀏覽 130 收藏 29 分鐘

本文作者從市場現狀、框架結構、使用場景幾個方面出發,并結合百度搜索和頭條搜索,對微信搜一搜進行分析,闡述了自己的見解,試圖找出各自的不足,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正如今年微信公開課小龍哥所說的,從前一個人世界的大小,是由他的腳的行走半徑來決定的,現在一個人世界的大小,是由他所獲得的信息的寬廣度來決定的。信息的寬廣度和質量,一直是微信要解決的問題。還提到了現階段信息的多樣性、信息選擇的困難、搜索的困難等問題 。

微信搜一搜的出現,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

我們所處的這個年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從圖文領域的今日頭條、微信公眾平臺、知乎,短視頻領域的抖音、快手等平臺,還有傳統的新聞門戶網站每天都在給你推送無數條信息。

現在我們并不缺少信息的來源,缺的是一種收集和整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要知道想在一堆信息中分辨出垃圾信息和優質信息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所以現在信息辨別和收集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

而搜索一直是獲取信息的入口,相比平臺推送的信息,搜索出來的信息更加具有目的性,也能夠更加高效的得到答案。

從之前的PC端搜索到現在更加流行的移動搜索,可以用來搜索的工具有很多,從手機瀏覽器上看有谷歌、360、搜狗瀏覽器,搜索引擎有谷歌搜索、百度搜索、搜狗搜索、神馬搜索、必應搜索等,還有各大超級APP的站內外搜索,比如微信、今日頭條、微博等。

搜索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不僅可以用文字搜索,還可以用語音搜索、圖片搜索等搜索方式。

01 市場分析

1.1 市場現狀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9年10月發布的《2019年中國網民搜索引擎使用情況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

截至 2019 年 6 月,我國搜索引擎用戶規模達 6.95 億,較 2018 年底增加 1338 萬;搜索引擎使用率為 81.3%,較 2018 年底下降 0.9 個百分點。97.1%的搜索引擎用戶通過手機使用該服務,而通過臺式電腦或筆記本電腦 使用該服務的用戶比例僅為 65.0%。

數據說明了現在大多數人都是通過移動的方式使用搜索引擎的,移動搜索的占比較大。

用戶在使用搜索引擎時,通過輸入文字進行搜索的比例最高,達6%;其次為上傳圖片進行搜索,使用率為 40.6%;使用語音進行搜索的比例最低,為 26.6%。

表明了用戶在搜索時,還是以文字搜索為主,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像圖片搜索、語音搜索等新的搜索方式也在逐漸滲透。

60.9%的用戶會關注手機端搜索引擎上的信息流服務。也就是說有超過一半的用戶在使用搜索引擎時會關注到除了自身搜索的內容外的其他東西,比如根據用戶信息推薦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

我國搜索引擎用戶規模呈穩定增長態勢,但受到外賣類、娛樂類、購物類等手機垂直應用,以及受到微信、今日頭條等超級APP站內外搜索分流的影響,用戶使用率緩慢下降。

手機搜索引擎的用戶規模和總體搜索引擎的用戶規模差距并不是很大,因為隨著手機的普及,使用移動搜索的用戶越來越多,移動搜索的便捷性也在逐漸展現,需要即搜,搜完即走已經成為常態。

1.2 發展歷程

2014年,微信 「搜索」 功能首次出現,一開始僅支持查找聊天功能,再后來慢慢支持搜索報告公眾號、公眾號文章、收藏內容等。

2015年,微信搜索支持搜索朋友圈的內容和附近的餐廳,朋友圈搜索可以指定好友以及發布的時間段,文章搜索可以搜索指定公眾號的歷史文章。

2017年,微信搜索支持小說、音樂、表情和小程序,增加了 「看一看」, 「搜一搜」 兩個功能入口,被看做威脅今日頭條的內容分發業務和百度搜索業務的兩大功能。

2018年,微信事業群正式成立搜索應用部門,逐步對微信生態上內容和服務進行打造,包含小程序服務、公眾號文章的閱讀推薦業務等。

2019年,微信搜索正式升級為 「搜一搜」,在最新版微信中,搜一搜的結果可以直達,以及原本 「好物圈」 換為 「圈子」 功能放在了搜一搜的首頁,這個功能也是被認為微信布局短內容的一個嘗試。

從微信搜索功能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微信可能在布一個很大的局,其真正目的和方向有以下幾點:

(1)微信可以借助「搜一搜」這一功能去增加用戶的粘性

目前增量市場已經幾乎接近飽和,各大互聯網產品的增長都在減緩,由此孕育而生的各種精細化運營,只為了在當下存量市場激活自己更多的存量資源。

首先「搜一搜」的推出更有利于滿足用戶的內容需求,也可以將公眾號幾年來積累的優質文章內容更好地顯現給用戶,讓用戶和微信生態的內容進行對接,使資源最大化,也有助于長尾公眾號內容生產者的曝光。

(2)使微信的生態更加完整

微信作為一個國民級的應用,承接著互聯網水電煤的作用,現在用戶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在微信找到相關的應用。

作為微信生態的有機組成部分,微信「搜一搜」的出現,用戶不僅可以搜到朋友圈、文章、公眾號、小程序、音樂、表情等內容,還可以搜到站外的搜狗百科,知乎文章等優質內容,這樣豐富了用戶的應用場景,把本來需要在瀏覽器完成的事情轉移到微信里面來。

(3)讓微信成長為一個移動端的超級入口

從之前的web互聯網,百度通過爬蟲技術收集和整理幾乎所有站點的內容,再對這些內容分發給用戶,到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每一個內容領域和服務領域都有相對應的APP,而每一個APP就像是一個個獨立的孤島,信息都被隔離開來,用戶每次都需要打開APP去完成自己的需求。

展望未來,微信發展到今天,平臺上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優質內容,近兩年小程序的快速發展,加上騰訊體系下投資的京東、美團、滴滴等公司,在微信生態中已經積累了海量的服務,在加上搜索和支付的閉環,微信未來只需要作為一個平臺,鏈接海量的用戶和海量的服務與內容。

想象一個場景,一個用戶手機內只需要有微信這樣一個APP,然后「搜一搜」作為入口,用戶想看內容有公眾號文章、知乎、外站的搜狗百科等,想要什么服務可以通過搜索直接進入相關的小程序進行使用,真正做到即搜即用,用完即走。

02 功能框架及使用場景

2.1 功能框架

微信的搜一搜產品功能還是保持一如既往的簡約,一個顯眼的搜索框下面是兩行六個可以特定選擇的搜索內容,分別是朋友圈、文章、公眾號、小程序、音樂、表情,搜索方式可以是文字搜索和語音搜索,暫時不支持圖片搜索和掃二維碼搜索等方式進行搜索。

然后是 「圈子」功能的入口,這個 「圈子」 功能可以看做是微信布局短內容的一個嘗試,現階段也是放到了「搜一搜」的首頁,在「搜一搜」也是可以搜到相關的圈子的。

最下面是基于實時微信熱點的信息流推薦,點進去直接搜索相關的話題。

搜索到的內容具體分為新聞、朋友圈、公眾號、表情、文章、小程序、視頻、百科、微信讀書、音樂、問答、商品等,根據搜索的關鍵詞顯示出來的順序不同。除了這個內容外,我發現搜出來的還有搜狗百科、由搜狗提供的站外網頁搜索。

當然在微信上「搜一搜」絕對不止一個入口,除了在發現頁的「搜一搜」外,在「微信」和「通訊錄」、「發現」這三個tab頁面下的全局搜索入口輸入搜索詞后,除了聊天記錄、關注的公眾號等內容外,下面也會出現「搜一搜」的入口,并且在微信的相關文章頁面,比如公眾號文章,新聞內容頁面等長按一段文字也可以看到「搜一搜」的入口。

2.2 使用場景

下面是我現在可以想到的關于微信「搜一搜」的一些使用場景:

場景一:生活在廣州的王小銘是一個旅游深度愛好者,在五一假期的時候想計劃一場旅行,因為只有短短三天的假期,暫時還沒有計劃好去哪里。

所以第一步他打開了微信「搜一搜」輸入「廣州出發,周邊三天游去處」,根據搜索出來的結果直接進入小紅書小程序選好旅游目的地湖南株洲;

第二步,小銘在微信「搜一搜」輸入「湖南株洲三天游攻略」進入到馬蜂窩小程序做好旅游攻略;

第三步,在「搜一搜」輸入「株洲酒店民宿預訂」進入到Airbnb小程序訂好房間;

第四步,在「搜一搜」輸入「廣州到株洲」進入到攜程小程序訂好去株洲的車票;

最后一步,在「搜一搜」輸入「株洲天氣」進入到中國天氣網小程序查看株洲的天氣,然后準備好行李,等待出發。

場景二:在校大三學生江小紅同學本科的專業是統計學,在一個學長的就業分享會上她聽到了數據分析這個職位,但又沒有其他信息。于是在會后:

第一步,小紅打開微信「搜一搜」輸入「數據分析」進入搜狗百科先了解一下數據分析這個名詞和職位;

第二步,在「搜一搜」輸入「數據分析職業方向」進入到一篇好友點「在看」的公眾號文章了解這個崗位的職業規劃和日常工作流程;

第三步,在「搜一搜」輸入「數據分析怎樣入門」通過知乎小程序進入知乎的一篇文章,里面是一個在國內某大廠工作了幾年的數據分析師詳細的入門指導和書單推薦;

第四步,在「搜一搜」輸入「數據分析招聘」,進入招聘小程序可以看到相關的招聘崗位JD和對應工資;

最后一步,在「搜一搜」輸入推薦的書單進入當當網小程序完成圖書的購買。

場景三:普通白領李小白工作日早上起床發現自己身體有點不舒服,用家里的體溫計量了一下才發現自己發燒了,因為之前發燒都是直接去醫院,但是因為今天是工作日,小白打算在家里先找點藥吃,接著去上班,但是不知道該吃什么藥。

于是打開微信「搜一搜」輸入「發燒」,進入騰訊醫典小程序,里面有相關醫院權威認證的醫生對發燒的介紹以及該吃什么藥,小白按照上面吃了一點退燒藥就去上班了。

到了中午小白發現燒還沒有退,打算下午請假去醫院,于是在「搜一搜」輸入「醫院」會顯示出當下附近醫院的小程序,并且提供掛號,門診繳費的服務,這樣下午小白就可以直接去醫院看病了。

以上這些都是「搜索即服務」的應用場景,現在的微信「搜一搜」基本都可以做到了。

但是我認為微信目前能做到的還遠遠不止這些,因為搜索的本質在于快速高效地幫助用戶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搜索引擎搜出來的內容要足夠的精準,個性化,與搜索的用戶強相關,而要做到這些需要有足夠的數據作為支撐。

也就是說搜索的本質在于數據,當然還要涉及到算法和計算能力,但這兩樣東西隨著技術的進步都可以做到足夠用,最起碼對于騰訊這樣的公司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很多公司都可以做到,那對于微信的優勢是什么呢,關鍵還在于數據的積累。

先單說微信這個平臺,幾年下來積累了3000萬公眾號背后無數的優質文章,這方面可以作為高質量的內容儲備,另一方面,微信背靠騰訊擁有互聯網用戶大量的數據,包括游戲、視頻、音樂、支付等多維度的數據,最重要的一點是微信擁有全網最多的用戶關系鏈以及社交應用場景數據。

而搜索引擎算法背后就是依靠海量的數據去建立個性化的用戶特征畫像,理論上數據量越多,機器學習算法的模型就會越準確。

所以我才認為微信「搜一搜」除了可以做到把海量的用戶、海量的優質內容、海量的服務連接起來外,還可以有其他可以拓展的場景,可以提供基于當下位置,更加個性化的線下應用場景。

比如一個旅游場景,具體目的地,推薦當地特色的服務和旅游路線。

早上搜索上班就會自動規劃從家到公司的路線,因為搜索引擎足夠的了解你,也知道你是誰。

通過二維碼掃描線下場景服務可以連接到另外一個場景,掃描實體物品可以直接跳轉購物等等。

03 競品分析

微信「搜一搜」從搜索方面看的競品有很多,搜索引擎有谷歌搜索、百度搜索、搜狗搜索、神馬搜索、必應搜索等,還有各大超級APP的站內外搜索,比如微信、今日頭條、微博等。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9年10月發布的《2019年中國網民搜索引擎使用情況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

2019 年國內搜索引擎品牌滲透率前三名依然為百度搜索、搜狗搜索和 360 搜索。百度搜索在搜索引擎用戶中的滲透率達到 90.9%;其次為搜狗搜索,滲透率為 53.5%; 360 搜索排名第三,滲透率為 46.1%。此外,神馬搜索在整體搜索引擎用戶中的滲透率已達 31.1% 。

另外,微信自 2017 年 5 月發布「搜一搜」功能以來,其對于產品和服務的連接能力日漸增強,目前已經成為用戶在手機端搜索信息的重要工具。已有 43.0%的搜索引擎用戶在微信上搜索過商品或服務。

2019年8月份,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正式推出搜索網頁版,現在的 slogan 是「搜你想看」,頭條布局搜索已經很久了,這次推出搜索本質上應該是要對標百度的搜索業務。

這里我主要選取現在用戶占比最高的百度搜索、發展風頭正勁的頭條搜索作為微信搜一搜的競品,并從「戰略層」和「范圍層」對這三個產品進行分析。

3.1 戰略層

微信「搜一搜」這個功能產品作為微信生態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認為是一個海量內容、海量服務的「入口」作用,可以作為連接微信上月活的11億用戶和3000萬公眾號沉淀下來的海量優質內容、提供大量服務的小程序的一個軸,用戶通過搜索可以直接觸達公眾號里面的文章,小程序里面的服務。

微信一方面想借助「搜一搜」這一個功能讓自己的生態更加完整,為以后成為移動端的一個超級入口打下結實的基礎。

另外一方面,在增量市場用戶增長已經逐漸放緩的情況下,借助搜一搜增加自己現有用戶的粘性,激活自己的存量市場,以減少被今日頭條、抖音等APP搶占的用戶時間。

對于百度來說,搜索就等于自己的命脈,百度大部分的收入都是通過搜索引擎的廣告收入獲得的,搜索引擎發展經歷了PC端和移動端,毫無疑問百度是PC端搜索的霸主,長期占據中文搜索的份額90%以上,那時候的百度搜索就等于流量。

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有大量垂直領域的APP搶占了搜索引擎的市場,用戶在手機里都裝有幾十個APP,想要什么服務就打開對應的APP。在加上之前的百家號時間引發的一篇篇「搜索引擎百度已死」刷遍網絡,有一段時間罵百度成了一種正確的事。

百度自己也意識到了在移動端的不足,于是在開始加強在移動端的布局,2018年推出的百度智能小程序將百度旗下的各種產品的流量進行連接,2019年投資知乎這個中文領域最優質的內容社區來補足自己在優質內容的不足。

百度一直以來缺的不是流量,而是優質的內容,有了知乎這個優質內容社區作為補充后,相信百度會慢慢崛起。

現在發展正猛的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近兩年來一直在挑戰BAT,之前推出的電商和社交領域的多閃APP都接連敗給了阿里和騰訊,2019年頭條正式推出了頭條搜索,這次瞄上了百度搜索的蛋糕。

那么頭條為什么要做搜索呢?

原因可能是現階段的頭條的流量增長可能已經見頂了,過去的今日頭條、抖音、火山小視頻等產品的用戶增長已經逐漸放緩了。

2019年7月份,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在一會議上提出,字節跳動的主產品今日頭條正在艱難度過1.8億DAU的增長瓶頸期,如果沒有搜索場景的拓展和優質內容,今日頭條的增長空間可能只剩4000萬DAU。

所以頭條推出的頭條搜索功能本質的希望通過搜索連接旗下內容產品,包括今日頭條、抖音小視頻、互動百科、悟空問答等,建立起自己的內容矩陣,擴充自己的用戶場景,從而激活自己的存量市場。

3.2 范圍層

雖然這三款產品功能本質上都是搜索,但是在「用戶使用場景」上還是有差別的。

3.2.1 微信搜一搜

在搜索服務方面,微信「搜一搜」相比百度搜索和頭條搜索,在PC時代,百度通過搜索連接了其他的所有網站,現在的移動時代,微信生態體系內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生活服務體系,用戶可以通過微信「搜一搜」連接實體世界的各項服務,外賣訂餐、打車、購物、租房、音樂地圖、旅游攻略等,真正可以把這些功能一步到位的呈現到用戶面前,用戶需要什么搜索什么,即搜即用,用完即走。

在內容方面,雖然百度搜索可能內容的全面性會更高,但微信「搜一搜」的內容會更加優質,搜一搜的背后的海量的微信公眾號文章,要知道這些原創文章背后都是有作者進行第一層的把控發出的,還有外部的信息源,比如知乎內容社區等。

最重要的是在醫療健康領域,也在百度最讓人詬病的領域,而現在「搜一搜」是怎么做的呢,通過引入騰訊醫典、丁香醫生等醫療服務小程序,對于醫學問答,都會標出這些醫生的相關醫學資質,另外提供醫院的掛號和繳費服務,等于還是要把用戶往線下的醫院去引導,本質上也只是起到一個服務連接的作用而已。

在社交關系和用戶場景方面,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微信擁有百度、頭條無法比擬的社交關系和用戶場景,說明用戶使用微信的時間是最長的,而且會頻繁使用,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小到便利店買一瓶水,大到微信支付還學費、各種貸款、朋友轉賬等。

其次是內容生態結合社交場景,微信生態上的朋友圈、訂閱號、私聊、群聊、看一看等,讓搜索出來的內容更容易傳播。

同時可以給出朋友發布的、贊同的、轉發的內容、使用過的產品或者服務。

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社交關系以及留下的各種喜好的痕跡,可以對用戶有一個畫像,根據畫像推送最合適的信息。

而且基于社交場景下的內容分發會更加有效,因為會有朋友這層關系作為背書,例如可以通過「看一看」功能看到某一文章朋友圈的朋友的評價和態度,可以通過身邊的朋友高效地獲取信息。

3.2.2 百度搜索

百度搜索的優勢在于搜索信息的全面性,搜索內容包括百度問答、百度地圖、智能小程序小程序等16大類,還有一些圍繞搜索的社區服務,比如百度貼吧等。

此外,百度在搜索領域深耕了20年,無論是在技術方面,還是在搜索引擎上對用戶的了解方面都會更有優勢,而且雖然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于各個APP的出現造成信息的孤島現象,但是百度已經通過建立百家號的方式把旗下的內容產品進行整合,優質內容方面,通過投資知乎引入這個優質的中文內容社區,再加上百度本身的流量,相信百度搜索也會慢慢變好。

3.2.3 頭條搜索

在這三者里面,頭條搜索是最不看好的,對比百度,頭條搜索提供的內容也不夠全面,只有視頻、資訊、小視頻、圖片、音樂、用戶和微頭條這7大類。

對比微信,頭條又沒有相關的小程序服務提供,雖然內容方面有頭條號和抖音等社區,但相對于優質內容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

頭條搜索最多的作用只能是連接字節跳動旗下的所有內容產品,形成一個大的站內搜索,由每一個內容產品擴充的用戶搜索場景進行產品之間的相互引流,激活自身存在的存量市場。

總結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微信「搜一搜」的出現其實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當一個平臺積累了海量的用戶、內容、和服務之后,接下來應該思考的是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把這些內容和服務更好地呈現到用戶面前,搜索無疑是最合適的,用戶可以做到即搜即看,即搜即用,看完用完即走。

我認為未來的微信會發展成為移動時代的一個超級入口,而「搜一搜」正是微信生態上的重要一環。

百度搜索由于一些優質內容的整合,加上百度本身的流量,會慢慢地崛起。

頭條搜索最終也可能會像電商產品、社交產品一樣,最多也只能占據一小部分的市場。

 

本文由 @小尾wayn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好像說了什么好像什么又沒說。
    兩個問題想和作者聊聊:
    1、“用戶在使用搜索引擎時,通過輸入文字進行搜索的比例最高,達6%;其次為上傳圖片進行搜索,使用率為 40.6%;使用語音進行搜索的比例最低,為 26.6%”這里最高的數字是不是錯了?
    2、戰略層的那個腦圖確定是放在這里而不是結構層?

    來自江蘇 回復
  2. 我覺得寫的很好 催更~

    來自青海 回復
  3. 浪費時間

    來自福建 回復
    1. +1

      來自廣東 回復
  4. 內容多了,通過搜索推給用戶的也就多了,用戶還是得自己挑。搜索 發燒 應該給我推醫院 ?? 體溫計 交通還是什么?

    回復
  5. 分析得不錯,優秀

    來自廣東 回復
    1. 謝謝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