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導圖+幾個圖表≠分析報告(一)

5 評論 15207 瀏覽 67 收藏 13 分鐘

沒有一個好的創意和產品,我們再通過絢麗的頁面去展示它也沒有任何意義,這些工具只能協助我們將產品更好的展示出來,卻無法從根本改變產品的價值。

一、真正的產品就像自己的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結晶,他們見證著他的出生、成長,更期盼著他走向輝煌。也許最終他歸于平凡,但在父母的眼中,他永遠是最棒的。

1. 想了解一個偉人總要從自傳談起,想了解一個產品必須從版本看起

想了解一個偉人,總是要先從“自傳”看起的,如果沒有自傳,也需要從“傳記”中先了解他的生平事件。為什么要先看自傳呢?因為只有自傳中才會有他真實的經歷和感受,他對每件事的想法,每一次抉擇的動機。

產品也如此,只有設計產品的開發團隊才真正知道他們設計每項功能的意圖,他們每次版本更新時的想法,他們對一個微小改動的動機,其他人看到的,終究會有偏差。

而很多所謂的“產品分析報告”,只對其中的一個小版本做分析,然后斷然推斷出整個產品的意圖,甚至提出數不清的缺陷和建議,就像對一個人一生中某個事件做點評一樣,終究是片面和狹隘的。

手機APP版本更迭十分迅速,甚至每周都會有個小版本的更新,幾個月就可能會是一個大版本更新,廣大用戶也為此叫苦不迭。一個APP可能誕生還沒有幾年,就會出現了”5.28.4″這么高深的版本。而我們想看清這個產品的來龍去脈時,首先要知道:每個大版本、小版本的區分界線和大版本的迭代過程。

最初的產品定位

1.0版本就像孩子的出生一樣,產品團隊對她一定是有一個明確的定位考量的。我們最能直接了解這款產品定位的途徑就是商店中的描述和當時的推廣廣告。記得有人說過,如果能把微信從1.0到現在所有的版本及版本更新描述都能找到,那他絕對是一個很牛的產品經理了。

在第一版時,由于很多技術、市場、營銷、財務方面的原因,產品本身可能會和自身真正的定位有些偏差,在以后的每一次更迭中,她都會慢慢地向戰略靠近,而我們也只能從每一次的版本更新找到端倪。

版本迭代過程

最新版本的阿里旅行把名字都改成“飛豬”了,產品定位也會相應做出改變,而每一款產品,不可能突然就會180°轉彎成完全不同的產品,她的最終結局,肯定是之前每一個版本積累的過程。想要了解整個產品戰略和規劃,必須仔細研究每個大、小版本的更迭。

二、你只是一億中的一個人

APPSTORE中隨便一個暢銷榜的APP下載量就上億了,對于你我,只是那一億中的一個。而你我對于APP的自認為的缺陷和建議,是否會讓其他的99999999個人贊同呢?

1. 同志醒醒,打架時間到了

每次的產品功能研討會就像是打架一樣,技術、市場、財務、運營、客戶、老板一堆人在一起對著一個功能頁面的PPT吵得不可開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顧慮,而最終,新版本的APP還是上架了。

是的,既然它上架了,就代表著它至少妥協了當初會上所有人的需求。而那一億分之一的你,是否智慧超群能解決所有人的問題呢?

2. 難事

開發產品是一件難事,從機會識別——概念生成——專案評估——開發——上市,每一步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他們要得到的,是市場。而市場肯定不是由一個用戶組成的,所以如果一個“所謂的”分析報告在提建議和缺點時,能否注重下自己的定位呢?產品是設計給1億個人使用的,每個人的性別、年齡、性格、職業、社會階層、價值觀、喜好都可能不一樣,在我們敲下那對于我們輕而易舉的建議時,能否為其他人考慮下呢?因為你寫的地方并不是APP里面的意見反饋,而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分析報告。

作為一個同行,我誠心希望大家在寫下自己的文字是,不要附帶太多的個人見解,因為你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份職業。

三、 你好像很專業,可還是忘了什么

產品概述、邏輯分析、市場狀況、需求分析、競品分析,這些專業名字的背后,你到底下了多少功夫呢?

早晨看了篇關于唯品會的分析報告,很有感觸,作者從各個方向分析了這個產品,整篇文章豐滿又華麗;而我到最后卻沒有看到讓我覺得很有價值的“干貨”,仔細分析了下,才發現(精力有限,局部舉例):

1. 邏輯分析

如果從用戶角度去看,一個功能梳理圖就夠了,我們知道這款APP都有什么功能,每個功能在哪里。而我們要從產品的角度出發,我們需要了解的東西要更深,更透徹。

這個產品的流程,而不是APP內用戶使用流程。

唯品會是個什么類型的產品,B2B還是B2C?它的商業模式是怎么樣的,與品牌商簽約賣給用戶還是直接從工廠拿貨賣給用戶?最開始進入市場的方式如何,“網站轉APP”還是“APP成功后+網站”?貨物送到用戶手中用的什么方式,自己快遞還是第三方快遞?

一個產品的邏輯永遠是產品——用戶。這個之間可能經過很多流程,比如:

  • 產品——購買者——用戶
  • 產品——一級供銷商——二級供銷商——商場——用戶

在唯品會的運營過程中,產品是怎么到達用戶手里的,這才是最基本的邏輯關系。

唯品會拿貨——APP發布——購買者查看——購買者下單——唯品會發貨——第三方物流——購買者——使用者

以上僅是簡單舉例,在整個流程中,對于公司哪一個環節最重要,用戶最在意的是哪個環節,會直接影響著產品的成功與否。比如:

(1)購買者查看

  • 在查看過程中,購買者是否能十分便捷的獲得查看體驗?針對此項需要注意APP交互體驗、內容布局等。
  • 在重大節日時,APP是否能滿足同時過多的在線瀏覽人數?針對此項需要主要APP服務器處理能力等。

(2)購買者下單

  • 在購買者下單時,針對同時下單,庫存有限的情況是否有做考慮?
  • 購買者下單的支付方式等。

作為產品分析報告,一定不能局限于使用者的角度,去分析只有用戶表面能看見的東西,那樣的分析就太狹隘了。

2. 市場狀況

數據是死的,人是活的。

作為市場調研,我們需要從多方的數據入手去對比,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我所用。如果我們只拿新浪微博的數據做參考,馬云直接買了微博不就可以了?

關于下載量和排行榜

首先不去評判第三方的數據是否準確,關于網上充斥的大量排行榜刷單的情況是否應該考慮進去呢?如果一款產品突然在某個請求進入前10,之前或之后一直徘徊在50左右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從更多的角度去考慮它的客觀真實性呢?

關于交易額

針對一個已經上市的公司,我們是否應該直接去它的股市交易所查看下近期的財務數據呢?

不要只參考一家。

四、工具只能用做%

如果一個產品創意是0,它乘以100000%還是0。工具,永遠不會把0變成1。

1. 外表之下還有什么?

每份分析報告中,如果不放幾張Axure做的原型圖,Xmind做的思維導圖,Visio做的流程圖,還有幾張絢麗的圖表,好像拿不出手一樣。如果給一個外行看,他絕對會贊嘆如此絢麗、豪華的報告,跪拜于作者十分強大的工具使用能力中。敢問透過那些表面浮夸的圖案,我們看到的不還是最基本的布局、邏輯、流程嗎?

原型設計

Axure是一款非常好的工具,我們可以做些簡單的圖形框架,也可以做稍微復雜的邏輯交互。輕松便捷地把原型展示出來。如果熟悉html代碼,更可以將生成的文件整合到自己的網站下,創意無限。而它最根本的用意,和我們用筆在紙上畫的框架有何區別呢?只不過是讓對方更直觀地體驗到了我們的原型設計而已。

如果我們的產品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我們給它用再多的裝飾又有何用呢?也許正是因為大部分的產品經理并不懂得手繪和視覺設計,而又想給其他人展示出華麗的頁面才盲目的使用它吧。

2. 先把0變成1

產品經理的職能是幫助公司找到一個好的創意,并成功的開發成一個產品上市,使公司盈利。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盈利,這里面的“利”可能是金錢、影響力或者其它。在我們投入大量時間去鉆研這些工具之前,是否先要熟悉掌握公司的企業文化、價值觀、目標市場、產品戰略呢?了解了我們公司需要什么,我們應該創作哪方便的產品時,我們是否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創意后,再去用這些工具更完美地展示它呢?

沒有一個好的創意和產品,我們再通過絢麗的頁面去展示它也沒有任何意義,這些工具只能協助我們將產品更好的展示出來,卻無法從根本改變產品的價值。

未完待續,本文只是個人感想,不針對任何人。

 

本文由 @escher?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贊同

    來自上海 回復
  2. 最近在看《產品的視角-從測鬧到門道》第三章的作業就是挑幾款app去做版本回顧,在找如何做圖表時 偶爾發現了這篇文章,剛看了開頭就有很強的共鳴感,先來說兩句再回去接著看。

    來自浙江 回復
  3. 觀點很同意,我也和文中所提及的文章作者一樣是個徘徊在門口的產品汪,他文章也看過了,也是花了一定心思做的分析報告,看得出來,邏輯性還是比較好的,雖然側重點貌似像本文所說的沒有把握到,但是對于一個新手來說應該不錯了,我原也是準備做一點類似的分析報告,但是看到了您寫的文章以后,也有點感觸了,所以想請問一下,現階段的我們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呢?如果只是對分析產品有一些想法,但也沒法寫出太多有實質性的東西??!畢竟還沒機會做過什么項目 這個時候該做什么準備呢? 誠請指教,拜謝。

    來自廣東 回復
    1. 兩篇文章對比來看,感覺收獲頗大,另一篇文章感覺有點堆砌的味道,立意也稍稍大了點,作者實力有限把握不住。如果放平心態,把握住產品體驗中的一兩個不如意的點,在進行深入的思考、挖掘和分析,再給出自己的思路,是不是會比較好一些,文中一些比較專業的名詞都還是不太能理解,至少數據來源就是一個問題,囧!看來我還有很多要進步的空間??!

      來自廣東 回復
    2. 其實當我們新接觸產品經理這個職業時,很容易被它表面那些絢麗的輔助工具和新的分析模式所迷惑,比如axure、xmind、用戶畫像、功能分析等。每個人的心底都是喜歡創造的,面對一個產品時,我們會很自然的去找它的各種毛病。但在找之前,我們最好先真正的去理解這款產品,所以我建議,當我們想去分析一款產品時,先從開發者的角度仔細去分析它的商業模式、市場戰略、技術水平等。怎么去看呢?當然是脫開這款產品本身,先去研究背后公司的戰略和意圖,比如它在股市交易所每季提交的報告,或者網站中關于我們的介紹,或者廣告中它宣傳的內容等。了解了公司的大題戰略,我們再去分析它的某個產品,會有一種整體到局部的感覺,得心應手。關于工具的使用和初學者的建議,我稍后會再寫文章。歡迎關注,多交流,謝謝!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