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用戶體驗報告 – 近萬字長文深度剖析虎嗅APP

6 評論 10107 瀏覽 32 收藏 32 分鐘

編輯導語:用戶體驗是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種純主觀感受。對于用戶體驗的分析是一個產品升級的突破口,本篇文章分析了虎嗅用戶體驗報告,跟著作者一起來看看吧。

一、背景概述

1. 體驗原因

虎嗅作為一款精品深度商業好文平臺,一直備受用戶青睞。筆者在沉浸體驗該產品幾個月后,也頗有好感,想以產品經理的角度做一篇深度剖析的產品體驗報告,鍛煉自己的分析能力。

2. 產品定位

品牌定位:虎嗅是一個聚焦科技與創新的資訊平臺,致力于為一切熱愛思考與發現的用戶,提供有效率的信息服務,從而幫助他們更清晰準確地洞察世界、實現更好的創新與創造。

Slogan:“從思考,到創造”

官方概述:聚合優質的創新信息與人群,捕獲精選|深度|犀利的商業科技資訊。在虎嗅,不錯過互聯網的每個重要時刻。

定位分析:虎嗅是主要基于PUGC的內容生產模式提供深度商業資訊好文的平臺,有一定的內容生產門檻,保證了內容的質量。產品主要以平臺廣告、會員增值服務、文創產品、社群培訓等進行盈利。

3. 體驗環境

  • 手機型號:Redmi K40
  • 系統版本:MIUI 13 穩定版
  • 應用版本:虎嗅 V7.13.13

二、用戶分析

1. 人群畫像

(數據由移動觀象臺提供)

由數據可以看出,虎嗅的用戶中男性占多數,男女比例為65.21:35.79,從年齡分布來看,用戶集中在25-35歲,占比為58.30%,其次是19-25歲,占比為20.56%,隨后是36-45歲,占比為15.69%,即主要為年輕一代,擁有對商業資訊的探索欲;從區域中看,虎嗅用戶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江浙滬等沿海城市,也是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科技人才密集的地區,與科技創新資訊關聯較為緊密;從應用偏好中看,主要涉及社交、閱讀、工作資訊、通訊、商旅出行、金融理財、教育、影音、手機、工作、網購等,均約占6.5%,可看出主要為年輕偏商業群體,符合其產品定位。

2. 使用場景

場景一:

Jeff,31歲,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表達欲,同時對于文章質量有較高要求,每天利用下班時間,通過虎嗅精選文集了解互聯網各賽道的資訊、剖析以及相關的討論,并且經常進行評論發表自己看法,熱衷參與24h板塊的討論,其評論也多次入選虎嗅每日神評。

場景二:

Fly,21歲,是一個本科在校學生,準備從事互聯網行業,想了解并選擇合適的賽道。每天都會花一個小時翻閱虎嗅的行業剖析文集,了解各賽道現狀以及前景,以便于自己選擇賽道并進行學習。

場景三:

Mike,26歲,是一個電子公司職員,酷愛各種電子產品,經常在虎嗅上閱讀各種電子產品的評測帖子和觀看視頻,,同時他有時也會制作并發表一些原創評測帖子和視頻。除了評測的內容后,他也對電子行產品相關文章和資訊十分感興趣,經常和朋友分享虎嗅上的文章進行交流。

場景四:

Amy,42歲,是一個上市公司的高管,為了公司的生存和盈利,經常利用零碎時間閱讀虎嗅上的商業動態,緊盯市場變化。學習參考眾多妙投精品好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她的商業決策,進而她適時調整公司戰略,使公司健康運轉并飽含活力。在虎嗅上她了解到了眾多商業要訊,經常對精品好文進行打賞。

三、產品功能剖析

1. 產品架構圖

2. Kano需求模型

虎嗅作為聚焦與科技與創新的深度商業好文資訊閱讀平臺,由kano模型分類,主要滿足需求如下

  • 基礎型需求:各類文集的閱讀、各類商業音視頻的視聽、內容收藏點贊轉發等交互、內容分欄
  • 期望型需求:時事討論平臺(24小時)、有深度的內容、內容聚合(文集)
  • 魅力型需求:創作激勵、原創精編內容、趣味交互(發現洞洞、號外彈幕)

3. 頁面剖析

1) 資訊

虎嗅的首頁即為資訊頁面,根據內容的不同細分成【推薦+評測+其他】模塊,文章根據發表時間進行排序,頁面中的縱向輪播會滾動推薦博客、視頻、直播等視聽內容,向上拖動頁面可以瀑布流刷貼,向下拖動頁面根據拖動幅度可以刷新頁面或跳轉到【發現洞洞】頁面。資訊頁的圓角設計很好地引導用戶找到【發現洞洞】頁面。

推薦頁下刷有【昨日精編】、【文集】、【號外】、【妙投精選】等欄目,【昨日精編】提供前一日精選TOP10文章;【文集】聚合高度相似內容文章;【號外】以一個時事話題為焦點聚合不同PGC多角度的深度資訊,同時通過以彈幕式展示用戶評論的方式引導用戶進行討論;【妙投精選】為虎嗅會員的專屬增值類服務,即提供高質量有深度的商業/科技/創新好文,作為非會員可以閱讀文章的部分內容,從而刺激用戶購買增值服務。

【評測】板塊為固定專欄,可見虎嗅的重視程度,所以這里單獨展開分析。從表現層上看,評測的模塊字體為獨特設計,具有較高辨識度,整體以深黑色+紅色作為主題色,具有濃厚的電子風、與資訊類文章不同的是,評測類文章更注重創作者IP,所以該欄目也單獨展示了推薦關注的up主,在帖子下也會展示up主ip及頭像,但其最著重展示的還是各類電子產品。下刷可以看到以產品類型分欄的雙列產品評測貼以瀑布流形式展示,其中視頻評測貼還會將視頻部分內容以動態圖形式放封面展示。同時,頁面中的【發布】按鈕位置突出,鼓勵用戶積極投稿。

【發現洞洞】中三個模塊為【今日神評】、【作嗅之星-圖文】、【作嗅之星-視頻】,用以激勵用戶評論及創作,符合其【從思考到創造】的slogon,同時也讓用戶可以快速查閱到高質量內容以促進留存。

不足及改進建議:

推薦版塊的個性化分發算法不夠完善,推薦文章關聯性較差

②昨日精編原創性較強,質量較高,優先級應當高于普通文章,而現版本該模塊需要在資訊頁下刷才能看到,應該前移。

③縱向輪播的視聽導流模塊交互形式單一,只能點擊而不能回刷,可能導致難以回翻意向內容而影響用戶體驗

④【評測】模塊中的發布按鈕固定在屏幕下方中間用戶體驗不是很好,且大多數的用戶沒有高頻率的創作投稿需求,可以改成定期提示框彈窗引導右上角發表評測,或者推出【任務成長體系】,引導創作贏取積分換取妙投會員或者精品文章閱讀券,進而推動【從思考,到創造】。

⑤文章詳情頁中,進行收藏需要兩步用戶路徑,可以調整位置,放置收藏icon與點贊轉發為一列,便于用戶進行收藏操作。

⑥進行文章閱讀時,可以增加長按選擇段落進行收藏/做筆記/寫入便簽之類的交互,便于用戶記錄,提高用戶體驗。

2) 24小時

24小時分為【最新】和【討論】兩個板塊,是虎嗅的一大原創特色功能。

【最新】板塊頂部顯示關注的人,下方滾播一個由運營選定的熱點話題的相關討論,點擊可跳轉至【討論詳情頁】,在討論輪播下方,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商業資訊、政策、職場信息。

【討論】板塊為系統整合的至少一天以前的討論集錦,當【最新】上的討論達到一定熱度后將放入這個板塊,供用戶翻閱并參與討論。各類討論帖以時間順序雙列卡片流的方式展示,通過流行色和有設計感的樣式提升用戶新鮮感,創造較好的用戶體驗。

討論詳情頁中,用戶的評論有一定門檻,評論需要圖文并茂或者10個字以上,且需要通過審核才能展示,同一用戶一天只能參與三次投稿,通過審核后不可直接刪除撤回,需要在【我的】頁面中的【我的創作】模塊中刪除。用戶可以發起配圖、發起投票,回復評論等交互。同時,討論區的用戶除了展示ID和頭像外,還有關注按鍵,可以快速關注自己喜歡的【發表了精彩評論】的用戶,在這里可以看出虎嗅對于UGC的重視。

不足與改進建議:

①對于討論中的話題沒有一個展示區,只能討論推薦的一個話題,數量過少,交互性較差,可以改成點擊左部進入討論,點擊右部進入5個進行中的討論列表,向右滑動話題可以進行話題切換,為了保證討論質量,每時段僅設置5個討論。

②討論集錦的時效性過差,基本都是一到兩天以前的討論帖,數量過少,平均1.5天產出一個集錦,應當降低入選門檻,提供更多的討論集錦滿足用戶體驗。

③討論區評論的審核門檻過低,一些水文達到字數后也能發表。

3) 視聽

在視聽頁面中,有【推薦】和【精選】兩大板塊,同時可以通過左上角的按鈕跳轉到【直播】和【博客】頁面。

【推薦】板塊通過豎屏方式展示橫向視頻,通過上方放大的標題使整體畫面比較飽滿和諧。橫向視頻可以使得視頻看起來更加專業,符合其PGC的內容特性,同時能提高用戶的專注度。進入該頁面時默認靜音是因為該應用打開場景很多是在公司或者其他公眾場所,避免外放聲音引起的糟糕用戶體驗。上下滑動視頻可以快速刷閱視頻符合短視頻交互特點,很好適應用戶習慣,體驗感不錯。視頻內容大部分為符合其產品特性的商業/科技/創新/視頻。

【精選】板塊頂部為三個競品視頻的封面輪播,下方為播客模塊,隨機展示一個欄目,點擊可進入收聽該欄目下聚合的所有音頻。接著是根據內容以欄目區分模塊的眾多短視頻展示,展示方式為雙列瀑布流,整體美觀且有一定的信息密度,點擊視頻可以跳轉到該專欄頁面再選擇視頻。

【直播】板塊為單列瀑布流展示的各直播海報,點擊即可進入其直播間,在欄目中有著大量妙投原創內容直播,有部分免費和部分付費,免費直播中會引導用戶購買增值服務加入老師粉絲群并獲取更多資料,付費直播可以試看5分鐘。在直播中用戶可以發表彈幕、點贊、邀請好友加入直播間以及分享直播間,有一定的互動體驗。同時,妙投原創直播根據內容會有話題標簽,點擊標簽可以查看同一欄目下的所有直播??梢钥闯鲋辈グ鍓K有著大量為妙投會員引流的內容,該板塊可以很好地提高用戶付費率。

【播客】板塊以欄目電臺形式聚合各類音頻,每個欄目的展示除了欄目封面及介紹外還有兩條相關音頻,點擊專欄可查看專欄下以【語音條+文字】樣式展示的所有音頻,點擊語音條即可跳轉到音頻播放器頁面進行收聽、設置、暫停、切換音頻等交互。同時,用戶可以對喜愛的專欄進行關注,方便收聽指定專欄。

不足及改進建議:

①推薦頁中長按視頻僅可選擇【不感興趣、舉報、贊賞】,并不支持倍速播放,不符合用戶習慣,且由于虎嗅上的短視頻包含了眾多時長十分鐘以上的視頻,故更需要倍速播放的功能,應該增設1.25/1.5/2.0倍速播放的功能。

②精選板塊中直接點擊專欄視頻會先跳到專欄頁面再選擇視頻,多了一個雞肋步驟,應該改進為點擊目標視頻直接進入視頻播放界面,點擊專欄名稱進入專欄頁,才能符合用戶行為預期。

③視聽頁面直播/播客的入口小且隱秘,應該增加特效及色彩吸引用戶注意,或者直接移至與推薦、精選同級導航欄,提高用戶關注度。

4) 妙投精選

該頁面為虎嗅會員服務中心,同時可以供普通用戶體驗有限的會員服務,進而引導用戶開通增值服務。模塊主要為【熱文推薦】、【編輯推薦】、【為您定制】。

【熱文推薦】模塊根據大咖訪談錄、每日投資參考、每日研報精選等欄目分別推薦一篇會員專屬的高質量好文,普通用戶有部分文章限免閱讀和試看部分內容的功能,付費成為會員即可享受完整會員權益。

【編輯推薦】模塊為官方編輯推薦的4個付費訂閱的原創專欄,會員可免費訂閱,普通用戶可以通過虎嗅幣進行購買訂閱,點擊推薦的專欄可以查看專欄詳情頁并進行訂閱操作。

【為您定制】模塊有海外游學及內訓課程等深度合作內容的入口,點擊可查閱其相關詳情及留下合作意愿和聯系方式。

不足及改進建議:

①界面設計不夠協調美觀,頂部的模塊條中ID信息和下方的熱文推薦字樣不太協調,可以將熱文推薦向下移動一些,將模塊條縮窄一些,使兩者之間有個分割線,整天會協調美觀很多。

②該頁面只有精選文集和專欄推薦,不夠體現會員魅力,應當增加更多會員專屬內容,如妙投直播,以及增加會員文章展示數量,更好地刺激用戶開通會員購買增值服務。

5) 我的

該頁面為用戶個人中心,頂部為系統設置、字號調整、日夜間模式切換及消息,其中字號調整和日夜間模式切換單獨提出來與系統設置并排導航欄符合其作為閱讀產品的特性,即重視閱讀體驗。頭像、ID、個簽作為用戶辨識性較強的三個元素放置在最顯眼的位置,下方有【關注】、【評論】、【收藏】三大信息展示及入口,接著是虎嗅會員的引流入口,可提高用戶轉化率;頁面下半部分為包括訂閱、創作在內的各類個人信息,縱向排列的信息條比較整潔,便于用戶查閱。

不足及改進建議:

①個人中心可增設個人興趣標簽,提高系統內容分發的命中率,使推薦內容更加符合用戶興趣。

②增設個人稱號系統,鼓勵用戶完成創作任務,促進日活、增加留存。

四、競品分析

1. 分析目的

由易觀千帆2021年7月-2022年1月的數據可得:在科技資訊類產品中,虎嗅活躍人數為3.59w,排名第七,而在前6款應用中,除了36氪,其他均為垂類電子科技產品app。同屬于垂直類科技互聯網的商業資訊平臺中,36氪活躍人數為5.89w,與虎嗅較為接近且更為優秀,筆者嘗試將兩者進行對比分析,以得出虎嗅SWOT結論及改進建議。

(數據由易觀千帆提供)

2. 產品概覽

(活躍人數與用戶評分由易觀千帆、七麥數據提供)

3. 用戶體驗五要素

1)戰略層

從產品定位來看,虎嗅和36氪都是聚焦于科技與創投領域的商業資訊app,目標用戶高度重合,差異點在于虎嗅側重于引發用戶思考,鼓勵用戶創造,重視用戶創作;而36氪更側重于PGC的專業輸出,把用戶主要放在內容體驗的角度而不是表達創作。另外,虎嗅的產品矩陣較小,app的主要目標為實現盈利,而36氪有著龐大的產品矩陣,app的主要目標為增強品牌影響力,為其商業活動做品牌背書,主要盈利點為其企業服務及創投服務。

2)范圍層

虎嗅與36氪均為信息型產品,范圍層主要為內容需求,將功能與滿足的需求按KANO模型分類后如下。

3)結構層

虎嗅產品架構:

36氪產品架構:

從產品架構中可以看出兩者的很多異同:

相同點:

①兩者的首頁都是較為龐雜,內容復雜多樣,包含多種內容的集成,有多個與其他頁面功能的關聯。

②兩者的首頁都有根據內容類型進行分頻,且頻道的重合率較高,比如科技、企服、創業、財經、出海等。

③兩者均為增值服務入口提供了引流,提高用戶付費轉化率。

④兩者均有幾個導航Tab頁面功能較為簡單純粹,如36氪的快訊欄目和虎嗅的24小時,沒有多余的子欄目,能深度地滿足用戶單個需求。

差異點:

①虎嗅有5個導航Tab而36氪只有4個,可以看出36氪更重視功能整合。

②虎嗅首頁只有一級分欄,而36氪的首頁有兩級分欄,可見36氪的功能層級較深,頁面整體較為臃腫不 如虎 嗅的平鋪直觀簡潔。

③虎嗅對于增值服務的引導十分充分,在很多頁面都有會員精品文章的推薦,且有為其單獨設置的導航 欄TAB,而36氪對于其付費中心——開氪的宣傳和引導較少。

④虎嗅功能與功能之間的聯動較為密切,36氪內容獨立性較強。

4)框架層

虎嗅與36氪部分信息模塊:

虎嗅與36氪首頁推薦頻道信息模塊:

36氪快訊頻道:

從導航設計及信息設計方面分析可得:

①虎嗅的內容模塊均有統一的名稱及規格,譬如文集、號外,而36氪對于模塊未標準化命名與標志,難以給用戶留下印象,無法打造功能特色。

②36氪首頁的內容及形式豐富度遠大于虎嗅首頁,信息更為豐富,如通過企業號動態可以傳達較多資訊并幫助企業號進行宣傳,同時也使得首頁具有較強可刷性,不會過于單調。

③虎嗅的創作投稿入口較為明顯易見,投稿路徑較短,且附有審核步驟,在保證內容質量的前提下鼓勵用戶創作;而36氪的文章為其約稿而來,均為PGC,用戶投稿路徑長且復雜,但保證了其高質量的內容。

④36氪將快訊單獨列為一個導航欄tab,內容簡潔且高效;而虎嗅對于實時快訊的設計只有“24小時”模塊,且重在討論而缺乏較高效的信息密度,可見36氪對于商業資訊的重視程度遠高于虎嗅。

4)表現層

通過對比36氪與虎嗅的頁面可得,虎嗅的主題色為灰黑色,伴有多種彩色模塊,視覺上較為凌亂,整體風格較為典雅精致,而36氪主題色為淡藍色,整體風格清新明亮,視覺上比較整齊舒適。

在頁面布局上,虎嗅常使用雙列卡片式布局,整體內容密度較大且高效;36氪更多使用單欄卡片式布局,整體信息密度比較大且體驗較為沉浸。

在功能交互上,虎嗅有著較多趣味性交互設計,如發現洞洞、號外彈幕、討論卡片等,極具特色,能提升產品格調,而36氪的交互較為常規。

4. SWOT結論

1)Strength(優勢)

①虎嗅在用戶創作上表現較佳:從號外的彈幕設計和24小時的討論平臺,可見其對用戶評論的重視,從用戶投稿路徑可見其對UGC的重視,基于其商業用戶的屬性,其UGC也有較大的價值,從而促進其社區良性的討論與創作氛圍。

②虎嗅功能與功能之間的關聯性較強,這能有效凸顯其部分特色功能。

③虎嗅有著較多趣味性交互設計,如發現洞洞、號外彈幕、討論卡片等,極具特色,能提升產品格調。

④虎嗅的評測頻道能有效擴展用戶人群,吸引更多對電子科技感興趣的年輕人。

⑤虎嗅對于特色功能的標簽化做得較好,如“24小時”、“號外”、”文集“等。

2)Weakness(劣勢)

①虎嗅對于商業快訊的整合功能較差,缺乏高密度快訊的集成,沒有較為完善熱搜榜功能,而只有入口較為隱秘的熱搜詞條,對于一個專業的商業資訊平臺來說,這是較為可惜的。

②虎嗅的頁面色彩較為凌亂,缺乏一個統一的主題色,使用戶在體驗產品不同頁面的時候時常產生割裂感。

③虎嗅的內容產出頻率較低,如“24小時”的討論模塊和“時間線”,內容更新頻率很低,遠不能滿足用戶需求。

④虎嗅的內容推薦與分發方面做得較差,推薦的內容與用戶關聯性較差。

⑤虎嗅缺乏一套完善的促留存系統,導致用戶活躍人數環比下降。

3)Opportunity(機會)

①隨著全國整體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人均教育素質也越來越高,人們對于深度內容的探索欲望愈加強烈,理解能力也逐步提高,這對虎嗅這類商業資訊平臺的發展也十分有利。

②隨著虎嗅不斷地迭代沉淀,已經積累了一批忠實用戶,隨著其內容不斷產出與傳播,虎嗅將逐步提高品牌影響力,依靠優質內容及社區討論與創作氛圍而出圈。

4)Threats(威脅)

①作為競品的36氪在日活、下載量、評分等的表現都優于虎嗅,作為垂直類科技互聯網的商業資訊平臺的小賽道產品,虎嗅如果不繼續發展優質內容及鼓勵用戶創作,將面臨巨大壓力。

②對于信息型產品,始終是內容至上的,如何提升內容質量,數量,并將內容更好的分門別類,將是虎嗅需要一直面對的巨大考驗。

五、結語

從以上的逐層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產品定位如何影響著產品功能等的設計。不難看出,虎嗅致力于培養鼓勵用戶”從思考,到創造“,這也使得其擁有了較好的社區評論氛圍、有了更多由UGC轉PGC的例子,打造了自己的特色,這對于產品來說是寶貴的。同時,虎嗅的高質量內容和其特有的格調也留住了一眾互聯網用戶。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人的不斷擴增,虎嗅這類科技互聯網的商業資訊平臺目標用戶也越來越龐大。作為老牌的商業資訊產品,光找到自身定位和目標是不夠的,虎嗅還有多方面的進步空間。

比如缺少較為重要的熱搜榜單,使得用戶無法快速獲取高熱度高密度的信息,而隨著微博、短視頻的發展可看出,人們越來越沉醉于信息的快速獲取,熱搜榜的缺少會帶來較差的用戶體驗。

同時,對于不斷下降的活躍人數,虎嗅需要推出一套完善的促留存活動機制,推出打卡積分、稱號系統等功能,提高用戶活躍度。

另外,如今的互聯網產品推薦功能發展迅速,虎嗅應該提高算法訓練模型,可以由用戶選擇一些標簽和根據用戶對于推薦內容的反饋不斷優化模型,提高推薦匹配度。

最后,從虎嗅的商業角度出發,由于虎嗅的盈利模式較為有限,后續可以根據其垂類商業人群發展自營商城,提供高匹配度文創產品如文刊、閱讀器等,擴展盈利渠道。

總的來說,虎嗅仍有著較大發展空間,期待其不斷優化用戶體驗,提升內容質量,逐步發展壯大,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本文由 @猹言觀澀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個人也感覺虎嗅內容推薦與分發方面做得較差,同時缺乏一個統一的色調和風格,顯得內容很分裂

    來自廣東 回復
    1. 確實!而且虎嗅為什么不推個榜單功能出來啊,現在基本所有信息型產品都會有的,高熱度高信息密度的功能多好!

      感謝認真閱讀!

      來自廣東 回復
  2. 我理解的用戶體驗,是讓用戶付出最小成本滿足需求。用戶體驗無法用一個通用方法整體衡量

    來自山東 回復
    1. 俞軍老師這句話確實很有概括性,我記得后面還有一句:只能在理解產品全貌的前提下評測分解屬性,那這篇也可以理解成產品評測報告吧hhhh

      來自廣東 回復
  3. 虎嗅APP真的那么好使嘛?!還沒有下載過軟件,目前只關注過公眾號

    來自江蘇 回復
    1. 總體而言,如果更喜歡接收商業咨訓熱榜、快訊這些的話可以選擇36氪,如果更喜歡表達觀點或者聆聽其他用戶的觀點可以選擇虎嗅,前者更注重內容專業程度以及資訊的高效性,后者更注重用戶表達。兩者內容都挺不錯的,我覺得看個人偏好hhh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