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鹿(阿里健康)VS京東健康,電商巨頭另一賽道的比拼
編輯導語:2020年因“疫”而變,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更是如此。受新冠疫情影響,老百姓的健康意識被空前激發,接觸智慧醫療的的進程也在顯著提速。在后疫情時代的新賽道上,不論是以“藥”起家、還是以“醫”起家,國內的主流互聯網醫療平臺正在發展崛起的路上。本篇文章為我們帶來了阿里健康與京東健康的競品分析,一起來看。
一、競品概述
1.1 分析背景及目的
近年來疫情原因,進出醫院沒那么方便也有一絲顧慮,互聯網醫療app在這期間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比如尋醫問診、開方買藥、健康科普等。
阿里健康作為2014年問世的產品,其市值(截止2022年能月6日569.1億港元收盤)被京東健康(1353億港元)超越,2021年半年營收京東13634億元也遠高于阿里健康的93.6億元。
同樣以電商平臺為依托的互聯網醫療產品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哪些因素造成兩者的差距?阿里健康產品有哪些需要改進地方?是本文的主要內容。
1.2 競品選擇
醫鹿作為本文的主體,選擇京東健康作為主要競品,原因有:
- 作為電商平臺的競爭對手,在健康賽道兩家企業都已電商平臺作為依托,背景相似市值營收全面超越更容易對比出兩者差異的點。
- 京東健康作為2020年新晉產品,新品有更多可參考的創新點。
數據來源-七麥數據
1.3 企業發展歷程和產品迭代歷程
阿里健康
1.3.1 企業發展歷程
阿里巴巴和京東幾乎同時進入健康產業,阿里健康占領先機上線互聯網醫療“阿里健康”,并率先上市。阿里健康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為進入健康產業并推出移動產品。
- 第二個階段為成長階段,在此階段阿里健康不斷完善醫藥電商門類和提升送貨服務質量,并不斷的擴展服務項目。
- 第三個階段為新的發展階段,在此階段阿里健康產業布局已經逐漸成熟,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調整管道平衡保證價值最大化,穩定市場份額。
(1)進入市場階段
- 2014年1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聯手云鋒基金,對中信集團旗下中信二十一世紀有限公司進行總額1.7億美元的戰略投資,進入健康產業。
- 2014年7月上線掃描“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碼功能”查看藥品信息,后正式改名“阿里健康”。
(2)成長階段
- 2015年2月10日,阿里健康APP 2.0版本正式上線。新增預約掛號和加號功能,接入新浪“愛問醫生”資源,在線問診業務初具雛形。
- 2016年5月25日,百佳惠蘇禾、德生堂、百草堂等65家連鎖藥店聯合阿里健康,共同宣布成立“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
- 2016年6月份,阿里健康宣布上線追溯平臺“碼上放心”。
- 2018年8月,阿里健康宣布,聯手東仁堂大藥房、海王星辰健康藥房、九洲大藥房和天天好大藥房等多家連鎖藥房,以及如家、君庭等連鎖酒店合作伙伴,在杭州試水全鏈路打通的醫藥新零售。將在杭州上線24小時在線買藥30分鐘送藥上門服務,夜間不打烊,1小時內送達。
- 2018年10月,阿里健康與餓了么蜂鳥聯手,在天貓雙11開啟之際全面升級北京、廣州、深圳、重慶、成都等20多個城市、數千家線下藥店的藥品配送能力。其中北京、廣州、深圳將延續杭州7×24小時的全天候“急送藥”服務。
(3)轉型階段
2020年9月,阿里健康App更名為“醫鹿”。小鹿中醫的加入,有望使阿里健康成為最完善的互聯網中西醫協同服務平臺。
阿里健康企業發展歷程
京東健康
京東健康與阿里健康幾乎同時進入醫療健康產業,后來者居上于2020年12月上市后市值超越阿里健康,當前市值1443億港元高于阿里健康678.6億元。
京東健康同樣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進入市場開展醫藥零售業務。
- 第二階段獲取資質,完善服務。
- 第三個階段根據疫情需求,“京東健康”產品得以迅速升級,并上市占據互聯網醫療產業市值第一。
(1)進入醫藥行業
作為繼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之后,京東集團打造的第三只“潛力股”,京東健康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深受市場關注和期待。
- 2014年,醫療健康業務作為京東集團獨立的業務類目運營。
- 2016年,“京東大藥房”上線,京東集團正式進入醫藥行業。
(2)成長階段
- 2018 年 3 月銀川京東互聯網醫院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公司可向在線問診和處方續簽服務 的用戶開具處方。
- 在公司健康業務發展以及國家政策利好等方向的推動下,公司于 2018 年 11 月 30 日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為獲豁免有限公司,并作為當前業務(主要包括零售藥房業務及互聯網醫院業務)的控股公司。
- 2019年,京東健康從京東集團分拆,開始獨立運營,并于同年11月完成A輪超9億美元融資。
(3)高速發展階段
- 進入2020年,京東健康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 疫情抗擊方面,京東健康開展防范物資保障、免費在線問診、科學用藥指導等舉措和服務,累計服務超過1000萬人次,為抗擊疫情做出了突出貢獻;
- 京東健康獨立“APP”、“京東家醫”相繼上線,而在互聯網醫療端,心臟中心、精神心理中心、中醫院、呼吸中心、耳鼻喉中心等一批專科中心相繼落地,充分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進一步深化了“互聯網+醫療”服務;
- 2020年8月,京東健康完成B輪融資,融資金額超9億美元,2020年12月京東健康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從獨立運營到上市,京東健康僅用了接近一年多的時間,成長速度驚人。
京東健康企業發展歷程
1.3.2 醫鹿app和京東健康app迭代時間軸
阿里健康app以購藥及電子監管碼為初期賣點,在2.0.0版本完善自助購藥的同時上線“圖文咨詢”“預約掛號”“醫生加號”等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直到3.5.0版本上線“云上醫院”視頻咨詢服務,“阿里健康”app逐步形成集醫療服務和醫藥電商為一體的產品。
但在3.5.0版本后直到2020年8月5.0版本升級為醫鹿app的4年時間內,都以優化體驗為主產品發展處于停滯狀態。
5.0版本后更名為“醫鹿”由于疫情需求擴大上線義診、核酸檢測、疫苗預約等服務。
京東健康app隨著疫情開始迅速上線,在疫情環境下用戶防疫物資購買需求劇增。1.0版本上線購藥業務并積極擴種商城品類,打出“全天問醫生,買藥不出門”的產品口號。
2.0版本針對疫情期間就醫資源緊張,上線“京東家醫”業務和“按方抓中藥”業務。
2.3.16版本上線綁定智能設備功能,為用戶建立健康檔案,自此產品業務趨于成熟形成就診前健康科普,就診中掛號、問診購藥,就診后形成健康檔案檢測身體健康形成健康管理。
小結: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發展過程相似,憑借電商平臺的優勢,以醫藥電商業務進入市場,再從醫藥電商到醫療服務項目資源傾斜,逐漸強化產品醫療服務屬性,將產品和線下機構結合,力求用戶在平臺內完成購藥、問診、預約、健康管理的服務閉環。
醫鹿app和京東健康app在疫情期間更新頻繁,疫情導致互聯網醫療需求量激增,是一波抓住用戶的好機會,而產品迭代后的產品質量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用戶的去留。
1.4 產品定位
- 醫鹿定位:健康問題先上醫鹿
- 京東健康定位:首席健康管家
1.5 阿里健康VS京東健康商業模式
(1)中國互聯網+醫療產業鏈分析
圖片來源-艾瑞數據
互聯網+醫院,以醫院的院中服務為中心如在線預約掛號,在線問診、復診開方,向院前如預防指導、院后如送藥到家等服務不斷延伸;
醫療信息化。通過結合AI大數據大臨床決策提做更加有力的支特;
醫藥電商,主要以B2C。O2O、B2B三種方式運營,為用提供提供醫藥品、醫療器械、保健品等。
醫療健康險,為用戶病后醫療活動提供費用,并反過來用得到的大數據支持健康險的制定;
醫療智能硬件,整合第三方健康應用數據,支持醫療機構接收或傳輸用戶數據,建設成為健康預防與監測平臺;
(2)阿里健康商業模式和業務結構
阿里健康憑借阿里巴巴集團在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物流、大數據和云計算等領域的優勢,阿里健康以用戶為核心,全渠道推進醫藥電商及新零售業務,并為大健康行業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面解決方案,以期對現有社會醫藥健康資源實現跨區域的共享配置,同時在保障專業安全的基礎上,大幅提高患者就醫購藥的便捷性,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目前,阿里健康開展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醫藥電商及新零售、互聯網醫療、消費醫療、智慧醫療等領域。
圖片來源-mob研究院
- 醫藥電商:通過三種經營途徑為用戶提供藥品、保健品和醫療器械等商品。
- 平臺自營阿里健康大藥房出售藥品賺取利潤,天貓醫藥館通過吸引供應商、零售商在平臺開店的方式提供醫藥品,以及020先鋒聯盟聯合線下藥店完整快速送貨。
- 互聯網網醫療:為C端用戶提供疫苗、體檢和掛號等預約服務,以及線上圖文問診和電話問診服務,并醫知鹿健康百科為用戶提供健康科普內容。
- 智慧醫療:通過對用戶上傳的文本、影像、語音、生理信號等內容進行智能識別,完整初診及開方。
- 消費醫療:通過平臺將用戶和機構進行鏈接,為用戶提供醫美、口腔、體檢、疫苗等醫療健康項目的預約和付費服務。
- 產品追溯業務:碼上放心平臺,全鏈路追溯系統不斷完善,現已構筑強大護城河.
(3)京東健康商業模式與業務結構
京東健康主營業務分為零售藥房業務與在線醫療健康服務業務。公司通過兩個業務協同發展,致 力于打造以醫藥及健康產品供應為核心,醫療服務為抓手,數字驅動的用戶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健康管理平臺。京東健康通過建立醫療健康產品和服務端、全渠道的體系,重新定義用戶管理個人健康的方式。
圖片來源-mob研究院
零售藥房業務通過自營、線上平臺和全渠道布局三種模式運營:
- 自營業務主要通過京東大藥房經營。用戶可以通過網站及APP訪問京東大藥房。另外,京東健康還通過自營模式直接運營了一些線下藥房。
- 線上平臺提供了一些京東大藥房不提供的長尾產品,作為平臺產品選擇的補充。
- 全渠道布局是一項基于位置的服務,用戶在平臺上向最近的藥房下單后,藥房接收訂單并準備產品,京東健康負責配送(醫藥O2O模式)。
- 自營、線上平臺和全渠道布局相互之間可以產生協同效應,滿足用戶對多樣化的產品選擇和靈活的快遞送達時間的需求。
- 在線醫療健康服務包括互聯網醫院服務和消費醫療健康服務,提供在線問診、慢病管理、家庭醫生及預約服務。
小結:就商業模式而言,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的商業模式都是以在線藥房為主,擁有自營藥房以及合作的線下藥房資源?;緲I務都包含了醫藥電商、互聯網醫療、智慧醫療、消費醫療,覆蓋了從病前預防、病后掛號問診開方、病后管理和日常健康管理等方面。
現階段形成了服務質量的比拼,包括送藥速度、在線問診的回復速度、問診質量等。購藥多為剛需,送藥速度一定程度代表了產品的可信任度,在送藥服務方向自建物流的京東健康更占優勢,因此京東健康后來居上其發展潛力更被看好。
二、市場分析
2.1 市場規模
預計2021年中國移動醫療用戶規模將達到7億。
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
目前我國從事在線醫療行業相關業務的企業達1000多家,擁有專利超過1.3萬個,而移動醫療是移動互聯網在醫療行業的新應用。隨著互聯網普及程度提升以及移動支付、遠程視頻等工具發展,移動醫療推廣速度較快,覆蓋用戶類型更為廣泛。
2020年中國移動醫療用戶規模達到6.5億人。在2020 年新冠疫情影響下,居民對于醫藥電商、互聯網醫療平臺使用需求進一步提升,推動用戶規??焖僭鲩L。預計2021年將達到7億。
2020年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超900億元。
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
2020年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超900億元。疫情的出現,讓移動醫療市場”流量井噴”,線上問診成為防疫期間患者獲得醫療服務的主要方式。
疫情期間行業新的監管政策出臺,明顯放寬了對互聯網+醫療的限制,且打通了醫保、支付等多處關就環節。國家2020年把互聯網醫療服務正式納入醫保,加速了互聯網醫療市場迅速爆發;隨著用戶逐漸養成移動端獲取醫療服務的習慣,未來互聯網醫療、醫藥電商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2.2 營收占比
阿里健康半年營收93.6億元,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業務營收2.28億元
根據阿里健康2021年半年財報數據,截止2021年9月30日半年營收共計93.6億元,同比增長30.7%,毛利18.7億元。同時,阿里健康中期業績由盈轉虧,虧損2.3億元人民幣。主要營收分為以下三類:
- 醫藥自營業務:營收81.19億元,同比增長34.5%,占總營收的 86.8%。
- 醫藥電商平臺業務(天貓醫藥平臺):營收10.10億元,同比增長9.2%,約占總營收的10.8%。主要經營包括處方藥、非處方藥(OTC)藥品、保健滋補品、 醫療器械、隱形眼鏡等眾多健康相關品類的商品。
- 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業務:營收2.28億元,同比+13.9%,占總營收的2.4%。阿里健康將醫療健康服務業務以及數字基建業務重新組合為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業務,包括在線問診、疫苗、核酸檢測、口腔等業務,而這也是醫鹿app的主要營收貢獻。
數據來源-阿里健康財報
京東健康2021半年營收136.4億元,其中平臺服務廣告及其他服務營收18.76億元。
根據京東健康2021期中財報數據半年營收136.4億元,同比+55.4%,毛利33.07億元,虧損4.54億元,總收入的增長主要是由于銷售醫藥和健康產品所得商品收入。
- 醫藥和健康產品:營收118億元,同比+52.9%,占總營收的86%。
- 平臺廣告及其他服務:營收18.76億元,同比增長73%,占總營收的14%。
服務收入的增長主要是由于數字化營銷服務費增加。具體包括平臺上的廣告數量增加和在線平臺的第三方商家的銷量及數量增加,進而傭金及平臺使用費增加。
數據來源-京東健康財報
2.3 APP下載量醫鹿日均20000+高于京東健康2000+
根據七麥數據app store 數據統計,醫鹿app近30日均下載量23274次遠高于京東健康的3035次,從下載曲線來看京東健康日均下載量更加穩定,而醫鹿在營銷活動的加持下下載量高于京東健康但起伏較大。
圖片來源-七麥數據
圖片來源-七麥數據
小結:整體來看,各家收入主要來源于自營醫藥收入,其中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醫藥自營占比超過80%以上,醫療服務營收占比均低于15%。
而兩者對比阿里健康的平臺合作商家更多,活躍用戶量也更多,app下載量醫鹿日均2.3萬遠高于京東健康的0.3萬。阿里健康財報顯示截止至2021年9月30日醫鹿app簽約提供在線健康咨詢服務的職業醫師、職業藥師和營養師合計近14萬人,月活超過200萬,日均咨詢量已超過25萬次高于京東健康的16萬次/日。
基于平臺優勢淘寶、天貓、支付寶、醫鹿app的不同角度引流,阿里健康年活躍用戶量更高優勢擴大,但營收2.28億不及京東健康的18.76億暴露出用戶轉化率的問題。
從營收貢獻占比來看,無論是阿里健康,抑或是京東健康,在線藥房無疑貢獻了最多的營業收入超過86%,但還都處于虧損狀態。在醫藥電商的毛利率基本維持20%-25%。因此,在線藥房是最佳的引流業務,初步培養消費者在線醫療的習慣,依靠在線咨詢、疾病管理等業務增厚其利潤,實現健康發展。
三、用戶分析
3.1 用戶畫像
我國移動醫療用戶∶女性用戶占比更高,31-40歲用戶超6成。
移動醫療性別和年齡分布
根據比達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第1季度中國移動醫療用戶性別分布中,女性用戶居多,占比54.7%;男性用戶占比45.3%。女性用戶對于移動醫療的需求比男性要高。女性更多的醫療咨詢,男性多用戶醫療保健藥品和醫療器材的購買。
2021年第1季度中國移動醫療用戶年齡分布中,36-40歲的用戶占比最高,占比為31.2%;31-35歲的用戶占比30.5%;25-30歲的占比19.6%。36-40歲此范圍內特點已進入社會工作、多為已婚人士且生育子女,需要對更多人的健康負責。
我國移動醫療用戶∶一線新一線城市用戶占比近7成,北京居首位
移動醫療用戶區域分布圖
2021年第1季度,我國移動醫療用戶區域分布中,一線城市占比為29.5%;新一線城市占比最高,占比為38.6%;二線城市占比19.7%。
2021年第1季度,我國移動醫療用戶城市分布中,北京占比最高,為10.6%;上海位列第二,占比達7.9%;成都以7.0%位列第三。
經濟發達且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用戶有更強的接受能力和較高經濟支出。
3.2 用戶使用場景
- 基礎需求:線上問診咨詢,購賣藥品正規且有保障.
- 期望需求:專家問診,能開處方,購藥高效送貨速度快。
- 興奮需求:專家24小時在線,隨時問診,為病人開具處方,處方療效好見效快,并提供復診直至康復。
小結:兩者都能夠滿足用戶的基礎需求,即在線咨詢和購藥。而鑒于在線問診條件有限,沒有線下醫院多方面的檢查結果,醫生無法獲取足夠的信息佐證診斷,導致在線初診不具備可靠性,限制服務的發展。
四、產品對比
4.1 產品結構
醫鹿產品信息結構圖
京東健康產品信息結構圖
產品結構圖中可以看出兩者在醫藥電商、健康科普等業務的資源占比的比重有著不同的考量,對業務模塊的層級分布也有不同之處。
醫鹿app在“首頁”業務都以醫療服務和疫苗服務為主,同為第一層級的“問醫”用于線上問診,給予醫療服務相當大的資源占比,而京東健康“首頁”作為醫療服務為主的綜合服務頁面,同時“家庭醫生”“商城”也處于第一層級。
醫鹿app在第二層級都沒能發現自營藥店業務的身影,在營收結構和發展歷程中是能清晰的發現,自營藥店是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產業布局的切入點,也是兩者營收的重要占比而京東健康則毫不吝嗇的將商城業務擺上第一層級位置更加明顯,并主推家庭醫生業務。
醫鹿APP或許是想弱化電商業務強調產品的互聯網醫療的服務屬性,但產品結構層次不夠明確。
4.2 功能對比
- 從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從功能對比看來相似度非常高,兩者的主要服務版塊和科室設置幾乎一致,并且都包含中醫科室。
- 問診方式上醫鹿app目前在線問診包括兩種問診方式:“圖文問診”和“電話問診”,而京東健康app在線問診方式更多包括:“圖文問診”、“電話問診”、“視頻問診”、“專家團隊”、“私人醫生”五種問診選擇,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在多種選擇的情況下京東健康app無疑能夠滿足更廣泛的用戶需求。
- 京東健康app中還包含中醫院的“按方抓藥”“代煎中藥”等業務,極大地方便了對中醫、中藥有需求的用戶,同時京東健康的“藥急送”功能對于有急用藥品需求的用戶來說有巨大的吸引力。
- 而在運營活動和母嬰服務醫鹿app則更全面。運營活動方式更多更有趣,包括產品“0元試用”、“打卡”“步數換金幣”“健康任務”等,獲取的金幣可以用來換區商品來吸引用戶參與,提高月活的同時增加留存。在母嬰健康方面除“育兒百科”外醫鹿app還設計了“用藥助手”“身高預測”“益智游戲”等功能輔助寶媽。
整體看來醫鹿app在互聯網醫療服務方面稍顯不足。
4.3 核心功能問診流程
醫鹿app簡化問診流程
京東健康app簡化問診流程
- 在極速問診、圖文問診和電話問診流程方面兩者大同小異。選擇極速問診首先通過“AI助手”收集用戶病情信息,根據關鍵字進行分診并確定對應的科室,再由用戶選擇系統推薦的問診方式付費進行問診,咨詢方式包括圖文、電話問診等。
- 圖文問診和電話問診需先確定問診醫生,再收集用戶病情信息。用戶選擇咨詢時間并付費后生成訂單等待與醫生建立語音或視頻通信,24小時內未得到回復可取消訂單。
- 京東推出的家庭醫生則是周期付費業務,用戶可以選擇7天、15天或30天(由醫生設置)作為一個服務周期進行付費,在服務有效期內可以不限次數隨時進行咨詢,服務到期后可續約繼續該服務。
對比兩者問診流程除京東健康有較多的問診方式選擇外,對于“圖文問診”和“電話問診”兩者流程幾乎一致。
4.4 頁面布局對比
(1)完整首頁對比
從頁面美觀和布局的規范程度來說,京東健康更符合視覺設計的一致性原則和親密原則。
- 親密原則將相關的項目組合在一起,使他們物理位置相互靠近,這樣一來相關的項將被看做凝聚為一體的一個組,而不是彼此無關的片段。根本目的是實現組織性。將同類型的內容放在一起,功能有所分別,但在某個程度上又能滿足用戶同樣的需求。
- 重復原則則要求產品內的元素如字體、顏色、符合、空間關系、版式等一致性。
- 完整首頁內分布圖中可以看到,京東健康app自1號2號功能模塊一下的部分除4號廣告版塊以外的模塊,標題處于左上角相關聯的內容都在版塊內部,無零散單元,整個頁面更加規范整齊。業務版塊劃分明確,同時布局搭配更為合理,從頂部的主要業務開始到底部健康資訊,健康資訊版塊根據用戶興趣提供瀏覽內容。
- 醫鹿app則過于碎片化。5號6號版塊同為疫情內容被分割為兩塊,7號同城育兒群和8號醫美體驗官與10號同城醫美群版塊的福利和社區性質同屬于9號的福利中心版塊,但是7、8、10號版塊都零散的排列于福利中心版塊之外,頁面分割過于細碎且顯得凌亂。
- 且頁面到最近直播后內容結束,沒有設置健康科普或其他內容,在這一點醫鹿對于頁面空間的利用非常差,醫鹿app的功能分布中有“育兒百科”和“成長周刊”等科普內容,完全可以利用首位底部展示。
(2)首頁對比
- 醫鹿app底部導航包括“首頁”、““問醫””、“消息”、“我的”。京東健康app首頁底部導航包括“首頁”、“家庭醫生”、“商城”、“消息”、“我的”。京東健康將營收占比最大的自營藥房放在了底部導航,而醫鹿選擇降低自營的層級,置于頂部小功能宮格中。
- 醫鹿app在頂部的在小宮格功能不支持用戶個性化編輯,不能將常用功能放到第一頁面,導致用戶在尋找和使用常用功能時不便利。分析不能編輯的原因在于“自營藥房”放到了小宮格第五的位置,作為營收的重要業務需要有一定的曝光度,如果可編輯可能會被用戶放置于第二頁,自營藥店的曝光度將進一步降低。
- 醫鹿app小功能沒有明確的分類,是健康知識科普?還是優惠活動?或者在線醫療服務?在沒有明確劃分的情況下,眾多功能雜亂的放在一起會導致用戶學習和使用成本提高,而京東健康app每頁顯示10個,并且可以通過點擊“更多服務”查找全部功能和編輯常用功能,給予用戶極大地便利。
(3)問診頁面對比
- 兩者都提供了通過疾病找醫生功能,為用戶提供常見病標簽,點擊即可進入問診頁面。方便用戶可以在不熟悉疾病對應的科室的情況下快速找到對應的問診醫生。
- 不同之處在于醫鹿app除常見病外,提供搜索全部疾病功能。優勢在于用戶可以自行根據病癥找醫生,不足點在于疾病數量龐大導致從全部疾病中查找方式過于低效且可能出現無對應醫生的窘境。
- 醫鹿app按科室找醫生版塊推薦部分科室,用戶問診疾病不在推薦科室可以點擊全部科室查找醫生。此設計增加了用戶的操作步驟,完全可以當前頁面內顯示全部科室,如用戶需要查找細分科室可點擊全部科室減少不必要操作。
- 京東app則在當前頁面顯示全部科室。并且設計名醫專區版塊,為有用戶推薦各醫院和科室類的優秀醫生。
同時首頁的“找專家”和底部導航“問醫”頁面功能高度重合,都是可以通過搜索、按科室進行在線問診功能的頁面,占用過多的資源。
但令人不解的是“問醫”頁面中將“按疾病找醫生”功能去掉,要知道存在這樣的用戶即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但不知道該去看哪個科室的醫生。
因此此功能機具實用性,去掉這個功能意味著如果用戶在“問醫”頁面無法通過點擊常見病癥直達醫生列表,而通過“搜索”和“按科室找醫生”都不如“按疾病找醫生”的方式簡單快捷。如果用戶想通過“按疾病找醫生”要么在搜索條中輸入疾病名稱要么返回“首頁”中點擊“找專家”,兩個頁面的不一致性造成了用戶的使用成本的增加。
(4)我的頁面對比
“我的”頁面功能排版方式上醫鹿選擇列表式,而京東健康和平安健康選擇矩陣式,兩種不同的展現方式在于在同樣大小的頁面范圍內矩陣式能夠顯示更多的功能圖標。
京東健康app對功能分組頁更加明確,讓用戶在需要的時候更容易尋找。
(5)健康檔案對比
醫鹿app健康檔案對比京東健康的健康檔案信息非常簡單,包含個人信息以及就近記錄、疫苗接種信息。而京東健康app的健康當心信息更加全面,可以通過連接智能設備上傳血壓、血糖等信息檢測身體狀況同時結合體檢報告、就醫記錄和生活方式對用戶的身體健康做出評估和總結,真正的形成管家式服務。
小結:綜合來看醫鹿app產品設計方面稍顯欠缺。
整體來看自營藥店的層級安排不合理,入口的位置安排過于隱蔽,降低了自營藥房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曝光度,雖然可以通過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的方式讓 用戶適應,但對新用戶來說不友好。
同時首頁的“找專家”和底部導航“問醫”頁面功能高度重合,但又缺乏一致性,用戶不得不選擇其他查找方式或切換頁面,這勢必會造成用戶使用成本的增加,在占用過多的頁面資源的同時又造成了用戶使用成本的增加,這樣的設計顯然是不太合理。
其次諸如根據用戶個性化編輯常用功能設計和部分頁面排版方式的選擇可以看出醫鹿app目前在細節設計上暴露出不足之處。
五、總結
去年10月監管政策加強病歷、處方、藥品監管以及AI代替醫生開方等亂象的約束,實際上在線醫療行業尚屬于起步階段和探索發展階段,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目前來看,在線問診、診前健康管理和診后慢病管理、消費醫療健康服務發展方向相對明確,未來豐富產品品類、提供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或為互聯網醫療平臺發展方向之一。但受制于遠程檢查技術的不完善,在線問診的診斷結果缺乏可靠性,當前在線問診實際上更多的是“咨詢”,患者仍需依賴于線下場景完成病情確診,平臺與機構形成線上與線下的聯動是目前互聯網醫療的發展趨勢。
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各自進行布局,在藥品種類和醫療資源不相伯仲的情況下,相信最終會形成服務質量和平臺產品的比拼,屆時獲取用戶信任的產品將率先達到“一站式”或“管家式”的發展目標。
本文由 @Muggl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您的文章給了我很大啟發,很感謝作者。
請問可以引用您在文章中展示的兩個軟件問診流程圖嗎?
可以的,拿走不謝
競品分析覆蓋的面,對我有很大啟發,多謝作者!
另外有幾個地方的數據有問題
原文:
【阿里健康作為2014年問世的產品,其市值(截止2022年能月6日569.1億港元收盤)被京東健康(1353億港元)超越,2021年半年營收京東13634億元也遠高于阿里健康的93.6億元?!?br /> 問題:
1、其實,京東健康從上市第一天起,市值就比阿里高,幾乎一直都是阿里2倍以上的市值;
2、京東半年報的數據不對
疫情之下又促進了一些電商的發展,而他們的發展也都有不同的模式
作者的文章寫的非常詳細,很有用,干貨滿滿呀?。?/p>
已經分享了,這篇文章真的是滿滿的干貨,后面還會再次回顧的。
阿里健康先抓住了優勢,感覺已經發展的挺好的了,京東健康晚了一步
醫鹿先京東健康一步進入我的生活,主要是因為搶九價,次次搶次次無,越挫越勇再接再厲
這個對比真的非常詳細和全面了,在線醫療行業尚屬于起步階段和探索發展階段,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沒用過京東健康,我覺得阿里健康就挺好的了,其實用這種線上的還是不太多的
作者對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兩者產品及商業發展模式分析得非常到位,目前是處于行業上升區。
太卷了太卷了,怎么什么都要競爭啊,不過我個人不太會選擇線上問診,感覺不太安全
在線問診更多的的確是在不確定病情時的咨詢,都是要準確還需要線下
看完感覺京東健康潛力巨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