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析報告:社交巨頭林立的時代,探探如何在社交路上“一探究竟”?

10 評論 48349 瀏覽 126 收藏 46 分鐘

針對探探,本文作者做了很多思考,寫了很多問題和解答。在男性角度使用產品后,也假裝女性來使用產品,獲得不一樣的感受(女性用戶明顯受歡迎),得到了很多發現和收獲。一起來看看他的分析吧~

本文大綱如下:

  1. 文檔概覽和分析目的
  2. 探探產品簡介
  3. 探探的產生背景
  4. 當下的社會問題——探探產生的那個“風口”
  5. 探探的出發目的——探探想在這風口上飛到哪兒
  6. 探探的功能設計——探探為什么“張那樣”?
  7. 探探的天生缺陷怎么改——探探下一步怎么走?
  8. 探探的優缺點——關于探探的那些事兒
  9. 探探的商業之路——探探如何活下去?
  10. 總結

一、文檔概覽和分析目的

體驗機型:SAMSUNG GALAXY A5

系統版本:Android 5.0.2

APP版本:2.7.1

體驗時間:2017.4.8

分析目的:

  1. 社交巨頭林立的時代,探探如何在社交路上“一探究竟”。
  2. 探探的種種功能設計背后的邏輯和深層目的。
  3. 探探的“攻”、“守”之勢–探探如何繼續向前。
  4. 探探的商業之路——探探的前世今生

二、探探產品簡介

1、產品名稱:探探

2、產品類型:社交應用

3、支持平臺:IOS、Android

4、產品Logo

5、產品slogan:探探,帶你找到生命中的那個人

6、操作方式:滑動(向左滑動“無感”,向右滑動“喜歡”)

7、產品定位:基于推薦算法的全新模式社交應用。

8、產品介紹

探探是一款基于推薦算法的全新模式社交應用。軟件根據用戶的資料、位置、標簽等信息,計算并推送身邊與你匹配的人,有效幫助用戶結識互有好感的人。

9、產品特色

“刷臉匹配”、“匹配成功提醒”、“喜歡自己選擇”、“屏蔽聯系人”。

三、探探的產生背景

1. 連接方式的多樣化

在朋友社交領域,微信占據了移動端朋友之間溝通的絕對地位,QQ占據了PC端好友溝通的絕對地位,在陌生人社交領域,微博占據了社交平臺的巨大流量、陌陌也在其中深耕。社交,這個基于朋友才能產生的詞匯,在互聯網之前只限于局部范圍內,互聯網帶來了高速連接,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被無限拉近,社交也不在只能局限于眾多朋友之間,微博、QQ、陌陌等都將眾多陌生人拉到了自己身前。

2. 社交歧路的越走越遠

社交從原本的“雙方主動”變為了互聯網方式的“一方主動”,單方主動所帶來的騷擾必會隨著社交鏈接人數的增多而爆發,微博、QQ等便可發現,社交的鏈接人數的增多讓用戶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3. 約會方式的創新

探探之前,空虛寂寞的夜晚,單身青年拿手機的姿勢是“搖一搖”。認識陌生人和約會還限制于搜索QQ號,搖一搖等基本的“海選”方式上。交友約會從“雙方主動性”往“單方主動性”走,無數用戶在從“海選人群”中大海撈針式的聊天,期盼“中獎”找到意中人。

探探在以上基礎上,探索基于“鏈接陌生新方式”、“社交本質的回歸”、“約會同步化”這三個方面的“主動”,開發出了這款產品?;凇爸鲃印背霭l,從“被動陌生人關注鏈接”轉為了“主動鏈接喜歡的人”,將用戶鏈接陌生人的成功概率和滿意度升高到了高點。

四、當下社會的問題:探探看到的那個“風口”

探探、陌陌、以及積目等這類陌生異性交友產品的興起,是源于社會交友溝通上存在的種種問題。當下社會的許多問題:

單身男性方面

1. 男性長期單身必是有著種種原因存在,但是無論過程如何,原因何在,結果都是導致男生對戀愛的不自覺抵觸。隨之,“看臉”、“看身材”等直接簡單粗暴的標準便誕生了,男性渴望低成本、無需負責就可滿足的自己的種種想法和不單純目的,“單純的”想直接的“約X”。

2. 互聯網的便捷、科技的發達帶來了溝通的減少,單身男青年普遍“想法多,行動少”,在戀愛交友這個本就該男性主動的場合,各方原因導致了男性的主動性下降。

3. 中國男性內心從封建社會留存下來的“艷遇情節”在互聯網匿名的幫助下“死灰復燃”,發揚光大,加之“陌生人+虛擬”這一前提,欲望被放了出來,同時高成本的戀愛對單身男性成本太高,低成本的“約X”則是他們最想要的。

4. 喜愛在社交應用花費大量時間的單身青年,普遍在現實中也是“屌絲”,顏值低,身材差,經濟實力差,文化素質低。而往往越是這類人群,越不喜歡努力,越不相信奮斗,越容易自暴自棄,欲望的無處發泄必然導致其在轉向互聯網上來找尋地方尋求發泄。

單身女性方面

1.大部分單身女生休閑生活普遍無聊,她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想結交更多異性,想認識更多人?!翱茨槨薄ⅰ翱瓷聿摹敝饾u成了他們虛擬交友的“硬標準”。他們抱著“看臉”的心態交友,甚至在“臉”合格之后,綜合都好可以考慮成為男女朋友,成為“戀人”。

2. 現代社會女生心態逐漸開放,女性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但是由于溝通問題的原因,同時男性自身表達欠佳,與異性不會聊天等死穴的存在,會使得女生對周圍男性產生失望甚至反感,便開始尋求網絡的幫助。

3. 女生孤獨,翻牌子單純的“看臉”愉悅心情,就如同刷微博,刷劇一般,也是打發時間的一種選擇方式。

五、探探的出發目的:探探想在這風口上飛到哪兒?

社會存在問題,必然會產生新的產品來解決問題,促進發展。問題的存在反映了存在一個巨大的鴻溝,如何解決呢?

相親 ,戀愛,約X都是陌生交友約會的解決方式。相親是高成本的和對未來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戀愛也是高成本的投入和精力的付出,未來同樣不確定。相比于相親、戀愛,“約X”是低成本的付出,最低精力消耗。這似乎是一條社交的新道路,探探利用互聯網的海量用戶規模,煽動能力,充分激發了用戶的簡單交友、約會的心態,制定了“找生命中的那個人”的偉大愿景。

探探想在QQ的IM好友聊天社交,微信的私密朋友社交,微博的媒體化社交之后,再趟出一條血路,這條路叫“一見鐘情的愛情”。通過“刷臉”以最粗暴的方式來雙方匹配,高效率低成本的解決男女之間交友的社交之事。從而在中國這個單身男女越來越多的時代背景下,在社交領域分得一杯羹。

六、探探的產品設計和功能設計

探探產品的結構圖如下:

探探的主使用流程

探探的基本結構簡單,主要是翻牌子,“滑動”刷臉配對,喜歡的人配對成功,進入聊天,同時喜歡的人數也會記錄在個人信息中。個人信息可以像陌生人展示自己的基本信息。

可以看出,主要是通過“探探”滑動刷臉匹配的高概率匹配和匿名暗戀表白的低概率匹配來進行“陌生一對一鏈接”,再通過引導至聊天入口,促進陌生人之間的溝通,開始社交。

(微信和QQ用戶的社交鏈基本上線下完成的,用戶之間的相識和相知始于線下,微信和QQ使得鏈接變短和變快,而探探創造性的將社交鏈的完成搬移到了線上,從匹配到聊天,企圖將社交全部“互聯網化”)

流程如下:

探探的各部分功能極其設計目的詳解

1. 進入探探后,系統會立刻根據你的當前位置,結合你設置的匹配對象的性別,范圍,年齡段等來搜索陌生人,然后進入產品的主流程。

2. 探探的滑動刷臉,“相知”。包括左滑、右滑、查看陌生人基本信息(照片、昵稱、年齡、星座、距離)等。左上角的抽屜設置里選擇其他功能,右上角的聊天按鈕選擇匹配對象進行聊天,通過聊天來實現產品最主要的目標:遇見心上人。

流程如下:

探探為什么這么設計?

探探誕生在社交鏈接泛濫的年代,設計的目的便是為了層層過濾無效陌生人,從用戶主動選擇對方,再到對方主動選擇用戶,兩層漏斗篩選使得無效用戶減少,而使得用戶的交友成功率大大提高。提高了用戶的滿意度。

從互聯網伊始的社交1.0階段,誕生了第一款即時通訊工具——QQ,鏈接了好友和陌生人,將社交從本地擴大到了全國乃至世界。

到了移動時代的社交2.0階段,社交圈開始冗余和龐雜,大量無效鏈接的存在讓用戶在社交和通訊變得手足無措和不知所然,微信的誕生標志2.0的到來,其將龐雜的社交圈縮小分割出了“朋友”的社交部分,關系疏離簡單,鏈接變得高效。探探也是在社交2.0的年代,其將1.0階段的冗余社交圈劃出了另一部分“陌生人”,讓陌生的社交變得高效。

可見,社交也在從“多而廣”向著“少而精”的方向發展,社交的道路如同咨詢和搜索等其他方向一樣,都在經歷著有多變少的發展,探探看到了趨勢,乘上了快車,在朋友的微信,陌生人的探探之后,還會出現什么新模式?值得思考和期待。

3. 探探的主流程和設計主體都是在“滑動匹配”和“聊天”上,在配對成功之后也可以選擇繼續匹配,盡量不打斷用戶的體驗過程。同時有“分享這一感動時刻”,這是為了滿足用戶的“炫耀情節”和同時促進產品的推廣。

流程如下:

從流程中可以看出,探探的匹配成功后,接下來的目的有兩種:進一步聊天和分享朋友圈。但也可以看出,當用戶不想走這兩條路后,都會回到刷臉匹配的主流程。為什么?探探的出發點和匹配陌生人,產品最大特色也是匹配陌生人,產品與競品的最大區別也在于“滑動匹配”。

探探的出發點就是像從海量的社交關系鏈中摳挖出“陌生社交鏈”這個小范圍,“相識”匹配是第一步,所以產品的核心都應圍繞匹配展開,聊天和其他功能都是匹配后的后續的功能和流程,都是次一級的,沒有了“相識”,“相知”和“心動”也就無從談起。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探探要這樣“想方設法”的把用戶的操作往“刷臉匹配”主流程上引導。

4. 聊天“相知”。聊天界面的功能設計與功能布局與主流的聊天工具相似,符合用戶的操作習慣,使得用戶的使用習慣可以平滑過渡。

流程如下:

探探定位“陌生社交”。因此,聊天的設計邏輯與微信和QQ的設計完全不同,微信QQ的好友屬性讓聊天可以直接順利開始。探探的陌生社交,匹配雙方缺乏了解,聊天的第一步便是想“如何開始話題和聊天?”,提醒陌生人的基本信息(昵稱、年齡、所在地,愛好等)都是為了促進陌生雙方的交流,同時點擊頭像查看信息和朋友圈也是進一步了解對方。

同時,探探在“聊天”功能上沒有特色和優勢,用戶在“匹配相知”后很容易轉移到其他平臺,造成產品的損失,為了真正達到“刷臉匹配”后的第二步“相識”,如何把用戶留住便是第二步需要考慮的。如何留住呢?告訴對方“我現在來了”、“我什么時候來過”這些“蹤跡”,設置提醒聊天內容的發送時間和對方的登錄時間,滿足用戶“了解的欲望”,增強用戶粘性。

這一點也符合了探探的“同步社交”定位。讓雙方了解對方的登錄情況,“時時刻刻掌握對方信息”,心動的一方才會主動,才會產生各種用戶使用時間,增強用戶粘性。(試想,如果探探像微信一樣是“異步社交”,則用戶由于看不到“心上人”的在線情況,對探探的需求在匹配完成后也就沒有了,則用戶的粘性會下降,向第三方SNS轉移的情況也就不會得到遏制,這是探探不希望看到的。)

5.?聊天界面增強用戶相互了解的功能。

流程圖如下:

聊天中功能的設計目的都是為了“相識”的最終目標。用戶的聊天需要談資,當用戶對陌生人一無所知,僅憑單純的基本信息很難持續。探探為了提高用戶的“相識”成功率,開始主動設計“談資”。

真心話是最代表性的,但經本人手動親自測試了幾次后,發現真心話功能的內容基本上在1小時之內可以使用完畢。1小時的時長對于兩個“互相看上眼”的陌生人真的足夠么?不好回答。

“真心話”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活躍用戶”,提升平臺的用戶活躍時間。但是真心話卻數量不多,這是為什么?出于產品的考慮和人性的考量,探探希望真心話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不希望是主要使用功能(這會脫離交友的基本)?;蛘呤怯捎趫F隊的內容問題,只設計了數量不多的真心話?這不得而知。

當然,探探的出發點希望是通過平臺提供“二人私密的相識機會”,聊天的界面設計和功能設計也是以此為目的,通過聊天促成雙方相識(甚至“相戀”)。所以,綜上分析可知,探探的“真心話”和“信息提醒”功能等聊天功能的設計都是出于“制造聊天話題”的目的的刺激功能。(畢竟,聊天是雙方的事情,平臺和工具無法代替活生生的人。)

6. 匿名暗戀表白功能。匿名暗戀表白也和好的契合了探探的“探探,帶你找到生命中的那個人”的目標,作為探探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匿名暗戀也符合了單身用戶的需求。

流程如下:

性格內向,暗戀某個認識的人是單身青年普遍存在的情況,探探想給他們一個“表白方式”,那么如何“講出來”? 探探深挖了用戶的基本特征和痛點后,發現用戶普遍會存在“有暗戀的聯系方式,但是處于種種原因不敢表白”的膽小怯弱心理,同時表白失敗帶來的成本損失(雙方的尷尬和不必要的矛盾)等都是用戶退縮的原因,“匿名暗戀表白”功能的誕生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表白功能選擇通訊錄好友,短信發送,在滿足用戶基本需求的同時,也很好的促進了探探的傳播。畢竟表白是以短信的形式發送到對方手機的(出于好奇心,未使用探探的人可能會下載并使用查看“到底誰喜歡我”),這也在更高維度上傳播了探探。

探探的表白次數默認書5次(有人表白你時增加一次)。探探為什么?難道不想多推廣自己么?

這或許是用戶需求的滿足和推廣自身產品之間的小心平衡。表白功能是刺激性需求,表白對象只能設置為5人,這也是探探不想讓這個良好初心的功能變成了“遍地撒網,重點撈魚”的濫情地,這是基本的,推廣宣傳的更高層目的必須讓步。

7. 朋友圈。探探發現了自己的用戶粘性低,轉移到第三方SNS平臺的情況嚴重后,原始版本并不帶朋友圈的探探更新出來了“探探版朋友圈”,和微信朋友圈嚇死人般的相似。

流程如下:

當然,界面的按鈕是“照相機”設計,也是為了在這個“圖片社交”的時代符合潮流,同時讓用戶發照片,增加活躍率。

探探推出朋友圈的目的是明顯的。一個以匹配陌生人和聊天為主的產品,為什么要退出朋友圈?目的出于三方面,一是增加用戶粘性,用戶在探探上除了“刷臉匹配”和聊天外, 刷朋友圈也可以增加用戶活躍時間和增加用戶粘性,很好的將用戶留住。二是為用戶個人畫像增加了一個“新維度”。在原先照片、昵稱、基本信息、愛好、興趣的基礎靜態維度上,再次增加了動態維度。朋友圈的不定期更新和動態變化讓用戶基于想了解和關注對方的目的,對于朋友圈產生了期望需求。三是進一步降低了用戶的聊天門檻,用戶使用探探匹配后,由于話題和談資的消耗,聊天頻率和熱度會呈現下降趨勢,朋友的動態朋友圈,也給用戶雙方又增加了一部分談資,更加促進探探的社交道路,達到了多贏。

探探從最基本最主要的匹配相識,到聊天相知,到最后的心動,都是其基于社交的本質,加之陌生交友的屬性而產生的種種需求結局方案。交友、匹配本來就是一個概率特別低的事情,探探的種種舉動同時也是為了提升每一步的轉化率,使得用戶體驗完美。

探探的現狀:(從匹配、到聊天,再到心動,每一個環節用戶逐步流逝,成功率逐步下降)

探探期望的:(從匹配、到聊天,再到心動,每一個環節用戶基本相同,每一個用戶都可以完整的體驗萬成,找到“心上人”)

七、探探的天生缺陷怎么改:探探下一步怎么走?

探探基于滑動進行匹配,再用聊天來增進了解和增進感情。但是探探最可怕的問題問題也在于聊天這個必走路徑上。當兩個人匹配成功時,探探最主要的特色功能 —“刷臉”也就使用完畢。那么,這個時候問題出現了:

匹配完畢之后接下來出現兩種情況:

(1)配對的用戶繼續在探探是聊天,使用探探的各種功能增進感情。(這是探探最愿意看到的)

(2)配對的用戶轉移至其他的社交工具,如微信QQ等。(這是探探最不愿看到的)

基于這兩點,便產生了兩種問題和思路:

  1. 針對第一種情況,用戶在探探上各種互動聊天,增進了解和感情,那么探探要做的就是如何保持用戶活躍和留存,以至于到最后的付費(當然探探目前還沒有收費點)和自傳播。這是“守”。
  2. 針對第二種最不愿看到的情況,探探的出發點則是如何在吸引用戶后,促活,保持用戶粘性,以至于達到下一步的活躍和留存。這是“攻”。

針對上面產生的問題,探探對應的解決方案和功能:

1、針對用戶留在探探的情況,保持活躍和留存

用戶為什么使用探探?為什么會留在探探上?用戶的需求是什么?想達到什么目的?怎么達到目的?基于這一思考,解決方案也就產生了。

用戶想在探探上認識陌生異性,像結實陌生人。探探提供了獨一無二的“翻牌子”功能。

用戶為什么會使用探探?用戶滑動喜歡,對于看臉、隱私、配對成功提示、被喜歡人數顯示等正面激勵都使得探探與其他陌生社交產品(陌陌等為代表)顯得與眾不同。

用戶的需求?用戶匹配成功,邁出第一步后,“一見鐘情”之后就是“互相了解,增進感情”,如何讓用戶在探探上增進感情呢?探探為用戶聊天提供了各類基本的表情,還有特色的真心話功能,促進用戶的話題私密和深入程度,達到了解和活躍的目的。

用戶想達到什么目的?很明顯,探探的出發點和目的都是為了“帶你找到生命中的那個人”(雖然找到的不一定是生命中的人)。探探的種種舉動,增加各類小功能(真心話,聊天解悶提醒互相愛好的星座等),包括朋友圈(和微信朋友圈驚人相似,名字都不想改)都是為了讓陌生人更加了解對方,促進產品的活躍和留存而做的運營功能。

探探在“守”上做的很好,探探的產品設計也是圍繞“守”來進行的,探探企圖筑造“厚實的堡壘和圍墻”,同時也提供“歡樂的歌唱”,企圖讓軟硬兼施讓用戶留下來。

2、針對第二種問題,如何拉新和促活

探探的用戶在探探上“刷臉”成功匹配之后就“我輕輕地來,不帶走一片云彩”。用戶轉移到其他SNS平臺可是探探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那么如何從一開始吸引用戶,如何傳播吸引新人進入,如何留存老用戶,活躍老用戶,這就是探探要做的第二件事情。

  1. “匿名暗戀表白”功能。這看上去是幫助膽小的男男女女,滿足“表白”欲望,實際上是探探處心積慮的推廣方式。表白的信息會以短信的形式發送到對方的手機上?;趥€人的好奇心和被表白的滿足感,新用戶會嘗試使用探探“一探究竟”。(我當時是看到有人給我女朋友手機發來了表白短信而開始使用探探“一探究竟”的,這可能也是帶來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探探初期是通過線下推廣,雇傭臨時工在咖啡,酒吧等地方向單身的樣貌嬌好的男女青年推廣,形成了第一批“高質量”用戶,才帶動周邊,使得探探開始傳播。
  3. 探探產品上無處不在的“推薦給好友”。從左側抽屜菜單的第二級功能入口,到匹配成功后顯示的“分享這一心動時刻”,個人信息中被人喜歡一欄提供“炫耀一下”都在本著“炫耀”的幌子開始推廣。探探想推廣可以理解,但是定位本就是“陌生人社交”,這么多推薦給好友功能有什么用,而且點擊推廣,盡然是推薦到“微信朋友圈”這種最私密的社交地點。想到剛開始使用時會屏蔽通訊錄好友的措施,二者一想,不寒而栗,探探是多么“天真”。探探想宣傳沒錯,但是姿勢似乎還要改正。
  4. 探探的在線活躍提醒。探探推出了和QQ在線類似的提醒功能。會向匹配成功的人顯示“剛剛活躍”等活躍信息。這會產生一個尷尬的使用場景,有時候不想聊天,對方得知你“在線”,開始硬聊的尷尬局面。其目的也是想方設法讓用戶得知自己的“目標”在線,讓用戶可以掌握對方信息,突出探探的“一探究竟”的功能,增強老用戶粘性。
  5. 探探定位不同于微信,類似于QQ。探探和QQ一樣是同步聊天模式,顯示了在線和不在線,微信是異步聊天模式,沒有顯示在線。探探相比于QQ則“更狠更直接”,顯示了幾分鐘前在線這么粗暴的信息,讓用戶“無法隱身”,被動聊天,這或許是在思考出路無果之后不得不做的功能。

總的來說探探的“攻”的勢頭很足,但是似乎姿勢還沒有選好,想贏想進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一個好的方案和姿勢更加重要。目前探探還沒有探索到一條可以讓用戶心甘情愿留在談談里好好聊天的途徑?!肮簟钡膭蓊^不能停。

八、探探的優缺點:關于探探的那些事兒

說了這么多探探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對應的功能。那么現在來分析一下探探有什么優缺點呢?

(以下是我在論壇,貼吧,以及在探探上與人溝通收集的一些基本信息)

優點

  1. 表白工具。探探可以向暗戀表白。盡管這是處于推廣而產生的功能,但是不得不說,確實幫助了一部分人。
  2. 炫耀工具。探探顯示了“被喜歡人數”,滿足了人們的炫耀心理。讓用戶從滿足炫耀性方面“愛”上了探探,這更像一個“炫耀工具”。
  3. 多維度展示。QQ添加的陌生人和微信“搖一搖”搖到的陌生人,由于平臺種種原因,使得對對方的信息維度了解不清楚,導致雙方聊天困難(這給本身內心的人增加了門檻),探探則向對方顯示了用戶的興趣,愛好,地點,星座,年齡,距離地點等全方位多維度的信息,使得聊天門口降低。
  4. 沒有付費。這對于用戶來說算是優點,不像陌陌、QQ等有付費功能,探探的“一視同仁”讓用戶感覺到了更多平等。這讓本來就是“看臉刷臉”為主的探探在物質化上退了一步。

缺點

  1. 與競品相似度高。借鑒自tinder的滑動操作,在其他競品(包括陌陌、積目、甚至在其他不相關APP上)都有相似交互操作,用戶的體驗不高,而且產品區別不大。損失的是用戶的不經意自發傳播能力。
  2. “預期太好,現實太差”。每個用戶持著“遇見美麗帥氣另一半”的100分心態來到這里,卻發現“臉”不全是好看的,落差很大,對產品的欲望降低到了80分,這雖然是優秀分,但對于用戶來說則是“少了20分”的巨大差距,激起用戶抱怨。這本不是產品的自身問題,但是也會對用戶和產品造成影響。
  3. 無效社交,資料造假,匹配效率低。 探探雖然存在頭像的審查機制,可以一定程度上分辨出真實自己的照片還是網上下載的照片,但是辨識率還是不高(親身試驗過,很容易蒙騙過關)。資料的隨意填寫,導致匹配算法和匹配的人目標不符,導致對方用戶體驗變差。匹配效率低,范圍、年齡段、性別的設置都是為了提高目標匹配率和提高匹配人與用戶的符合程度。如何讓資料和照片可靠真實是探探下一步運營和產品要思考的問題。
  4. 產品卡頓??赡苁怯捎趦灮缓玫脑??總之本人在使用探探時經常出現莫名卡死,從聊天界面切換到主界面時卡死,左側抽屜切換功能時卡死等問題,造成用戶體驗的下降。

九、探探的商業之路

1、探探的過去——探探如何冷啟動

探探的啟動是冷啟動,不像微信一樣背后有騰訊大樹可以依靠,探探的初期是靠段子手的軟文推廣,加上一線城市線下推廣(兼職學生在商場、咖啡館、酒吧等地點針對單身男女進行推廣)來實現第一批用戶獲取的,之后才慢慢擴大,邁過了啟動期,得到了風險投資,開啟了商業之路的第一步。

2、探探的現狀——探探活著怎么樣 ?

以下數據來自艾瑞咨詢、易觀國際:

(1)探探的當前排名

探探在社區交友分類里面排名考前,請次于QQ空間和陌陌這些“老前輩”??梢娖洹澳芰俊斌@人。月活設備數達到了1058萬臺,日活也達到了198萬臺,在社區交友榜中排名第3。

(2)探探的當前活躍度

探探的月度活躍和日活躍設備數都是十分高,其增長幅度巨大。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可見市場以及用戶對于探探還是看好的。

(3)探探的當前用戶年齡段分部

探探的定位是“陌生人社交”,目標就是“找到心動的那個人”,異性的曖昧年齡段分部也很明顯符合定位,人群年齡段集中在25到35歲。這個年齡段正是戀愛結婚的高峰期,也是單身青年心理壓力最大的時期。通過探探來發泄壓力或者找尋“另一半”也是必然之勢。

(4)探探的當前性別分布

探探作為兩性關系溝通橋梁,兩性的比例是比較均衡的。當然中國目前單身男青年多余女性這一社會現象也能很好的反映在探探這款兩性交友產品中,“狼多肉少”是必然。

(5)當前使用探探的地域分布

探探的初期冷啟動就是針對一線城市進行的線下推廣,初期的高質量目標用戶必然集中在經濟發達省份和城市,同時由于初期高質量用戶的帶動影響,加之城市生存壓力大,青年的單身率高,是造成探探用戶集中于經濟發達省份的原因。同時一線城市和經濟發達省份對于戀愛、性行為更加觀念開放,也是從另一方面解釋了探探的地域分布的原因。探探的天生“屬性”和后期的推廣運營的針對重心都決定了它的使用地域。

3、探探的未來——探探如何走下去

探探于2014年上線,7個月融資500萬美元,探探也積累了海量的用戶,但是這之后,探探有了海量用戶,盈利還沒有明確方向。探探的天生的“陌生社交”屬性決定了它會遇到如下幾點困難:

  • 探探基于陌生社交的定位就決定了它不可能像微信一樣利用“朋友”來賺錢,對于電商的盈利方式,用戶缺乏信任是最大的障礙,探探的用戶抱著“不純潔”的目的使用探探更使得信任感降低。
  • 探探誕生在一個社交產品巨頭霸占的年代。前有微信、微博、QQ這樣的大樹擋路,用戶的粘性低,產品的使用時間短,功能無特色,用戶活躍時間短,導致了探探在“會員增值服務”方面也不易下手開展。
  • 產品有海量的數據,但是數據欠缺真實性,多維度的用戶畫像在虛假面前也顯得沒有力氣,不像“某寶和某東”等購物網站等信息的準確帶來的力量。信息數據造假導致了探探基于數據來進行變現也顯得困難十足。

我基于自己的分析給出幾點探探可能的盈利方式:

探探的最大優點或者說相對于其他產品,其特色在哪兒?其實探探的slogan就反映了這點:

“探探,帶你找到生命中的那個人”。

探探圍繞“探探”最重要的這個特色功能,就可在“如何找到心上人”、“如何與心上人相處”上開展動作。

針對這兩方面開始思考分析:

(1)針對如何找到心上人

探探的最主要的功能是滑動刷臉找人,這是用戶使用探探的主要目的,產品的主流程線索,產品的最大特色,但是這個特色功能存在這一些約束和欠缺,滑動之后不能返回,陌生人的信息顯示有限,針對這些約束,可以提供 隱私性質的“會員增值付費”(自身會員提示不向其他人顯示,只有自己知道),這有以下2點作用

  1. “后悔藥”。會員可以“后悔”,返回原先瀏覽過的陌生人(每天設置“后悔次數”)。限制用戶的返回次數,這樣即擴大了會員的功能,又不破壞產品的初衷。同時“會員”字樣只能自己看到,其他人看不到,這也就消除了由于會員而產生的“階級感”和不公平感,用戶互相之間的體驗良好。
  2. “特殊權限”。會員可以查看未配對的陌生人的詳細情形。如同相親會所對VIP客戶也提供更多的權利一樣,探探給予會員更多的查看信息的權限(同時也限制每日次數)。滿足對陌生人的探索欲,同時又能一定程度保護用戶隱私,不破壞產品的初衷。

(2)針對與心上人相處

  1. 采用“迂回戰術”。推出增進雙方感情的“小游戲”。用戶不在探探上聊天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探探沒什么特色,和微信等主流社交軟件相似,而用戶更熟悉微信,所以容易從探探轉移到微信。探探雖然退出了“真心話”功能,但是不得不說,真的很雞肋,一小時之內可以玩遍。新鮮感、代入感、互動感不強。開發一些雙人的小游戲,游戲的互動性和沉浸感更強,雙方的感情和了解增進也快速,在此之上,在游戲之中設置付費道具和贈送鮮花等不失為一條“迂回收費”辦法。
  2. ?舉辦一些線下活動。在一個固定的城市,由其是一線城市,可以舉辦定期的“約會”活動,增加用戶的粘性和產品口碑,同時實現線下利益的賺取。

同時,廣告也是可以考慮的,基于雙方的興趣愛好來進行精準的廣告投放,也是在后期技術達到要求后可以考慮的方式。

九、總結

針對探探,自己做了很多思考,寫了很多問題和解答。自己在男性角度使用產品后,也假裝女性來使用產品,獲得不一樣的感受(女性用戶明顯受歡迎),得到了很多發現和收獲。

探探作為一個嶄新的社交和鏈接兩性橋梁的新方式,還有值得探索的地方。針對社會上單身男“性”和單身女“愛”的不同需求,如何實現雙方的平滑銜接,讓產品適應用戶,而不是用戶適應產品,這是探探必須走的路。

希望各位多多指正讓我進步,本人感激不盡~(*^__^*)

 

本文由 @Sincerelyw?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mark

    來自北京 回復
  2.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產品的那些趣事兒

    回復
    1. 搜索不到了?是停止更新了么?

      來自北京 回復
  3. 過于簡陋,迎面而來的約炮風~~~,體驗后就卸載了,相反,陌陌還真好用 ??

    來自浙江 回復
    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歡吧! 還是有人喜歡探探的簡單直接的咯??。

      回復
  4. 我個人覺得探探對于用戶粘性差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在于其聊天功能以及互動模式的不足。就聊天功能來說,舉個例子,習慣于微信聊天的人,會使用大量的表情包,而目前探探的表情很有限?;幽J降牟蛔?,當兩性關系需要進行升華的時候,可能會選擇視頻發紅包等互動方式來增加感情,但是探探卻沒有。所以我覺得聊天方式的單一化是眾多用戶匹配成功后轉向其它SNS社交工具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回復
    1. 贊同。探探吸引用戶來了,卻留不住,這也是當下社交關系鏈泛濫導致用戶心態發生的轉變。其實探探要做的就是把互動做起來,游戲,紅包,視頻聊天等互動性強的方式都是可以嘗試的??赡苁翘教降挠脩舸蠖嗍悄吧?,視頻和紅包等對于用戶來說成本太大(顏值不夠、舍不得花錢等)?,F在這個版本,如果用戶之間關系好到一定程度,我想轉移平臺是必然的。

      來自安徽 回復
    2. 但是其實真的用過探探后會發現會有女生轉移到微信后直接要紅包借錢之類的,或許不給探探添加支付功能是更好的選擇。

      回復
  5. 我在想,互聯網帶來的信息爆炸,導致劣質信息的增多,付費模式開始興起。那么,互聯網也帶來了社交關系鏈的復雜,用戶之間的聯系越來越難,社交可否采用付費呢?

    來自安徽 回復
    1. 付費社交一直都存在,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我認為關鍵還是要平衡好用戶的預期。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