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品分析 | 語雀、我來

3 評論 12079 瀏覽 88 收藏 59 分鐘

本篇文章將對兩大在線文檔產品——我來和語雀,進行對比分析。作者從產品、設計、用戶、運營等諸多層面進行探討,希望通過閱讀本篇文章能對你有所啟發。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信息,然而我們記憶的容量明顯是有限的,為了能夠留住有價值的信息,很多人都有記筆記的習慣。

傳統的方式是采用筆和紙來記錄,但是這種方式已經明顯跟不上互聯網時代,跟不上我們獲取信息的速度,而且查閱和管理起來也不方便。所以市面上出現了各種在線筆記軟件,借助移動互聯網的特性,筆記類應用大大擴展了其用途,有了更多的使用場景。

《“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來源:國務院,2021)提出完善終身學習體系,隨著終身學習理念的普及與在線辦公的發展,知識整理、辦公協同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線筆記應用的重要性也日趨顯現。不管是個人筆記類軟件還是辦公協同類軟件,都在互聯網時代得到了極大發展與用戶認同。

中國協同辦公行業市場規模(艾媒咨詢)

據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協同辦公市場規模達264.2億元,市場持續增長。疫情常態化助推企業及機構加速數字化轉型,協同辦公軟件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預計2021-2023年中國協同辦公行業將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長率,2023年的市場規模將達330.1億元。

此外,近年來的中國數字經濟平穩增長助推高質量發展,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成定勢,協同辦公的業務需求將進一步釋放,行業發展基礎愈發牢固。整體上看,協同辦公市場未來增速放緩,并持續穩步增長,因此未來的協同辦公廠商會更多地將重心放在產品打磨和功能提煉上。

上世紀 80 年代,WordStar、Microsoft Office 等老牌辦公軟件目的在于解決數字化信息處理的問題。

進入 21 世紀,基于網頁端的Google Docs 解決了文件上云和協同的問題,任何人都能通過互聯網快速訪問并即時更新信息,加速了信息流通的效率。而近年來的一些云筆記應用則將著力點放在了效率提升、知識管理等問題上。

本文主要針對兩款在線筆記與文檔協同產品——我來wolai和語雀,針對它們的個人筆記管理的產品定位進行測試與體驗,并進一步在目標用戶、功能結構、交互設計、商業運營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一、競品概述

1. 我來

我來wolai屬于上海我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正式推出。2023年3月,我來wolai團隊已被釘釘全資收購,我來wolai將負責智能化協作文檔的研發,和個人版文檔的產品設計。

作為一款辦公協同應用,wolai主打基于信息塊(Block)概念的云端筆記功能,“將用戶所能接觸到的最小信息單位從‘文件’縮小到‘信息塊’”,“信息塊”可容納文字段落、表格、清單,以及嵌入來自外部的圖片、視頻等信息,且可被簡易編輯、移動,經實時呈現后組成頁面,在功能與頁面上借鑒了國外的一款云筆記應用Notion,因此也可以將wolai 看作是對標Notion的一款本土化產品。

wolai整合了在線文檔編輯、云端存儲、共享、協同等功能,并引入“網狀”信息組織形式,最終目的是讓企業和個人構建自己的信息庫和基于信息組織的工作流。

2. 語雀

語雀的定位是一個專業的云端知識庫,孵化自螞蟻集團,已是阿里巴巴員工進行文檔編寫、知識沉淀的標配。從2018年1月開始正式提供對外服務,和釘釘的宜搭、字節的飛書一樣,是從內部孵化出來,內部驗證再推向市場的一款產品。

語雀的愿景是成為人們創作和交流知識的場所,圍繞著文、圖、表三種典型知識載體提供核心服務。

此外, 整個產品包含的三元結構

  • 知識:最小顆粒度的知識,可以是一個文檔、一個表格、一個腦圖、一個討論…
  • 知識庫:知識的集合,按照某個主題對知識進行組織,形成結構化知識庫。
  • 團隊/空間:面向企業或組織,提供全新的體系化知識管理,讓每個組織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知識庫。

其使用場景主要面向個人和團隊:面向個人用戶時,新建知識庫即可開始個人創作和知識管理;面向團隊組織時,在語雀上新建一個團隊即可一群人一起創作知識庫。

此外,依托螞蟻集團的基礎設施,語雀雖然是一個內容服務平臺,但享用的是金融服務的基礎設施,提供了可靠的數據安全服務。

3. 體驗環境說明

本次兩款產品的體驗環境說明如下:

二、數據分析

通過語雀的需求圖譜可以看出,我來和語雀兩個競品互相表現出強相關性,并且其搜索趨勢也在上升,這符合搜索熱度與筆記應用排名,人們也會對兩款應用進行對比考察。

語雀需求圖譜(百度指數)

1. 下載量與評分

根據App Store上兩款產品近一年的下載量可以看出,語雀的近一年的日均下載量在2000左右,而我來的近一年日均下載量只有200左右,兩者相差了將近十倍,其差距是較為明顯的。

其原因可能有:

  1. 產品的體驗差距以及產品的影響力;
  2. 我來wolai的運營推廣成本投入并不多,而語雀有著阿里的背書,再加上自身產品影響力,使得其數據對比其我來會較為可觀;
  3. 語雀對外提供服務的時間比我來wolai早了近兩年半的時間,可能存在提前搶占了部分市場和先機的因素。

語雀與我來的近一年下載量(七麥數據)

根據App Store的評分可知,我來wolai評分為4.2,語雀評分略高于我來,為4.4,兩者評分數量均為1200左右,評分結果均位于中等偏高的層次,說明兩款產品核心功能都比較成熟和完善,沒有明顯的功能缺陷,得到了用戶一定的肯定。

語雀與我來的App Store評分(七麥數據)

2. 用戶年齡與性別分布

從兩款產品的用戶人群性別分布可以看出,兩款產品的性別分布較為一致,均為女性用戶較多,比男性用戶多16%左右。

這種性別差異的可能原因有很多,或許與男性和女性的思維差異、辦公習慣及消費意愿等方面有關,也可能與兩款產品的頁面/視覺風格、結構特點、功能設計等有關,女性相對來說喜歡更豐富且有設計感的界面,而男性相對喜歡簡潔明了的界面。

如果要挖掘出更具體準確的原因,需要更多維度的用戶數據支持和問卷調查等調研方法,發掘其深層原因從中找到切入口,適當吸引更多男性用戶。

從年齡分布可以看出兩款產品的用戶群體主要集中在19-24歲的學生與職場新人,占比50%~60%。25-34歲用戶分別占到了總用戶的30%(語雀)和16%(wolai)。而兩款產品的35-49歲用戶均占到了15%左右。

回溯兩款產品的上線時間不難發現,一部分35-49歲用戶為從產品上線使用到今的存留用戶,這些用戶具有較高的粘性,因為產品認同感與使用習慣的原因更難發生用戶遷移,加上筆記類應用具有一定的數據遷移成本。

當用戶使用過一段時間產品后,已將大量資料保存在這款產品中,只要其它同類產品沒有明顯優于這款產品的功能,用戶會傾向于繼續使用原產品,所以相比其它年齡段,用戶流失最少。

而年輕用戶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高,樂于嘗試切換其他同類應用,體驗不同應用差異。又因為使用時長與數據積累少于中青年及中年用戶,較低的遷移成本減少了切換顧慮和阻力。

因此兩款應用的主要競爭市場在19-34歲的青年及中青年群體。

語雀的用戶人群年齡與性別分布(360趨勢)

wolai 的用戶人群年齡與性別分布(360趨勢)

三、用戶體驗五要素分析

1. 戰略層

1)產品定位及目標

① 我來

wolai是一款面向未來的云端協作平臺,以頁面層級為基礎,雙向鏈接為串聯,幫助團隊和個人構建網狀知識庫。其整合了在線文檔編輯、云端存儲、共享、協同等功能,并引入“網狀”信息組織形式,最終目的是讓企業和個人構建自己的信息庫和基于信息組織的工作流。

作為一款辦公協同應用,wolai主打基于信息塊(Block)概念的云端筆記功能,“將用戶所能接觸到的最小信息單位從‘文件’縮小到‘信息塊’”。

wolai產品CEO馬銳拉表示希望將我來 wolai 打造成一個信息協同平臺,而不是單純的筆記或者辦公協同軟件。在他看來,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協同不僅僅發生在辦公室,在更廣泛的場景里依然有著協同的需求。

馬銳拉也表示:office 等辦公軟件不會完全消失,而是用在更專業的場景當中使用,我來 wolai 希望人們在不需要打開這些專業軟件的時間里可以更高效率、更便捷地使用。

wolai官網首頁

② 語雀

語雀是螞蟻集團旗下的文檔與知識庫工具,源自螞蟻集團和阿里巴巴內部文檔協同需求,2018年1月正式對外提供服務。

語雀的愿景是成為人們創作和交流知識的場所,致力于為每個想表達所思所想的人提供一款順手的工具,讓知識能得以記錄和傳播,讓人們可以在語雀中平等快樂地創作和交流知識,讓再小的個體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知識庫。

語雀是工具定位,是一個文檔與知識庫的工具。在這個定位基礎上,語雀的用戶人群分成兩類:

  • 個人用戶,核心場景是個人的知識管理及知識分享。
  • 用戶群體,是小微企業組織。

核心場景是兩塊,

  • 團隊的知識沉淀,比如說新人指南、企業公告、組織培訓等,語雀空間的知識沉淀,可以讓企業所有人都能看見。
  • 團隊用知識庫做工作協同,包括項目協同。

語雀在針對個人使用定位上的slogan是:用語雀,構建你的數字花園。

數字花園最簡單的一個理解,是新一代博客專欄。每一個個體都可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的載體就是數字花園。和傳統博客專欄不一樣,數字花園是可以私密的。

很多知識體系都如一座座冰山,一座冰山一般有 6/7 的部分是在水面以下的,但同時有 1/7 的部分是浮在水面以上的,是想分享給他人的。人的這種交流和被認可的欲望,一直存在。

數字花園可以同時滿足私密和公開兩種場景,去構建一個人的完整知識體系,能夠一個人不斷積累成長,也能夠公開出來,和朋友分享交流,共同成長。

語雀總負責人玉伯認為:語雀的核心競爭力,是知識庫,而不是在線文檔。這讓我們節省了大量人力。語雀的基本盤,是在保證文檔編輯器好用的基礎上,如何在知識庫層面上做出有特色的競爭力出來,去圍繞這塊創新。

由此可見語雀的核心定位更多地是在于新一代的知識構建與分享工具。

語雀官網首頁

2)用戶群體及需求

由上述的用戶年齡與性別分布分析可知,兩款應用的用戶群體主要集中在19-34歲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并且其中女性用戶占比稍多一些。

根據產品的定位及功能,進而可以分析用戶的群體特征及相應的可能需求:

  • 學生群體:課堂筆記、學習筆記、知識整理、論文寫作、文稿素材、待辦事項、信息管理與分享等。
  • 職場人士:文檔編輯、辦公協同、團隊管理、資料整理、任務清單、知識沉淀、工作報告、復盤總結、信息管理與分享等。
  • 其他(如自由職業者、科研人員等):個人筆記、論文報告、生活記錄、待辦清單、日常規劃、心得體會、信息管理與分享等。

3)產品需求定位

為解決這些實際需求,要求產品具有的功能,即產品的需求定位為:

  • 快速便捷的筆記創建和分類管理。
  • 信息的多樣化輸入,包括文字、語音、圖片、視頻、附件以及Markdown等形式。
  • 完善且簡潔的編輯功能。
  • 快速準確地檢索筆記和信息。
  • 筆記的閱讀查看與共同編輯等協作功能。
  • 便捷的信息收藏、分享與提示。
  • 多端實時同步,方便用戶在不同設備上方便地管理和查看筆記。
  • 數據安全性保障,數據保密和備份防丟。
  • 可以以多種格式導出或分享,方便用戶進一步利用筆記內容。

2. 范圍層

功能范圍對比。

下面分別展示兩款產品的功能結構:

我來wolai產品功能結構圖

語雀產品功能結構圖

比較兩款產品的功能結構圖可以發現,兩款產品基本都滿足了編輯、查看、管理、收藏、分享、協作等較為核心的需求,但是在實現每種需求的具體功能側重點有所不同。

下面按照核心需求以及部分其他功能對兩款產品做出對比:

1)編輯

wolai提供插入塊內容主要有三類:

  • 基礎塊列表:文本、標題、列表、代碼片段、數學公式等。
  • 進階塊列表:折疊標題、折疊列表、數據表格、思維導圖、會議、Mermaid繪圖等。
  • 媒體與附件:圖片、音視頻、網址書簽、文件附件,以及一些第三方服務(嗶哩嗶哩視頻、騰訊視頻、網易云音樂等)。

以上的進階塊列表中有部分需要購買會員才能使用,但其它的免費功能對于多數用戶的日常使用還是足夠的。但也存在不支持文檔編輯中常用的格式刷、清除格式、調節字號等高頻需求功能的情況。

對比wolai,語雀的編輯功能會更加豐富一些,除了wolai中的大部分插入塊內容外,還支持插入語雀獨有的數據表、畫板等內容,以及日歷、打卡、投票等工具。

此外,在支持插入第三方服務方面也更加豐富。在文本的編輯功能上,語雀也支持了文檔編輯中常用的基礎功能,解決了wolai中的部分問題。不過語雀把嵌入本地文件、音視頻的功能列入了會員功能,這方面對比wolai存在劣勢。

兩款產品在進入編輯頁面的路徑也有所區別,wolai個人空間的所有內容均在左側的樹狀目錄結構中,用戶只需點擊具體的頁面或者文件夾,在內容區域上即可進行查看與編輯。

而語雀的不同點在于:在用戶進入具體文檔頁面后,展現的是文檔閱讀/預覽頁面,若需編輯需要點擊頁面上的編輯按鈕進入編輯頁面才能進行編輯,或者是在首頁的文檔列表上點擊編輯按鈕進入編輯。

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前者的優點是方便快捷,在閱讀瀏覽過程中可以隨時進行編輯修改,但缺點是如果是在移動端上使用,很有可能在滑動瀏覽過程中誤操作修改了內容。后者的優缺點則正好與前者相反。

總體上看,兩者的筆記編輯功能都較為完善和豐富,且兩者均緊跟走在前列的國外筆記產品Notion,都采用了塊應用的顛覆式創新,極大地提高了筆記的生產力效率,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其應用場景。

塊應用的使用

2)查看

筆記的查看可以分為兩步:搜索和閱讀。

① 搜索方面

wolai免費版空間提供了搜索文件標題以及篩選編輯和創建時間等功能,會員版提供了精確搜索功能。語雀的搜索由于其知識社區的存在,其搜索結果分為兩個維度:與我相關和公開語雀。

  • “與我相關”指在個人空間里創建的知識庫以及各類文檔。
  • “公開語雀”指在知識社區里的各類內容,并且兩個維度的搜索結果也有內容、類型、時間等篩選項。

此外,語雀的免費版賬戶支持精確搜索,而不僅僅只是支持搜索標題。

② 閱讀方面

當閱讀對象為普通內容時,兩者都提供了文檔的大綱/標題目錄,且支持標題內容折疊/展開,方便閱讀者進行定位查看。當閱讀對象為Office文檔或PDF文件時,wolai會員版和語雀免費版均提供了文件預覽功能。

其中語雀的PDF文件預覽頁面還提供了注解、縮略圖、目錄等功能。語雀會在首頁的開始頁面展示最近瀏覽/編輯的文檔,方便用戶進行快速定位文檔,但是在移動端沒有提供類似功能。

與此相反,wolai在移動端提供了展示最近訪問文檔的功能,而在PC端未提供。

此外,上述提到語雀的查看與編輯是獨立的頁面,像是給用戶提供了閱讀模式,讓用戶瀏覽文檔時能有更好的體驗。

3)管理

在目錄結構上,wolai以樹狀結構的方式管理所有文件或頁面,可以將各個頁面嵌套在一起,實現無限的組織層次。語雀則是以知識庫的方式去管理各類文檔。

相較而言,wolai樹狀思維的設計更符合人們普遍思維習慣,所有內容均在左側目錄進行管理,界面簡潔,減少了用戶認知成本,能方便用戶快速操作。

此外,兩者都支持通過鼠標拖拽的方式移動文檔位置,方便用戶進行文檔歸納。

wolai頁面樹狀結構

在文件管理上,兩者都提供了重命名/刪除/移動/復制等常規功能,wolai由于其樹狀結構還提供了文件/頁面的嵌入功能。

語雀提供了查看文檔的知識網絡,進而了解文檔/知識庫之間的引用和關聯關系,梳理信息知識網絡。wolai中也提供了頁面關系圖,可以全局縱覽所有頁面之間的關系。

wolai頁面關系圖

為方便用戶進行回溯,wolai提供了頁面編輯記錄和頁面歷史等功能。語雀也有相應的查看歷史版本功能,但是語雀還額外提供了對比不同版本差異的功能,讓用戶能夠更加快速精準地定位到差異所在。

為方便用戶筆記遷移以及進一步利用筆記內容,兩者都提供了較為完善的導入導出功能。

wolai支持導入Markdown、Word、印象筆記、HTML、純文本等格式,支持導出Markdown、Word、PDF、HTML等格式,語雀支持導入的格式與wolai差異不大,導出的格式根據文檔類型的不同有所差異,如文檔類型可支持導出Markdown、Word、PDF、JPG等格式,畫板類型只支持導出JPG、PNG等圖片格式,表格類型只支持導出Excel格式。

4)收藏

wolai對收藏筆記功能較為簡陋,只提供了將文檔或文件夾星標置頂的功能,嚴格來講并不屬于收藏的功能范疇,按照星標按鈕的提示語來看更像是置頂文檔讓用戶能夠快速訪問的功能。

對于外部內容的收藏,wolai會員版提供了微信剪藏功能,能將微信里的內容快速保存到工作空間指定位置。

語雀由于自身知識庫的定位,在收藏功能方面較為完善,在工作臺頁面有單獨的收藏頁面展示所有收藏內容,用戶可以通過輸入關鍵詞搜索或者篩選條件快速找到相應內容。

此外,收藏頁面也提供了將收藏內容分組的功能,方便用戶進一步管理維護收藏內容。

5)分享

wolai的分享主要是將文件/文件夾以鏈接的形式添加協作訪客或者公開分享互聯網。

語雀的形式也基本類似,但是有點不同的是公開分享內容后用戶還可以設置是否允許語雀內公開搜索,即在知識社區(逛逛)或者其他地方搜索并查看公開的知識庫或文檔,增加了社區應用的屬性。

語雀知識庫分享功能

6)協作

在協作辦公方面,wolai針對團隊使用提供了小組版、團隊版、企業版三類空間進行辦公協作,語雀也提供了標準版、專業版、企業版三類版本進行辦公協作。

兩者針對個人使用的場景也提供了部分功能進行協作,例如邀請協作、公開分享、評論、評審、會議等。

3. 結構層

1)信息架構對比

由于我來和語雀在PC端與移動端上的信息架構差異較大,因此這里將兩款產品的PC端和移動端的信息架構圖分開繪制展示。

我來移動端信息架構分為五個部分:首頁、搜索、今日速記、新建頁面、通知。

PC端信息架構可分為三個部分:側邊欄、頂部工具欄、文檔內容區域。

我來 移動端 信息架構圖

我來 PC端 信息架構圖

語雀移動端信息架構分為五個部分:小記、文檔、我、逛逛、消息。

PC端信息架構可分為三個部分:開始、小記、收藏、逛逛、知識庫、文檔、個人。

語雀 移動端 信息架構圖

語雀 PC端 信息架構圖

2)交互過程

按照筆記軟件滿足的核心需求,對兩款產品差異較大的功能操作流程做對比分析。

① 筆記新建與編輯流程

兩款產品筆記創建編輯流程差異較大,下面是兩者的創建編輯流程圖對比。

我來和語雀筆記新建與編輯流程對比

本質上,我來筆記的創建分為兩種類型:今日速記與新建(子)頁面,語雀也是兩種類型:小記與新建文檔。我來的今日速記與語雀的小記功能定位相似,作為碎片化的快速內容記錄工具,幫助用戶節省了創建筆記的其它流程,讓用戶實現“即開即記”。

② 筆記搜索流程

兩款產品的搜索框在用戶輸入搜索前都提供了部分內容,我來主要是展示最近瀏覽的文檔列表,語雀是展示小記和開始頁面跳轉入口以及已創建的知識庫入口。

在輸入關鍵字搜索上,wolai采用的是常見的輸入搜索+條件篩選流程,而語雀在輸入關鍵字搜索結果后,并沒有直接的其它條件篩選可供進一步精準搜索。

需要點擊“與我相關”或“公開語雀”跳轉搜索頁面后才能進一步精準定位,多了一步流程以及頁面跳轉,導致搜索流程對比wolai而言流暢度有所降低。

我來和語雀筆記搜索流程對比

4. 框架層與表現層

由于兩款產品在PC端和移動端的頁面設計、排版布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因此這里繼續分成PC端和移動端兩個端進行分析。

1)PC端

我來PC端應用只有一個頁面,采用彈窗、抽屜等形式代替了頁面跳轉,提高了整個應用的簡潔性與使用的流暢度,避免了多頁面間的跳轉與頁面層級的嵌套。

由布局圖可看出,整個頁面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側邊欄、頂部工具欄、文檔標題目錄、文檔內容編輯區域。頁面布局清爽簡潔,能讓用戶更加專注于記筆記本身,而不會被頁面的繁雜所打擾。

對于常用的功能提供簡易的入口,比如選中文字后出現懸浮工具欄可供編輯,與傳統的工具欄拋給你一堆選擇不同,浮動工具欄是圍繞內容服務的,你可以先書寫內容,再使用浮動工具欄中的菜單設置格式,讓設置就在你的光標旁邊,移動距離更短。

將稍微不那么常用的功能隱藏在了更深的層次或路徑,讓用戶去挖掘探索,保證了頁面簡潔的同時,又盡可能地完善了各類型的功能設計。

個人的所有文件統一在左側的側邊欄進行管理,摒棄了傳統的文件夾形式,以樹狀結構的交互形式進行展示,實現了頁面間的嵌套關系以及無限的組織層次,結構清晰的組織方式極大地方便了文件的管理。中心部分是文檔的內容展示與編輯區域,比較直觀簡潔。

此外,若用戶需要更加專注于內容編輯或閱讀本身而不想被左右兩側區域所影響,也可以隱藏左側側邊欄與右側標題目錄。

我來PC端頁面布局

由于語雀PC端總體頁面較多,這里只截取三個主要頁面(工作臺、文檔查看、文檔編輯)進行分析。

語雀PC端工作臺頁面布局

工作臺頁面采用常用的后臺系統布局模式,左側是可收縮展開的菜單欄,右側是對應的內容區域。菜單欄包含四個常用選項:開始、小記、收藏、逛逛。

此外,下方還有一處內嵌著子菜單的獨立的菜單選項:知識庫,點擊具體某個知識庫后便可進入相應知識庫頁面,展示該知識庫下的文檔目錄以及一些收藏分享知識庫等其他操作,類似于書籍的目錄結構,能有效提高用戶的觀感。

點擊具體某個文檔便可進入文檔閱讀頁面,如圖4.4.3所示,總體而言,語雀的文檔閱讀頁面與我來的頁面布局基本相似,差異在于當前文檔是只讀而不可編輯。

還有一點就是左側目錄文檔只展示該知識庫下的相關文檔,這樣設計可以使用戶將注意力集中于當前知識庫的閱讀與創造,而不被其他無關的文檔所打擾。

語雀PC端文檔查看頁面布局

點擊頂部工具欄的編輯按鈕后進入到圖4.4.4 所示的文檔編輯頁面,對比我來的編輯頁面布局,語雀保留了類似于office文檔的頂部工具欄的布局設計,同時也使用了塊級應用的創新,讓用戶不局限于頂部工具欄的使用,也可以使用點擊塊應用前面的圖標彈出的菜單進行文檔編輯,交互樣式較為靈活。

此外,文檔編輯頁面左側并未像我來那樣展示其它文檔目錄,能夠讓用戶專注于內容編輯與創作。

語雀PC端文檔編輯頁面布局

2)移動端

語雀移動端應用底部菜單欄分為五個選項:小記、文檔、逛逛、消息、我。不同于常見的移動端應用,我來的底部tab欄更像是一個快速功能導航,而不是整個應用的頁面菜單導航,主要包含了搜索、今日速記、新建頁面、消息等選項。

接下來對兩款產品的底部tab欄選項以及文檔編輯頁做分析對比:

① 首頁對比

我來和語雀首頁對比

不同于常見的移動端應用,我來的首頁并不是底部tab菜單欄中的其中一個頁面,該頁面主要內容為最近訪問頁面以及個人空間內創建的所有文件頁面。個人空間與設置中心等功能放置在了頂部的位置。

主體區域中的最新訪問只展示最近訪問的一個文件,而不是多個,存在一定局限性?!拔业捻撁妗庇覀鹊男陆ò粹o功能為新建一級頁面,符合常規思維,不易讓用戶產生疑惑。每個文件/文件夾右側的新建按鈕功能為新建該文件的子文件,按鈕排列清晰整潔。

語雀的首頁是“小記”頁面,這樣設計有利于用戶能夠在打開應用后快速進行碎片化內容的記錄,保證了“即開即用”,減少了用戶的查找和操作路徑。“小記”頁面的主體內容是小記預覽卡片列表,每個卡片內包含了小記的部分內容、最新編輯時間等信息,將搜索、排序、管理等功能放置在頂部右側的工具欄中。

新建小記的功能采用懸浮按鈕的形式放置在頁面右下側位置,對于大部分習慣于右手操作的用戶而言,有利于方便快捷地點擊按鈕。

此外,按鈕使用了語雀的主題色設計,有效區別于背景環境,提高了識別度與直觀性。

為方便與我來首頁進行對比,圖中也加上了語雀中同樣也是展示文檔列表的“文檔”頁面,與“小記”頁面形式類似,文檔頁面也是采用預覽卡片列表的形式展示,卡片內包含了該文檔的標題、部分內容、所屬知識庫及最新編輯時間等重要信息,方便用戶快速查找與定位文檔。

② 編輯頁對比

我來和語雀編輯頁對比

分別比較我來和語雀的文檔編輯功能,語雀的頁面簡潔性比我來的更高,但也因此帶來了一些功能的缺失與便捷性的降低。

前面提到過我來的文檔是可讀可編輯的,我來頂部左側的菜單按鈕可以返回目錄頁面查看其他的文件,以進行閱讀和編輯,在文檔的編輯頁面與目錄頁面之間可以通過左滑右滑的形式切換,極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也符合常規操作思維。

菜單圖標右側還展示了該頁面的路徑,能讓用戶快速定位該文件的父級文件夾,避免在目錄頁和編輯頁之間來回切換。文檔的標題目錄以懸浮按鈕的形式放置在頁面右上側位置,點擊后以右側抽屜的形式打開標題目錄,方便用戶快速跳轉定位到相應區域。

兩者的鍵盤編輯區域排列布局差異不大,只存在部分功能的差異,例如語雀的撤銷/重做的功能操作單獨放置在頁面右上角位置,而我來則是將這兩個功能合并到了鍵盤編輯區域中。

③ 搜索頁對比

我來和語雀搜索頁對比

我來的搜索頁面初始展示的列表是最近瀏覽的文件,語雀的是搜索歷史記錄。對于搜索頁面而言,提供搜索歷史記錄應該更有可能滿足用戶進入搜索頁面的需求,且更加符合常規的思維與設計。

在我來的搜索框輸入關鍵字搜索結果后可以選擇匹配模式,精確匹配模式可以匹配包括文檔中的內容。而語雀的搜索功能默認是可以進行全文精確搜索的。

在搜索結果的展示上,我來給出了搜索匹配結果的數量,搜索結果的文檔以列表的形式展示,并且在列表項右側標注著文件所屬的文件夾,有助于用戶更好地篩選查看。

語雀將搜索結果分為三類:小記、文檔、知識庫,都是以預覽卡片列表的形式展示。對于文檔類型的搜索結果,卡片能展示文檔標題、部分內容以及所屬知識庫等,同樣也有助于用戶更加精準定位。

總體而言,兩者在移動端的搜索功能并不是非常完善,例如我來未提供搜索歷史記錄、搜索結果沒有篩選排序功能,語雀未提供在公開語雀空間搜索、篩選排序等功能。

④ 個人中心頁對比

我來和語雀個人中心頁對比

我來和語雀的個人中心頁都設計了部分推廣元素與功能,我來在第一板塊里就展示了邀請海報、邀請鏈接的功能模塊,激勵用戶分享與推廣產品。語雀則是將會員介紹放在了第一板塊,讓更多用戶了解會員體系,進而轉變成為付費用戶。

另外,在下方中也有語雀公眾號推廣板塊,提高語雀宣傳平臺的用戶關注量,讓用戶能夠及時獲取語雀的動態。

其它部分都是常見的一些賬號信息、反饋幫助等模塊。此外,語雀在頁面上方還有個“我的花園”入口,“我的花園”類似個人對外主頁,由于語雀也有自己的知識內容社區,“我的花園”的個性化設置能讓用戶方便向他人展現個性,鼓勵用戶分享與社交。

四、商業模式與運營

1. 商業模式

作為筆記工具類應用,目前我來和語雀沒有太多的盈利途徑,主要是通過提供增值服務讓用戶付費購買會員的方式盈利。

我來和語雀目前均有兩種不同的個人會員體系,下面分別是我來和語雀個人免費版與其它兩個會員版的對比圖。

我來個人會員體系

語雀個人會員體系

兩款產品的免費版提供的功能足以滿足大部分用戶的日?;A使用,這種大部分基礎功能免費使用,部分高級功能付費購買的模式既不傷害用戶體驗,又可以很好的吸引基礎用戶,當用戶基數到一定程度時,即使付費用戶的比例很小,也能實現可觀的收入。但是前提是應用提供的增值服務必須對用戶有足夠吸引力,是用戶切實需要的功能。

例如我來中的空間全文搜索、思維導圖、微信剪藏等功能,語雀的無限文稿與知識庫、更多格式更大附件、互聯網公開等功能,都是足以吸引深度用戶去付費提升使用體驗的一些增值服務。

若想要繼續在增值服務上加入亮點吸引用戶購買,需要注意不能為了讓用戶去選擇增值服務而降低基本服務的質量,這樣會導致用戶流失,更多地讓增值服務在用戶體驗的基礎上做加法,實現商業價值與用戶體驗之間的平衡。

除了增值服務的盈利渠道外,兩款產品也可以考慮插入廣告的形式進行盈利,而廣告投放需要產品有一定的用戶量,只有用戶量足夠,才會有更多商家投放廣告,所以也可以做一些活動來進行產品推廣,增加用戶量。

例如我來有著邀請與積分機制,通過邀請新用戶可以獲取一定的積分,當積分積累到一定量時可以兌換相應的會員版空間。

2. 運營推廣

對比我來和語雀的官方微博,我來的微博粉絲數量在6千左右,語雀的微博粉絲在1.8萬左右,大約是我來的三倍,并且語雀的微博發布數量也是我來的三倍多。語雀發布內容主要是好文分享,活動介紹,用戶故事等。我來發布的內容主要是版本更新介紹,功能演示/教程等。

對比兩者的微信公眾號可以發現,總體上看語雀的更新活躍度也高于我來。

前者的推文更新頻率為一個月3-4次,每次3-4篇文章,推文內容涵蓋范圍較廣,包括活動介紹,知識管理,版本更新介紹,功能使用教程,用戶故事分享,語雀精選好文等。

后者的推文更新頻率不固定,有時一個月3-4次,有時間隔1-2個月更新一次,并且存在近三個月未更新的情況,其推文內容包括優惠活動,用戶故事推廣,版本更新介紹,功能使用教程,產品介紹等。

在發布內容上,建議兩款產品的相關公眾平臺可以發布更多產品理念、知識干貨的文章,加強對產品本身的核心價值的強調和輸出,將產品和其對等的精神價值結合,以此加強用戶的品牌認同,為轉化成付費用戶做鋪墊。

此外,也需要更加關注本品牌的運營,對于小bug、小需求也要發布版本升級的信息。這樣能夠放大服務的價值,并提高用戶反饋問題的積極性,用戶能夠感受自己的需求得到重視。

更新的功能以圖文或者視頻的形式進行操作展示,讓用戶更直觀地了解新功能,并感受到產品團隊對用戶的高度重視。這方面兩者都做得比較好,不僅能在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平臺持續發布版本更新介紹,而且將產品的最新進展(我來)或者產品計劃(語雀)公開給用戶查看,讓用戶時刻了解產品未來的規劃與發展,有利于增加用戶對產品的信任感。

我來最新進展頁面

語雀產品計劃頁面

五、產品優化建議

1. 產品功能優化

1)搜索功能完善

目前兩款產品的移動端搜索結果均沒有排序功能,當搜索結果較多時,用戶僅依靠標題、所屬父級文件夾/知識庫等信息是無法快速定位到想要查找的文件的。因此建議針對搜索結果可以提供一些排序功能,例如按照最新編輯時間排序、按照創建時間排序、按照標題首字母排序等,以方便用戶進一步查找定位。

除了搜索文檔外,文檔內的搜索兩者也未提供該功能,當用戶在處理較長的文檔時可能會有查找所有包含某個關鍵詞的位置,或者是想要查找某個段落的位置但是只記得段落中的某些關鍵詞的需求,這時文檔內的搜索功能就能極大地方便用戶,提高編輯效率與體驗。

在搜索范圍上,我來的PC與移動端均保持一致。語雀移動端搜索范圍包括小記、文檔和知識庫,卻沒有包括語雀公開內容,而PC端的搜索范圍是包括了語雀公開內容的,考慮到用戶在移動端的大多數使用場景是查找與閱讀,因此建議移動端的搜索范圍也加上語雀公開內容,增加搜索的廣度。

2)移動端 / iPad端完善

在APP Store的兩款產品評價中查看了最新的100條評價,發現較多用戶對兩者在移動端或者iPad端的體驗感到不夠友好,因此篩選總結了三類出現頻次較多的需求:

  • 移動端 / iPad端支持手寫模式,包括手寫涂鴉,手寫輸入等。
  • 移動端 / iPad端能夠與PC端一樣提供各類文檔模板給用戶使用。
  • 移動端支持橫屏模式,以獲取更好的閱讀體驗。

除了這些以外,用戶還反饋了不少編輯體驗上的問題,例如字體字號的編輯、無法跨域塊block復制內容(我來)等等,建議我來和語雀團隊加強在產品移動端和iPad端的資源投入,作為筆記類應用,在移動端和iPad端的使用還是很高頻的。

3)批量操作

目前兩款產品都暫不支持對文件進行批量操作,當用戶需要刪除/分享多個文檔時,只能通過逐個點擊的重復操作,極大地降低了效率和用戶體驗,可能導致用戶失去耐心,流失用戶。

建議我來和語雀團隊在后續的版本迭代里能夠支持對文件的批量操作,例如批量分享、刪除、移動等,提高操作效率,降低用戶時間成本。

4)離線查看文檔

對于移動端所處的環境和地理位置是不可控且多變的,由于兩款產品的內容都是保存在云端的,當用戶所處的場景網絡信號差或者一些其他極端情況,但又需要緊急查看內容的時候,這時就不能保證用戶能夠正常查看文檔內容。

雖然這種情況非常特殊且極端,但是對用戶造成的傷害和影響就如同數據泄露一樣是不可挽回的。因此,我來和語雀團隊可以考慮在能夠離線查看文檔功能上投入一定資源,例如可以考慮筆記內容既能云端存儲也能本地存儲,具體方式還需要針對具體情況深入調研。

除了以上提到的內容外,這里還有分別針對兩款產品給出的一些較為細節的功能交互上的優化建議。

我來:

  • 當目錄列表文件達到一定數量時,若用戶需要在多個不同文件之間來回切換查看,且這些文件都在不同文件夾,即文件路徑差異較大,這時的操作體驗就不太友好。建議可以在PC端的頂部工具欄展示最近打開的文件標簽頁,像瀏覽器的頂部標簽欄一樣,方便用戶在不同的文件之間切換查看。
  • 移動端底部導航欄的“今日速記”和“新建頁面”功能重復,兩者唯一的區別就是“今日速記”的文件標題是當天的日期,“新建頁面”默認無標題。建議在底部導航欄只保留“今日速記”,“新建頁面”只需要在目錄列表頁提供即可。
  • PC端增加“最新訪問”文件列表,方便用戶快速訪問。
  • 文檔內容區域提供一鍵回到頂部按鈕,提高用戶的編輯效率與閱讀體驗。

語雀:

  • 移動端的文檔列表需要點擊進入閱讀頁面后才能點擊編輯按鈕進行編輯操作,建議可以在文檔列表上提供一個編輯圖標,用戶可直接點擊編輯圖標進入編輯頁面,減少用戶操作路徑,節省時間。
  • 移動端的文檔編輯頁面建議支持展示標題目錄,可以參考我來的移動端編輯頁面,在右側提供一個懸浮按鈕,點擊后以抽屜的形式從右側滑出文檔目錄。

2. 產品營銷優化

1)學生用戶

兩款產品的主要用戶群體大部分集中在19-34歲,其中19-24歲范圍占比更大,他們的遷移阻力更小、容易發生流失。

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 使用總時長小、數據量少,導致使用習慣不深、數據遷移成本低,因此遷移成本更小。
  • 用戶大多為在校生或職場新人,消費能力相對有限,承擔會員賬戶的意愿更低。
  • 年輕群體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容易因為其他競品的閃光點轉移。

面對這些問題,這里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三個解決建議:

  • 加強與B端合作。例如可以向高校爭取使用自家產品作為日常作業提交、批改、反饋系統,向教師與學生開放部分付費功能,實現無紙化教學。
  • 引入學籍認證,推行學生優惠,使通過認證的在校生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購買會員服務,以功能更為豐富、性價比更高的服務獲得使用其他筆記應用的目標用戶。當用戶畢業一年后再更改優惠政策,從學生價格平滑過渡到普通優惠價格,由于此時用戶積累了一定的數據量、使用習慣,以及產品感情,更加不易發生用戶遷移。
  • 提供符合年輕審美的UI設計風格。比如漫畫、動畫、電影或熱門IP等風格?;蛘咴诒A舢a品LOGO和理念的前提下,UI設計融合各大高校LOGO、地標等學校特色,增強產品親和力,提高用戶粘性。

2)用戶激勵

① 簽到機制

兩款產品可以設計簽到機制,用戶通過簽到可以獲取一定的獎勵,例如我來wolai的積分和語雀的稻谷,我來的積分可以兌換個人版專業空間,語雀的稻谷可以兌換會員、周邊等禮品,讓用戶可以通過最簡單的簽到方式獲取積分獎勵,并且設定連續簽到天數越多獎勵越大的簽到機制,激勵用戶使用產品。

② 功能體驗

為激勵用戶進行探索應用功能、體驗同一生態其他產品、配合滿意度調查等操作,兩款產品可以嘗試為用戶提供免費或者低價領取短期會員的機會。

此外,也可以通過讓用戶首次免費體驗短期會員的服務,來讓用戶感受會員版功能的便捷性與實用性,前提是會員服務功能足以吸引用戶。

③ 創作激勵

一款筆記軟件的出發點、最為核心的功能就是記錄,或者說是創作。

創作激勵的實現形式可以有很多,比如:

  • 豐富數據統計功能,讓積累、進步看得見。
  • 每天根據用戶的創建、編輯、分享等操作發放一定的獎勵(我來的積分/語雀的稻谷)。
  • 激勵用戶發布和分享自己的筆記歸納、思考總結到知識社區(例如語雀的逛逛),讓陌生人成為成長見證者。

3)線下推廣

與書店、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場所合作,定期舉辦線下講座與分享會,綁定品牌與文化類概念,強化品牌形象,增加品牌知名度。

另外也可以嘗試進入到高校中與文化類社團合作,提供一定活動經費,參與社團活動?;蛘哌M入社區,與社區大學、圖書館合作,參與舉辦社區文化活動等。

六、總結

SWOT分析:

現在市場上同類產品非常多,功能上都類似,如何脫穎而出,除了滿足用戶需求,增加亮點外,用戶體驗也是十分重要的,應該盡量簡化用戶使用操作流程,讓用戶使用起來更加高效。

在未來,效率辦公與知識管理的市場潛力依然巨大,希望兩款產品都能在未來充分挖掘和滿足逐漸日?;闹R管理需求,只有持續不斷地深挖產品價值才是真正的長遠之路。

本文由 @Rockk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到了,感謝~

    來自浙江 回復
  2. 這是一篇很全面的競品分析,非常的漂亮,點贊!

    來自北京 回復
    1. 謝謝!??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