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視角下的知乎產品體驗報告
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
知乎與知識管理
互聯網上常出現“實名反對票數第一的答案”,“謝邀/卸腰/瀉藥/,我是XXX協會/工程/院的XXX師/,這個問題我想我比較有資格回答”,“評論 / 點贊過(百、千、萬)就取匿 / 上圖 / 爆照 / 放出XXX”等辨識度很高,語言模式相對固定的句子,這些句子叫做“知乎體”。“知乎體”的走紅,既變現了知乎——這個垂直的社會化問答社區的流行,又暗示了知乎運營模式,知乎要求相關領域的專家回答相關問題,匹配問題和專家,快速得到高質量答案,這是知乎上知識合作生產的一個體現。
知乎的宣傳語是: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句子中“知識”的概念相對較窄,代表知識分類中的顯性知識,而“經驗和見解”代表互聯網上知識分子的隱性知識,同時強調“與世界分享”,表現知乎在知識傳遞與分享上的目標和野心。
知乎創始人兼CEO周源,在2010年10月15日寫的一封全體信,表現了知乎的初心和知乎希望在知識管理領域的貢獻,“我們相信一點,在垃圾泛濫的互聯網信息海洋中,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是絕對的稀缺品,知識──被系統化,組織化的高質量信息──都還存在于個體大腦中,遠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利用。知乎提供了一個產生,分享和傳播知識的工具,我們鼓勵每個人都來分享知識,將每個人的知識都聚集起來,并為人人所用?!蔽闹斜硎鲶w現知乎想要挖掘儲存在網民大腦中的隱性知識,成為知識生產、知識分享的工具,最終希望成為網民的知識管理平臺,在這平臺上沉淀知識。
知乎的發展歷程從建立初期,邀請碼注冊的小眾社區,到向公眾開放注冊,用戶數量飛增的大眾化社區,再到引入騰訊和搜狗戰略投資,改進搜索技術成為大眾化工具。它的知識管理目標也從高質量的問答平臺,到知識共享的SNS,再到建立民間智庫——即沉積足夠的體系化的學科知識,一直在發展在進步。
登入界面看知乎上的知識傳遞
注冊、登入界面能直接瀏覽熱門回答,表明知識傳遞再注冊、登入前就開始了。知乎的產品推廣與知識傳遞是一個重合的過程[1]。知乎作為中國最好的問答社區,連接了各界精英,網絡形象好,因此它的內容推廣和知識傳遞很容易得到大眾的認可,內容的轉發量和知識的傳播速度非常驚人。高質量的答案通過微信公眾號轉載、知乎周刊精選郵件、知乎日報等形式推廣,基于病毒營銷的社會化傳播,將優質問答強制推送到用戶面前,利用網絡力量改變了知識獲取的方式。以用戶為連接、以信息分享為特色,使得依靠人機關系傳播的病毒營銷得以方便實施,可以促進知識傳播廣度和傳播效率。強制接受模式,使受眾收到一些不在需求之內的信息,擴大“認知盈余”,激發分享欲望,分享也是一種知識的合作生產,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知乎是一張混合網絡,由個人結點和知識結點兩種結點構成[2]。如圖1-1,藍點為知識節點,綠點為個人節點。
圖1-1 知乎的混合網絡模型圖
每個知識結點可從網絡中持續不斷地吸收知識養料,同時又能把這些養料進行組織和優化。這張網絡是去中心化的社區,用戶的力量比運營的力量大多了,能將網絡上的優質回答和知乎的品牌推廣出去。但知乎并不是既想做知識網絡又做社交網絡,它很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就是做大做好知識網絡。社交網絡在整個知乎系統中的地位是從屬性的,是手段不是目的。
有報告指出:80%多的人注冊后沒有寫過任何答案。寫過答案的人里,有一半從來沒得到過贊同、三分之一沒有人關注。至少有一個贊同的人里,超過1000贊同的人只占1.86%,放到全體用戶中,則只占0.1633%。近70%是完全沒有被人關注過,超過96%的人粉絲少于10人,而粉絲超過1000人的只占到了萬分之九??梢?,知乎用戶基數大,但貢獻和關注度的差距絕對不是80-20原則能形容的,簡直是萬里挑一[3]。意見領袖是知乎上提供觀點視角、引導輿論導向、營造社區氛圍、改變態度行為的關鍵人物。人際網絡和社交屬性只是知識傳遞的手段,知乎更像媒體屬性較強的精英自媒體集群[4]。
首頁Feed流看知乎上知識的推薦機制
知乎的40%以上的流量在首頁的Feed流,首頁Feed是獲取信息的第一途徑。Feed流里的內容,是知乎推薦知識的邏輯。知乎的知識推薦機制,有提高信噪比,個性化推薦,及時更新三個原則,有高質量的問答,感興趣的問題,高效的展示三項要求[5]。具體知識推薦邏輯為,以人為核心的推薦,“我關注的人 ”動態為主,考慮時間,保證信息即時;對 “我關注的人 ”和“我關注的話題 ”的動態進行“ 并 ”處理,在保證高質量的同時,增加精確度;對 “我關注的話題 ”的動態進行 “ 社會化過濾 ”,并優化動態上浮和下沉的機制,被過濾掉的動態下沉的會更快;將相同信息進行合并:對同一個問題、同一個答案的動態進行合并,以降低噪音,提高展示效率。首頁Feed知識推薦機制腦圖如1-2所示,藍色線條表示上浮的內容,黃色線條是下沉的內容。
圖1-2 知乎首頁Feed知識推薦機制腦圖
提問頁面看知識的合作生產
每個問題需要設定相關話題,即關鍵詞,方便匹配相關領域專業人士,讓他們看到;問題描述需要真實、客觀、簡潔、明確、規范[6];問題可以有說明,描述問題的背景、條件等,提高問題可讀性,可加照片、視頻、鏈接等。問題、問題說明、話題、話題說明、答案總結都是可以被所有人編輯的,這些內容都是公共資源,不屬于個人。問題等公共資源可能還存在改進的空間,公共編輯可以改進其規范性,也能減少重復的問題出現(社區質量保障),但公共編輯的時候應該慎重。
問題下,會根據話題(或稱關鍵詞)自動推送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有邀請回答的按鈕,知乎用戶可以點擊“邀請回答”,邀請相關專業人員,增加信息交流的社交價值和社區吸引力,是社區氛圍的重要運作機制,邀請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回答問題,快速等到高質量的答案。公共編輯和邀請回答,都是知乎商典型的合作生產。知乎上知識合作生產的形式匯總如表1-1所示。
表1-1 知乎上知識合作生產的匯總表
表1-1中知識合作生產的形式,70%-80%源于提出問題,提出質疑這類交互意向較強的行為。圖1-3為知識質量評估維度圖,知識合作生產中的協作交互能讓知識質量的信息量、完整性、細節性這3項指標明顯上升,知識合作生產對知識質量有正面貢獻。提出質疑則能讓知識的客觀性和說服力增加[7]。
圖1-3 知識質量評估維度圖
回答頁面看知識的篩選機制
答案質量的基本要求為,盡可能提供詳細的解釋和說明(支撐你的答案的原因、提供有用的信息、介紹鏈接指向的內容、避免與問題本身無關或沒有意義的回答)。不要灌水,不要把“評論”當作“答案”來發布。為了保證答案質量,知乎有一套自己的知識篩選機制,篩選出優質答案。
知乎上知識的篩選機制通過Digg投票機制實現,是市場上運行最好的內容篩選體系,Facebook發明了“贊”按鈕,人人網沒能很好的Copy to China,知乎的“贊”中國化得很好。Digg投票機制具體為,每個答案都有一個隱藏的“質量得分”:“贊同”加分,“反對”減分[8]。在某個領域下(根據問題添加的話題區分)的好回答會提高用戶在該領域下的投票權重,領域下高權重用戶的投票對排序有更大影響,他們的回答排序也更高,使用匿名身份投票或答題時,不會計算用戶的權重。用戶權重一方面優化答案排名算法,另一方面激勵用戶在擅長領域下回答高質量問題。具體用威爾遜得分算法[9],知乎先計算贊同率,再計算贊同率的置信區間下界,得到得分,最后根據得分排序。舉例具體來說:900 贊同,100 反對的 A 回答,贊同率 90% ,有 95% 的把握可以斷定,贊同率在 [89%,91%] 之間。而 9 贊同,1 反對的 B 回答,贊同率 90% 。有 95% 的把握可以斷定,贊同率在 [85%,95%] 之間。 B 回答的贊同率下界 85% 低于 A 回答贊同率的下界 89% ,所以 B 回答應該放置在低于 A 回答的位置。算法會自我修正,基于更多的投票數據更準確地計算得分。威爾遜算法下沉了抖機靈爆照但沒有幫助,煽動性較強但沒幫助,大 V 用戶的低質量回答,以攻擊性回答。并且幾個贊的回答能戰勝幾千贊的回答,被放在頂端,小透明不怕被忽視,普通用戶更愿意答題了。但爭議性話題下的優質回答也被下沉,而較為中庸且沒有實質內容的回答卻被置頂,某種程度上鼓勵“知乎政治正確”。整體來講,該算法利大于弊,成就了知乎的核心功能問答。
圓桌頁面看知識的體系化
每個知乎圓桌會有一個主題,圓桌由一個主辦方發起,主題下會有若干相關問題,相關專業人士和知乎大V作為圓桌的嘉賓,回答這些問題,出產高質量的回答。以圓桌主題為中心,將碎片化的知識匯總在一起,實現知識體系化。例如,明星公司PayPal作為主辦方,組織“自由職業之路”為主題的知乎圓桌,進行一次關于自由職業者的人間觀察,看看他們是如何身體力行地詮釋「自由與壓力并存」,而且共同探討跨境自由職業的機遇。本期圓桌的嘉賓有自由撰稿人張佳瑋,做軟件開發的自由職業者陳圣晗等,有諸如“沒有同事、工作小組的自由職業者如何保持自己前進的動力?”或“向往自由職業,本質是對現實生活中重重困難的逃避心理嗎?”等38個問題。
知乎編輯團隊也會將一個特定主題下的精選問答,集結成電子書——知乎周刊,在kindle等第三方閱讀平臺上提供下載,或者通過郵件推送給訂閱用戶,將體系化的知識傳遞給用戶。類似的產品還有鹽系列電子書,與知乎周刊不同的是,鹽系列電子書是對某位知乎大V的精選集。知乎出品的紙質書更是對特定主題知識的精選和體系化梳理。
話題頁面看知識庫結構
知乎用戶可以關注話題、用戶、問題三個維度,關注用戶和話題,會在首頁和話題頁,以動態流的形式展示,占了大多數知乎網的流量,用戶關注的具體問題有了新的回答等更新,只通過通知的形式,弱提醒觀眾,在消息界面可查看。所以,知乎話題頁面是首頁之外最重要的內容展示頁面。
知乎上有33個父類話題,父話題下有上百個子類話題,截至2015年7月,有600多萬的具體問題,1900多萬的具體回答。知乎的知識庫,通過父類話題-子類話題-具體問題-具體回答的樹狀結構展開。知識庫依托人際網絡的Wiki眾包形成,基本流程如圖1-4知乎知識庫形成的流程圖。
圖1-4 知乎知識庫形成的流程圖
知乎網的問答運營采用游戲化的策略,游戲化運作形成用戶黏度[10],其四個必要特征有目標、規則、反饋、自愿參與,知乎網上活躍的大V用戶目標是分享知識或者獲取知識,規則是回答問題后經網友投票篩選,給用戶的反饋是個人品牌的建設成為大V,用戶都是自愿參與。普通用戶級淺度參與其中,通過贊成、反對、評論、感謝、分享、收藏、舉報等動作,形成參與感,參與感帶來活躍度。游戲化和強調參與感的運營策略,保證用戶的黏度,讓優質的問答不斷沉淀在問答系統的知識庫中,慢慢形成體系化的學科知識。
同時知乎還通過知乎日報、讀讀日報、知乎鹽club、知乎Live、吉祥物劉看山等周邊產品,補充用戶的需求場景,打造豐富的知識生態。
知乎與百度知道的競品分析
百度知道是用戶自己根據具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通過積分獎勵機制發動其他用戶,來解決該問題的搜索模式。知乎是一個真實的網絡問答社區,社區氛圍友好與理性,連接各行各業的精英。用戶分享著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為中文互聯網源源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的信息。由于兩個社區定位,即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社區的人群劃分也存在異同,百度知道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和搜索引擎的完美結合,讓用戶所擁有的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用戶既是百度知道內容的使用者,同時又是百度知道的創造者,在這里累積的知識數據可以反映到搜索結果中。通過用戶和搜索引擎的相互作用,實現搜索引擎的社區化。這種搜索形式的匹配度及廣度便成了百度知道的優勢。知乎連接的是行業精英,分享專業知識和見解,決定著知乎得到的答案比知道的回答更加深刻,答案的形式也是更多的觀點列表形式,點贊的功能設計讓答案由高到低排序。相對百度知道,知乎的優勢在于深度。
知乎上知識管理的優點和不足
知乎上知識管理的優點
知乎依托人際網絡 “病毒營銷”進行知識的傳遞。以人為核心的知識的推薦機制,生成及時更新,信噪比高,個性化強的動態。知乎是一個公共空間,通過Wiki眾包等方式協作生產知識。優化后的Digg投票機制高效篩選出優質的知識。經過父話題-子話題-具體問答展開知乎知識庫的樹形結構,對知識有效沉淀和管理。在話題、圓桌下,會沉淀出體系化的知識,知乎用這些知識沉淀打造知識生態。知乎的社交基因,給知識管理的方式注入新的血液。
知乎上知識管理的不足
過多地強調用戶參與,導致議題重復率增大。開放注冊使有價值的議題比重縮小,觀點偏頗性加大。沒有閱讀記憶功能,一次沒看完,下次打開,需要尋找,從頭再看。點評、篩選機制有改善空間,認真回答的用戶沒有得到肯定,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僅限于UGC內容,不能滿足知識管理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韋勇嬌.認知盈余時代,網絡問答社區的知識傳播模式探析[J].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
[2]網絡圖譜論知乎[EB/OL].http://www.blogbus.com/xuexinlulogs/144013509.html
[3]第一次民間版知乎用戶分析報[EB/OL].http://www.huxiu.com/article/41317/1.html
[4]王秀麗.網絡社區意見領袖影響機制研究[J].國際新聞界.2014.
[5]說說知乎新版 Feed[EB/OL].http://www.douban.com/note/231558588/
[6]知乎指南[EB/OL].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81624
[7]黃夢婷,張鵬翼.社會化問答社區的協作方式與效果研究:以知乎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5
[8]知乎的另一面:如何用數據管理內容[EB/OL].http://www.huxiu.com/article/124787/1.html
[9] 從產品的角度,分析知乎核心功能“問答”[EB/OL]. http://www.jianshu.com/p/4a42d0fbf8c7
[10]劉丹.知乎網的游戲化運營及其收益模式探索[J].傳播與版權.2015.
本文由 @HIIIRO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首頁的Feed流的腦圖中是不是少了“我關注的收藏夾“?
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