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樂社交”的差異點切入市場,網易云音樂的優勢在哪?

4 評論 72793 瀏覽 165 收藏 36 分鐘

網易云音樂以“音樂社交”的差異點切入市場,迅速獲得大批活躍用戶。并以此為基,向產業鏈上游延伸。以產品撬動市場,試圖顛覆傳統、改變行業。至少從現在種種的數據看來,步調都是對的。對于一款上線2年的產品便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很強。

網易云音樂2013年4月上線,上線兩年便實現用戶過億,截止到2016年6月,用戶已過兩億。

而在之前——

  • 酷狗音樂客戶端從推出到用戶突破7500萬,用了6年;
  • 天天動聽客戶端從推出到用戶突破7000萬,用時4年;
  • 網易云音樂客戶端從推出到用戶突破上億 ,僅用2年!

如此成績很多人稱之為移動互聯網黑馬。

本文試從如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

  1. 產品功能架構
  2. 用戶體驗
  3. 商業模式
  4. 戰術執行
  5. 盈利
  6. 統計數據分析
  7. 建議
  8. 總結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花費您10分鐘的時間。

產品架構

發現音樂:多緯度滿足用戶發現音樂的需求

  1. 個性推薦:基于私人FM、每日歌曲推薦、云音樂新歌榜、推薦歌單、獨家放送、最新音樂、推薦MV、主播電臺。
  2. 歌單:基于語種、風格、場景、情感、主題等不同維度劃分的歌單。
  3. 主播電臺:基于明星、音樂人、DJ、主播、用戶的平臺。
  4. 排行榜:包含官方榜(飆升榜、新歌榜、原創榜、熱歌榜、歌手榜)、全球榜、用戶榜、

我的音樂:便捷的用戶個人音樂管理

  1. 下載音樂管理:基于歌曲、歌手、專輯劃分緯度對音樂進行管理。
  2. 最近播放歷史:基于歌曲/歌單/專輯/電臺劃分緯度對音樂進行管理。
  3. 我關注的歌手:我關注的歌手和系統猜你感興趣的歌手
  4. 我創建的歌單
  5. 我收藏的歌單

朋友:基于朋友的社交分享功能

  1. 提供對歌曲、歌單、專輯、電臺的點贊、評論、轉發。
  2. 可以關注基于通訊錄的朋友、微博的朋友、明星、音樂達人、還可關注基于LBS附近的人。

賬號:系統相關設置的管理

  1. 個性設置
  2. 消息中心
  3. 積分商城
  4. 流量包購買
  5. 會員購買

用戶體驗

首先,整個APP的默認主題是黑紅色,搭配iOS系統的毛玻璃效果,讓整個APP看起來非常有格調,也就是逼格滿滿。因為我本人就非常喜歡這種暗色系的主題,比如你可以在Apple Store里搜索一下Enjoy(一個美食電商)。而這類設計既符合產品的本身定位又滿足了用戶的視覺享受。

來一張播放器界面的截圖:

幾乎所有談論網易云音樂的都要說一說播放界面的黑膠片設計,配合毛玻璃效果,顯得既古典又潮流,黑膠片的轉速剛剛好,不快不慢,讓人感覺很流暢圓滑。逼格+1。

而在播放器界面對當前所播放歌曲的操作支持,雖不多但感覺正好夠用,基本上滿足了我對音樂的所有操作,包括收藏、下載、評論等等。

而作為將社交作為產品一大特色的云音樂,將分享按鈕和評論按鈕都安放到了當前界面的一級入口,顯而易見,使用戶可以快速的進行分享、溝通,符合產品的既定戰略和設計。

不論你在哪個界面,無論是播放界面,還是歌單列表,對歌曲的操作都是統一的。如下:

除了最后兩個功能選項,其余的功能基本在歌曲的播放界面都有提供,這樣做的好處是容易培養用戶對歌曲的操作使用習慣,無論你在哪里,操作都是一樣的,不會給用戶提供過多的功能給用戶使用戶感覺無從下手:

再來看看產品的核心,歌單:

同樣的,為了可以讓用戶可以快速上手,所有歌單的操作也都是同統一的,無論是自己的歌單還是他人的歌單。支持收藏、評論、轉發、下載等,功能簡單實用。而我們也可以通過每個功能選項下的數字看出歌單當前的熱度,因為用戶心理是從眾的,有那么多人已經幫我試聽過了,我不用自己再費力去尋找好聽的歌曲。熱度高的歌單更容易獲取到用戶試聽的青睞。而大概是云音樂的用戶都比較文藝的緣故,每個歌單的封面非常講究,基本上看一眼封面就可以知道歌單里的歌單大致屬于哪種類型,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

朋友圈:

作為將社交作為產品一大特色的云音樂,當然少不了“圈”這一功能。

這里的內容主要是周圍的人、你關注的朋友、音樂人或系統推薦的歌曲、歌單。文字內容也各不相同,有詩歌有段子還有情感的抒發,比起微信朋友圈里都是賣貨的,我更喜歡這里,因為這里更純粹。
最重要的是,這里真的可以找到很多音樂口味相同的人進而挖掘到大量你從來沒聽過又覺得好聽的音樂。就比如我非常喜歡陳粒的歌,她在朋友圈推薦的歌我都有聽,并且至少百分之八九十聽完之后我都是收藏了的,說不上是愛屋及烏還是其他。不過這些都不重要,至少是你覺得好聽就夠了。這么收藏下去,我的歌單、歌曲已經不知不覺的越來越多了,而好聽的音樂似乎永遠收藏不完。

其他的細節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舉了。

商業模式

音樂是人的剛需,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在10年前,我們就會為了聽歌隨身攜帶各種設備,比如隨身聽、MP3、MP4、ipod、非智能手機,再到現在普及的智能手機??梢哉f,音樂天生就適合在移動設備上聽。

網易云音樂2013年4月上線,在這之前,所有音樂APP都是以本地音樂播放器+曲庫的形式存在,用戶想聽音樂基本靠系統推薦(排行榜)和搜索曲庫,也就是直接將PC音樂軟件的模式直接復制到客戶端APP音樂產品上。

移動互聯網時代,在市場成熟、競品眾多的情況下如何突圍則是云音樂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繼續做一款本地音樂播放器+曲庫類產品,勢必石沉大海。因為市場上該類產品數不勝數,單單用戶數就是云音樂所不能企及的。

基于以上情況,所有在線音樂類產品都沒有社交屬性,所以云音樂選擇以這樣一個角度切入市場,即音樂+社交。這也是戰略的第一步。

當然,切入市場獲取用戶是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沒有用戶接下來的一切都是妄談。

在云音樂,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的獨立音樂人,他們可以將自己的作品發布在云音樂這個平臺,平臺提供龐大的用戶基數,讓他們的音樂作品更快的被認知被傳播。部分歌曲/專輯收費,也為獨立音樂人帶來了額外的收入。

在講下面的內容之前,要先講一下音樂上下游產業鏈,更容易我們從戰略層面分析產品。

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已經形成由五個層面組成的價值鏈:

  1. 內容提供商:包括擁有版權的音樂公司、從唱片公司購買了版權的音樂制作公司、音樂個人(包括專業詞曲作者、音樂表演者和音樂愛好者)
  2. 版權服務商:負責音樂版權內容管理的服務企業。
  3. 服務提供商:各大音樂在線平臺,如:QQ音樂、網易云音樂
  4. 運營商:電信、移動、聯通
  5. 用戶&消費者

有了龐大的用戶基數,也有了優秀的內容創作者,云音樂就可以選擇向產業鏈上游延伸,進而打通音樂上下游產業鏈,簡化中間環節,而中間環節越少,產品的競爭壁壘越高,利益就越大。

戰術執行

戰術依據戰略而制定。

在上述的商業模式中我們已經說過,云音樂首先要選擇切入音樂的市場的點,而這個點就是第一步戰略。我們來看云音樂如何在戰術上完成第一步戰略?

1、核心

研究了一段時間音視頻類產品,回頭再來看網易云音樂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在網易云音樂中,弱化了專輯,強化了歌單,好處是:

  1. 如果版權不足,專輯的完整性會受到影響,就會導致用戶的不滿;而且即使是同一張專輯,用戶也未免會對專輯里的所有音樂都感興趣,不如化整為零,利用算法根據用戶口味喜好推薦音樂。雖然網易云音樂曲庫和其他音樂產品比不占優勢,但卻可以利用算法提高曲庫利用率,把用戶喜歡聽但主觀尋找不找的音樂找出來推薦給用戶。這樣不僅很好地規避了版權不足的問題,而且還提高了用戶滿意度。當網易云音樂社區氛圍越來越好的時候,就會產生強大的用戶粘性,即使微信切斷了網易云音樂的社交分享,網易云音樂的社區也未受到什么影響,再加上用戶的逢人推薦,于是用戶越來越多,版權方為不會坐視不理,可能會主動上門來找網易。
  2. 網易云音樂把握住了人性。對比一下就可以知道,其他音樂產品主要都是靠官推,火的明星和火的歌曲更容易出現在大眾視野,一些好歌曲可能知名度不高就會被埋沒。但在網易云音樂中,好的音樂是由用戶決定的,因為好的UGC會得到大家的認可,這個看評論區就可以看出來,如果有音樂人在某首歌曲下留言,他可能是被贊最多的,同樣,即使是普通用戶留言,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誰不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可,在娛樂自己的同時,還能得到他人的關注認可。于是,高粘性促使用戶的聽歌習慣在無形中轉變,由聽音樂轉換到發現音樂再到愛上音樂,換句話來說,一個沒有權威、暢所欲言的國度是不是你渴望的?

網易云音樂的社區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年輕、時尚、潮流、分享,而文化才是一個社區的魂。

2、歌單

社交的基礎在于連接,以點連線,以線成面。陌生人社交是基于內容的,而內容需要給用戶空間去創造。這就是推出歌單的目的。歌單不僅由用戶來創造,也是用戶交流的介質。而歌單也是云音樂的核心架構。不同的音樂組成不用的歌單,也就意味著有無限種可能。

聽到歡快刺激的音樂,我們會不自覺的跟著一起抖腿。聽到悲傷的情歌,我們的情緒可能會跌入谷底。這就是音樂強大的魅力。他可以伴隨人的情感,影響人的情緒。而我們想要把這種情緒宣泄出來,文字就成了情感的載體,那何處承載這些文字呢?就是每首歌的評論區。

如果兩個人聽音樂的口味相同,他們可能會選擇同一份歌單,傾聽同一首歌,就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然后將情感宣泄出來。聽者與歌單創建者會產生共鳴,聽者與聽者也會產生共鳴,共鳴產生互動。有了互動就有了連接,有了連接就有了社交的基礎。長年累月,滴水石穿,不斷積累的互動評論在某個時間點終于爆發,成為產品的獨特亮點。

3、評論

網易云音樂的評論區是最充滿善意的?!獊碜阅硞€用戶的評論

如此有善意的評論區是如何形成的呢?

  1. 無為而治,評論門檻低。除非是比較敏感的或是被舉報的多的,運營會干涉。
  2. 點贊,被贊的次數多的自動置頂。
  3. 情感共鳴,其實點贊也可以算是情感共鳴的一種表現形式。
  4. 優秀的產品體驗的確讓吐槽的聲音幾近消失。倒是夸產品的人比較多。
  5. 評論內容產出質量高。

想來也是運營團隊在背后默默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把社區評論引導向了充滿善意和溫暖的道路上。

相信有很多用戶剛開始使用云音樂是因為聽到了想聽的歌??墒锹龝l現,聽歌之前會不自覺的先看評論。
如:

千萬不要先看評論再聽歌。。否則。。沒法好好聽歌了

每次進來都要先看評論。。

除了評論,諸如動態、朋友圈都有非常好的內容,而你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頻繁的使用這些功能。

4、私人FM(系統推薦歌曲)

這得意于網易云音樂的推薦算法,很多用戶也是因為這個功能徹底愛上云音樂的。因為它可以把某個人(比如我)很久以前聽的歌全都翻出來了。相信這也是大部分用戶喜歡云音樂的原因之一。

前面說過音樂是人的剛需,歌曲伴隨著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雖然可能很久以前有一首歌曲我們聽膩后就不再聽,可是當有一天云音樂把這首音樂翻出來重新讓我們聆聽的時候,我們卻特別欣喜、感動。這個情景下,音樂不僅僅是音樂,更是我們的回憶,也是我們對之前生活的感悟。而此刻,我們又產生了情感,宣泄出來的情感變成了評論區的一個個文字。而這些文字又再引起其他用戶的共鳴,這種共鳴像病毒一樣在傳播。連我這個不喜歡寫評論不喜歡參與互動的人,都情不自禁的去點贊去敲打文字。

強大的私人FM功能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而且還充分利用了曲庫資源,提高了曲庫資源利用率。為什么這么說呢?

傳統的曲庫+搜索+排行榜的模式讓用戶發現好音樂的途徑變少,也就是說,系統推薦的歌曲加上用戶自己知道的歌曲可能不多,這些比較大眾的歌曲的總體可能只占曲庫資源整體的一小部分,其他一大部分尚未被發掘,相當于被埋沒。而這個事實也的確困擾著一大批人,老歌聽膩了,找不到新歌。

云音樂的系統推薦+歌單UGC+社交卻讓用戶發現好音樂的途徑變多,也就是說,那些偏門、冷門的好音樂經由算法推薦給用戶,用戶直接分享歌曲或者把該歌曲加入歌單進而分享歌單,經由社交網絡不斷分散。這些被發現的音樂的整體可能占曲庫資源的一大部分,只有一小部分尚未被發掘。說不準哪一首歌曲就被你收藏進歌單,就此成為云音樂的死忠。

5、高度自由化

這個高度自由化不只是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一些系統設置。

網易云音樂將一些歌詞內容的創造也一并交給了用戶,于是就有了歌詞翻譯的UGC。

比如:

6、尊重用戶,注重用戶體驗

  1. 沒有網易大禮包,網易系的產品也不少,但你下載網易的任何一款產品都不會出現“大禮包”。相比一些其他大廠商,已經很不錯。
  2. 考慮到使用場景,在任何一個界面,都能通過右上角的按鈕找到當前播放的歌曲。
  3. 客服、技術支持反應迅速,用戶問題大部分都可以得到及時處理。
  4. 首個提供320K高品質音樂免費聽的APP,隨后其他廠商紛紛效仿。而現在下載的免費音樂支持更高音質。
  5. 其他不一一列舉。

7、對音樂人的扶持計劃

這個計劃可以視為云音樂對產業鏈上游的延伸,而不止僅僅打造一款優秀的在線“聽”音樂的產品。

  1. 獨立音樂人:獲取的支持包括專屬主頁、快速發布原創歌曲、歌單榜打榜、精準推送至用戶、成為電臺主播獲得大量粉絲等。
  2. “理想音樂人”扶持計劃:2015年9月推出,該計劃通過原創音樂人征集、選手故事展播、線上票選等方式,評選優秀的理想音樂人。前三名獲取理想基金,價值500萬的推廣資源,與明星嘉賓同臺的線下演唱會及長線支持等。

如何走的更遠

如何走的更遠是每個產品都要考慮的問題。

在討論云音樂如何走的更遠的話題時,更應該從整個音樂行業的角度去分析。

在這之前我們需要知道,中國的音樂行業很不賺錢,當然,那些著名的歌手除外。這是一個看起來很繁榮,實際上很破敗的一個行業。因為制作出來的內容越來越差,內容的制作者也越來越窮。內容制作者越來越窮就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創作,內容的質量就會變差。似乎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而在這樣一個惡性循環中,歌手如何獲取收益?

我們來做一個類比:把一首歌當做一款手機賣給消費者。

一款手機有制作成本,比如CPU來自一個廠家,屏幕來自一個廠家,其他硬件來自不同廠家,手機組裝成一個完整可用的產品后需要推向市場,這時還會產生推廣費用等等。當一款手機賣給消費者后,廠商要去除推廣等費用,要去除手機零件等成本,所得即一個手機的利潤。

一首歌同樣有制作成本,比如歌詞來自作詞人,歌曲來自作曲人,創作歌曲所需要的樂器,還有一大堆后期的制作費用,推廣費用,最后歌手把這首歌唱出來。假如消費者付費下載收聽這首歌曲,那么歌手最后獲取的收益就是去除各種費用各種成本的剩余(已經很少很少了)。為什么說假如呢?因為如果消費者沒有版權意識去收聽下載盜版音樂。那么制作這首歌的所有參與者一分錢都得不到。

這只當下音樂行業現狀的一個縮影,不賺錢。這就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只有讓這些音樂創作者賺錢,才能形成良性循環,進而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所以,與其說如何走的更遠,不如說,怎樣才能解決音樂行業不賺錢的問題?怎樣讓音樂的創作者賺錢?無論是哪款產品,走的遠的,一定是最快最好解決行業痛點的。在互聯網盛行之前,如果歌手不和公司簽約,就沒辦法推銷自己的作品,而網絡的出現和支付方式的多樣化,使得歌手脫離公司推銷自己和作品成為可能。

要想解決這個創作者不賺錢的問題,也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 足夠的用戶數量
  2. 足夠的品牌影響力
  3. 足夠的付費能力

用戶不多就不足以形成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也不足以積累足夠多的付費用戶。那么一切皆妄談。

綜上,同樣也是云音樂的優勢。因為現在云音樂的用戶體量已不小,付費用戶比較多,短時間內也形成足夠了品牌影響力。

并且云音樂已經走在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路上,因為已經有獨立音樂人通過這個平臺實現了獲取收益。比如陳粒,比如李志。

現階段的盈利

2B:廣告主付費

2C:

  1. 數字專輯
  2. 付費下載&收聽
  3. 流量包
  4. 會員
  5. 音樂衍生產品,比如耳機等
  6. 為自家電商產品導流,比如網易考拉,產生更多的購買行為。

以上盈利均來自于在線音樂業務。除了在線業務可創造盈利外,其他業務如音樂演出、演唱會等業務是云音樂涉及的比較少的。這些業務在未來也可以為云音樂創造更多的收入。

其他統計數據(2016年)

版權曲庫

我們可以看出,QQ音樂在音樂版權方面仍屬于絕對的老大,曲庫資源非常豐富。因此,很多用戶手機里一般都要裝很多的音樂APP,以滿足不同的需求??赡苣硞€用戶喜歡云音樂,但云音樂版權不豐富,為了聽一首喜歡的歌用戶可能會選擇其他APP,這時就需要靠極高的用戶粘性才能保證用戶回頭繼續使用云音樂。

而且用戶都有自己的歌單,開始播放歌單音樂時,肯定不希望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打斷收聽過程,然后切換到其他APP聽想聽的歌,聽完再回來。這一系列的動作重復久了用戶可能也會煩。煩到最后,用戶可能就會把云音樂的歌單遷移到其他的APP,并棄用云音樂。畢竟音樂軟件音樂軟件,首先要滿足用戶聽音樂的需求。邊刷評論邊聽音樂并不適用于所有的云音樂APP使用場景,即使同一歌單感興趣的人再多,也滿足不了所有人的口味,畢竟眾口難調。希望云音樂在版權方面再多下下功夫。

用戶覆蓋率

音樂下載市場份額

音樂下載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服務。PC時代提供的服務大多數都是音樂下載,典型的如蘋果的Itunes。

在線試聽市場份額

在線試聽也就是最近常聽說的流媒體播放。國產廠商不僅提供音樂下載更提供在線試聽,并和運營商合作推出在線聽音樂流量包。流媒體播放服務類典型的產品如國外的Spotify。

數字專輯市場份額

數字專輯取代CD唱片已成趨勢,未來的CD唱片更像是古典的存在,也可以作為收藏品等等。

前面也說過音樂天生適合在移動端收聽。而在版權保護意識日益濃厚的今天以及未來,數字專輯將成為音樂人不可忽視的收入來源,尤其是對于那些名不見經傳的音樂人來說。

上圖QQ音樂與網易云音樂分獲一二,其成績與兩款產品背后的平臺資源更有極大關聯。而以周杰倫的《周杰倫的睡前故事》為例,QQ音樂發售36個小時,銷售超過150萬張,銷售金額突破3000萬元。網易云音樂也已經售出超36萬余張,累計銷售額達到721萬。

在數字專輯銷售份額上,QQ音樂具有壓倒性的優勢。而這一壓倒性優勢也意味著會有更多的音樂人會選擇與QQ音樂平臺合作,實現共贏,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畢竟QQ音樂平臺用戶基數龐大,用二八法則來計算,也會產生強大的消費能力。

建議

版權

雖然QQ音樂對云音樂進行了部分的音樂版權轉授權,但云音樂的版權還是不足。

這些不足主要體現在很多歌曲只有Live版本而沒有CD版。另外熱門音樂綜藝版權也嚴重覆蓋不足,特別是《跨界歌王》《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這樣的現象級節目。

所以,用戶往往為了聽更多的音樂,手機常常要準備1到2甚至3個APP。雖然云音樂的忠誠粉絲最后還會回到云音樂,但在這個過程中也不排除用戶流失的可能。

另外,包攬熱門音樂綜藝版權,與熱門音樂節目進行獨家合作,不僅能為平臺帶來海量用戶,還可有效增強用戶的黏性,某種程度上還有利于平臺本身樹立品牌從而提升辨識度(比如:我想聽綜藝節目的音樂此時第一個會想到并選擇QQ音樂)。

現象級音樂綜藝不僅是帶動國內音樂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助推音樂APP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版權相當的情況下,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可能將會成為新的爆點,獨家資源所帶來的差異化體驗也會越來越大。

工作室

在唱片業日漸式微的當下,越來越多的歌手也開始走出傳統唱片公司,選擇成立自己的個人工作室。

因為這樣的個人工作室力量有限,所以他們可以選擇版權公司做實體唱片的發行,也會以工作室名義直接和平臺合作做線上的數字音樂發行。

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是QQ音樂推出的“MUSIC+”,專為這類明星工作室進行個性化定制服務。

在代理了周杰倫、李宇春、鹿晗、BIGBANG、Adele、Rihanna等40余位中外歌手的數字音樂專輯銷售后,從2014年12月至今的18個月里,QQ音樂平臺累計銷售了2000萬張專輯,總銷售額超過1億元。周杰倫的新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數字音樂版本發售36個小時,已銷售超過150萬張,銷售金額突破3000萬元。

而網易云音樂也已經售出了30萬+張《周杰倫的床邊故事》數字音樂專輯(20元/張)。云音樂也可加大對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

通過粉絲效應銷售數字音樂專輯或周邊,充分發揮粉絲經濟。

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上的建議1:歌單誤刪后的恢復

在使用的過程中的確有可能會將歌單誤刪,這個時候恢復歌單通常需要找客服來解決,客服的響應速度通常也很快,贊一個。不過最好是能提供一個手動恢復的功能,這樣就避免了每次誤刪之后的各種麻煩。
我在瀏覽知乎的過程中也發現有很多用戶都有類似的誤刪經歷。

用戶體驗上的建議2:搜索的精準度

有時候會有這樣的情況,歌曲的調子和歌詞都在腦海就是忘了歌名。于是我使用蝦米音樂和網易云音樂分別模擬該場景。

以歌詞為搜索條件,搜索內容為oh dear oh dear,這是我最近迷戀的一首單曲叫Cause the night。

結果是蝦米音樂完美的匹配出了答案,并且該歌曲位于搜索列表內容的第一位。

網易云音樂只匹配出了一首歌曲,不是我想要的。

網易云音樂的曲庫現在也不小了,搜索歌曲的功能理應做的更好才對。

用戶體驗上的建議3:關于專輯

網易云音樂以歌單為核心,所以不管是音樂單曲還是音樂專輯要是想收藏最終就會以歌單為載體。

而我看了下專輯,專輯也有自己的評論區。

這樣看來,假如有10個人都收藏了這張專輯,相當于10個人都有了這張歌單,而每張歌單還有各自的評論區。

在一定程度上來看,我又感覺歌單的作用被弱化了。因為評論精華以及和你口味差不多的人被分到了11個不同的地方,也就意味著通過這張專輯你可以找到和你口味差不多的人的概率為1/11。

而且我要是想一張一張專輯的收藏,就要一個一個的去創建歌單收藏專輯里的歌曲,神煩。

所以建議加一個收藏專輯的功能。

用戶體驗上的建議3:對專輯(歌單)的搜索支持、發現音樂的途徑相對不足

對歌單(專輯)的搜索支持不夠,因為專輯的最終載體都是歌單,因此根據名稱搜索相應專輯時,搜索結果呈現的太多,而且進入到某一歌單,這個歌單里的歌曲可能又多又雜,能擊中我搜索需求的歌曲很少。并且,不能通過<曲風流派>查找音樂,我個人比較喜歡金屬音樂,搜索“金屬”后,呈現的結果和上述相同,擊不中我的需求,讓我感覺體驗很不好。所以總結一下就是,系統的推薦歌曲集中率很高,通過用戶評論就可以看出來,但是用戶自己發現音樂、尋找音樂的途徑相對于其他音樂產品來說,還是不足。望改進。

用戶體驗上的建議4:關于評論區

評論區里有些評論的確會影響聽歌,但這些評論明明讓你感覺不到惡意。

比如:不看后悔看了更后悔。

其實感覺這個挺難控制的~

總結

網易云音樂以“音樂社交”的差異點切入市場,迅速獲得大批活躍用戶。并以此為基,向產業鏈上游延伸。以產品撬動市場,試圖顛覆傳統、改變行業。至少從現在種種的數據看來,步調都是對的。對于一款上線2年的產品便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很強。

從外部環境來看,QQ音樂、酷狗、酷我進行合并,雖然合并的效果是1+1<2,但目前依然占據絕對的市場第一,背后又有騰訊強大的資源投入,保駕護航。

從整個生態建設出發的阿里,也在積極布局音樂產業上游。

面對兩個十分強大的對手,背靠網易的云音樂何去何從,繼續觀望吧。

 

作者:huber,坐家派首席代表(微信號公眾號iamhuber),3年技術轉產品,熱愛產品,熱愛生活,歡迎交流。

本文由 @huber?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真是受教了…您有開公眾號么?

    回復
  2. 哈哈,喜歡網易云音樂就是因為它的評論區,質量和b站一樣高~

    回復
    1. 對,評論總是那么豐富多彩

      來自北京 回復
  3. 分析的特別好,受教了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