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微博APP的信息流機制與社交行為私密性

6 評論 13729 瀏覽 53 收藏 14 分鐘

微博在產品策略上應有所取舍,做到用戶第一,從簡至上,發揮自身核心優勢

社交軟件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根據App Store上社交類別免費App下載數據顯示,微信、QQ和微博一直處于下載量前列。

然而近年來,這三款熱門社交軟件逐漸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上圖圖針對上述三種App近一年的數據下載量的排名趨勢圖,由圖可見:微博的排名情況除16年8月-10月有小幅度上升外(這段時間發生了里約奧運會和王寶強離婚等年度熱點事件),其余時間均低于微信和QQ。三國已不成鼎立之勢。

為何微博會漸漸淡出?

我認為:其社交行為私密性和智能推送信息流機制是用戶流失的重要原因。

筆者以微博7.1.0版本為例,針對微博的信息流機制社交行為私密性兩大痛點,從產品定位價值邏輯兩個方面進行論證分析,并給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產品定位

微博剛推出時,產品定位是社交,和其他競品相比其最大的特點是依托于名人社交。用戶大多是通過微博了解娛樂八卦、時事新聞,并與名人進行互動。

而隨著微信這種新型社交方式的推出,其依托于騰訊的海量用戶基礎,結合強社交關系及高度私密性的模式給社交帶來了新的春天,微博社交龍頭的地位逐漸被搶走。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之下,微博也意識到了危險,開始尋求變化。從微博最近的幾個迭代版本可以看出,其在首頁信息流機制上已經發生了變化,從原有的時間軸形式轉變成feed智能信息流形式進行內容展示。

下圖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區別:

紅色部分為采用傳統信息流形式時用戶在瀏覽首頁時所直觀獲取的信息量;藍色部分為采用feed智能信息形式后增加的信息量。

可以看出,微博一直在不斷地引導用戶去發現未關注用戶,從而擴大用戶的社交關系鏈。

微博的Slogan由原來的“隨時隨地分享新鮮事”調整為現在的“隨時隨地發現新鮮事”也可以看出他在努力尋求變化。信息流在社交軟件中地位赫然,然而微博這一轉變,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對于一級用戶也就是瀏覽首頁的用戶來說,智能的信息流推送使其被迫的接受了未關注用戶的信息,大部分推送的廣告微博和熱門微博很大程度上對用戶來說是一種社交噪音。

對于二級用戶也就是被關注的用戶來說,智能的信息流推送使其在微博上的點贊評論等社交行為都有可能被推送至其粉絲的首頁,用戶社交行為的私密性得不到保障,微博使無交集的社交圈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強行互通,在用戶隱私被高度重視大環境下,這無異于殺雞取卵。

反觀微信,在保護用戶隱私上可謂是行業里的榜樣。用戶只能看到屬于自己圈子的評論與贊,并且在對朋友圈廣告表示反感后,會控制對該部分用戶廣告的投放。微信將用戶的社交行為保護在固定圈子內。

彎道超車失敗,不禁讓人反思?;氐阶畛醯钠瘘c,產品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微博的優勢是什么?是名人、媒體資源,以及其資訊傳播的及時性與廣泛性。這一點是微信這種強關系社交軟件所不能抗衡的。多少震驚娛樂圈的八卦新聞都是從微博發酵,多少線下解決不了的底層社會問題都是通過微博發聲從而迅速引起了政府高層的注意。故筆者認為,與其與微信抗衡爭奪社交老大的位置,不如發揮自身優勢,定位于個性化社交媒體資訊平臺。

價值邏輯

產品能為用戶帶來什么樣的價值,微信為用戶提供了熟人之間交流的平臺,陌陌為用戶提供了結識陌生朋友的視頻社交平臺,same為用戶提供了無社交壓力的興趣社交平臺。那微博能為用戶提供什么價值呢?

微博的主要價值是為用戶提供一個可參與的、時效性強的、廣泛的新鮮事平臺。使最有價值、最讓用戶感興趣的新鮮事適時在首頁呈現給對應的用戶,是微博主要的價值邏輯。而目前微博的信息流機制在價值邏輯層面上存在以下問題:

1.Feed智能信息流這種違反用戶習慣的非time-line方式一直不為部分用戶接受。

微博采用feed智能信息流推送機制,初衷是為了解決信息過載和信息垃圾的問題。但存在幾個問題:

  1. 當用戶刷新多次首頁想要獲取新內容時,最上方新出現的微博內容的發布時間卻會越來越向后推,導致用戶越刷新看到的內容反而越舊,有時反而出現幾天前的微博內容,這與“新鮮事”不符;
  2. 當用戶刷新首頁后想重新瀏覽之前的某一條微博時,由于排序被重新打亂,很難重新找回;
  3. 微博將普通用戶的內容權重設置過低,最先被推薦是的各大營銷賬號的微博內容,用戶反倒會錯過真實好友的微博,有的用戶無奈地調侃“看到了就是緣分”。

2.微博的智能信息流會高頻次的推送一些廣告微博,極大地影響了用戶獲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據統計,平均間隔8條內容就會出現一條廣告推送。按一屏可以容納3條微博來算,用戶平均刷三屏微博就會看到一條廣告。用戶雖然可以對推送進行設置,但是其操作只會作用于當前廣告微博,并不會降低廣告微博的出現頻次。且微博推送的廣告內容一般來自本地商家賬號,形式上和內容上比較簡單直白,互動性較弱。

反觀微信的廣告推送,在基于微信用戶畫像進行定向的同時,通過實時社交混排算法,依托關系鏈進行互動傳播。針對不同層次的用戶推送不同層次的廣告,且推送頻次遠低于微博。同時對廣告質量有很好的把控,廣告形式一般為制作精良的短片或互動性強的H5頁面。

3.微博的智能信息流會推送好友點贊過的微博。

若好友點贊的是營銷賬號,由于營銷賬號受眾較廣,用戶的排斥力不會太大。但若好友點贊的是普通用戶,普通用戶發表的內容一般對屬于其社交圈子里的用戶才有價值。同時,用戶的社交私密性不能得到保障,用戶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社交壓力,長此以往用戶會更傾向于在微博上瀏覽資訊而非參與其中。

優化策略

針對微博在智能信息流和社交行為私密性上的不足,我認為有以下優化策略:

在產品定位上:

  1. 微博需發揮好自身的明星、媒體資源,借助其平臺新聞資訊傳播的廣泛性與時效性,打造個性化社交媒體資訊平臺。
  2. 智能信息流應增加對用戶關注的各種內容中實時熱點內容的權重,同時搜集用戶在微博上的搜索歷史,個性化的推薦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微博內容。
  3. 微博未來的發展,應該重視資訊傳播而非過分關注社交圈。

在價值邏輯上:

  1. 智能信息流應當盡可能的為用戶安排最大價值化的微博內容;
  2. 盡可能的保護好用戶社交行為的私密性。

那么如何評估微博內容的價值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指標分析:

1.內容的時效性:智能信息流應當為用戶推薦最具有時效性的微博內容,也就是“新鮮事”。

信息流應在整體框架上仍以時間軸為主要排序方式,同時通過增加部分高價值內容的權重來實現智能推送。

2.內容發布者與用戶的社交親密性:與用戶社交關系活躍的發布者的內容對用戶的價值遠高于與用戶社交關系微弱的發布者的內容。

在智能信息流的排序中,應該在時間軸的基礎上,優先推送與用戶社交關系親密的發布者所發布的內容。

3.內容的原創性:原創微博對用戶的價值高于轉發微博的價值。

當一條微博第一次出現在用戶面前時,價值是最高的,而隨著一次次轉發行為導致的重復出現,這條有價值的微博內容使用戶產生信息疲勞,增加了用戶篩選其他有價值內容的成本。因此,智能信息流使原創微博的權重大于轉發微博,并對重復轉發的微博做合并處理。

關于推送廣告微博的頻次及方式,我想說:

1.減少廣告微博的推送頻次,現版本平均8條微博穿插一個廣告的頻次對用戶是一種傷害。

與微博PC端不同,用戶使用微博App往往是通過碎片化的時間瀏覽信息,一般為5~15分鐘。按用戶瀏覽一屏需要30秒計算,5~15分鐘內用戶可瀏覽30~90條信息。在這段時間內,廣告微博出現的次數最好不要超過三次,否則用戶將會感到厭煩。則計算下來,平均20條微博穿插一個廣告較為合理。(為歷史數據及用戶使用經驗判斷得出,具體數據需要根據后臺分析方能確定)

2.根據用戶反饋,進行動態調整。

當用戶連續多次點擊廣告微博的右上角進行關閉操作時,應大幅較少當前的推送頻次,并根據用戶關閉時的選擇,調整廣告推送的類別。

3.提高廣告微博的內容質量與展示形式。用戶并非排斥所有的廣告,而是排斥無營養的低質量廣告。

關于社交行為的私密性,我想說:

1.在設置中增加“顯示好友贊/評論過的微博”和“向好友推送我贊過/評論過的微博”開關。

將選擇權交給用戶,而非主動幫用戶選擇。目前只有微博WEB端可以進行此操作,應該在APP端上也增加這一功能。畢竟千人千面,再智能的推送也不一定會使所有用戶滿足,不妨讓用戶進行選擇。

2.對好友贊過的微博的發布者進行推送優先級的排序。

按加V賬號——重疊社交圈普通用戶——非重疊社交圈普通用戶的順序排序,盡量減少兩個非重疊社交圈的社交行為曝光。

總的來說,微博在產品策略上應有所取舍,做到用戶第一,從簡至上,發揮自身核心優勢。

 

本文由 @坐看云端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信息流應在整體框架上仍以時間軸為主要排序方式,同時通過增加部分高價值內容的權重來實現智能推送。
    這句話沒太理解

    來自北京 回復
  2. 微博淡出了?理由是?

    回復
  3. 分析的很到位,我也認為微博的信息流機制需要重新考量。

    來自上海 回復
    1. ??

      來自山東 回復
  4. 剛發布,微博就又改版了 ??

    來自山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