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摩拜單車的發展歷程,思考產品的未來
本文試圖從用戶需求、版本迭代、功能設計、用戶評價、商業模式以及未來動向等角度分析摩拜單車。
摩拜單車及其競爭對手 ofo 發展勢頭迅猛,透過行業資訊兩家均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獨角獸公司。令人驚訝的是,在這個互聯網寒冬時期,依然保持如此強勁的勢頭,并能夠不斷獲得資本的青睞。
摩拜的融資歷程如下:
圖1 摩拜的融資歷程
一. 產品解決的問題
切入點:城市短途出行
單車出行作為城市出行領域的一個重要場景,還未被巨頭收割。這個場景的重量程度不可忽視,滴滴投資 ofo 便可見端倪。
通過單車的分時租賃,與地鐵、公交、出租車、專車形成有效互補的閉環,且與巨頭形成差異化競爭。
單車共享系統的建立,可以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極大的提高用戶的出行效率。
無論從解決社會問題的情懷角度,還是從落地執行的商業角度,以及承載需求的產品角度,摩拜的模式是可行的。
摩拜所要解決的痛點顯而易見:用戶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那么用戶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 場景一:白領 A 的公司離家不遠,5 公里左右。上下班期間地鐵擁擠,公交路線比較擁堵,那么單車出行對于 A 而言是一個輕松便捷的最佳選擇。
- 場景二:學生 B 每天需乘坐地鐵前往學校,但 B 的家距離地鐵站有 2 公里距離。步行過去太耗時,打車過去太費錢,那么單車出行既省時又省錢。
- 場景三:家庭主婦 C 周末要去逛商場,平時工作一直坐著,剛好周末選擇單車出行,可以放松下筋骨。
- 場景四:小伙伴 D 和 E 有騎行習慣,每天下班后結伴騎行。質量好的單車價格略貴,搬家時又愿意帶著,租用單車來騎行也是不錯的方案。
以上場景在生活中是頻繁發生的,用戶的痛點真實存在,需要一款產品來滿足他們的迫切的渴求。
二. 產品發展分析
搜集了摩拜從上線運營至今的數據,梳理出圖2用戶規模增長曲線和圖3 App 排名曲線。
圖2 用戶規模增長曲線
圖3 App排名曲線(藍色為總排名,紅色為分類排名)
基于以上數據,可以將摩拜的發展分為3個階段:
探索期
(1)時間
2016年4月22日(上海作為第一個運營城市)~2016年8月8日
(2)商業需求
站穩細分市場,沉淀種子用戶,驗證運營模式
(3)用戶群體
有單車出行需求的人群
(4)用戶需求
方便地使用單車(加大投放量,讓用戶的周邊有車可用)
(5)迭代思路
- 簡化計費規則,打消用戶對新產品用車費用的疑慮。
- 完善信用機制,培養用戶良好的用車行為及習慣。
- 獲取更多用戶,英文版上線,獲取一線城市的外籍用戶,簡化學生的驗證機制,切入學生用戶群體。
- 優化產品體驗,修復產品的一些 Bug,增強產品的價值強度。
作為一款解決用戶高頻剛需的產品,這是至關重要的階段。需要在這一階段完成產品的打磨,市場的教育和種子用戶的培養。
回顧探索期摩拜的發展,用戶增長較為平緩,用戶的負面評價的逐漸減少,可以看出團隊在產品體驗方面下足了功夫。
從評論可以看出,不少用戶主動將摩拜推薦給朋友和同事,也有不少用戶是通過社交渠道的推薦使用了摩拜。
可見良好的產品體驗,輔以種子用戶的口碑傳播,能夠幫助產品迅速站穩腳跟。
增長期
(1)時間
2016年8月9日-2016年8月30日
(2)商業需求
實現用戶規模和訂單規模的穩步增長,加大單車的投放,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3)用戶群體
有高效出行需求的人群
(4)用戶需求
高效地利用單車(用戶有用車需求的任意時刻都有單車可供選擇)
(5)迭代思路
- 完善問題反饋機制,讓用戶對車輛問題的反饋更加高效。
- 引導用戶規范使用,對不文明使用現象加強約束。
經歷了探索期的經驗積累,運營模式初見成效,產品的增長期需要找到一條相對可復制的規模增長通道,這直接決定了產品能走多遠。
然而,伴隨著用戶規模的成長,這一階段集中暴露了一些問題。篩選了有代表性的用戶評論,見圖4。
主要問題有:用戶急切用車的時間段,沒有單車可以使用。部分用戶的不合理使用,如違規亂停,對其他用戶帶來了不便。
無車可用反映了供給側的不足,需要投放更多單車來解決。對于違規使用,加強引導與建立用戶投訴機制,有一定的成效。
圖4 用戶評論
增長期的摩拜立足上海,跟隨市場變化及用戶反饋及時調整,為團隊成長及產品發展沉淀了可復制的經驗,為將來其他城市的拓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拓展期
(1)時間
2016年8月31日(新增第二個運營城市北京)-至今
(2)商業需求
營造產品口碑,快速獲取海量新用戶,構建產品壁壘
(3)用戶群體
有高效出行需求的人群
(4)用戶需求
高效品質的用車體驗(幫助用戶快速找到車,加裝車籃,解決解鎖超時、掃碼無效等技術問題)
(5)迭代思路
- 專注技術和產品本身,及時修復問題,為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服務。
- 單車硬件端的迭代更新,提供更輕巧騎行更省力的單車。
9月1日,摩拜正式進京運營。這個階段摩拜的用戶體量激增,短短一個半月,Android 端的下載量提升了 4 倍。
9月19日,摩拜在北京已投放超過一萬輛單車,而摩拜在上?;私膫€月,才達到一萬輛的投放規模。
用戶規模的增長,訂單量的不斷攀升,單車設備的加大投放,運營成本的加重,給摩拜團隊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火爆的數據帶來耀眼的光環,同時也帶來了諸多質疑:為什么會宕機?能否保證穩定的服務?為什么找不到預訂的單車?
用戶的抱怨也多集中于這幾個方面:
圖5 用戶的一星評價
這一階段,摩拜運營端難題逐步凸顯。單車的生產和維護成本居高不下,二維碼遭人為破壞,用戶找不到預訂的單車……
盡管面對重重困難,摩拜還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用戶量和App排名一直穩步上升,說明摩拜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
若能繼續保有甚至擴大業務增長,下一步摩拜可以考慮盈利變現的事情了。
三. 商業模式的思考
單車只是工具,相應的 App 也是工具,如何通過這款工具實現商業變現是需要考慮的。
現階段,用戶的押金池可以做點文章,但不會成為主要的盈利方式。
用戶的騎車租金也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變現,但客單價低,半小時收費 1 元,很難實現盈利。
關于未來的盈利方式,比較看好廣告和數據變現。
- 廣告盈利:類比公交和地鐵,每一輛摩拜單車便是一個流動的廣告臺。以摩拜的單車投放量之多和分布區域之廣,投放廣告的效果應該不錯。
- 數據變現:挖掘用戶的出行數據,為用戶推薦匹配的商品。分析用戶的出行時間及行為習慣,并結合運營,為用戶推送要進行的活動。
四. 產品關鍵路徑體驗
完整的體驗路徑如下:
打開 App→ 位置定位→ 搜索單車→ 選擇單車→ 預約用車→ 找到單車→ 掃碼開鎖→ 開始用車→ 關鎖結算→ 自動支付
就“打開 App ”這個節點而言,用戶的剛需程度受制于天氣狀況、空氣質量和溫度情況,雨霧冰雪、PM2.5超標、高溫或寒冷的天氣情況下,用戶選擇單車出行的意愿是非常弱的。
App 端的體驗非常簡潔,獲取用戶的位置,搜索附近的單車,推薦最近的單車,用戶選擇后,行走路線都替用戶規劃好,目的就是為了讓用戶更高效。
用戶找到單車后,使用 App 掃描車身的二維碼進行開鎖,接著就可以開啟騎行之旅了。
這里不得不提摩拜的單車設備,用官方話語描述:
- 全鋁車身、橙色五幅輪轂、防銹;
- SC-7000 航空鋁合金,650 mpa抗拉強度,A6+防水;
- 采用軸傳動和單擺臂,并使用車身一體成型工藝。
感慨摩拜技術創新的同時,更加感慨摩拜團隊其實是按照物聯網的思路在設計這件事,本質上連接了車與人。
近些年,物聯網行業普遍倡導先行連接的理念。即先將設備聯網。通過連接產生新的價值與新的需求,通過連接沉淀數據,產生新的商業模式。但并沒有考慮用戶本身的需求,而摩拜則通過用戶需求去倒逼連接,完全可以稱作智能硬件領域的明星產品。至于用戶提到的部分單車騎起來特別費力,以及希望單車能夠加裝車籃,這些問題可以通過硬件端的產品迭代來解決。
摩拜為行業探索出了一個方向:
硬件 + App + 地圖定位?+ 在線支付 + 租賃經濟
五. 產品的未來
租賃經濟比拼的是規模效應,面對單車出行這片廣闊的市場,需要巨大單車的投放量才能形成規模效應。摩拜的重資產模式,每輛單車的成本在 2000 以上,投放的成本也是驚人的。
近期傳出摩拜的小藍車已在上海投入運營,小藍車采用普通自行車改造,比之前的橙色單車更輕便,也更具有成本和價格優勢。
這就意味著,在相同資本的情況下,摩拜可以投放更多的小藍車。這有利于促進規模效應,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體驗。
除了資本和花錢的效率,摩拜還面臨一個終極難題:國民素質的拷問,如人為的破壞單車,不文明的亂停單車,偷盜現象……
圖6 不文明的亂停現象
這道難題似乎很難依靠道德解決。除了建立規范的信用體系與監督機制之外,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突圍:
- 單車供應鏈端。與優質工廠深度合作,生產低成本的單車設備,以源頭成本的降低來緩解單車的損耗與偷盜造成的損失。
- 大數據算法分析方向。結合更加精準的單車位置數據與用戶行為數據,向行為不佳的用戶推送友好提示。
- 結合單車硬件設備,完善報警技術??蓢L試以下方式:單車未開鎖狀態,位置移動了100米,也自動觸發聲光報警。
- 對于單車損壞的頻發區域,有針對性組織運營活動。比如,明星騎行,勸導周邊用戶愛護單車,可以制造輿論,帶動社會資源進行監督。
六.?小結
衣食住行領域的創業向來都存在著巨大的機會,單車出行的變革已經發生,只是尚未流行。
或許若干年后,城市出行被完全顛覆。這個時代日新月異,變幻莫測,身處變革之中,深深地感覺到興奮與欣慰。
寫完本文,內心滿滿的收獲與感觸。限于格局和視野,難免存在疏漏與不足,還望海涵。
作者:沈宇星,物聯網產品經理,愛旅游(本文完稿于周莊的旅途中),愛琴棋書畫,愛球類運動。微信號:syx19890213,個人公眾號:iotdiary,歡迎交流。
本文由 @沈宇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出租車行業存在共享的商機,但做為低價出行的單車行業的機會并不好,單車共享的線下體驗要求明顯比線上重要的多,運營維護投入主要在線下,摩拜單車目前商業模式必須調整才能生存,沒有個人拿出自用的單車用來共享或者沒有政府的補貼或資金投入,完全靠企業自身投入并且還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運營維修管理,而實際可運營時間受南方高熱天氣和北方冬季的寒冷天氣影響也會減少可運營的天數,周轉率會受大很大影響,作為低價的公共服務產品肯定是贏不了利的。目前的模式和滴滴出行以ofo不同,滴滴出行的車是私人的并且出租車行業在在國內因為壟斷和交份子錢是有成本下降空間的,在發達國家的打車和租車價格也是很高的,而ofo有大量私人的并且以全國各大校園為主管理維護成本低,情況要好很多(ofo如果大量向城市公共服務擴展并且大量增加企業自有車的投入也將面臨成本難以消化的問題),滴滴出行即使將來有自購車也一定是不需要司機的智能車才行,與現在車比成本要低很多才行。告廣告和賣其它產品彌補成本還是不夠。
摩拜單車出來其實我是拒絕用的
首先,三四線城市,乃至二線城市,其實政府是有投入公益計劃,辦卡交押金以低價形式讓市民使用的。接入螞蟻信用后,更是免押金讓市民使用。普遍是一個小時內免費,超過一個小時5毛前。如果一個小時到之前及時歸還換一輛,依舊免費。
可能我的消費習慣養成了,所以我其實不是特別愿意接受這樣的單車
但是,一線城市,以上海為例,就是大?。?!所以也有了潛在的商機。政府管理不方便,尤其是直轄市,每個區又特別大,人又多。政府做,是為了服務市民,屬于非贏利項目,商人去做,肯定要盈利為目標。
久坐辦公室的人,其實更多的還是愿意走走,我覺得2公里內,沒有著急的事我愿意以散步形式區解決。
比較火的有摩拜、ofo。單其實大大小小的公司也好多。怎么感覺類似于之前的千團大戰,會不會是下一個新美大,下一個獨角獸?
其次,用戶體驗,如果用戶一分鐘開不了鎖,這很尷尬,用戶走了鎖開了,這很變態
天冷了,北方下雪(路面結冰),南方下雨,霧霾這些不可控因素很多。
當然,優點是便利了很多人,這年頭人就是懶嘛。不過真心不想以騎行作為盈利項目,我接受不了。
這是商業行為。如果不盈利,投資人的錢打了水漂、多少員工失業、自行車廠破產、產生一大堆自行車成為社會垃圾。浪費多大
盈利方式有很多,車身可以做廣告等,但上述中,我只是反對押金形式,收費沒問題,由于是去年寫的了,現在來看,的確如此,更多單車可以免押金使用,截止目前為止,我還沒有付過押金使用任何單車平臺,摩拜我也是用小程序來避免押金
車子騎久了屁股疼,車子的設計沒有地方給你放東西,這東西被人偷去賣廢鐵都不值錢加上二維碼被破壞,車子也很難找到,倒閉應該是遲早的事。雖然成本不高。
不是說了成本2000
如果一個人需求較大,說明線路穩定,既然要交押金,為啥不能自己買一輛?不會是怕被偷,想租車平攤風險吧?
是真的沒必要。每天地鐵上下班,出了地鐵站還要走兩公里,以前一直是走路,有了共享單車就方便很多了。這是北京80%的人的生活方式。
非常鄙視那些不守規矩亂停車的人,多半還都是高學歷的人。
這就是我為什么不看好這個模式的原因,很多時候不是商業模式本身問題,而是外界,例如國情,國民素質,國民經濟水平等等原因
但是肯定可以有效解決(改善)的,降低自行車成本。加強風控。全民監督。信用體系。得到有關部門支持(公安局)等等。
國民素質和用戶習慣也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培養的。摩拜單車這類的產品就在作為先行者,培養用戶習慣和素質。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