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豆包ola friend耳機引發的智能硬件思考

1 評論 1320 瀏覽 2 收藏 16 分鐘

前段時間豆包ola friend耳機上市,到處都是宣傳的內容。作者好奇買了嘗試,結果發現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畢竟智能硬件這東西,可不是這么容易做的。

最近因為看到社交媒體上有很多ola friend的軟文測評,于是買了一個想要試下到底有沒有網友介紹的那么好用。

一、耳機初體驗

首先造型上,ola friend一共分了兩類造型,一個是比較常見于耳機產品的橢圓形,一個是ola friend這次比較特色的小錢包造型。顏色都是四種黑色、銀色、白色和紫色。耳機機身本身都是一樣的,是比較偏運動款的掛耳造型,而不是常見的tws耳機的入耳式造型。

這塊主要考慮的應該是這款產品定位是長時間佩戴,而且需要一直后臺運行一個喚醒算法會有點耗電,所以續航比較重要。此外佩戴舒適性也比較重要,所以主創團隊應該就選擇了一個全天候全場景的一個硅膠質感的掛耳式耳機。這種耳機優勢就是佩戴舒適、待機長(官方宣稱是8+20小時,8小時是耳機本身,20小時應該是算上充電艙的時間)。劣勢也比較明顯,因為密閉性不好,所以基本沒有降噪的屬性。

圖1、充電艙造型(鵝卵石目前無貨)

我自己是選擇了紫色小錢包的造型,外觀還是比較亮眼的,但是外盒的材質是選擇了一種植絨的材質,我剛開始以為是素皮,但是拿到手發現是植絨,感覺有一點點廉價,畢竟這個產品定價1199,在整個tws耳機品類里面不算是便宜。植絨的外殼材質呢,不會顯指紋,而且不會磨花,但是劣勢就是用時間久了可能會非常顯臟,不會像是素皮的話,臟了還可以擦一擦。

耳機的佩戴方式跟一般掛耳式的耳機差不多,都需要帶到耳朵上后,再做一些調整,才能確保完全的佩戴好,不像是一般入耳式的耳機那么便捷。但是優勢就是一般運動,不太會掉,但是劇烈運動也有掉的風險。

圖2.耳機佩戴樣圖(主打一個個人智能陪伴)

打開豆包app,右上角有一個加號,點進去之后有一個ola friend的入口,點進入后按照指示一步一步的就可以開始配對了,整個過程還是比較方便的。配對完成后,有一些基礎的操作,長按喚醒或者是用喚醒詞豆包豆包進行喚醒。喚醒后的提示音有一點點問題,耳機是會滴的一聲,剛開始可能會分不清楚這個滴的提示音是收到指令在處理,還是被喚醒了正在等待接受指令。相反,之前智能音箱的處理方式,“你好,我在”這種方式會更加明確一些。

我試了下官方推薦的幾個場景,包括喚醒聽音樂,喚醒后問一些知識“文史哲相關”,練英語,問問周圍有什么好玩的,以及情感溝通。整個的使用場景跟之前的智能音箱并沒有太多分別,只不過整個回答的結果是基于大語言模型的(LLM),聽起來不像是之前智能音箱通過分類規則制定的那么生硬。

二、為什么我稱之為一款失敗的產品

整體體驗下來,個人感覺這款產品還是比較失敗的。因為這款耳機并沒有帶來超出豆包app之外的更多差異化的體驗,無非多了一個喚醒功能,但是這并不能支撐1199的溢價。如果回歸耳機硬件本身來講,做工中規中矩、音質調教也比較一般,可能去華強北花299就能買到比這款耳機音質好很多的產品,還支持ANC的主動降噪。

如果從BOM(物料)成本來看,這款耳機最多不超過500元,可能絕大多數成本還來自于小錢包這種差異化外觀模具單獨開模的錢。剩下一些成本就是營銷的費用還有研發成本的攤銷,個人感覺研發成本攤銷可能不是一筆小費用,畢竟養一個團隊要花不少的錢。整體來看這個定價豆包一定是有利潤的。只不過,這個定價很難支持豆包賣很多耳機,估計賣個幾萬臺已經是最大值了,整體看下來的收入應該非常有限。如果照這個節奏搞下去,大膽的預測這個ola friend可能撐不過2025年。

圖3.降噪主要支持防風噪和ENC(沒有ANC是重點)

你在一個行業打工足夠久,就會開始總結一些規律,雖然互聯網沒有記憶,但是人還是會有回憶。比如如今的ola friend就特別像是當年的百箱大戰,以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為首的,小愛同學、小度小度、京東訊飛,每個大廠都紛紛補貼上億元,為了爭奪這個未來智能家庭的入口,那個時代應該是ASR(自動語音識別)、NLP(自然語言理解)、TTS(文本轉語音)相關從業者最好的時代,一時間智能音箱、智能電視、智能冰箱、空調、洗衣機。。。,每一個都不甘示弱,爭相來當入口,其實我到現在也不太理解一個洗衣機有啥好語音交互的,我作為那個年代的智能硬件產品經理,家里直到目前還留有一些時代的眼淚。

圖4.筆者主導做的三款智能音箱【人生作品】

前兩天收拾舊家,還發現了一個rokid的panda智能音箱,但是已經沒辦法用了,整個喚醒已經壞掉了,索性只能扔掉。當年做產品的時候,覺得這東西就是改變時代改變命運的東西啊,就是妥妥的剛需,如同當年福特發明T型車一樣,把家里的所有東西都換成了智能的,沒事兒就要跟這些智能家電們對話,測試一些典型的用戶場景。

但是后面不做這塊了,這些東西就放在我們家的角落里吃灰,偶爾瞻仰一下悼念我逝去的青春。現在唯一一個我還在穩定貢獻DAU的場景就是我家里的小愛音箱和小米臺燈,晚上睡覺會讓他關燈,但是真的不是很好用,有的時候叫好幾聲都不關燈,我只能摸出手機直接打開APP點擊關燈(不出被子關燈是AI人最后的尊嚴)。

雖然在大模型時代,所有的產品都值得用AI再做一遍;但是大部分投機分子還是在里面渾水摸魚,把原來的東西用AI的流量包裝重做一遍,順帶割一下資本的韭菜,失敗了最多被網友罵一下,但也實現了階級躍遷。

最近遇到很多類似的炒冷飯的人或事,不得不感慨一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經濟有周期,其實產業或者是產品也是有周期的,不過這一期明顯資本們沒有那么熱衷了,大家不會像是5年前投智能音箱的時候,瘋狂砸錢,賠本賺吆喝,現在資本們更多的是持著一種觀望審視的態度,我先投點小錢,給你一片試驗田,你試試,試成了就繼續做,試不成,就當博資本一笑,畢竟不會all-in,基本盤還在那里。

三、為什么互聯網大廠做硬件一直很難成功

想來字節嘗試做硬件已經好多年了,我印象中的就有收購了pico開始做VR眼鏡(90億元),開拓教培板塊搞得大力臺燈和寫字板,以及現如今收購的oladance(3-5億元)做的智能耳機。每一次收購都是聲勢浩大,但最終都是草草收場。感覺資本慢慢也對這塊開始沒了興趣,畢竟從投資的金額也能看出來,都是越來越保守。

其實從另一個宇宙大廠騰訊的智能硬件多舛命運也能看出一些影子,當年也是投資過騰訊聽聽智能音箱、騰訊叮當智能屏,騰訊創維電視盒子、騰訊英特爾的裸眼3D游戲掌機sunday dragon 3D one。其實每一個產品也有他的邏輯,比如騰訊作為游戲大廠,當然要搞游戲機了,作為音樂IP大廠要搞下音箱、作為視頻IP大廠順帶搞一下電視盒子也不過分吧。但是最終做出來的產品總歸有點一言難盡。大家可能就會問了,這到底是為什么?難道是互聯網大廠做智能硬件必不會成功是一種宿命嗎?

但遠在大洋彼岸的小扎扎克伯格就算是逆天改命的典范了。想當年,我還在東莞惠州工廠里游蕩參觀時,就見到了Facebook的各種沒上市的原型機。那時,他們也跟著智能音箱全球大浪潮一起搞帶屏幕的智能音箱,就找深圳東莞惠州最優秀的聲學大廠們幫忙代工,品質有保障,搭載自己的一套生態系統做好產品體驗,再利用亞馬遜,自有網站的流量(ins、Facebook)做渠道,雖說銷量一般,但是Facebook也在做硬件產品這個科技形象算是立起來了。

圖5當年在廣東工廠里見到的就是這個,質感非常好

緊接著小扎力排眾議,開始要搞元宇宙VR,在所有人看衰,公司股價一路暴跌,最后把市場上的其他玩家都做死了,自己的Meta Quest硬是做成了。做到了市場的頭部,產品現在做到了第三代。蘋果作為一個智能硬件領域的大佬,居然在VR/XR領域也沒有做過小扎。其實從技術路線也能看出來,小扎如果開始做一個領域,就一定會把這個領域的核心技術簇做透,形成自己的技術壁壘和護城河,比如VR里面的各種3D算法,Meta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說第一,這些從每年領域頂會的paper數量也可以看出來。

比如現在開始搞大模型了,小扎就很明智的選擇跟眼鏡領域的頭部rayban合作,把自己的技術搭載進去,llama系列的大語言模型本身就需要類似文本問答的落地場景,再加上多模態問答,只需要在眼鏡上多家一組攝像頭搞定,小扎說:這我熟這跟當年搞帶屏智能音箱沒什么區別。都是攝像頭+麥克風,之前是音箱,現在是更加個人化的眼鏡。

圖6 Rayban和meta的聯名眼鏡 大模型硬件領域頭部產品

其實小扎的邏輯總結來看也比較簡單,掌握一個領域的核心技術,做透并做到最好,找到世界上最好的硬件代工廠,雙方一起設計出產品,最后利用自己的渠道或者合作伙伴的渠道以及自己的流量加持把他賣出去。賣的多了就做自己的生態系統,進一步完善加固。

核心算法技術+硬件代工+優質渠道+自有流量=成功的智能硬件

前不久深圳的一家充電寶閃極公司也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發布會,號稱是要做國產平替的rayban-meta眼鏡,發布會上介紹了自家產品如何全方面碾壓Meta-rayban的,找了很多網紅幫忙寫測評發軟文營銷,我也興致勃勃的在官網上進行了預定,畢竟定價999人民幣可是比rayban-meta的299美金便宜了不少。結果我下完定金,短信回復我發貨排期已經排到了2025年的12月份。

圖7 閃極AI拍拍鏡=loho+云天勵飛+閃極+Sony,只要999

我心想好吧,可能又是黃粱一夢了。不知是國內的商業環境太差(劣幣驅逐良幣)還是現在的創業者道德水平都一般,反正現如今真正踏實做好產品的是不多了,但是先在互聯網上搞定流量密碼的人肯定不在少數,這也是為什么類似李一舟能成為中國AI教父如此魔幻現實的事情會不斷地上演。

專欄作家

大仙河,公眾號:大仙河知識學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7年AI產品相關經驗,專注AI產品化(元宇宙、數字人、全息通信等)領域,致力于構建人工智能學術和工業界的橋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可能沒有打破常規,推陳出新,與作者心中預期不合吧

    來自中國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