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QQ:兩大王牌社交產品,為何受眾不一?區別何在?
微信和QQ,在本質上都是騰訊帝國的社交產品,它們就產品屬性而言,并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唯一的區別僅僅在于,受眾不同引發的產品設計的差異。
1微信重關系,QQ重平臺
前段時間,流行一個段子,即有好事者在某學校(初中)進行社交軟件使用率的抽樣調查。
“你一般使用哪款社交軟件?為什么使用它?”
“一般用QQ,因為爸爸媽媽還有長輩們都在用微信?!?/p>
從這個段子中,我們可以延伸出兩個觀點,其一是騰訊公司在社交軟件上的強大控制力,以及前瞻性,微信和QQ兩款產品覆蓋了從學生群體到社會群體幾乎所有的人群,掌握了社交行業的現在和未來;其二,便是坊間一直流行的共識,即青少年群體一般用QQ,而成年人群體一般用微信。
那么,作為騰訊旗下二款日活量和裝機量都超過億級水準的王牌社交軟件,它們之間到底有哪些區別引發了不同受眾的需求?為什么會出現青少年群體用QQ,而成年人群體用微信的局面?
下面,筆者將根據自己使用經驗,結合周邊同事對于兩款軟件的評價,從幾個方面簡單剖析青少年愛用QQ,成年人使用微信的背后原因。
作為騰訊社交帝國兩款最為重要的社交產品,微信和QQ的不同側重點,是導致青少年用QQ,成年人用微信的重要原因之一。
簡單來說,就是微信側重于關系,而QQ側重于平臺。側重關系,則意味著產品的閉環,意味著重隱私,輕人氣,這也是為什么微信朋友圈的評論系統,只有相互添加好友才能看到的原因;側重平臺,則意味著產品的開放性,意味著重人氣,輕隱私,QQ空間等全開放式的社交展現,QQ秀等產品。
微信重關系
微信的誕生,是基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鏈,而衍生的社交產品,其中這個人與人的關系,不同于QQ產品可能存在陌生人這一選項,微信中的人與人,更多的是基于親密的熟悉的,或者是對于對方有一定認知和感知的更加容易掌控的“親密”關系。
在這種比較容易掌控的關系的構建和隱私安全體系下,成年人更愿意進行個人形象的分享,而不用擔心個人隱私的泄露,不會產生社交恐懼。
QQ重平臺
QQ的誕生,同樣是基于人與人的關系,但是更多的是強調“網友”這一概念。即通過任意的QQ號碼,幾乎都可以構建一個陌生人關系,同時QQ簽名、開放式的QQ空間甚至加好友時的QQ秀,都能在關系構成之前,讓兩個陌生人能夠獲取到對方一定的信息,拉近二者之間的好感,同時QQ平臺所擁有的以上系統,以及QQ視頻、QQ涂鴉等豐富多彩的信息傳遞模式,讓QQ整個平臺有著豐富多彩的功能特色。
正是這種大而全、功能豐富極具刺激性的平臺模式,更加能夠滿足當下青少年對于個性的張揚和自我的表現的客觀需求。(ps:想當初,作為青少年的筆者,一度還沉迷于裝扮非主流QQ空間呢。)
2微信有社交媒體屬性,QQ重聊天互動
微信設計之初,就是要打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讓人們無壓力的進行社交。因而,微信產品天生就自帶社交屬性,而這個屬性的創新點在于,基于真實手機號進行綁定的社會關系,會讓人們的社交壓力銳減,即使只是在心理層面。
更為重要的是,基于手機號的真實人際關系網的朋友圈也好,基于真實機構和個人的公眾微信號也好,它們的存在讓微信更加具有了媒體屬性。
具有社交屬性和媒體屬性,使得微信在獲取信息和信息擴展上,有著傳統QQ所不具備的高效和迅速。正是微信極強的社交和媒體屬性,近年來自媒體從微博蜂擁而至到微信公眾號,閱讀量“100000+”成為各類新媒體公司的KPI評價標準,各種微商的狂轟亂炸,也從側面反映了微信媒體屬性的強大,以及人們獲取信息和傳遞信息的便捷性。
在當下生存壓力如此之大的時代,信息的高效獲取和有效傳遞,能夠極大的減少成年人的焦慮,和節省成年人的工作時間,微信自然也就成為了成年人最為依賴的社交產品。
相對應的QQ,從誕生之處,則定位于即時通訊工具,并不具備更多的媒體屬性,而是更多強調聊天互動。無論是火爆一時的QQ空間,還是QQ寵物系統,抑或是最新推出的QQ視頻/QQ語音聊天,幾乎都是以提供更加豐富、更多選擇的聊天方式,延長用戶之間的聊天時長,從而提高用戶之間的互動產生流量數據為核心。
相較于成年人更加看重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的便捷性,青少年更加喜歡場景豐富,多重體驗的產品體驗,不在乎是否能夠從產品中獲取信息或是資源,而QQ搭建的一整套豐富的聊天社交產品,相較于微信單一的社交屬性,更能夠滿足青少年用戶的個性需求。
3界面風格和社群設計的差異
微信在誕生之初的設計風格,以及對于社群的理解,決定了微信是為工作而生,為成年人市場而生。
在產品產品功能和界面設計上,微信始終堅持著審慎的態度。無論是微信朋友圈的廣告功能上線、微信公眾號的全面推送、還是微信小程序的低調問世,都是設計團隊再進行了全面仔細的市場調研和競品分析后,決定上線的。
同時在風格設計上,微信也始終貫徹著“減少社交壓力”為核心的產品思維,在設計功能上和界面上,都進行了精簡和刪除,保留最為核心的、提高效率的產品功能,減少多余的無意義的產品功能。同時,在界面設計上,更加符合“短平快”的當代節奏,強調核心功能的露出,扁平化的設計理念。
微信廣告的上線
在產品更新上,更是謹慎行之。幾乎每一次改版,都最大限度的保留上一代產品的基本架構和外觀設計,以保證老用戶的粘度,減少不適應性;在功能上,也是經過多次調研,嚴謹上線,甚至曾經推出限時上線功能,例如“打賞看照片”功能。
功能的嚴謹上線和界面設計的扁平化,都是從用戶角度出發,最大限度的減少用戶對于新界面的不適應性,保留最為核心和原始的功能,嚴謹上線新功能,更是為了維護產品的使用壽命,提高產品的使用粘度。
除此之外,微信中的社群設計,更是微信能夠吸引成年人使用的殺手锏工具。不同于QQ中,存在著QQ群、QQ討論組等多種社群,微信社群就是簡單的多人互動社群。在微信社群內部,群主的功能被最大程度的淡化了,社群的功能,也僅限于交流互動、傳送文件等回歸原始功能,減少了無用的社群設計,提高了社群對于個人信息獲取的價值和速度。
QQ群組的設計,則更多的是利于個性化的展現,和個人行為的表達,強調了群主的權威性,強調了娛樂性和個性化的傳遞,更加強調群友之間的互動性。例如,QQ社群里的機器人設計,更是從側面展現了QQ群組對于互動性、個性化、娛樂性的追求。
個性化、娛樂化、互動性,正好契合了青少年對于個性彰顯、自我張揚的人群特點。
4功能設計的側重點不同
微信,作為一款基于真實人際關系的移動端社交軟件,它在功能設計上的創新,讓移動化社交步入了快車道,降低了溝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成為了成年人最為鐘愛的社交軟件。
在功能設計上,微信破天荒的將QQ時代“在線”這一概念徹底剔除,讓微信使用者不再像QQ時代,錯過任何一條有價值的信息,讓人際溝通第一次超越了時間的限制,可以自主進行無縫溝通。
同時,微信首創的內置語音互動功能,更是將便捷溝通做到了極致,極大的擴大了微信的受眾群體的同時(大量接觸智能手機、電腦等設備較晚的成年人,存在打字交流困難的問題),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熱度,在本就存在社交焦慮的城市人群中,微信語音的出現,讓人們有一個入口,可以安心聊天。
除此之外,類似手機通訊錄的微信好友通論錄設計,無QQ分組設計,發送消息撤回機制,根據地理位置進行個性化的人群搜素等功能服務,無一不滿足了現代成人對于高效溝通、便捷生活、快速響應等諸多方面的產品需求。
微信撤回功能
相對應的QQ的功能設計,則是朝著大而廣的方向,從早前的QQ頭像、QQ簽名,到火極一時的QQ空間、QQ秀以及到如今各種個性點歌、QQ游戲以及增值服務,無一不都是一種對于個性展現的無限度張揚,以及個性化的探索,以及背后所蘊含的增強用戶的互動性和粘度等方面的流量考量。正是由于對于功能的個性化探索,為廣大的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表達自我,展現自我的個性化平臺,QQ也成為了青年人最為熱愛的社交軟件。
總結:
微信滿足了,成年人對于隱私的重視、信息的獲取效率和傳播效率的渴求、溝通的高效和簡潔以及功能的扁平化實用性的需求,同樣的QQ則滿足了青少年對于個性的彰顯,自我的張揚,具有獵奇心理的實際需求,同時不斷推陳出新的構建了一整套能夠提供更多具有刺激性和新奇性的產品功能體驗,牢牢抓住了青少年在特定時間段對于社交產品的產品功能需求,成為了青少年離不開的社交產品。
微信和QQ,在本質上都是騰訊帝國的社交產品,它們就產品屬性而言,并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唯一的區別僅僅在于,受眾不同引發的產品設計的差異。
作者:王輝
來源:http://www.chinaz.com/news/2017/0329/679986.shtml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站長之家,作者@王輝
學習了~~加深了對QQ和微信的了解~~
還想說一句,原來我還是個青少年呀~我使用QQ更多,哈哈
(其實我使用QQ就是聊天功能,連空間都不用,只是因為好友都有備注,而微信當時忘了打備注)
這個就是筆者最開始的那句話反映出來的現狀和習慣延伸出來的使用需求。有一批人身份很尷尬,夾在中間,兩個都用,他們從qq剛出來的時候就用qq了,也追過非主流、開過各種鉆、每天掛qq升級。到2019為止,這批人最小年紀的應該都工作了,工作接觸的人的性質,社交需要,還有微信受眾大部分是成年人-老年人的這個特質,都使得這批人使用微信的頻率也是居高不下。對,這批人就是85-95(大多數) ?
是的,我是95,然而經過了幾年時間,出于生活環境(身邊人都用微信了,爸媽學使用通訊工具也是微信)和工作需要(客戶也是使用微信),我也是使用微信了,雖然我還是不看/發朋友圈。。。
我覺得能否也可以說是 兩款應用的功能設計/界面設計 導致了受眾產生了分化?
厲害了 寫得好棒
微信剛出來的時候我也是排斥微信的,但是注冊了微信,最吸引我的是微信的不錯過消息,隨時提醒的功能
事實上是QQ的用戶量目前為止已經到了頂峰,用戶數或許正在走下坡路。
成年人逐步就轉到微信了。拿LOL舉例,我玩了7年lol,今年基本汽油了,大學畢業后生活重心轉移了,工作、家庭需要我付出更多承擔更多了。然而LOL還是有人玩,曾經的19歲到22歲的“我”們還在玩,用戶數應該必然下坡吧,畢竟人也是越來越少了
難怪我成年之后就極少用QQ了,可能嫌它過于花哨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