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則?年留存83%?社交產品深度研究(一)
一款社交產品要怎么吸引新用戶,實現用戶留存與轉化?在本篇文章里,作者嘗試拆解了“可話”這款社交產品的產品設計思路、運營思路等,一起來看看,或許會為想要搭建社交產品設計策略的看官們,有所幫助。
引子
“此刻,說你想說的話~”
打開產品首頁,映入筆者眼簾幾個大字。
劃了劃tab,嗯?卡片呢?廣場呢?小姐姐呢?!這真的是社交產品嗎?
這是筆者第一次打開可話的心理活動,一年后才明白當時多么膚淺,原來社交產品還能這樣設計!下面筆者帶著一整年的觀察材料與用戶反饋,和你一起深度拆解可話的產品設計思路。
本文亮點與結構預覽:
- 大量支撐數據與材料,包括用戶反饋、訪談、行為偏好……
- 可復用的產品分析理論。
- 大量提高文章可讀性原創圖表。
一、產品定位
朋友圈、樹洞、搜人引擎、聊天搭子、討論問題、日記、尋圖器、回憶錄、自律工具……
這是筆者從不同用戶、不同反饋平臺了解到可話用戶對產品的認識。在揭曉產品定位之前,不妨先看看官方slogan和用戶反饋,近距離了解產品AB面。
不同平臺slogan
接下來聽聽用戶的聲音——一些來自各大平臺與產品內部的真實反饋。
來自應用市場與微博的用戶評論
來自產品內部的用戶評論
自在表達、大膽傾訴、遇到同類、溫暖、干凈、成長與思考……
這是可話用戶的使用體驗,也是產品特征。但為什么先前不同用戶對可話有不同定位呢?
因為可話的非常規玩法——內容匹配。
在這里,任何社交和瀏覽行為的前提,都是發布動態。動態帶來動態,動態帶動社交,動態實現吸引力法則。如果依然對定位存有疑問,我們一起來深入功能,獲得答案。
二、功能分析
1. 業務概要
體驗功能前先來熟悉業務,可話的業務分為兩條:
- 作為主業務的表達,與基于表達的動態匹配,即可話的特色化社交。
- 作為輔助的用戶推薦,常規社交模式。
主業務對應功能的使用門檻,既不像B站和宇宙奶茶館(原甜味陪伴)那樣設置進入答題,也不似脫水與平行世界不充值無法體驗。
在這里想要社交,需要投石問路——發條動態。
系統根據算法返回內容相似的動態,用戶點贊動態后,才能解鎖聊天、查看主頁等更多交互選項。
主業務流程圖
支線業務作為特色化社交的補充,是為滿足用戶社交渠道單一的需求而出現。其本身業務邏輯簡單,不再展示流程,僅在下文功能詳情中介紹。
在拆解具體功能之前,先提供可話的功能總覽,方便留下大致印象。
產品功能結構
2. 功能拆解
1)動態編輯與匹配
動態編輯與匹配玩法詳解
① 動態發布
動態發布在社交產品中屬于門檻較高的用戶動作。
在以圍觀為主的娛樂社區內,數據上都有一個1%用戶發布內容,10%互動、90%圍觀的規律。在常規的陌生人社交產品中,也存在大量從不發表或僅保留兩三條動態的“沉默用戶”,這些用戶或者僅做圍觀評論,或者選擇直接聊天。
那么,不具且不做廣場功能的可話,如何讓被玩法篩選之后本就稀少的用戶留存并保持活躍,如何將更多潛在用戶與邊緣用戶轉化為活躍用戶,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考慮這個問題不妨從動態發布的整個動作流程入手。
動態發布動作拆解
將動作流程拆解為三個階段:起心動念,動態編輯,動態反饋。
在目前的功能表現中,一階段里可話做出的努力是,通過“無表達不社交”的行為門檻篩選目標用戶,側面維持表達環境質量,減少中文互聯網常見環境問題在可話的出現率。
二階段里可話支持的表達載體包括文字、圖片與15s短視頻,對表達效果的增強體現在AI配圖(灰度階段)上,編輯的便利性體現在與flomo一樣高效流暢的輸入界面切換。
橫向比較動態編輯后發現,目前大多陌生人社交產品動態功能中加入了內容標簽與專輯分類的功能,日記類產品加入天氣、心情等標記??稍挍]有這些功能,它似乎期望用戶將精力更多放在內容上,僅設置了可見性選擇。通過減少選擇分支的方式,減少用戶發布動態的動作卡點,縮短動作流程,暢快表達。
AI配圖支持用戶選擇5種繪圖風格,所用繪圖模型尚未確定,從實際體驗來看效果欠佳,不如midjourney。但是,可話似乎是國內第一款AI輔助動態編輯的社交產品,它通過配圖的方式彌補用戶的表達細節與情感流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表達門檻。同時,試圖借此增加動態完讀率,提高用戶間的鏈接效率。
三階段更多依賴用戶自己,獲得正面反饋的概率與動態質量、其他用戶偏好相關,此點將于后文詳述??稍捲谄渲械膮⑴c主要體現在匹配策略的設計、算法實現和點亮后的文字提示“點亮的人先說話”。
② 吸引力法則?
可話的匹配策略在動態內容解析的基礎上,考慮了動態時效、用戶性別、IP所在地、星座等影響因素。筆者設定星座為處女座,統計了從動態被動點亮添加而來的好友星座分布,可見策略細節包含相性配合。
可話好友星座分布圖,來源:手動統計,后面也是
在社區功能中,進行內容分發會考慮向優質內容傾斜流量,而陌生人社交產品中,卡片匹配要保證一定程度的平權。做內容匹配的可話則需要在傾斜與平權間權衡,考慮到此點驗證難度較大,暫且略過。
基于可話的匹配玩法,用戶最關心的大概是匹配準確性。
已知的是可話匹配算法曾于22年9月,在中文語言理解測評基準CLUE的榜單上力壓大廠,排名第一。下面通過動態匹配做些文本語義和圖片要素識別測試,檢測算法是否名副其實。
測試文字動態與匹配結果
測試圖片動態與匹配結果
測試發現文本動態更依賴于對內容的理解(靈性的動態7),圖片動態則在美食、風景、動漫等常規類別中識別度更高。那么,在策略與算法的配合下,可話真的能夠幫助用戶遇到共鳴與同頻的人嗎?
我們看看用戶怎么說。
第三波用戶評論~
由用戶反饋推測匹配策略可能為,向用戶推送同種情感傾向的內容,這樣更便于共情。
筆者于上半年選取連續8篇動態的66條匹配內容作為樣本,測試策略與算法對動態情感的處理,以及產品內用戶的情緒狀態,使用能量狀態——內容所傳達出的情感傾向作為評判標準,將樣本劃分出高平低三個層次。
評價規則與測試結果如下:
評判標準與能量分級
匹配結果能量狀態相似度
結果顯示,總體上高能量狀態占比44%,平47%,低只有9%。對于高與平動態,匹配到情感狀態相似率為60%,低分級概率2%。
由此試探出識別效果與匹配策略的一個作用效果:
在不主動發布負面情緒內容的情況下,用戶無需擔心遇到令人眉頭一皺的動態。
什么意思?
在以內容為重點的社區與社交平臺里,這點直接關乎用戶體驗——生活壓力已經很大,沒人喜歡喪氣煩人的絮絮叨叨和陰郁糟糕的表達環境。于此,我的日記的解法是在動態中提示添加“煩惱”標簽,讓瀏覽用戶對煩惱內容有閱讀預期,但這無疑增加了用戶的行為成本。相比而言,可話的匹配策略和與之配套的算法更勝一籌。當然,前提是策略與算法可靠。
那么,文本識別+情感分析,真的能夠實現吸引力法則嗎?
筆者意見是,不妨一試。
③ 閱后即焚
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兒了!
可話的內容匹配僅支持閱讀一次,當退出【匹配動態閱讀頁】時,動態不可找回。
同樣,內容作者僅支持查看一次,當點亮動態進入【陌生用戶頁面】而沒有添加好友后,僅可查看點亮動態內容,作者不再顯示、不可搜索。
此外,用戶關系上可話僅支持雙向添加好友,不支持單向的內容訂閱。
以上三點看出,可話在盡力縮短社交鏈條、提高社交效率,意圖借此提高用戶關系轉化率。
最終實現效果如何?
筆者將在下一小節結尾揭曉,給出基于個體觀測到的用戶互動行為漏斗數據。
④ 點亮or點贊?
點亮互動屬于動態發布流程第三階段的用戶動作,它的行為意義相對復雜。是內容共鳴?還是情感支持?或者單純點贊?
這取決于不同用戶。
橫向比較競品發現,脫水、歲歲和改版前的一罐點贊含義相對豐富,情感更細膩,通過表態按鈕與動效設計給點贊者與發布者雙方提供更貼切的情感反饋。
動態反饋按鈕設計橫向比對
可話的設計別出心裁。
太陽與光亮的意向選取與提示語“點亮”的附注比較巧妙,暗含溫暖與救贖,暗戳戳地賦予點贊者“拯救/施舍他人”情緒體驗,比表達認可與鼓勵的點贊站位更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用戶點贊行為。
現在把視野拉回用戶,看看用戶對點亮設計有何反饋。
第四波來啦~
筆者統計了自己動態的互動數據,從個人經驗來看,單條動態大概率能夠獲得5個來自好友與陌生用戶的點亮,收獲至少1條留言。
動態互動數據統計
經驗同時也構成了預期。
在社交閾值不變的情況下,正面反饋足夠,動態發布行為能夠形成三到一階段的增強回路,產品不愁用戶粘性。
用戶從發出動態后會經歷“獲取動態——點亮——留言——添加好友”的社交鏈條,筆者查看了上半年與可話用戶的被動互動,以及用戶行為漏斗。
23年上半年動態反饋與用戶行為漏斗
在普通月份3、4月留言點亮率18%,好友申請留言率為41%,包含法定假期的“紅利月份”中留言點亮率相同,好友申請留言率直達144%,這意味著用戶選擇跳過留言,直接添加好友。
與soul不同,可話不會給用戶展示動態曝光量,也不設廣場功能。
用戶無法依據反饋對內容做出有效調整,來提高受歡迎程度,產品整體娛樂屬性偏低。
同時,點贊方的動作不會暴露在他人目光之下,不存在關系鏈,幾乎沒有社交網絡帶來的壓力。
⑤ 數值細節
內容匹配等待時間10~15min,此段時間個人主頁新生成的動態提示“審核中”。
匹配動態數量6~10條,8~10條居多,內容過于冷門時數量小于6條。
【首頁】、【消息頁】未讀內容以紅色氣泡顯示數量,【消息頁】氣泡可拉離。
2)遇見
可話次要功能“遇見”,副業務。
這個模塊解決用戶交友渠道單一、成本過高的問題,提高用戶匹配與社交效率,算是其他產品推送卡片與廣場功能的特色化替代。
推送卡片大多側重點在于展示用戶圖像、聲音等直觀上的性魅力,可話走的都是通過表達展示用戶社交魅力的路線。
其他產品的廣場功能要么因為用戶體量的因素無差別展示最新動態,要么像soul和一罐一樣基于用戶喜好和反饋更新動態內容。
可話的機制更個性化,即根據匹配規則定制化推送可能產生共鳴的陌生人,功能玩法展示如下。
遇見功能使用路徑
① 推送規則
相比于核心功能的內容匹配,遇見推送好友與展示內容的規則較為模糊。
首先是用戶性別,雖然于下文的用研中從多個角度考察了可話的用戶性別,但其比例于筆者一直是個謎,此點在遇見模塊體現最為清晰。
未設置性別偏好的前提下,內測階段測得推送的12人中女性用戶1月占比56%,2月占比35%,功能正式發布的4~5月女性占比25~33%,6月在25~58%間波動。
其次是內容展示規則,每名用戶展示3條動態,展示策略參考發布時間、動態長度、動態質量等因素(可能包括動態類別、用戶偏好……)。
然后是用戶最近活躍時間,在12名推送用戶中存在25~33%比例超過1月未發布新動態,一定概率存在8~16%比例超過半年。
因此,推測此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承擔激活邊緣用戶、召回流失用戶的任務。
最后是短期內用戶的重復推送,這點確實需要斟酌,畢竟見面多次而不打招呼的含義我想大家心知肚明。
② 用戶反饋
產品每次的更新迭代無法讓所有用戶滿意,但不妨聽聽用戶在意的地方,做出適應性調整。
第五波用戶反饋
不清楚遇見功能的數據表現如何,但可話對用戶反饋的應對是允許用戶控制遇見功能的啟用/禁用。
③ 社交入口
一處功能優化細節
在某次更新中遇見模塊tips發生變化,點擊去看看按鈕跳轉【陌生用戶個人主頁】,此舉試圖通過增加入口來提高轉化率。
3)消息與好友
此功能與遇見同屬Tab Two,展示最新互動消息。
消息tab頁功能展示
不同于線下,在線上陌生人社交中,破冰一直是個較難的動作——沒有真實場景與共識提供開啟聊天的素材,而個人主頁同質化的個人信息與畫不出輪廓的有限動態也無法提供足夠可靠的切入點。
主打動態的可話不太一樣。
相比于單對單的尬聊,可話更傾向于為用戶在匹配后動態下的聊天提供便利,傾向于創造更高質量的用戶關系。
支持理由有3點:
- 經過策略與算法篩選的動態意味著用戶存在更高概率的相似經歷與情感共鳴,用戶更容易打開話匣子,具備針對性更強的聊天素材。
- 功能設計上,動態評論的用戶權限包括語音、表情、文字、圖片,而私聊頁面僅支持文字與圖片。
- 頁面設計上,好友管理與私聊的入口更隱蔽,對內容的互動更直觀。
對于已經添加的好友,則會在頁面頂端展示其最近48小時內的新增動態,過期消失。展示方式為頭像外出現紅色邊框,點擊頭像顯示新增動態內容,沒有強制閱讀動態的信息流。
這種展示邏輯有些類似自助餐,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是否要吃、吃什么,最大程度保留主動性。
補充一點,可話設計了互動表情包,聊天用戶點擊表情后才能展示完整動效,這個功能可能在社交產品里是首創。
4)個人主頁
主頁的設計中規中矩,此tab下支持動態內容檢索。
個人主頁功能設計
三、用戶研究
可話用戶是哪些群體?他們有怎樣的行為特征?
作為外部人員,我們無法拿到產品的內部數據,但可以從官媒評論、產品內部等渠道逼近部分真相。筆者分別從產品與用戶角度出發,根據大量觀察信息與統計數據,嘗試描繪出可話的用戶特征。
1. 人口統計特征
1)運營陣地與推廣渠道
可話運營平臺
B站、小紅書和微博是可話主要運營陣地和廣告投放渠道。
其中因為B站年輕群體最多、性別比例均衡,所以可話以B站為渠道之首。小紅書次之,主要用來吸引女性用戶。而月活最高的微博更多作為活動宣傳與反饋搜集平臺。
考慮到品牌運營和廣告投放需要選擇合適平臺,才能更好觸達、精準獲客,實現更高ROI。因此推測可話與B站、小紅書用戶高度重合。而B站主流用戶特征為年齡在18~24歲,主要分布于一四線城市地區,這些用戶娛樂時間充裕,能夠保持較高的活躍度。
社交媒體平臺用戶畫像
2)好友畫像
筆者自22年6月注冊可話,至今已使用一年。期間或主動或被動添加60多名好友,主動添加的篩選條件大多為對方有較高的人格魅力,或動態所傳達情感比較積極,被動添加則來自動態共鳴。在此約束條件之下,根據好友動態內容,不難推測出好友身份與年齡。
可話好友身份推測結果
學生群體占比近50%,其中大學生居多,研究生占比10%。身份判斷依據為內容出現放假、返校、實驗、論文、導師、同學等關鍵字與相應圖片情景。
職場人士占比44%,可分辨的職業包括教師、互聯網相關行業、藝術工作者,以及小生意經營者、創業者,判斷依據為相應關鍵詞。
剩下10%群體的內容存在辨識難度,暫且將用戶身份歸入未知一類。
將好友身份折算為年齡后獲得好友年齡分布,大部分用戶集中在18~30歲年齡段,對應90~00后群體,社交產品的青年與成年市場。
可話好友年齡推測
令人詫異的是,根據動態內容推測,以及22年底的用戶個人年報顯示,在產品中能夠遇到中年以上的大齡用戶,要知道這些用戶在主流社交產品的廣場中很稀少。
此外,根據個人主頁顯示的用戶信息統計出好友性別比例。
可話好友性別比例統計
在陌生人社交產品中,部分女性用戶出于體驗考慮,會將性別設置為男性。對應的,一些男性為了增加搭訕成功率會將性別設置為女性。根據動態內容觀察和與用戶的聊天,發現可話存在少量前者。因此,實際女性用戶占比可能會比統計數據稍多。
而可話的推送機制參考了性別因素與用戶行為,更傾向在匹配中推送異性動態。雖然產品并未設置關于性別偏好的推送控制,但筆者因女性用戶內容與情感普遍更為友善宜人,因此在互動行為上有所偏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推送性別比例。
由此可知,統計數據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偏差。
雖然實際比例無從得知,但推測可話女性用戶比其他任何社交產品要多,甚至多于接近1:1的soul,原因有兩點:
- 前期產品更多在女性用戶居多的小紅書運營,現在重心放在男女比例幾乎持平的B站,稍微調和了用戶性別比例。
- 產品機制決定女性用戶受到騷擾概率更低,因此在滿足需求的前提下,相比其他產品,,用戶訪談結果也支持此點。
3)反饋用戶
筆者搜集了來自不同渠道大量的用戶反饋,其中應用商店僅展示設備型號,難以從中得知更多信息。
從微博官方帖子評論與超話動態來看,在性別上女性用戶略多于男性,而官方微信群中男性占比60%,略超過女性。
4)線下互動
官方近期面向用戶招募了i/e人飯局,但運營視頻中提到與會者幾乎全員i人,結合反饋來看似乎用戶i人含量確實偏高。
飯局與第六波用戶評價
2. 用戶行為偏好
1)用戶在發些什么
筆者將好友動態內容進行了類別劃分,劃分大類包括生活記錄、心情記錄、心理表達、思考觀點、打卡復盤等項目。根據具體內容,將每名用戶動態抽象出三個大類,獲得統計詞云。
動態類別詞云
其中最大類別朋友圈的含義為用戶動態構成比較復雜,包羅萬象,大量用戶將可話當做沒有社交關系壓力的朋友圈使用。
由上述內容類別所對應的用戶行為推測,可話用戶可能具有較高的教育水平與良好的表達能力,日記、打卡與復盤的動態類別暗示了這類用戶的高粘性高活躍。
2)用戶喜歡看什么
根據過往互動數據,統計出最高點亮動態內容與類別,試圖發現可話用戶喜歡關注的內容方向。
用戶閱讀偏好
數據最高的類別為產品分析與正面觀點。
在筆者對可話與用戶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可話用戶積極關注產品功能,樂于表達對產品的看法,存在很高的熱情。而內容情感正面、于個人發展有益的觀點討論,往往也能收獲不低的點贊數量。
剔除產品分析的特殊性后發現,最受歡迎的是正面觀點、中性抒情、中性觀點、思考日記。
3)用戶活躍與留存
繼續對好友數據進行研究,發現了發布動作的性別差異、活躍用戶月均帖數、發帖數量與用戶粘性等行為特征。
好友動態數量分布,數據來源:手動統計,全文都是
女性用戶均帖數116、中位數78,男性用戶數據分別為86和45,佐證了上文提到的表達習慣性別差異。
活躍用戶每月發帖數量
將最近一月內發過動態的用戶定義為活躍用戶,發現女性用戶均帖數138、中位數83,男性用戶數據分別為125和68,月均帖數不算“表達狂熱份子”用戶后分別為8.6、9.1,幾乎一致。
用戶活躍情況調查
注冊時間大于6月用戶占比77%,大于12月用戶占比58%。
好友注冊時間、活躍數量與留存率
用戶月均動態發布數量8條,中位數5條,相當于每周或間隔4天發布1條動態。
這里活躍的定義為數據采集日期6月4日之前一個月存在動態發布行為。
筆者發現存在暫離一段時間后(1~3月、甚至半年)恢復發布頻率的用戶;對于可話,發布動態的行為質量比動態互動更高,而互動和單聊數據無從得知,因此綜合考慮后選擇此定義方法。
注冊時間長于1年的用戶活躍留存率能夠達到驚人的83%,結合用戶發帖頻率可以得出一個可話用戶特征“長久而低調”。當活躍時間局限在1周內時,這些用戶的留存依然能夠達到64%,這部分用戶動態均值高達193,屬于真*夢想股東。
用戶互動數據與行為漏斗已在前文結合功能介紹,這里不再贅述。
3. 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到兩類較為模糊籠統的用戶畫像與其行為特征。
基于反饋用戶與好友用戶的用戶畫像
補充一點,幾乎任何數據樣本都會因為采集條件的約束存在局限,筆者大部分取樣范圍為產品內經過行為偏好篩選過的好友和陌生用戶,無法代表可話完整用戶群體。
四、優化迭代
1. 社交產品設計思路
1)原理與業務
線上社交與線下在原理和流程上具有相似性,都需獲取對方信息、試探對方偏好。線上場景是線下的映射,不同的是線下的場景信息更豐富,雙方共識更強,交流效率更高,因此需要在產品設計中克服對應問題。
筆者將用戶社交行為、典型功能方案與可話產品設計做了簡單的對照。
社交行為分析
需要注意一點,并非所有社交產品都遵循此用戶行為流程,具體由產品定位與業務情況確定。
比如書信類產品相比于匹配效率更強調質量,面向少年市場的擴列類產品不會追求關系質量,樹洞類產品傾訴需求大于聊天。
前文已經討論過,目前可話的定位基于匹配策略與對應算法,功能都是圍繞此算法生長出來的,到不同的用戶手里會出現不同玩法。有的用戶將可話當作陌生朋友圈,有的純粹當作日記與樹洞,有的當做搜人引擎,有的當做高質量社交……類別很多,不再列舉。
可話的社交是從內容出發,用戶查看匹配和遇見動態來主動出擊,通過動態點亮被動社交,社交鏈條共3條:
- 動態發布——閱讀匹配動態——互動加好友——訂閱/聊天;
- 動態發布——等待點亮——互動加好友——訂閱/聊天;
- 遇見推送——查看用戶——互動加好友——訂閱/聊天。
從了解到的用戶心智來看,雖然動態能夠作為鏈接用戶的優質媒介,用戶能夠借此更大概率獲得高質量關系,但在當前功能與用戶特征的基礎之上,用戶可能還是將可話作為表達場所而非社交工具更多一些。
而且立足現有功能設計,并沒有看到可話在用戶關系推進、關系升級上的焦慮。
那么,產品功能優化僅需圍繞現有功能做出提升,而迭代則在保留上述產品價值的基礎上,依據發展戰略作出調整。
2)用戶需求
產品優化與迭代不能脫離用戶需求,可話的需求反饋渠道包括官媒、產品內部反饋渠道、甚至動態本身。
biu~第七波用戶反饋發射~~
后兩者筆者接觸數量較少,數據有限,但對前者做了跟蹤調查。
用戶需求跟蹤統計
筆者發現,用戶需求主要集中于動態編輯、匹配、管理與評論聊天等可話主要業務上,其中一些需求已在過去兩年間實現。同時也存在與產品思路違背的不合理需求,存在實現價值較低、產投比不高的雞肋需求。而用戶反饋意見存在局限,需要對需求進行深入挖掘。這些問題應在構思中加以注意。
3)產品設計風格與更新歷史
截至目前可話已迭代至1.9.25版本,疊加臨近產品三周年,或將于下個季度實現較大更新。
回首過去兩年可話的更新旅程,再橫向對比依然保持功能更新而非優化體驗、修復bug的其他產品,不難發現可話在1.0版本的迭代風格——克制而謹慎。
可話迭代歷史
與主要業務相關的功能謹慎更新,其他功能優化克制,整體風格簡約留白。
從前文拆解中還可發現,可話在功能設計上遵循“行為路徑短,選擇分支少”的設計準則。
那么在下文的功能構思中,理應注意這些細節,對于常規功能要想好為何一定必須要添加、添加形式如何。
2. 功能構思
做完前期鋪墊,正式聊一聊產品迭代思路之前,再回顧一下可話目前的比較優勢:
- 友善且不喧鬧的表達環境;
- 基于語義識別和情感分析的內容匹配;
- 已經產生用戶心智的存量用戶。
Ok, 下面依次介紹功能總覽與構思詳情。
我說了不算的期望功能總覽
1)動態編輯
① 動態AI文風改良
此點的提出原因前文有過討論——動態發布的動作在社交產品中略高。在筆者的產品體驗中,發現存在少量表達不暢、大量表達方式不具吸引力的動態,這樣的動態難以讓用戶產生閱讀欲望,但表達水平的提升又是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可能需要輔助編輯,幫助用戶降低使用門檻。
我們產品畢竟不是寫作工具,所以考慮將改變內容語言風格作為切入點,降低表達難度的同時給用戶機會展示個性。筆者嘗試使用ChatGPT-3.5對觀點短句進行風格改良,改良結果如下:
內容風格化潤色
此點同樣適用前文內容詞云中的思考、心情、生活等類別,需選擇更匹配的改寫風格,API調用和模型訓練成本可通過功能并入會員特權的方法轉移。
② AI配圖提示詞優化
筆者實測灰度階段的配圖功能匹配效果不是很理想,會出現圖不對文的狀況。建議借鑒mj,通過中文符號【】與數字::10組合等相對簡單的表示方法,對內容關鍵詞進行標注賦權,降低文本識別難度,改善成圖質量。
提到AI技術,目前社交產品的AI應用不是很多,似乎業內對AI輔助社交的應用共識包括提供傾聽功能的AI樹洞、輔助一對一聊天的單聊僚機,以及審核與客服。22年社交產品出現過AI生成頭像的功能,比如火星的真人照片轉2D漫畫(據說soul也有),今年可話的文生圖比頭像生成比之更進了一步,其他中小廠社交產品對AI應用較少。
2)動態匹配
① 動態匹配名言
可話一直在強調共鳴,用戶共鳴對象未必僅局限于現實中其他用戶。當我們聽歌、閱讀的時候,已經與其創造者和歷史上無數聽眾、觀眾發生了共情共鳴。同樣,現在你頭腦中的閃念、筆者手下的文字也許恰恰與歷史上某人的想法發生重合。那么借助AI技術,便能實現與名人的相遇。出于成本考慮,名人匹配可僅占匹配數量的1/10,此功能可用來增強用戶粘性。
② 自定義匹配模式
一些用戶在動態中提到可話的策略與算法會導致信息繭房的形成。筆者認為此點對用戶的影響主要取決于產品的用戶價值。但不管價值具體為何,產品可以通過向用戶開放調參權限的方式,改版匹配內容的關聯性。權限向付費用戶開放。
③ 動態重匹配
支持已發布動態二次匹配機會,允許用戶重新匹配歷史動態,此舉可以降低發布動作成本,但隱患在于可能會減少內容增量。
3)聊天互動
① 動態關鍵詞屏蔽
現有的社交產品中,soul的廣場信息流支持對特定標簽的反饋,其他大部分產品僅支持對特定用戶的屏蔽與舉報,而獨樹一幟的脫水支持有限詞匯的過濾。主打內容匹配的可話引入此功能,或許在用戶體驗上會有較高提升。
用戶動態匹配/分發權限
② 動態續寫
動態續寫基于用戶關系鏈實現,好友的動態通過關系鏈傳遞給我,我續寫之后再通過策略傳遞給好友中的下一位。參與用戶可查看所有續寫用戶內容和用戶個人主頁,續寫內容不做字數要求,傳遞速度以天為單位。
此功能可類比樓中樓,增加用戶獲取好友/動態渠道,增進用戶關系,彌補不設廣場功能對產品指標數據的削減,增加用戶活躍,提高粘性。
③ 雙點亮系統
由前文的分析可以得知可話的點亮含義并不很明確,因此可以考慮表態分層,第一次免費點擊太陽圖標表示普通贊,第二次消耗陽光點擊太陽圖標表示深度共鳴和喜愛。
類似的設計可見于微光和宇宙奶茶館,它們的相同點是都采用陽光的意向作為貨幣體系中的一軌,不同點是奶茶館的意向與相關設計止步于此(現在暫時下架無法查看),微光采用價值逐漸增長的“光點-燈泡-金燈泡”三軌集合的貨幣-商城系統,用戶可對動態分別送出普通點贊與燈泡表達喜歡。
可話二次點亮的消耗也可依附于未來的貨幣-商城系統,或者同時采取與用戶粘性結合(比如簽到、獲贊)的常見設計方法。
4)個人主頁——關鍵詞背景
可話營造出輕松無壓力的創作氛圍,因此用戶能夠真實表達自己。根據用戶有限時期內的歷史動態內容生成關鍵詞的功能,能夠在暢快表達的基礎上,提供比手動選擇個人標簽更真實可靠的社交畫像,幫助陌生用戶快速了解動態作者,提升匹配效率。
22年底可話曾推出過個人年度報告,所用關鍵詞多為褒義詞匯,但用戶關鍵詞重合度較高(圖片取自微博與用戶動態),詞庫略顯單薄。
不同用戶年報關鍵詞
5)好友管理——特別關注
常規功能。
五、運營表現
1. 運營活動
前文用戶研究部分展示了截至今年4月的運營表現,將可話與soul進行橫向對比,發現可話在宣傳渠道和策略上選擇錯位競爭。選擇soul的原因是,在并非主打荷爾蒙社交的領域內,其他社交產品基本沒有與可話同等或更多的運營投入。
可話與soul的運營橫評
筆者碰巧在1年的產品使用期間關注了可話于B站的運營變化。
發現22年6月還可見到可話的廣告投放,下半年開始似乎撤掉了這部分開支,改為加大官號視頻運營投入。目前B站視頻播放頁下方的廣告位大部分被soul、MarryU、青藤之戀占據,信息流廣告除了這三家,更多是我主良緣等各家婚戀產品和服務。
23年運營狀況為在2月達到6份投稿的數量峰值以后持續降低,5月只發布了1支視頻,似乎將投稿的運營策略轉變為大中UP評論區閃現。同時,賬戶留言已變更為“可話——為你而來的社交網絡。小破站社交app摸魚第一人。我相信,在我不斷努力的摸魚下,可話一定會大火的?!薄?/p>
你在摸魚我在看
除了活躍的B站運營,可話也推出過不少線下活動和品牌聯名,比如較為久遠的手寫信、產品周邊,5月底的陌生人飯局和昨天新推出的聯名咖啡。
預算有限,只送杯套
2. 產品營收
筆者在產品迭代與優化建議中多次提到營收與付費,原因有兩點,一是社交產品盈利難,二是可話馬上迎來3周年,3年均沒有來自產品內部的營收。
細數國內社交產品的商業模式,通常包括廣告、付費會員、虛擬貨幣/商城、平臺分成(直播、陪聊、婚戀)、游戲、電商。
其中,廣告形式多為開屏、信息流廣告,付費會員和虛擬貨幣/商城是必不可少的模式,通常提供功能增值、送禮互動和個性化展示服務,平臺分成依據產品業務相關,游戲可分為提供社交場景(soul)和與業務無關(微光)兩種類型,電商分為產品周邊和好物優選(甚至直接上百貨商城,如歲歲)。
增值服務設計圍繞核心業務
很少數量社交產品因為各種原因直接向用戶出售使用權限,不付費無法體驗或使用核心功能,典型代表有脫水和平行世界(使用付費作為用戶篩選門檻,是筆者認為不討論匹配功能條件下可話最大的競品,但篇幅有限,不再介紹。感興趣的看官請關注筆者,我們下篇詳解~)。
可話市場部負責人劉二柴(昵稱)多次在推廣文章與用戶回復中承諾可話不會插入廣告,內部人員則給出通過會員功能盈利的留言回復,但并未透露相關細節。筆者對會員特權服務做了預測,而發布時間或許可嘗試從產品運營時間、公司規模和融資金額做出模糊判斷。
夸克企典顯示可話產品背后為帶動熱潮(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Boss直聘和拉勾網崗位在招),公司成立于20年4月,人員規模16人,實繳資本700萬元。至于判斷過程,那就留給屏幕前的各位看官了。
公眾號:生升不憩
本文由 @生升不憩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應屆生?一年級產品小白?好卷啊
還好啦~本身也對社交感興趣
抱歉!圖太多導致最后一圖貼錯了!想要貼的是【6款不同類型社交產品商業模式與付費功能設計比對】,我發到了人人動態里,請感興趣的看官移步閱讀!
產品體驗報告都這么卷了嗎?作者也太牛了吧
謝謝!現在行情不好(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