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預測 | 小鳴單車1毛用車的策略,可行不?

11 評論 8745 瀏覽 15 收藏 18 分鐘

伴隨著云概念的誕生,大數據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時至今日,想必對很多人(特別是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來說,大數據已不陌生。我真正接觸大數據的時間并不長,認識自然也比較有限。不過,對于大數據的神奇魅力卻早已領教,并讓我常常為之激動不已。于是,四處搜集大數據的文獻和資料,盡管收益甚微,還是堅持著。常想著能夠學以致用,那就從寫東西開始吧,因此有了此文。

在進入正題前,先來看看官方關于大數據的權威定義:

對于“大數據”(Big data)研究機構Gartner給出了這樣的定義。“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來適應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給出的定義是:

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數據集合,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如此專業精辟的定義,身為大數據小白的我自然是寫不出的。即便如此,我還是鼓足了勇氣,總結出兩點自己對大數據的基本認識:

  1. 大數據就如同一位考古學者,可重現千年以前的歷史和畫面。她的還原是如此的逼真,就如同親身經歷一般真實;
  2. 大數據又好比一位未卜先知的科學家,可事先告訴你,明天將要發生什么。她的預測是如此的精準,就如同告訴你,明早太陽會依然升起一樣靠譜。

至于大數據重現歷史與預測未來之間,有著什么樣的關系,如:哪一個容易些,哪一個更有運用價值,哪一個更神奇以及她們的運用范圍有哪些等問題。本人雖有過思考,但很遺憾,并沒有完全搞明白,故不做深入探討。今天我們就從小處入手,以一個大家熟悉的例子,做一個簡單的分析。思來想去,覺得用大數據來預測未來會好點,因為事情尚未發生,且預測結果,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加以驗證,更為有說服力,想想就挺美的!

接下來就是要選個好例子了,碰巧,最近對共享單車關注的有點多,像摩拜、ofo、小藍、優拜、騎唄、小鳴等共享單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各大城市的街頭巷尾。共享單車對大家來說也不陌生,前段時間看到小鳴單車的收費標準,突然眼前一亮,以此為例,再好不過了。故,本文的主題是:通過大數據手段來預測小鳴單車1毛用車的策略的可行性。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清楚小鳴單車的計費方式:

  • 押金:使用小鳴單車的押金是199元人民幣(可退);
  • 車費:采用分段計費的方式,每半小時計費0.1元到1元,初始為1元。車費隨邀請好友個數逐漸減少(受邀或邀請總數達到10位或10位以上,車費每半小時0.1元;而邀請了一位好友,半小時車費優惠至0.9元,邀請兩位好友車費每半小時0.8元,以此類推,優惠累積上限為10位)。取消預約不收費。使用單車從開鎖開始計費,手動關鎖后打開APP點擊結束騎行后方可結束計費。

說實話,初次看到小鳴單車的計費方式時,覺得相當的不錯,因為,當時還停留在傳統的產品思維中,沒有意識到大數據的存在。因此,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該計費方式想通過(第三方)社交屬性、薄利驅動、人帶人、口碑相傳的策略,來達到吸引用戶和廉價推廣的目的,竟而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共享單車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咋一看,該策略雖說有點老套,仍不失為明智之舉。

那么,現實發展真的能如償所愿嗎?現在,我們從大數據的角度,來分析該策略的可行性,以及其往后的走勢和結局(如分析不當,請盡情吐槽,但千萬別用板磚哈!)

為了系統的說明問題,我們先設定一個簡單的市場場景:

(1)地點:深圳(由于小鳴單車最先從上海、廣州鋪開,因此,以此二地為研究對象會更好些。)

(2)人口數量:1190.84萬(16年常駐人口),加上非常住人口,應該不少于2000萬

(3)適用對象:深圳是個很年輕的城市,刨除老人、小孩,當然還有一部分其他人員,保守估計應該是過半的,市場潛力巨大,完全符合大數據場景應用的要求。

(4)用戶心理:以年輕的上班族為主,社交面廣、關系錯綜復雜,近年來,利用社交關系互推的營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耗掉年輕人的熱情(這也可以算是該策略的一個弊端)。

(5)競爭環境:同類產品有膜拜、ofo、小藍、優拜、騎唄、智享單車等不下二十家,競爭激烈,出局的風險較大。

根據上面的市場場景,為了能粗略的計算出小鳴單車的平均收費大概是多少,現建立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如下:

  • 樣本容量:約1000人(可取大一點,結果會更準些。)
  • 研究時段:半小時(如一天中的17:00 ~ 17:30)
  • 用車頻率:人均一次(這里看成理想狀態,即每人用車一次)
  • 優惠力度:0.1*999 = 99.9(元),每位用戶最多可以被邀請1次,故可貢獻優惠金額為0.1元,而首位用戶是主動進入的,因此無優惠(大數據下可以忽略不計)。
  • 理想收費:0.9元/半小時(從以上分析,應該很容易得出此結果)。

論斷一:從這個模型來看,企業的實際收益肯定不止0.9元/半小時,相比其他共享單車 0.5元/半小時 來說,利潤空間大不少,似乎策略還不錯。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特將上述理想模型轉換成數據模型,通過數據表格形式,展現如圖1所示:

圖 1

通過圖1中的表數據,可知,騎行半小時收費為0.1~0.5元的用戶占比極少(即使是理想下的極限情況,此部分用戶約占16.7%,而理想情況下,不到2%,實際情況還會更少)。為什么需要關注這部分用戶呢?很顯然,這跟競爭對手 0.5元/半小時 的收費有關?;剡^頭來,再看剛才理想情況下的數學模型,很明顯,跟實際情況相差較大,因而由此得出的論斷一也是有問題的,故需將模型再次細化一下。細化前,先將數據模型轉換成圖表的形式展示,更為直觀些,如圖2所示:

圖 2

關于前面理想情形下的數學模型,需要細化的有哪些呢?我們分幾步來考慮:

1、在無外部競爭的情況下,關于用車頻率的問題,真的可以做到,每個人的使用頻率都一樣嗎?

很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刨除其他因素的影響,不難理解,收費越低的用戶,用車意愿越強,即用車頻率越高。用戶用車成本與用車頻率之間的關系,大致如圖3所示:

圖 3

根據對用車頻次變化的分析,可以粗略的得出以下數據,如圖4所示:

圖 4

由圖4可知,考慮用車頻次的變化,半小時平均收費下降較明顯(達到10%),不過相對0.5元/半小時的收費來說,數據還是挺好看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圖4中的用戶數、用車頻次只是個比例值,不是具體的估計值。該比例值跟社會經濟水平、用戶心理、競爭環境等因素關系很大,由于競爭環境尚未考慮,故更詳細的說明見后文。

2、在考慮競爭的情況下,結論又將如何呢?

這是個較長競爭的過程,比較復雜,就不做具體的數學模型分析,現簡單分析如下:

  1. 用車成本為 0.1 ~ 0.5元/半小時 的用戶,可沉淀下,且為活躍用戶的概率極大,但所占比例極小,且基本上沒啥利潤空間(很有可能是虧本賺吆喝哦!);
  2. 用車成本為 0.6 ~ 1.0元/半小時 的用戶,有很小的一部分會轉化為?0.1 ~ 0.5元/半小時 的用戶,其結果跟第一點是一樣的;剩下的絕大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為非活躍、低頻、沉睡、僵尸用戶,最后被競爭對手(0.5元/半小時)挖走。
  3. 通過前兩點,并結合上述分析,1毛用車策略的可行性、走勢和結局就不言而明了。需要強調的是,1毛用車策略對小鳴單車是有影響(個人觀點:影響較大,后期隨著支付寶、微支付的介入,無押金即可任意使用共享單車,不只是小鳴單車哦,將對押金沉淀池產生巨大影響。),但并不等同于小鳴單車(影響小鳴單車發展的,還有許多其它的因素)。

下面簡單的分析下社會經濟水平、用戶心理、競爭環境對1毛用車策略的影響:

  1. 社會經濟水平:舉兩個例子,一是對比中印兩國,很顯然1毛用車策略在印度反應會更大些。單從經濟水平來看,該策略的不足會更明顯,暴露的也更快;二是對比中國的城鄉,不難理解,在農村該策略的不足會更突出,暴露的也更快(只是就事論事)。
  2. 用戶心理:主要指的是消費觀念、用戶習俗、心理狀態、文化涵養等方面,這個跟地域有較大關系,不方便舉例。
  3. 競爭環境:上面的分析有一個很重要的競爭因素,外部存在?0.5元/半小時 競爭對手,當這個因素發生變化時,就破壞了分析條件,自然結果就得跟著變化。原來不足的地方可能轉變成優勢,原來的長處也可能轉變成劣勢。最近由于阿里、騰訊系的加入,打破原有競爭平衡。無押金用車,對共享單車的相關企業來說,是個很大的沖擊。本人用了幾次支付寶、微支付騎車后,就萌生了退押金,卸載APP的想法。如果這種競爭環境得不到改變的話,退還押金、卸載APP、用戶流失等,很可能是個大的演變趨勢。這就意味著,用不了太久,各大共享單車企業,原有的巨額押金沉淀池將化為烏有。在薄利甚至虧本運營的情況下,最終逃不出被兼并收購的結局。對普通用戶來說,也不是好事,很顯然,被兼并收購后的下一步,就是用車成本的上升。日后,很有可能預約也需計費。

其實行文至此,基本上該結束了,但還是插點題外話吧。

第一個話題

針對朋友間互推運營方式的問卷小調查:

  • 調查人數:20人
  • 問題一:有沒有好用的共享單車,給推薦兩款?
  • 問題二:你知道小鳴單車嗎?

統計結果如圖5所示:

圖 5

盡管問卷調查設計的較簡單,樣本容量較小,但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朋友間互推的運營方式遠沒有想象中那么有效。

第二個話題:關于小鳴單車 —— 臨時停車的功能

以下是小鳴單車對結束騎行、臨時停車功能的描述:

在使用車輛后要進行上鎖,上鎖會有彈窗提示兩種選擇:“臨時停車”或“結束騎行”(如在騎行過程中有臨時停車上鎖的需要,可選擇點擊“臨時停車”,車輛上鎖后其他用戶無法對其進行開鎖騎行,需注意這個過程中的時間也算在計費范圍內,解鎖可再次點擊“臨時停車”即可重新騎行;如車輛已經使用完成,上鎖可選擇“結束騎行”,此時界面將顯示該次旅程的總金額、里程、時間和消耗的卡路里等數據)

相比摩拜、ofo,小鳴單車中的臨時停車功能似乎是對結束騎行功能的改進和優化。事實上,在用戶體驗上沒太大改善,有的時候,對習慣了鎖車等同于結束騎車(如使用支付寶、微支付騎車)的用戶來說,體驗反而更差,很容易給用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那這個功能是否可以做的更好呢?答案是肯定的。順便提一下,個人對需求優化的一個基本觀點,一般情況下,不贊成以犧牲原有功能的體驗為前提的優化方案,特別是跟用戶切身利益相關的功能。

以下是優化方案,僅供參考:

  1. 鎖車即計費,但不結算,若3分鐘內,用戶未在APP上點擊“臨時停車”,則3分鐘后按鎖車時的計費結算,即相當于結束騎車;
  2. 鎖車即計費,但不結算,若3分鐘內,有其他用戶使用該車(不應影響其他人使用)或該用戶選用其他小鳴單車,則從下一個用戶開始用車時,按鎖車時的計費完成上一用戶的費用結算。(這兩點其實可以合起來,鎖車即計費,但不結算,若3分鐘內,用戶未在APP上點擊“臨時停車”或有其他用戶使用該車或該用戶選用其他小鳴單車,則3分鐘后按鎖車時的計費結算,即相當于結束騎車)
  3. 鎖車即計費,但不結算,若3分鐘內,用戶在APP上點擊“臨時停車”(若“臨時停車”,車輛上鎖后其他用戶無法對其進行開鎖騎行),則鎖車時的計費作廢,仍以首次用車時間為起點,繼續計費即可。

以上就是此次全部內容,不當之處,歡迎吐槽,愿小鳴單車越來越好。

相關閱讀

運用大數據和風控手段,解決共享單車供求匹配問題

 

本文由 @阿良?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不行 共享單車的蛋糕要分完了,趕緊想點其他新產品吧。小車影響市容,政府干預之后。我覺得這個行業不會像以前發展那么好了。而且摩拜ofo這樣的大佬在,你是很難躋身其中的

    回復
  2. 寫文章之前,先去實踐一下好不好。
    最低消費0.5元。

    回復
    1. 你說的對,是應該去實踐下,這個如果真的是最低消費0.5,那這個計費方式的負面效果就更恐怖了,其實一直有關注著,有點不太明白為啥小鳴單車那么少,理論上應該前期有個增長小高峰期的(也許還有其他原因吧)

      來自廣東 回復
  3. 看了圖片才發現是小鳴單車,之前我一直叫小藍單車

    來自廣東 回復
  4. 不明覺厲 ??

    來自廣東 回復
  5. 就是騙子,號稱一毛,實收0.5起步

    回復
  6. 你好,我是【劉鵬看未來】公眾號的小編。ID:lpoutlook 希望轉載您的這篇文章到公眾號,是否可授權 ??

    來自江蘇 回復
    1. 只要不拿去做違法的事情,闊儀哦!

      來自廣東 回復
    2. O(∩_∩)O謝謝

      來自江蘇 回復
  7. 可能對于大數據的理解不一樣,通篇讀下來,感覺其實是基本的數據推理

    來自北京 回復
    1. 我也是剛接觸,可能不是很到位,歡迎溝通探討下,你是怎么理解大數據的?

      來自廣東 回復