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品分析:淺談SHEIN和Zaful在產品層面的異同
編輯導語:近年來,跨境電商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與國內電商不同,跨境電商要更加具有專業性和品牌調性,在網站設計、社區運營等方面要更加重視,才能在跨境領域站穩腳跟。本文作者詳細分析了跨境電商競品在產品層面的異同。
一、分析目的
筆者是一名即將參與秋招的產品應屆生,對跨境電商領域比較感興趣,而且關注SHEIN很久。
臨近秋招,想做一份相關的競品分析,原因有兩個:一是可以大體了解公司產品結構;二是提高C端競品分析的能力。
因為旨在全面了解,所以文本會按照用戶體驗五要素作為分析維度。
二、體驗環境
三、選擇競品
- 直接競品:以快時尚女裝為主體業務,且兩者市場有重合,目前在相應的用戶群體中能夠完全取代SHEIN的產品。
- 潛在競品:同為跨境電商,但快時尚女裝并不是主體而是業務線之一,這類公司雖然會占有少量女裝市場份額,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SHEIN,未來不排除有拓展業務線的可能性。
本次分析選取的競品是Zaful,Zaful是SHEIN在歐美市場的直接競爭對手,產品定位和用戶群體有很大的相似性。
希望本次分析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了解兩者在功能設置上的不同之處,從而在迭代的過程中為SHEIN尋找可優化的方式。
四、戰略層
SHEIN在Facebook的粉絲高達1295萬,在跨境電商行業中,也高于Club Factory、蘭亭集勢、Zaful、Patpat以及執御。
五、范圍層
通過產品結構圖我們先梳理一下兩者的結構:
SHEIN的底部Tap欄比較細,分為五個模塊,分別是:shop(商城)、Gategory(服飾分類導航)、New(服飾新品展示)、Gals(社區)、Me(個人中心)。
打開SHEIN的首頁,首先會彈出關于賬戶現有優惠券的dialog,利用了用戶愛占便宜的心理,提高了在app上停留的時間;其次頁面定位到“WOMEN”頂部tag上,也符合產品的定位——以快時尚女裝為業務主體;接著是大量的活動展示banner,顏色比較鮮艷,用戶點擊相應的區域會跳轉到該活動主頁面;因為服飾的系列比較多,所以才會用大量的banner去導流;最后是單品的瀑布流展示。
但是筆者無論是在4G還是wifi環境下滑動,都會出現大量的圖片加載緩慢的情況,也體驗了ROMWE和其他競品,發現只有SHEIN會出現類似情況,對用戶體驗造成了一定影響,可以試著放一些加載中的gif。
Gategory TAG里細分了四大類:女裝、大碼、男裝、童裝;各大類中又包含了兩個條目分別是:服飾系列、服飾細分種類;降低用戶尋找的時間成本。
筆者甚至在banner里發現了寵物服飾專區,沒單獨分出來的原因估計是在試點,看看頁面的數據去決定下一步動作。
NEW是SHEIN的新品專區,將時間跨度為7天的新品按日期、活動和種類的維度分類展示;其中7.22—7.16日均上新數量為2563件,對比其他電商平臺相關數據可以看出上新的規模是很龐大的。
Gals是SHEIN的社區,用戶可以創作并分享自己的內容;包括lookbook、直播、穿搭圖片等,參加相關比賽還可以獲得積分用作購物折扣。
Me可以直觀的看出用戶的優惠券、積分和訂單情況,同時下方三分之一的頁面會顯示心愿清單和最近瀏覽,支持跳轉到相應詳情頁。
Zaful的底部TAG欄分為Home、Z-Me、Account三個模塊。
Home是Zaful的主頁,與SHEIN類似的布局。
開頭大量的活動banner展示讓人目不暇接,下方也是瀑布流展示的服飾單品,不過流暢度比SHEIN高很多,沒有出現加載緩慢的情況、兩者相比圖片的像素也沒有區別。
頂部Tag欄則是定位到了“Sale”,而且Tag數量也比SHEIN的HOME頁面多,像泳衣、飾品、新品、直播都是SHEIN沒有的。
另外有一個筆者很喜歡的細節,就是在頂部有關于疫情有無影響Zaful的信息,細節滿滿。
Z-Me為社區模塊: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的lookbook、參加搭配比賽、查看他人動態等。在搭配詳情頁可以跳轉至相關單品頁面。
Account屬于用戶個人模塊:與SHEIN相比訂單的狀態并沒有那么直觀,而是要經過二級跳轉才能看到訂單狀態;同時頁面二分之一的篇幅都用來展示推薦單品和最近瀏覽。
經過以上梳理可以從中得到總結,SHEIN與Zaful在產品功能上的差異為:
六、結構層
可以將使用電商app的用戶畫像簡單分為三類,下面會結合用戶的特點對三者使用路徑進行具體流程的分析。
- 大明:此類用戶有明確的需求,知道自己要買什么,找到了對應的商品就會下單,買完即走;此類用戶使用產品的主要路徑是搜索流程。
- 笨笨:此類用戶有購買的欲望,但是不知道究竟要買什么,而是想在平臺找找,找到了心儀的商品會馬上變成大明;此類用戶使用產品的主要路徑是通過查看智能推薦、查看活動展示、查看分類導航。
- 小閑:此類用戶抱著打發時間的想法進入app,如果沒有羊毛可以薅購買的欲望會很弱。
此類用戶使用產品的主要路徑是通過查看活動展示、查看智能推薦、查看社區KOL。
1. 搜索流程
兩者都有展示歷史搜索記錄、清除搜索記錄、展示熱門搜索功能,屬于用戶參與搜索流程的必備型需求。
SHEIN的模糊搜素屬于期望型需求,當用戶不清楚商品全稱時會很有幫助;而且運營同學也可以在popular下調整展示的字段,從而提高用戶到達相關單品詳情頁的數量。
Zaful則做了拍照搜圖、以圖搜圖這兩個期望性需求,在單品數量如此龐大的平臺,單用名稱去查找對用戶來說體驗較差;不過筆者之前聽SHEIN的宣講會有說到這塊的功能正在規劃中,期待功能上線的效果。
SHEIN搜索模塊部分用戶反饋
Zaful用戶評論中無搜索模塊反饋
2. 購買流程
1)瀏覽商品:
a. banner:
SHEIN的活動banner集中在“shop“首頁、”NEW“和”Gals”頁面(Gals放到社區模塊再說,這里不展開)。
首頁是app流量最大的地方,如何將用戶精準的推薦到相應頁面,靠的就是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示。
SHEIN Banner類型有新品、優惠、系列等,均采用模特lookbook展示,點擊即可跳轉至相應商品列表頁,對單品進行篩選、收藏等操作。
Zaful的活動banner集中在“home“首頁、”Z-Me“(同不詳細說明)。
Zaful Banner類型、交互與SHEIN類似,比較之下促銷的內容較多,缺少了一種精致的感覺,反而給人一種逛超市的錯覺。
兩者banner布局其實和產品定位有關系,前文說到:
- Zaful是品牌旗下的服裝獨立站點,內容多而雜,相應的優惠也會更多,所以banner類型以促銷為主;
- 而SHEIN走的是品牌路線,內容少而精,導致整體感覺給人很精致,沒有大量的優惠活動。
b. 分類導航:
SHEIN 的分類導航是單獨一個tag的,頁面頂部附帶搜索框,有 women、curve+、Men、Kids 四種分類,而左側有分類下的不同類型,用戶可以直觀的看到平臺上商品的分類,減少尋找的時間,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而Zaful的分類頁面入口是在每種類型的商品下,雖然沒有SHEIN那么全面,但也幾乎窮盡了類型下的所有分類;當用戶進入分類導航頁面時,隱藏底部Tag欄,頂部搜索框支持以圖搜圖,點擊相機logo進入以圖搜圖。
總體來說,兩者在分類導航這塊最大的區別就是SHEIN在底部Tag欄即可進入,Zaful需要二次跳轉。
筆者覺得SHEIN的做法更好,更細的分類,更多的商品展示位;因為進入到這個頁面的用戶大部分是出于“瀏覽”的目的,如果在這個頁面能不僅能展示他感興趣的商品,還能給到其他商品展示的空間,對于平臺來說是好事。
c. 智能推薦:
SHEIN的智能推薦分為兩個頁面展示給用戶,分別是位于商品詳情頁的“Get the look”、“You May Also Like”。
get the look是當前瀏覽商品匹配的look book圖片,會顯示其他商品樣式和價格,點擊圖片跳轉至商品詳情頁;you may also like是以瀑布流形式展示與當前瀏覽商品風格相似的商品。
購物車頁面的“You Might Like to Fill it With”,則根據用戶瀏覽記錄做智能推薦,商品風格與歷史瀏覽相似。
Zaful的智能推薦,位于商品詳情頁的“Outfits”、“We Recommend”和位于個人信息頁面的“We Recommend”和位于購物車頁面的“You May Also Like”。
關于智能推薦的展現形式Zaful和SHEIN差不多,相比之下SHEIN比較克制,Zaful則是在與購買行為有關聯的場景內都做了智能推薦。
d. 商品列表:
首先SHEIN的商品列表頁支持排序和篩選:
- 排序可選擇默認、受歡迎度、新品、價格升序、價格降序、評論順序;
- 常用的商品種類和尺碼篩選被單獨放出來,支持清除已選擇條件和統計對應條件商品數量,細節做的很到位;
- 側邊欄過濾器比較細,有分類、尺碼、風格、顏色等13個維度進行篩選。
在商品展示上SHEIN可以切換頁面布局,支持大圖(一行兩張圖片)和縮略圖(一行一張圖片):
- 在大圖狀態下可以查看商品價格、選擇商品顏色、收藏;
- 在小圖狀態下增加了評論數量、加車按鈕展示。
頁面右下角放置計數器和錨點,當用戶在滑動時會顯示當前商品順序與所有商品數量,停止滑動時切換按鈕樣式,點擊回到頂部,這個功能其實和收藏沖突了,有點雞肋。
而Zaful的商品列表頁同樣支持排序和篩選:
- 排序可選擇默認、受歡迎度、新品、價格順序;
- 將服飾風格篩選條件單獨領出來;
- 側邊過濾欄有價格、風格等10個維度進行篩選;
- 商品展示只有一種頁面布局。
從篩選與排序維度對比的話,SHEIN從樣式、交互、細節方面更勝Zaful一籌,很多使用時的小細節都考慮到了。
但是SHEIN在頁面布局維度還是有很多可以優化的地方:區分大小圖片的目的是給用戶更好的瀏覽體驗,在大圖模式下展示的商品信息較少,只有價格和圖片;可以考慮在收藏按鈕下方增加收藏人數展示或者將小圖模式下的評論數量搬過來,展示更多信息吸引用戶點擊。
2)選擇商品:
SHEIN的頁面布局為:商品圖片、名稱、評價星級、分享、價格、顏色選擇、碼數選擇、運送說明、退款政策、模特身材詳情(新品有)尺碼表、商品說明、評論、查看搭配、其他推薦、收藏、加入購物車。
SHEIN的商品圖片會占去三分之二的頁面,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支持自由縮放但像素不是很高,可以考慮后期將部分商品圖換成模特實拍圖或者用短視頻展示。
運送說明頁面基于個人填寫的收貨地址計算出運送時間、快遞價格、還需多少錢即可包郵;屬于用戶期望型需求,給到用戶一種可靠的感覺。
在用戶決定是否購買的過程中,商品評價模塊是很重要的,走心的評論往往會成為決定下單的推手。
在SHEIN的商品詳情頁中評價的入口一共有兩個:一是點擊“評價星級”跳轉至評論詳情頁;二是下拉的評價區域,默認展示三條用戶評價。
點擊“查看全部”字段后跳轉至評價詳情頁,頂部會給到一個是否合身的情況統計,而不是國內常見的評價星級統計。
用戶可以選擇評價按時間升序或降序排列,篩選商品顏色、尺碼、評價星數、是否帶圖片;展示評價用戶購買時間、購買商品碼數和顏色、個人信息等。
圖片或者視頻對于文字能給用戶更直觀的感受,相比于詳情頁較精致的圖片,買家實拍更有說服力;目前評論區視頻是沒做的,而且大部分商品評論區也沒有圖片,可以視情況做一些運營配置的展示。
在SHEIN對商品進行收藏操作時會將商品添加到Wishlist(心愿清單),入口在Me頁面和購物車;對于已經添加到心愿清單的商品,如果出現沒有庫存和價格變動會有相應提示,同時可以進行尋找相似商品、刪除、加車操作。
Zaful的頁面布局為:商品圖片、商品名稱、分享、收藏、顏色選擇、碼數選擇、尺碼表、退款政策、模特身材詳情、商品說明、買家秀、查看搭配、智能推薦。
Zaful的商品圖片占去二分之一的頁面,大部分商品含有模特實拍圖,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支持自由縮放。
Zaful的尺碼表較SHEIN詳細,點擊跳轉至“尺碼表”頁面。不僅給出了各碼數對應的數據,還給了用戶如何測量自己數據的教程。
在查看商品說明方面,SHEIN采用的是底部彈窗形式,而Zaful采用的是tag切換,個人覺得Zaful更好,因為在這個頁面的用戶需求大部分都是瀏覽商品信息,直接在頁面上查看的用戶體驗會較好。
而Zaful的評論模塊比較有新意,以買家實拍圖片集合的形式展示給用戶,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點擊可查看大圖,同時底部出現 like、save、comment 三個按鈕,向下滑動可查看買家評論詳情;這樣將所有圖片都展示出來的方式,不僅省去部分開發量,而且更加直觀。
Zaful沒有外露的收藏入口,只能從購物車頁面進入;對于已經收藏的商品可以進行加車、找相似、刪除操作;如果出現沒有庫存和價格變動會有相應提示。
經過以上梳理可以從中得到總結,SHEIN與Zaful在商品選擇功能上的差異為:
3)加入購物車:
SHEIN的購物車入口較多,例如 shop、categiry、new gals、Me 四個主頁面、分類導航頁面、商品詳情頁面,商品列表頁面;在商品詳情頁面點擊底部“ADD TO BAG”按鈕將商品加入購物車;點擊圖標進入購物車詳情頁面,顯示相關優惠以及倒計時,不僅提升購買時的用戶體驗,也可以提高用戶下單幾率。
進入購物車頁面后,SHEIN會以滿額包郵的形式去吸引用戶一次性添加更多的商品,并且給出滿足條件的商品,用戶可以在當前頁面進行加車操作,無需重復跳轉。
Zaful的購物車入口在“Home”“Account”主頁面、分類導航頁面、商品詳情頁面、商品列表頁面;在商品詳情頁面點擊底部“ADD TO BAG”按鈕將商品加入購物車;點擊圖標進入購物車詳情頁面。
Zaful的購物車頁面布局與SHEIN類似,不過沒有用滿額包郵的提示去影響用戶,而是將商品價格與優惠券做一個總計,并做了一個跳轉至兌換優惠券的入口。
頁面比較簡單,感覺有點小題大做,因為Zaful的優惠券和積分系統有關聯,但是并沒有相應入口“臨時“獲取積分。
筆者認為可以在此頁面多加入“任務”模塊,并提供相應跳轉入口,用戶完成任務獲得小額度優惠,也滿足了用戶的心理。
4)下單:
SHEIN的購買流程分為四步,分別是:進入購物車—進入訂單確認頁面—進入付款頁面——付款。
若用戶關閉支付流程,該訂單會保存一段時間(12小時),期間在“我的”主頁面—“我的訂單“模塊會有數字提示,訂單取消前會在終端進行消息提醒;用戶可以在該時間段內進入該訂單進行付款,或對該訂單進行重新編輯操作;若該時間段內用戶未付款則取消訂單,再次購買需重走一遍流程。
在購買流程中,所有的重要信息:地址、支付方式、價格、優惠等會加粗顯示,以區分同一頁面不同信息的優先級;對于在此頁面停留的用戶來說,能一眼看到自己關注的東西。
Zaful的購買流程同樣分為四步:進入購物車—進入訂單確認頁面—進入付款頁面——付款。
在進入付款頁面會有進度條提示,若用戶關閉支付流程,該訂單會保存24小時;期間進入個人模塊、購物車有明顯提示、重新打開APP會彈出彈窗;若該時間段內用戶未付款則取消訂單,再次購買需重走一遍流程。
Zaful的購物流程各頁面元素區分比較明顯,例如:訂單確認頁面會顯示該訂單所有信息;付款頁面則只有付款方式選擇和地址編輯。
產品定位是造成兩者不同的主要原因,因為Zaful的用戶市場相對集中,郵費屬于可控因素,所以確定了商品SKU價格即為最后交易價格;而SHEIN用戶市場相對分散,在購買的最后需要對地址進行識別并計算郵費,所以商品SKU價格不等于最后交易價格。
5)物流、售后:
物流和售后是提高用戶購買流程最后一步—復購的關鍵,筆者在APP Annie中分別查看Zaful和SHEIN的用戶評論,并以 express、delievry、package 等字段做篩選條件篩選,可得到如下數據。
SHEIN可查看的的4231條差評里有600余條與快遞相關。
Zaful可查看的1296條差評里有僅有200余條與快遞相關。
兩者均存在的主要問題:
- 寫著免費快遞,最后卻不得不支付30美元的額外費用;
- 快遞速度慢,經常超過約定時間;
- 退換貨步驟太繁雜;
- 找不到客服,沒辦法解決問題最后只好取消購買。
其中占比最多的應該是第四條,用戶需要幫助時找不到客服。
這部分的用戶已經處在漏斗模型的最后一步,這一步的用戶數量比其他步驟都少,所以他們的流失成本會更高,可以考慮在這一環節上多下一些功夫。
例如:針對不同市場配備不同語種的客服小伙伴、建立完備的售后體系,提升用戶滿意度,增加復購用戶數量。
3. 社區
SHEIN的“Gals”頁面頂部有“OUTFIT”(搭配)、“Gals”(模特)、“Media”(多媒體)、簽到、購物車五個入口。
頁面中部默認展示正在進行中的搭配比賽,用戶可以參加比賽并上傳搭配圖片,通過點贊數量進行排名,優勝者會得到積分獎勵,積分可在購物時抵扣一定量的金額;頁面底部是風格相似的其他用戶動態。
簽到功能是用來換取積分的主要手段,用戶進入該頁面即為簽到一次,連續七天簽到會得到額外的積分,特定的日期也會有獎勵。
如圖所示,獲取積分的方式有:上傳作品至搭配比賽、觀看直播達一定時長、發表動態、拍照上傳至評論等。
在留存方面,設置額外的積分激勵用戶把簽到當成日常的行為,增加用戶在app上的停留時間;促活方面,將發布動態、發布評論與積分掛鉤,促使用戶產出更多優質的內容,再結合推薦體系推送給更多用戶達成業務閉環。
不過目前獲取積分的形式還不是很多樣化,可以考慮增加在某頁面停留時長、將商品轉發給社交好友等任務,增加漏斗轉化的基數。
進入“OUTFIT”頁面頂部可查看以往活動,頁面頂部會顯示目前正在進行的活動、活動截止倒計時、活動參與人數,中部是各活動入口,往下滑動是挑選以往各活動的優質圖片。
穿搭圖片是新穎的活動,對于有購買欲望的用戶來說不僅擁有挑選的機會,也可以帶動其他商品的銷量;對于沒有購買欲望的用戶來說,或許某個點就打動了他促使下單。
而且簡單的幾件衣服組合,會讓用戶自行腦補,比模特look book好很多,畢竟用戶的身材是多種多樣的。
筆者在想是否可以將穿搭在三維人像模型中顯示,人像模型參數可以自己配置,也可以討論一下。
“Gals”頁面類似紅人館,用戶可以關注某人并查看某紅人的動態,利用從眾效應去提升下單率。
根據資料顯示SHEIN早期培養了大量的KOL進行宣傳,但是由于現階段性價比太低,減少了這方面的投入。
目前平臺KOL較單一,以女性為主,基于SHEIN開拓了寵物以及兒童板塊業務,可以考慮增加該類型的KOL,因為寵物和兒童對于女生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另外此前國外較火的大碼模特,普通民眾也可以適當增加曝光量;最后個人主頁要與直播聯系起來,開放合適的入口引流。
“Media”頁面里包括了活動錄像與直播,活動錄像頁面提供相關商品入口、直播都是回放,最近的一次定位到了7.9號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由于信號的問題,筆者好幾天都無法正常觀看。
Zaful的“Z-Me”頁面頂部有“lookbook”、“giveaways”、“style hub”、“Events”、私信、直播、個人信息七個入口。
中部顯示活動banner,底部顯示用戶動態,以圖片為主;點擊圖片進入動態詳情頁面,動態由圖片和文字組成;下拉展示與動態中商品相似的商品、推薦的其他動態;當用戶向下滑動時,底部按紐欄固定,可進行評論、點贊、收藏、查看商品操作。
“lookbook”頁面是以信息流的形式展示,點擊圖片單品區域可以跳轉至商品詳情頁面,可玩性較高,但是精準度較差;有時候點擊某個區域頁面無反應或者跳轉到其他商品詳情頁面,建議將可點擊區域做區分,如花邊、標記等。
“style hub”內置了三個頁面,分別是“battle”、“feed”、“ZAKINI”,用戶可以投票給自己喜歡的模特,也可以對圖片進行點贊、評論、收藏,最后是關注模特動態,官方會隨機抽取三名投票用戶進行積分獎勵;大致看了下每個頁面的瀏覽量在10-60w之間浮動,各頁面之間的差距是挺大的。
筆者試了一下發現統計的是頁面瀏覽量,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我們發掘用戶目前對什么類型的服飾感興趣,從而在banner等運營活動上下功夫。
“Event”是Zaful近年來舉辦的時裝秀匯總,用戶可以點擊相應圖片查看時裝秀詳情,包括模特、服飾,服飾支持跳轉至商品詳情頁,即使商品下架,也可以找到相似單品或設置上架提醒。
經過以上梳理可以從中得到總結,SHEIN與Zaful在社區模塊上的差異為:
SHEIN的社區UGC屬性更多一些,鼓勵讓用戶分享動態并給予獎勵。
分享路徑有:發布個人照片、發布vlog、發布搭配圖片、發表評論、參與比賽,構建分享—獲得獎勵—繼續分享的閉環;但是整體風格比較單一,實際參與活動的人數較少。
建議利用積累的數據促進算法發展,算法發展起來后可以更有效地區分人群,拓展分享的類型;使得內容精準分發從而促進社區互動,使得社區越來越好,反哺UCG不斷產生更多內容。
Zaful的社區PGC屬性偏多,模塊內“lookbook”、“giveaways”、“style hub”、“Events”幾乎都與自身有關,無論是舉辦的各種活動以及圖片上引人注目的logo都可以看出。
既然是PCG為主,就要關注各數據指標,找到用戶喜歡看的內容和喜歡參與的活動形式,增大推廣的用戶數量,后續可以考慮向UGC方向發展。
七、框架層
無論是從登錄/注冊、主頁面上來說兩者的交互方式與導航設計大同小異,從直觀感受來說比較精簡;相比于國內top的電商平臺來說,沒有多余的廣告位和繁雜的標簽,這也跟產品的定位與用戶有關。
筆者認為可以在商品列表頁和商品詳情頁加上適當的促銷標簽,例如:當前積分可抵多少、屬于什么新品等,加大用戶的購買欲望。
八、表現層
從banner方面比較:
- Zaful的內容會更豐富、更鮮艷,例如有漫威的聯名,時裝秀等整體風格更多元化;
- SHEIN的內容比較精致,幾乎所有的banner都跟商品有關,整體風格更單一化。
筆者針對dress這個類目分別比較兩者價格:
- SHEIN的價格區間是5-20美元;
- Zaful的價格區間是10-30美元。
若有促銷活動均會在價格上突出顯示,兩者的商品圖片多為靜物圖,在商品清晰度方面SHEIN會更好一點。
九、總結
中國跨境電商相比于國內本土電商(淘京拼)等最大的區別就是模式不同;對于海外市場來說,專業化的電商模式(垂直電商&品牌獨立站)更具未來的競爭力,SHEIN和Zaful也在通過KOL、社區等形式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調性。
兩款產品在用戶使用路徑和整體風格上各有差異,并且基于持續提升用戶下單率的目標,在用戶轉化、用戶復購、社區內容這三個方面花費了比較多的運營精力。
在疫情的催化下,電商銷售額均有爆炸式的增長,不僅如此,兩者還在探尋新的商業模式;SHEIN瞄準線下門店,想干掉ZARA、Zaful的線下時裝秀已經舉辦了八屆;都在為未來的營銷鋪路。
最后,在當前出海業務風波不斷的國際形勢下,如何找到市場和業務的平衡是一件值得我們去探索的事情。
本文由 @sky0247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很棒b( ̄▽ ̄)d,我們是跨境電商行業不錯的公司,有產品大??梢詭?。期待聊聊,可以加我微信:yuanzhou05
還需努力~
另外您的微信號我無法搜索到,這是我的微信號碼:18826263003,麻煩您添加一下,期待一起交流進步。
已發送郵件,感謝。
【用戶地域屬性和供應鏈因素深層因素】我在做對比的時候確實有考慮過搜索相關資料,但是由于資源的局限性,發現跨境的數據很難獲得,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某個功能點為關鍵詞搜索用戶評價,沒有針對產品定位和用戶群的分析也不是很準確,有點偏主觀。資料的收集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